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会有年轻代

我们先来屡屡,为什么需要把堆分代?不分代不能完成他所做的事情么?其实不分代完全可以,分代的唯一理由就是优化GC性能。你先想想,如果没有分代,那我们所有的对象都在一块,GC的时候我们要找到哪些对象没用,这样就会对堆的所有区域进行扫描。而我们的很多对象都是朝生夕死的,如果分代的话,我们把新创建的对象放到某一地方,当GC的时候先把这块存“朝生夕死”对象的区域进行回收,这样就会腾出很大的空间出来。

2.年轻代中的GC

    HotSpot JVM把年轻代分为了三部分:1个Eden区和2个Survivor区(分别叫from和to)。默认比例为8:1,为啥默认会是这个比例,接下来我们会聊到。一般情况下,新创建的对象都会被分配到Eden区(一些大对象特殊处理),这些对象经过第一次Minor GC后,如果仍然存活,将会被移到Survivor区。对象在Survivor区中每熬过一次Minor GC,年龄就会增加1岁,当它的年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被移动到年老代中。

因为年轻代中的对象基本都是朝生夕死的(80%以上),所以在年轻代的垃圾回收算法使用的是复制算法,复制算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内存分为两块,每次只用其中一块,当这一块内存用完,就将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复制算法不会产生内存碎片。

在GC开始的时候,对象只会存在于Eden区和名为“From”的Survivor区,Survivor区“To”是空的。紧接着进行GC,Eden区中所有存活的对象都会被复制到“To”,而在“From”区中,仍存活的对象会根据他们的年龄值来决定去向。年龄达到一定值(年龄阈值,可以通过-XX:MaxTenuringThreshold来设置)的对象会被移动到年老代中,没有达到阈值的对象会被复制到“To”区域。经过这次GC后,Eden区和From区已经被清空。这个时候,“From”和“To”会交换他们的角色,也就是新的“To”就是上次GC前的“From”,新的“From”就是上次GC前的“To”。不管怎样,都会保证名为To的Survivor区域是空的。Minor GC会一直重复这样的过程,直到“To”区被填满,“To”区被填满之后,会将所有对象移动到年老代中。

3.一个对象的这一辈子

我是一个普通的java对象,我出生在Eden区,在Eden区我还看到和我长的很像的小兄弟,我们在Eden区中玩了挺长时间。有一天Eden区中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就被迫去了Survivor区的“From”区,自从去了Survivor区,我就开始漂了,有时候在Survivor的“From”区,有时候在Survivor的“To”区,居无定所。直到我18岁的时候,爸爸说我成人了,该去社会上闯闯了。于是我就去了年老代那边,年老代里,人很多,并且年龄都挺大的,我在这里也认识了很多人。在年老代里,我生活了20年(每次GC加一岁),然后被回收。

4.有关年轻代的JVM参数

1)-XX:NewSize和-XX:MaxNewSize

用于设置年轻代的大小,建议设为整个堆大小的1/3或者1/4,两个值设为一样大。

2)-XX:SurvivorRatio

用于设置Eden和其中一个Survivor的比值,这个值也比较重要。

3)-XX:+PrintTenuringDistribution

这个参数用于显示每次Minor GC时Survivor区中各个年龄段的对象的大小。

4).-XX:InitialTenuringThreshol和-XX:MaxTenuringThreshold

用于设置晋升到老年代的对象年龄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每个对象在坚持过一次Minor GC之后,年龄就加1。

jvm中的新生代Eden和survivor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在JVM中,新生代和旧生代有何区别?GC的回收方式有几种?server和client有和区别?

    在JVM中,新生代和旧生代有何区别?GC的回收方式有几种?server和client有和区别? 2014-04-12 12:09 7226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分类: J2SE(5)  一 ...

  2. JVM中的新生代、老年代和永生代

    1.为什么会有年轻代 我们先来屡屡,为什么需要把堆分代?不分代不能完成他所做的事情么?其实不分代完全可以,分代的唯一理由就是优化GC性能.你先想想,如果没有分代,那我们所有的对象都在一块,GC的时候我 ...

