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W 非递归线段树详解
在算法竞赛和高性能计算场景中,线段树(Segment Tree) 是一个必修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在 $O(\log n)$ 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区间查询与修改,比如:区间求和/最大/最小值查询配合区间加法/乘法/赋值操作。
经典线段树都是递归实现,即“从顶到底地去访问”整棵树。这种方式功能强大、可拓展性高,不过代码量稍大,实现起来相对“啰嗦”。运行时的函数递归开销大,尤其在多次深度递归调用时。
那么,是否有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去掉递归、保留高性能、更紧凑简洁?这时候,我们要介绍主角——zkw线段树。
什么是 zkw 线段树?
zkw 线段树的名称来源于一位中国信息学竞赛(由他发明)。这是一个 非递归实现的线段树结构。它的设计核心是:通过自底向上的迭代方式完成查询和修改操作。
相比传统递归线段树,zkw 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明显优势:
- 完全去除递归,避免函数栈开销,这也使得常数极小,运行速度优于递归版约 10%~30%
- 逻辑紧凑,代码量少,对手写友好,非常适合比赛中快速实现;
当然,它也并非万能,当你需要支持更复杂的操作如区间乘法、赋值、合并区间信息时,他的结构不易再支撑复杂操作,改用传统递归线段树反而更灵活、更强大。
zkw 线段树的结构变化
zkw 线段树底层是如何组织数据的?其仍然用数组模拟一个二叉树。
zkw 线段树的核心思想仍是使用数组模拟一棵二叉树,将所有叶子节点排列在数组的下半部分,内节点放在上半部分,自底向上维护区间信息。按照提出者传下的惯例,通常将大小向上对齐到二的次幂(\(N\) 是原数组大小,找一个大于等于 \(N\) 的最小的 $2^k$,记为 \(base\)(通常为\(2^{\lceil \log_2 N \rceil}\)),保证线段树是一个完美二叉树。

整个线段树数组大小为 \(2 * base\),惯例从 1 为根节点开始编号(有些实现从 0);
| 位置 | 编号范围 | 说明 |
|---|---|---|
| 根节点 | 1 | 整个区间 [0, N-1] |
| 内部节点 | \([1, base - 1]\) | 管理子区间信息 |
| 叶子节点 | \([base, base + N - 1]\) | 原数组元素对应位置 |
自底向上维护区间信息
zkw 的精妙之处在于:所有查询与更新操作都从叶子节点开始,向上合并区间信息。传统线段树从根节点出发,将一个区间拆分为对数个区间;而我们从目标区间的两个端点处的叶节点出发,也可以找到要拆分的区间。
为了进行区间拆分,我们想象两个指针在两个叶节点端点处,每一轮,如果左端点是一个左儿子,那么上跳(因为其父节点仍在区间内);但如果左端点是一个右儿子,则其应该被单独拆分出来,讨论掉他后,左端点向右移(然后再上跳)。右端点同理。直到他们相遇,所有拆分的节点就是拆分出的子区间。

如图所示,假定要更新区间。访问 \([2, 10]\) 将最终被拆分为 4 个区间(红色节点),黄色为在范围内但由懒标记保护不用更新的大规模下层节点(被红色完全覆盖),而绿色则为会被红色节点影响,需要被 pushUp 的上层节点(同时也是经典线段树中根节点访问 \([2, 10]\) 的路径)。
zkw 线段树的实现
建树
计算出稍大于原数组的二次幂大小,构建二叉树。取原数组直接平移到叶节点处即可,然后生成非叶节点的和。
区间修改
对于拆分出的每个区间,都进行修改并更新懒标记(红点)。同时,绿点的总和值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他们需要被 pushUp(即两个叶节点到根节点路径上的所有点)
注意,pushUp 需要更新自身的值为子节点值之和+自身的懒标记。因为懒标记不总会被我们主动下推。

区间和
对于拆分出的每个区间,都直接统计其值(红点)。同时,绿点存在的懒标记也可能影响到总和,所以在正式求和之前,将他们全部下推到底(从两个叶节点到顶点路上的所有点,从上往下推下来)。
// 0-based 闭区间
class zkwSegmentTree {
int n; // 实际元素个数
int M; // 叶子起点(2 的幂)
vector<long long> sum;
vector<long long> lazy;
