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Value存储作为NoSQL存储的一种常见方式,提供了比SQL数据库更好的可扩展性和读写性能。

比方当前开源最热门的Memcached和Redis;淘宝的Tair、腾讯的Cmem、Amazon的Dynamo等等,不管是做缓存还是持久存储,均使用内存作为主要存储介质,故内存管理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是影响性能的重要因素。

        这里从源码层面对Memcached、Redis和UDC(腾讯曾经用的一套KV持久化存储系统)的内存管理策略进行分析。3者的内存管理策略各不同样,其它KV系统也和这3种方法大同小异了。最后对这3种策略进行了实际的性能測试分析,有出入的请使劲拍砖!


--------------------------------------------------------------------------

1 MemCached:Slab Allocation机制

3个基本的概念:
1 Chunk块:固定大小的数据块,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1个Chunk块存1个数据,剩余空间不做其它用途

2 Slab页:固定大小的内存块(页),申请内存的基本单位,默觉得1MB,每一个SlabClass会把申请的Slab切分成同样大小Chunk来存数据

3 SlabClass:由Chunk的大小确定,是大小同样的全部Chunk块集合

如上图所看到的,Memcahed启动时。会依据传入的-n(最小数据尺寸,默认48B),-f(增长因子,默觉得1.25)启动选项初始化SlabClass。默认情况下,首个SlabClass的Chunk大小为80B(32B元数据头+48B最小数据尺寸),然后以1.25为比值生成等比数列,直到1MB(1个Slab页大小)为止。

生成的SlabClass例如以下所看到的(perslab值为每一个Slab页能切割出的Chunk个数):

$ memcached -vv
slab class 1: chunk size 80 perslab 13107
slab class 2: chunk size 104 perslab 10082
slab class 3: chunk size 136 perslab 7710
.....
slab class 41: chunk size 717184 perslab 1
slab class 42: chunk size 1048576 perslab 1

当用户发来请求时。Memcahed会根据key+value的值(能存放在1个Chunk内)来推断属于哪个SlabClass。

确定这个SlabClass有无空暇的Chunk块,没有的话则先给这个SlabClass申请一个Slab页,将该Slab页按本SlabClass的Chunk块大小进行分割,然后分配1个来存放用户数据。

(这里还有LRU算法淘汰旧数据的逻辑。就不放在这里分析)。


这样的策略的特点:
  • 实现较复杂
  • 參数的选择(最小数据尺寸,增长因子)直接影响性能及内存利用率
  • 每一个数据存放于1个Chunk块。读写简单
相关源码:主要由slab.h/c(SlabClass和Slab相关)、item.h/c(Chunk块相关)这几个文件实现

* SlabClass数据结构:



* 初始化SlabClass(通过增长因子计算各个SlabClass的Chunk块大小等)

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eXl5aXJhbg==/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SouthEast" alt="">


* 为SlabClass[i]申请一块新Slab内存页



---------------------------------------------------------------------------

2 Redis:简单mallc/free封装

相比Memcached。Redis做了一些优化。包含支持数据持久化(AOF和RDB两种持久化方式),支持主从复制读写分离,支持更丰富的数据结构(string、hash、set、list等)。

然而在内存管理方面,相比于Memcached的Slab Allocation机制。Redis的实现就显得简单粗暴得多了。就仅仅是mallc/free的简单封装(屏蔽底层差异,加入相关元数据等)。

这样的策略的特点:
  • 简单易实现,不易出错
  • 内存的利用率高
  • 大量系统调用开销大
  • 导致内存碎片。加重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器负担
相关源码:由zmalloc.h/c这两个文件实现,相对简单

*
申请内存



*
释放内存



---------------------------------------------------------------------------

3 UDC:切分Shm成固定长度的块,组织空暇块链和用户数据块链

UDC是腾讯曾经用的一套基于Shm的、全Cache的键值存储系统。和MemCached或Redis使用进程堆内存不一样,UDC使用共享内存来存储数据,一方面进程Core的时候数据还在,一方面利于其它进程做数据落地、同步等操作。