  3. JVM内存区域划分Eden Space\Survivor Space\Tenured Gen\Perm Gen

    JVM区域分heap区和非heap区. 1)heap区:Eden Space(伊甸园),Survivor Space(幸存者区),Tenured Gen(老年代-养老区). 2)非heap区:Code ...

  4. JVM中GC浅解:垃圾回收的了解

    1.为什么要有GC 没有GC的世界,我们需要手动进行内存管理,但是内存管理是纯技术活,又容易出错.但是我们写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业务问题,所以可以把这种纯技术活自动化,当然自动化也是有代价的. 2.垃圾 ...

  5. JVM系列之四:运行时数据区

    1. JVM架构图 Java虚拟机主要分为五大模块:类装载器子系统.运行时数据区.执行引擎.本地方法接口和垃圾收集模块. 2. JDK1.7内存模型-运行时数据区域 根据<Java 虚拟机规范( ...

  6. JVM 中的垃圾回收

    说到JVM,总是绕不开垃圾回收,因为其是JVM的核心之一,因为对象的创建是非常频繁的,想要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拥有一个高效的垃圾回收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明确,因为对象的创建只在堆中,所以垃圾回收 ...

  7. 【JVM】JVM中的垃圾收集器

    垃圾收集器组合 Serial+Serial Old Serial+CMS ParNew+CMS ParNew+Serial Old Paralle Scavenge + Serial Old Para ...

  8. Java虚拟机笔记(五):JVM中对象的分代

    为什么要分代 为什么需要把堆分代?不分代不能完成他所做的事情么?其实不分代完全可以,分代的唯一理由就是优化GC性能.你先想想,如果没有分代,那我们所有的对象都在一块,GC的时候我们要找到哪些对象没用, ...

  9. JVM中的本机内存跟踪

    1.概述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Java应用程序通过众所周知的-Xms和-Xmx调优标志消耗的内存比指定数量多得多?出于各种原因和可能的优化,JVM可以分配额外的本机内存.这些额外的分配最终会使消耗的内存超 ...

随机推荐

  1. Block代码块中使用局部变量注意点

    第一次写代码遇到报这个错,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按常理应该是不会有问题,报错的呀??纠结了一会之后只好仔细查看报错原因咯,原来是: 当我们在block代码块中使用局部变量时,就会很容易出现如图的错误. ...

  2. java:LeakFilling(Other)

    1.Java项目的API文档如何生成?请将步骤写出. javadoc 源文件名.java; 2.增加package以后,我们在DOS下编译怎么做? javac -d . Test.java 3.Jav ...

  3. TCP/IP中32位IP地址与字符串转化

    转载:http://www.cnitblog.com/wujian-IT/archive/2007/10/11/34739.aspx 在网络上面我们用的IP都是数字加点(192.168.0.1)构成的 ...

  4. 【Linux开发】编写属于你的第一个Linux内核模块

    曾经多少次想要在内核游荡?曾经多少次茫然不知方向?你不要再对着它迷惘,让我们指引你走向前方-- 内核编程常常看起来像是黑魔法,而在亚瑟 C 克拉克的眼中,它八成就是了.Linux内核和它的用户空间是大 ...

  5. kibana 查询例子

    1.数字比较和布尔查询 account_number:< AND balance:>

  6. [python] 在指定目录下找文件

    import os # 查找当前目录下所有包含关键字的文件 def findFile(path, filekw): return[os.path.join(path,x) for x in os.li ...

  7. nginx反向代理_负载均衡

    注意ip地址为: 虚拟机ip设置 TYPE="Ethernet"BOOTPROTO="static"NAME="enp0s3"DEVICE= ...

  8. APP_测试流程(测试点)

    1 APP测试基本流程 1.1流程图 1.2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可按项目的开发周期来确定测试时间,一般测试时间为两三周(即15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 1.3测试资 ...

  9. python-day29(正式学习)

    目录 元类 什么是元类 为什么用元类 内置函数exec class创建类 type实现 自定义元类 _ _ call _ _ _ _ new _ _ 自定义元类控制的实例化 属性查找顺序 元类 警告! ...

  10. MySQL中出现的小问题

    ./scripts/mysql_install_db: line 249: /app/mysql/bin/my_print_defaults: cannot execute binary file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