vector<int> len; // 每个结点管辖区间长度(不必须,也可以计算)
inline void apply(int x, long long val) {
sum[x] += val * len[x];
lazy[x] += val;
}
inline void pushUp(int x) {
sum[x] = sum[x << 1] + sum[x << 1 | 1] + lazy[x] * 1LL * len[x];
}
inline void pushDown(int x) {
if (lazy[x] == 0) return;
apply(x << 1, lazy[x]);
apply(x << 1 | 1, lazy[x]);
lazy[x] = 0;
}
// 把从根到 x 的路径上所有懒标记一层层下推
inline void pushDownPath(int x) {
static int stk[25]; // log2(2e5) ≈ 18,足够
int top = 0;
for (x >>= 1; x; x >>= 1) stk[top++] = x;
while (top) pushDown(stk[--top]);
}
public:
explicit zkwSegmentTree(const vector<long long>& a) {
n = (int)a.size();
M = 1; while (M < n) M <<= 1; // 2 的幂
sum.assign(M << 1, 0);
lazy.assign(M << 1, 0);
len .assign(M << 1, 0);
// 预计算区间长度
for (int i = M; i < (M << 1); ++i) len[i] = 1;
for (int i = M - 1; i; --i) len[i] = len[i << 1] + len[i << 1 | 1];
// 叶子赋初值
for (int i = 0; i < n; ++i) sum[M + i] = a[i];
// 自底向上求和
for (int i = M - 1; i; --i) sum[i] = sum[i << 1] + sum[i << 1 | 1];
}
void add(int l, int r, long long val) {
int L = l + M, R = r + M;
int l0 = L, r0 = R; // 记录,待会儿 pushUp
while (L <= R) {
if (L & 1) apply(L++, val); // 若 L 是右儿子,则整段属于答案
if (!(R & 1)) apply(R--, val); // 若 R 是左儿子
L >>= 1; R >>= 1;
}
// 分别沿两条端点路径向上刷新,注意从最近祖先到根节点也需要更新
for (int i = l0 >> 1; i; i >>= 1) pushUp(i);
for (int i = r0 >> 1; i; i >>= 1) pushUp(i);
}
long long query(int l, int r) {
int L = l + M, R = r + M;
pushDownPath(L);
pushDownPath(R);
long long ans = 0;
while (L <= R) {
if (L & 1) ans += sum[L++]; // L 为右儿子,整段可取
if (!(R & 1)) ans += sum[R--]; // R 为左儿子
L >>= 1; R >>= 1;
}
return ans;
}
};
标记永久化方法
对于这道题来说(求和),除此在求和前下推所有需要的标记以外,还有一个思路:根本不下传标记,而是让标记永久停留在它被打下去的结点上,在真正需要它的那一刻——查询时——再即时计算它对答案的贡献。这个思路被称为标记永久化(Tag Persistence)。
具体来说在查询时,我们不使用 pushDownPath,而是现场计算每个绿点的懒标记对答案的贡献并累加。懒标记绝不往下传递,也不更新子结点。
对于上面代码,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的写法:维护两组指针,一组正常向上分解区间,另外一组总是从边缘叶节点往上跳(保证他们覆盖所有的绿色节点),每次计算时,计算绿色节点持有的懒标记带来的贡献(懒标记值乘以左侧(或右侧)已计算的数的个数)。
long long range_query(int l, int r) {
int L = l + M, R = r + M;
// pushDownPath(L);
// pushDownPath(R);
