并行程序设计模式--Master-Worker模式
- 简介
Master-Worker模式是常用的并行设计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有两个进程协议工作:Master进程和Worker进程。Master进程负责接收和分配任务,Worker进程负责处理子任务。当各个Worker进程将子任务处理完后,将结果返回给Master进程,由Master进行归纳和汇总,从而得到系统结果。处理过程如下图:
Master-Worker模式的好处是,它能将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并发执行,从而提高系统性能。而对于系统请求者Client来说,任务一旦提交,Master进程就会立刻分配任务并立即返回,并不会等系统处理完全部任务再返回,其处理过程是异步的。
- Master-Worker模式结构
Master-Worker模式的主要结构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Master进程是主要进程,它维护着一个Worker进程队列、子任务队列和子结果集,Worker进程中的Worker进程不断的从任务队列中提取要处理的子任务,并将子任务的处理结果放入到子结果集中。
在上图中,Master:用于任务的分配和最终结果的合并;Worker:用于实际处理一个任务;客户端进程:用于启动系统,调度开启Master。
- Master-Worker模式代码实现
Master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Master {
//任务队列
protected Queue<Object> workQueue = new ConcurrentLinkedQueue<Object>();
//worker进程队列
protected Map<String, Thread> threadMap = new HashMap<String, Thread>();
//结果集
protected Map<String, Object> resultMap = new HashMap<String,Object>(); //是否所有的子任务都结束 public boolean isComplete(){
for(Map.Entry<String, Thread> entry:threadMap.entrySet()){
if(entry.getValue().getState()!=Thread.State.TERMINATED){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public Master(Worker worker,int countWorker) {
worker.setResultMap(resultMap);
worker.setWorkQueue(workQueue);
for (int i = 0; i < countWorker; i++) {
threadMap.put(Integer.toString(i), new Thread(worker,Integer.toString(i)));
}
} //提交任务 public void submit(Object obj){
workQueue.add(obj);
//System.out.println(obj.toString());
} //返回子任务结果集
public Map<String, Object> getResultMap() {
return resultMap;
} //开始运行所有worker进程,并进行处理 public void execute(){
for(Map.Entry<String, Thread> entry:threadMap.entrySet()){
entry.getValue().start();
}
} }
Worker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Worker implements Runnable {
//任务队列
protected Queue<Object> workQueue;
//子任务结果集
protected Map<String,Object> resultMap = new HashMap<String, Object>(); public void setWorkQueue(Queue<Object> workQueue) {
this.workQueue = workQueue;
}
public void setResultMap(Map<String, Object> resultMap) {
this.resultMap = resultMap;
} public Object handle(Object input){
return inpu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Object input = workQueue.poll(); if(null==input) break;
//处理子任务
Object re = handle(input);
resultMap.put(Integer.toString(input.hashCode()),re);
//System.out.println(re.toString());
}
} }
Master-Worker模式是一种串行任务并行化的方法,被分解的子任务在系统中可以并行处理。同时,如果有需要,Master进程不需要所有子任务都执行完成,就可以根据已有的部分结果集计算最终的结果。
现在以上面的Master-Worker实现为基础,来实现计算1-100的立方和。计算将被分解为100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仅用于计算单独的立方和。Master产生固定数目Worker,来处理这些子任务。Worker不断的从任务集合中取出这些计算立方和的子任务,并将计算结果放入到Master的结果集中。Master负责将所有Worker的任务结果进行累加,从而产生最终的立方和。整个计算过程,Worker和Master的运算也是完全异步的,Master进程不必等所有的Worker进程都执行完成,就可以进行求和操作了。也就是所,Master在获取部分子任务的结果集时,就可以对最终结果进行计算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并发性和吞吐量。
计算子任务的实现如下:
public class PlusWorker extends Worker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handle(Object input) {
Integer i = (Integer) input;
return i*i*i;
} }
客户端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ster m = new Master(new PlusWorker(), 5);//启动五个线程处理
for (int i = 0; i < 100; i++) {
m.submit(i);
}
m.execute();
int re = 0;
Map<String, Object> resultMap = m.getResultMap();
while(resultMap.size()>0||!m.isComplete()){
Set<String> keys = resultMap.keySet();
String key = null;
for(String k:keys){
key=k;
break;
}
Integer i = null;
if(key != null){
i = (Integer) resultMap.get(key);
}
if(i!=null){
re+=i;//并行计算结果集
} if(key!=null){
resultMap.remove(key);//将计算完成的结果移除
}
} System.out.println(re);
}
}
通过Master创建5个Worker工作线程和PlusWorker工作实例。提交完100个任务后,就开始计算子任务。这些子任务,由生成的5个Worker线程共同完成。Master并不等所有的子任务都计算完成,就开始访问子结果集进行最终结果的计算,直到子结果集中所有的数据都被处理,并且5个活跃的Worker线程全部终止,才能求出最终结果。
并行程序设计模式--Master-Worker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MPI学习2】MPI并行程序设计模式:对等模式 & 主从模式
这里的内容主要是都志辉老师<高性能计算之并行编程技术——MPI并行程序设计> 书上有一些代码是FORTAN的,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其都转换成C的代码,便于统一记录. 这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
- Java进阶7 并发优化2 并行程序设计模式
Java进阶7 并发优化2 并行程序设计模式20131114 1.Master-worker模式 前面讲解了Future模式,并且使用了简单的FutureTask来实现并发中的Future模式.下面介 ...