如上图所看到的,UDC启动时会申请一块大Shm(LinkTable),然后将这块Shm切割成固定长度的Chunk块(默认200B)。通过下标组织成一条空暇块链。当收到加入数据的请求时,从空暇块链中不断取出空暇块存放用户数据,直到存放完毕形成一条用户数据块链。链头下标存放于索引层中(基于Shm的多阶Hash)。当收到删除数据的请求时。直接将相应的用户数据块链清零,插入空暇块链中就可以。

这样的策略的特点:
  • 实现较复杂
  • 代码不健壮有写乱Shm块链的风险
  • Shm数据块大小的选择直接影响性能及内存利用率
  • 用户数据块链组织成用户数据需多一次拷贝影响性能
相关源码:主要由hash_cache.h/c这2个文件实现

* 初始化LinkTable



*
Set()操作,加入用户数据

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eXl5aXJhbg==/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SouthEast" alt="">


*
Get()操作,获取用户数据



---------------------------------------------------------------------------

性能測试:

实验前提:
* 机器:Intel(R) Xeon(R) CPU X3440 @2.53GHz (单线程。这里仅仅用到1核),8G内存
* key为uint32_t,值为 [1, 50w] 的随机数
* value为string,串长度为 [50, 500] 之间的随机字节数

1 不同块大小选择对UDC性能的影响:


实验方案:
* 对不同的块大小,进行1000w次读+写操作(即每次1个Set加1个Get)。计算总耗时和内存利用率

* 开足够大的Shm(400MB)保证能存下全部数据



实验数据:
* 块大小与总耗时(单位:s)的关系:

*
块大小与内存利用率的关系:

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eXl5aXJhbg==/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SouthEast" alt="">



实验结论:
* 内存块越大,系统性能越好,但内存利用率越低。

须要在这2着间取个平衡点

* 一般取值为"平均(key+value)长度/2",且非常easy理解,用户数据长度基本一致即波动范围小时,内存碎片会减低,内存利用率会添加

2 UDC、Memcache、Redis内存管理策略性能对照

实验方案:
* UDC策略使用默认块大小为200B,Memcached策略使用默认增长因子1.25
* 分别进行10w、50w.... 5千万、1亿次压測操作,每次进行1个Set加1个Get。计算总耗时和内存利用率

实验数据:
* 3种内存管理策略在不同压測次数下的总耗时(单位:s)情况

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eXl5aXJhbg==/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SouthEast" alt="">

* 本实验3种内存管理策略的内存利用率(与压測次数无关)
   - UDC策略:72.83%
   - Memcached策略:88.19%
   - Redis策略:98.77%

实验结论:
* Memcached的Slab Allocation机制在性能上的表现是最好的。且内存利用率也接近90%
* 当然。Memcached和Redis是基于进程堆的,主要用于缓存。UDC是基于Shm,用来做持久化存储。需考虑很多其它数据分布/同步/容灾等方面,3着不是必需用来直接比較,这里仅仅是单从内存管理策略上进行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博客原创文章,博客,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通用Key-Value存储系统的存储管理策略解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Key/Value存储系统etcd的特性

    etcd 是一个高可用的Key/Value存储系统,和其他KV存储系统不同的是,它的灵感来自于 ZooKeeper 和 Doozer,主要用于分享配置和服务发现.利用 etcd 的特性,应用程序可以在 ...

  2. Redis 学习(一) —— 安装、通用key操作命令

    一.Redis介绍 1.介绍 通常,在系统中,我们会把数据交由数据库来存储,但传统的数据库增删查改的性能较差,且比较复杂.根据 80/20 法则,百分之八十的业务访问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数据上.是否可以 ...

  3. JVM内存模型及垃圾收集策略解析(一)

    JVM内存模型是Java的核心技术之一,之前51CTO曾为大家介绍过JVM分代垃圾回收策略的基础概念,现在很多编程语言都引入了类似Java JVM的内存模型和垃圾收集器的机制,下面我们将主要针对Jav ...

  4. redis中key的过期键删除策略

    Redis过期键删除策略 Redis key过期的方式有三种: 被动删除:当读/写一个已经过期的key时,会触发惰性删除策略,直接删除掉这个过期key 主动删除:由于惰性删除策略无法保证冷数据被及时删 ...