int tl = L, tr = R, lc = 0, rc = 0;
long long ans = 0;
while (L <= R) {
ans += lazy[tl] * lc + lazy[tr] * rc; // 计算本层的绿色节点懒标记
if (L & 1) ans += sum[L++], lc += len[L - 1];
if (!(R & 1)) ans += sum[R--], rc += len[R + 1];
L >>= 1; R >>= 1; tl >>= 1; tr >>= 1;
}
while (tl) { // 懒标记计算还要持续到根节点
ans += lazy[tl] * lc + lazy[tr] * rc;
tl >>= 1; tr >>= 1;
}
return ans;
}

按照这个思路,经典线段树实际上也可以在某些情况不推标记,只是不能带来任何好处。
开区间拆分法
其实原作者提出的区间拆分并非如此,原作者提出的思路是,将目标区间 \([L,R]\) 视作开区间 \((L-1,R+1)\),并在外侧的两个点开始向上。每一轮,如果左端点是一个左儿子,其右儿子被单独拆分,讨论掉他后上跳。右端点同理。直到他们互为兄弟,此时结束上跳。最后处理他们和他们的父节点(以及从父节点开始连接到根节点的更新)。
这种方法也很直观,不过需要额外处理目标区间由 0 开头或者在最后结束的情况(添加哨兵)

这种写法的代码略。
⚖️ 优点和劣势
| 特性 | zkw 线段树 | 经典线段树 | 树状数组 (Fenwick) |
|---|---|---|---|
| 更新复杂度 | O(log n) | O(log n) (较大常数) | O(log n) |
| 查询复杂度 | O(log n) | O(log n) (较大常数) | O(log n) |
| 常数开销 | 低(无下推一般较优,也无递归调用) | 较高(函数递归+下推) | 极低(迭代加减) |
| 代码简洁度 | 高 | 中 | 高(接口单一) |
| 支持操作 | 区间加法、区间乘法等可叠加标记 | 任意可合并区间操作 | 仅点更新+前缀和查询 |
| 复杂懒标记维护 | ★★☆☆☆ | ★★★★☆ | — |
| 扩展性 | 较差(赋值、多种标记叠加难) | 最强(各种懒标记、区间合并) | 差(只能单一标记) |
zkw 利用端点自底向上累加祖先的懒标记,去掉了所有下推逻辑和递归调用,因而常数极小、代码量少。但它只能高效支持「可叠加」的懒标记,遇到区间赋值、区间最小/最大查询等更复杂的懒标记场景时,维护逻辑很快就会变得繁琐且易错。
经典递归线段树 功能最全,支持任意组合的懒标记和区间合并,扩展性强;唯一代价是模板较长、运行时有函数调用和下推开销。
树状数组 则针对点更新+前缀/区间和查询做了极致优化,代码最简;但它天生不适合「赋值覆盖」「区间乘法」等复杂操作。
随着维护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各类懒标记(赋值、乘法、异或、区间合并等)层出不穷,标记永久化方案的管理成本会迅速飙升,原本“少写几个函数”“去掉下推”的优势也将逐渐丧失。 所以其不能完全取代经典线段树。
ZKW 非递归线段树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线段树详解 (原理,实现与应用)(转载自:http://blog.csdn.net/zearot/article/details/48299459)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zearot/article/details/48299459(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立即删除.) 线段树详解 By 岩之痕 目录: 一:综述 ...
- zkw线段树详解
转载自:http://blog.csdn.net/qq_18455665/article/details/50989113 前言 首先说说出处: 清华大学 张昆玮(zkw) - ppt <统计的 ...
- hdu 1166 敌兵布阵(线段树详解)
Problem Description C国的死对头A国这段时间正在进行军事演习,所以C国间谍头子Derek和他手下Tidy又开始忙乎了.A国在海岸线沿直线布置了N个工兵营地,Derek和Tidy的任 ...
- HDU1166 敌兵布阵 线段树详解
题解: 更新是线段树的单点更新,简单一点. 有50000个阵营,40000查询,用普通数组肯定超时.区间求和和区间查询问题用线段树最好不过了. 先说说什么是线段树. 区间[1,10]用树的方法存起来, ...
