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是用于www浏览的一个协议。
tcp:是机器之间建立连接用的到的一个协议。

1、TCP/IP是个协议组,可分为三个层次: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在网络层有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和BOOTP协议。
在传输层中有TCP协议与UDP协议。
在应用层有FTP、HTTP、TELNET、SMTP、DNS等协议。
因此,HTTP本身就是一个协议,是从Web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2、HTTP协议是建立在请求/响应模型上的。首先由客户建立一条与服务器的TCP链接,并发送一个请求到服务器,请求中包含请求方法、URI、协议版本以及相关的MIME样式的消息。服务器响应一个状态行,包含消息的协议版本、一个成功和失败码以及相关的MIME式样的消息。
HTTP/1.0为每一次HTTP的请求/响应建立一条新的TCP链接,因此一个包含HTML内容和图片的页面将需要建立多次的短期的TCP链接。一次TCP链接的建立将需要3次握手。
另外,为了获得适当的传输速度,则需要TCP花费额外的回路链接时间(RTT)。每一次链接的建立需要这种经常性的开销,而其并不带有实际有用的数据,只是保证链接的可靠性,因此HTTP/1.1提出了可持续链接的实现方法。HTTP/1.1将只建立一次TCP的链接而重复地使用它传输一系列的请求/响应 消息,因此减少了链接建立的次数和经常性的链接开销。

3、结论:虽然HTTP本身是一个协议,但其最终还是基于TCP的。不过,目前,有人正在研究基于TCP+UDP混合的HTTP协议。

具体介绍

IP (网际协议)

在网络通信中,网络组件的寻址对信息的路由选择和传输来说是相当关键的。相同网络中的两台机器间的消息传输有各自的技术协定。LAN 是通过提供6字节的唯一标识符(“MAC”地址)在机器间发送消息的。SNA 网络中的每台机器都有一个逻辑单元及与其相应的网络地址。DECNET、AppleTalk 和 Novell IPX 均有一个用来分配编号到各个本地网和工作站的配置。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在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 客户机需要通过HTTP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HTTP包含命令和传输信息,不仅可用于Web访问,也可以用于其他因特网/内联网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各类应用资源超媒体访问的集成

TCP (传输控制协议)

通过序列化应答和必要时重发数据包,TCP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可靠的传输流和虚拟连接服务。TCP 主要提供数据流转送,可靠传输,有效流控制,全双工操作和多路传输技术。可查阅 TCP 部分获取更多详细资料。

至于HTTP协议,它是TCP协议族中的一种。使用TCP80端口

HTTP是应用层协议,TCP是传输层协议!

数据包在网络传输过程中,HTTP被封装在TCP包内!!

1. TCP/UDP

面向连接的TCP

“面向连接”就是在正式通信前必须要与对方建立起连接。比如你给别人打电话,必须等线路接通了、对方拿起话筒才能相互通话。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基于连接的协议,也就是说,在正式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一个TCP连接必须要经过三次“对话”才能建立起来,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我们这里只做简单、形象的介绍,你只要做到能够理解这个过程即可。

我们来看看这三次对话的简单过程:

1. 主机A向主机B发出连接请求数据包:“我想给你发数据,可以吗?”,这是第一次对话;

2. 主机B向主机A发送同意连接和要求同步(同步就是两台主机一个在发送,一个在接收,协调工作)的数据包:“可以,你什么时候发?”,这是第二次对话;

3. 主机A再发出一个数据包确认主机B的要求同步:“我现在就发,你接着吧!”,这是第三次对话。

三次“对话”的目的是使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同步,经过三次“对话”之后,主机A才向主机B正式发送数据。

TCP协议能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使一台计算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对可靠性要求高的数据通信系统往往使用TCP协议传输数据。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计算机A(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从“网上邻居”上的一台计算机B拷贝大小为8,644,608字节的文件,通过状态栏右下角网卡的发送和接收指标就会发现:虽然是 数据流是由计算机B流向计算机A,但是计算机A仍发送了3,456个数据包,如图2所示。这些数据包是怎样产生的呢?因为文件传输时使用了TCP/IP协 议,更确切地说是使用了面向连接的TCP协议,计算机A接收数据包的时候,要向计算机B回发数据包,所以也产生了一些通信量。

如果事先用网络监视器监视网络流量,就会发现由此产生的数据流量是9,478,819字节,比文件大小多出10.96%(如图3所示),原因不仅在于数据包和帧本身占用了一些空间,而且也在于TCP协议面向连接的特性导致了一些额外的通信量的产生。

面向非连接的UDP协议

“面向非连接”就是在正式通信前不必与对方先建立连接,不管对方状态就直接发送。这与现在风行的手机短信非常相似:你在发短信的时候,只需要输入对方手机号就OK了。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与TCP相对应的协议。它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它不与对方建立连接,而是直接就把数据包发送过去!