  5. <Redis> 入门二 五种数据类型的操作、通用key的操作、发布订阅

    文档参考:http://www.redis.net.cn/ string - > key value 简单的keyvalue,常规计数:例如微博数,粉丝数 set     -> key v ...

  6. 第六篇 ORACLE EBS用户界面通用元素或功能背后的道理解析

    本篇打算介绍一下ORACLE EBS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中通用的元素或功能背后蕴含的一些道理.这些通用元素或功能包括: List of Values (LOV),值列表 Flexf ...

  7. JVM内存模型以及垃圾收集策略解析

    http://xmuzyq.iteye.com/blog/599750 一 JVM内存模型 1.1 Java栈 Java栈是与每一个线程关联的,JVM在创建每一个线程的时候,会分配一定的栈空间给线程. ...

  8. JVM内存模型及垃圾收集策略解析

    一 JVM内存模型 1.1 Java栈 Java栈是与每一个线程关联的,JVM在创建每一个线程的时候,会分配一定的栈空间给线程.它主要用来存储线程执行过程中的局部变量,方法的返回值,以及方法调用上下文 ...

  9. 【redis专题(8)】命令语法介绍之通用KEY

    select num 数据库选择 默认有16[0到15]个数据库,默认自动选择0号数据库 move key num 移动key到num服务器 del key [key ...] 删除给定的一个或多个 ...

随机推荐

  1. PowerCmd(转)

    PowerCmd 是一款Windows CMD 的增强工具,可以比普通CMD工具提供更多选项,例如: 1.多窗口集成,再也不见满屏的Cmd窗口: 2.命令日志记录,再也不怕命令滚动多快,有多少,我们都 ...

  2. SNMP WINDOWS系统的命令行工具下载

    SNMP windows系统的命令行工具snmputil.exe下载链接:请点击

  3. CentOS在安装配置 Ngnix_tomcat_PHP_Mysql

    安装Nginx yum install nginx 假设显示找不到 nginx包,新建一个文件/etc/yum.repos.d/nginx.repo,内容: [nginx] name=nginx re ...

  4. android:强大的图像下载和缓存库Picasso

    1.Picasso一个简短的引论 Picasso它是Square该公司生产的一个强大的图像下载并缓存画廊.官方网站:http://square.github.io/picasso/ 仅仅须要一句代码就 ...

  5. dapper支持oracle游标

    dapper支持oracle游标 Dapper是一个轻型的ORM类.它有啥优点.缺点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了,园里也有很多朋友都有相关介绍,这里就不多废话. 如果玩过Oracle都知道,存储过程基本都是通 ...

  6. POJ 1699 Best Sequence (DFS+预处理)

    意甲冠军:看图片是晶莹剔透的,正确的, N连接到第一序列(同样的序列部分).总序列获得最短. 主题链接:http://poj.org/problem?id=1699 ~~~~ 思路就是:将N个序列首尾 ...

  7. Redis数据结构

    Redis数据结构 Redis数据结构详解(一)   前言 Redis和Memcached最大的区别,Redis 除啦支持数据持久化之外,还支持更多的数据类型而不仅仅是简单key-value结构的数据 ...

  8. Lock_sga 和 pre_page_sga 参数详解

    Lock_sga 和 pre_page_sga 参数详解        Lock_sga 和pre_page_sga,是两个平时用的不算太多的参数,但是这两个参数平时在优化的时候可能给你带来比较乐观的 ...

  9. 基于GeoHash算法的附近点搜索实现(一)

    1. 引入 最近在参加学校的计算机仿真大赛,时间好像有点不够,所以只完成了前面的一部分最基础的功能,中途还是选择了放弃.但是之前的部分的确觉得完成得还不错,在这里分享一下.题目是要完成一个宇宙飞船加油 ...

  10. jvm在存储区域

    当区域执行的数据  JVM存储器的管理分为几个时间之后的数据区的实施:程序计数器.JavaVM栈.本地方法栈.Java堆.方法区(包括常量池的实现).   程序计数器 较小的内存空间,能够看作是当前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