- 算法手记 之 数据结构(线段树详解)(POJ 3468)
依然延续第一篇读书笔记,这一篇是基于<ACM/ICPC 算法训练教程>上关于线段树的讲解的总结和修改(这本书在线段树这里Error非常多),但是总体来说这本书关于具体算法的讲解和案例都是不 ...
- [模板]非递归线段树(zkw的变异版本)
类似于zkw,但空间只用两倍,zkw要4倍. 链接 可以下传标记,打熟后很好码. #include <set> #include <cmath> #include <cs ...
- 数据结构图文解析之:AVL树详解及C++模板实现
0. 数据结构图文解析系列 数据结构系列文章 数据结构图文解析之:数组.单链表.双链表介绍及C++模板实现 数据结构图文解析之:栈的简介及C++模板实现 数据结构图文解析之:队列详解与C++模板实现 ...
- trie字典树详解及应用
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freewater/archive/2012/09/11/2680480.html Trie树详解及其应用 一.知识简介 ...
- B树、B+树详解
B树.B+树详解 B树 前言 首先,为什么要总结B树.B+树的知识呢?最近在学习数据库索引调优相关知识,数据库系统普遍采用B-/+Tree作为索引结构(例如mysql的InnoDB引擎使用的B+树 ...
- Linux DTS(Device Tree Source)设备树详解之二(dts匹配及发挥作用的流程篇)【转】
转自:https://blog.csdn.net/radianceblau/article/details/74722395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如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 ...
随机推荐
- FastAPI依赖覆盖与测试环境模拟
title: FastAPI依赖覆盖与测试环境模拟 date: 2025/04/10 00:58:09 updated: 2025/04/10 00:58:09 author: cmdragon ex ...
- Vue的前端项目开发环境搭建
一.本机window端:安装Node.js,其实质性功能相当于,java的maven https://nodejs.org/en/download/ 二.本机window端:检查Node.js的版本 ...
- 如何在 MySQL 中避免单点故障?
如何在 MySQL 中避免单点故障? 在 MySQL 中避免单点故障(SPOF, Single Point of Failure)是确保数据库高可用性和系统稳定性的关键.通过采取以下几种策略,可以最大 ...
- 《Beating Floating Point at its Own Game: Posit Arithmetic》(一)
这段话描述了 Posit数制 在 动态扩展位数(追加比特) 时如何插入新的数值,并保持数值在数轴(或"数环")上的分布特性.以下是逐条解析: 1. Posit数值的动态扩展规则 P ...
- IIS—503错误排查
服务器返回503(IIS Service Unavailable HTTP Error 503. The service is unavailable.)+IIS常见优化设置策略 - Yuliang. ...
- [Ubuntu 20.04] 修复‘systemd-shutdown[1]: waiting for process: crond’需等待1分半钟的问题
由于在2020-2021年期间下载过Linux版本的Free Download Manager(简称FDM,一款免费但不开源的跨平台下载工具),而该软件的官网被挂了木马,因此在此期间下载安装过FDM的 ...
- div中文本超过指定宽度自动换行
一.场景 因为想要一个页面显示完所有的文本,所以要进行文本处理 二.代码 宽度超过1800px就自动换行 <div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word ...
- 浅析鸿蒙(ark runtime)执行动态代码
@charset "UTF-8"; .markdown-body { line-height: 1.75; font-weight: 400; font-size: 15px; o ...
- VS2019配置C++ boost库
一.安装编译BOOST C++libary 1.安装Boost库 官网下载:https://www.boost.org/users/history/version_1_70_0.html 据说低于1. ...
- .NET外挂系列:3. 了解 harmony 中灵活的纯手工注入方式
一:背景 1. 讲故事 上一篇我们讲到了 注解特性,harmony 在内部提供了 20个 HarmonyPatch 重载方法尽可能的让大家满足业务开发,那时候我也说了,特性虽然简单粗暴,但只能解决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