UDP 适用于一次只传送少量数据、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比如,我们经常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TCP/IP通信是否正常,其实 “ping”命令的原理就是向对方主机发送UDP数据包,然后对方主机确认收到数据包,如果数据包是否到达的消息及时反馈回来,那么网络就是通的。例如, 在默认状态下,一次“ping”操作发送4个数据包。大家可以看到,发送的数据包数量是4包,收到的也是4包(因为对方主机收到后会发回一 个确认收到的数据包)。这充分说明了UDP协议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正因为UDP协议没有连接的过程,所以它的通信效果高;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可靠性不如TCP协议高。QQ就使用UDP发消息,因此有时会出现收不到消息的情况。

                              附表: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差别

  TCP UDP
是否连接 面向连接 面向非连接
传输可靠性 可靠 不可靠
应用场合 传输大量的数据,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传送少量数据、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景
速度

TCP协议和UDP协议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适用于不同要求的通信环境。

TCP、UDP和HTTP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以太网帧格式、IP数据报格式、TCP段格式+UDP段格式 详解

    转载:http://www.cnblogs.com/lifan3a/articles/6649970.html 以太网帧格式.IP数据报格式.TCP段格式+UDP段格式 详解   1.ISO开放系统有 ...

  2. 网络编程之TCP/IP各层详解

    网络编程之TCP/IP各层详解 我们将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并作应用层,从TCP/IP五层协议的角度来阐述每层的由来与功能,搞清楚了每层的主要协议,就理解了整个物联网通信的原理. 首先,用户感知到的只 ...

  3. 计算机网络(六),UDP报文段详解

    目录 1.UDP作用 2.UDP报文段详解 六.UDP报文段详解 1.UDP作用 (1)面向非连接 (2)不维护连接状态,支持同时向多个客户端传送相同的消息 (3)报文段报头只有8个字节,格外开销较小 ...

  4.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详解

    博主是搞是个FPGA的,一直没有真正的研究过以太网相关的技术,现在终于能静下心学习一下,希望自己能更深入的掌握这项最基本的通信接口技术.下面就开始搞了.   一.OSI参考模型         今天我 ...

  5. 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详解

    OSI是一个开放性的通信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他是一个定义得非常好的协议规范.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

  6. TCP/IP包格式详解

    文章参考地址: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698826-id-4700710.html http://blog.csdn.net/mrwangwang/articl ...

  7. 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族详解

    一.OSI七层协议体系结构域TCP/IP四层体系结构对比 ISO/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 ...

  8. IOS 基于TCP的socket通信详解(原创)

    最近在整理通信层相关知识,这篇文章是边整理边写的,有些地方可能不够准确,还请各位路过的大牛专家指出来.这次整理的socket通信是基于TCP的,实现方式是GCD形式,以下记录的都是些理论知识,方便自己 ...

  9. TCP/IP协议分层详解

    TCP/IP 和 ISO/OSI ISO/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随机推荐

  1. 09观察者模式ObServer

    一.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Observer模式是行为模式之一,它的作用是当 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能够自动通知其他 关联对象,自动刷新对象状态. Observer模式提供给关联对象一种同步通信的 手段 ...

  2. js - 常用功能方法汇总(updating...)

    一.查值的类型(可用于拷贝) /* * @Author: guojufeng@ * @Date: 2017-12-20 15:07:06 * @purpose 获取一个值的类型 * @param {v ...

  3. Sqlite数据库管理(SQLite Developer) v4.0.0.528 中文版+破解方法(申明:来源于网络)

    Sqlite数据库管理(SQLite Developer) v4.0.0.528 中文破解版 SharpPlus Sqlite Developer 特性: -强大的SQL编辑器 *Sqlite Sql ...

  4. System.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 此实现不是 Windows 平台 FIPS 验证的加密算法的一部分。

    x 昨天还好好地,然后清理一下电脑垃圾,就突然报这个错误了; 网上搜索了一下:找到解决方案了,但是由于底层知识的功力不够,至今未知具体怎么导致的... 解决方案↓ 进注册表 按Win+R运行reged ...

  5. window10装机 nvem简介,针对于 联想R720系列

    1.nvem格式的硬盘比较新,传统的老毛桃,大白菜,并不能有效使用. 2.对于镜像类 goust类,仍然具备 硬盘兼容性差(对于gpt,MAR,uefi并不够智能)成功率极低,容易丢失一些关键文件,造 ...

  6. vim保存只读文件时获得sudo权限

    有时使用vim时忘记输入sudo,导致编辑了一大堆文字,最后保存时发现是只读文件,无法保存,每次保存都会提示read only.这时可以使用如下命令代替原有的 :wq 命令 :w !sudo tee ...

  7. 腾讯云服务器部署FTP

    腾讯云服务器,在申请成功后就可以使用远程桌面了. FTP服务器端软件 下载地址:https://filezilla-project.org/download.php?type=server FTP客户 ...

  8. tensorRT使用python进行网络定义

  9. MongoDB win10 安装教程(zip)

    1.创建文件夹,如下: D:\Program File\mongodb D:\Program File\mongodb\data D:\Program File\mongodb\data\db D:\ ...

  10. [administrative][CentOS] 新装系统时如何正确精准的选择基础环境和软件包

    出于不同的目的,在进行全新CentOS安装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如何作出选择. 是mininal,base server, base web server, 还是啥? 答案在这里: https://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