- 【MPI学习6】MPI并行程序设计模式:具有不连续数据发送的MPI程序设计
基于都志辉老师<MPI并行程序设计模式>第14章内容. 前面接触到的MPI发送的数据类型都是连续型的数据.非连续类型的数据,MPI也可以发送,但是需要预先处理,大概有两类方法: (1)用户 ...
- 转 Master-Worker模式 并行程序设计模式--Master-Worker模式
简介 Master-Worker模式是常用的并行设计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有两个进程协议工作:Master进程和Worker进程.Master进程负责接收和分配任务,Worker进程负责处理子任务 ...
- 程序设计模式 —— State 状态模式
我应该如何阅读? 本文将使用优雅的文字风格来告诉你什么是状态模式. 注意: 1.在阅读本文之前请保证你已经掌控了 面对对象的思想与 多态的基本概念,否则将难以理解. 2.本文实现将用C++实现,你不一 ...
- 【MPI学习3】MPI并行程序设计模式:不同通信模式MPI并行程序的设计
学习了MPI四种通信模式 及其函数用法: (1)标准通信模式:MPI_SEND (2)缓存通信模式:MPI_BSEND (3)同步通信模式:MPI_SSEND (4)就绪通信模式:MPI_RSEND ...
- Java并行程序设计模式小结
这里总结几种常用的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其中部分文字源自<Java程序性能优化>一书中,还有部分文字属于个人总结,如有不对,请大家指出讨论. Future模式 一句话,将客户端请求的处理过程从 ...
- 【MPI学习5】MPI并行程序设计模式:组通信MPI程序设计
相关章节:第13章组通信MPI程序设计. MPI组通信与点到点通信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组通信需要特定组内所有成员参与,而点对点通信只涉及到发送方和接收方. 由于需要组内所有成员参与,因此也是一种比较复 ...
- 【MPI学习4】MPI并行程序设计模式:非阻塞通信MPI程序设计
这一章讲了MPI非阻塞通信的原理和一些函数接口,最后再用非阻塞通信方式实现Jacobi迭代,记录学习中的一些知识. (1)阻塞通信与非阻塞通信 阻塞通信调用时,整个程序只能执行通信相关的内容,而无法执 ...
随机推荐
- 《TCP/IP详解 卷一》读书笔记-----DNS
1.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用来提供主机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之所以称为分布式原因的原因是因特网上没有一台主机知道这类映射的全部信息,当然也不可能做到,因为数据量实在太大了 2.应用程序通过一个 ...
- 第05篇. Tomcat和JDK的内存配置
站在人群,我毫不起眼:活在世上,我不玩心眼! 没有那么远大的目标,但是也不要把我当成傻子! --胖先生 放在前面要说的话:JVM内存分配设置的参数有四个 -Xmx Java Heap最大值,默认值为物 ...
- 推荐——Monkey《大话 app 测试——Android、iOS 应用测试指南》
<大话移动——Android与iOS应用测试指南> 京东可以预购啦!http://item.jd.com/11495028.html 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 ...
- Matlab手册翻译
MATLAB 语言是一种工程语言,语法很像 VB 和 C,比 R 语言容易学,你知道 R 语言的语法有多糟糕么.同样,相对于 Python,MATLAB 的优点是天生为了算而算,数与数之间的运算就是矩 ...
- POJ 3398 Perfect Service --最小支配集
题目链接:http://poj.org/problem?id=3398 这题可以用两种上述讲的两种算法解:http://www.cnblogs.com/whatbeg/p/3776612.html 第 ...
- 3xian之所在(转)
最后一天,漫天飘起了雪花,假装欢送我离去. 这次WF之战不太顺利,早期的C题大概花了1秒钟构思,然而由于输出格式多了一个空格直到两个半小时才逃脱Wrong Answer的纠缠.还好lynncui在期间 ...
- 如何查看windows xp系统的位数?
1.右击“我的电脑”->属性,可以看到.2.运行dxdiag,在操作系统一行可以看到.3.运行cmd,输入systeminfo,在系统类型一栏可以看到.--简单4.使用一些检测软件也可以看,像鲁 ...
- C# using 三种使用方式 C#中托管与非托管 C#托管资源和非托管资源区别
1.using指令.using + 命名空间名字,这样可以在程序中直接用命令空间中的类型,而不必指定类型的详细命名空间,类似于Java的import,这个功能也是最常用的,几乎每个cs的程序都会用到. ...
- java10-2 toString()方法
public String toString():返回该对象的字符串表示. Integer类下的一个静态方法: public static String toHexString(int i):把一个整 ...
- Quartz Cron 触发器 Cron Expression 的格式
转自:http://blog.csdn.net/yefengmeander/article/details/5985064 上一文中提到 Cron触发器可以接受一个表达式来指定执行JOB,下面看看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