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已经成为容器编排领域的王者,它是基于容器的集群编排引擎,具备扩展集群、滚动升级回滚、弹性伸缩、自动治愈、服务发现等多种特性能力。

本文将带着大家快速了解 kubernetes ,了解我们谈论 kubernetes 都是在谈论什么。

kubernetes 架构

从宏观上来看 kubernetes 的整体架构,包括 Master、Node 以及 Etcd。

Master 即主节点,负责控制整个 kubernetes 集群。它包括 Api Server、Scheduler、Controller 等组成部分。它们都需要和 Etcd 进行交互以存储数据。

  • Api Server: 主要提供资源操作的统一入口,这样就屏蔽了与 Etcd 的直接交互。功能包括安全、注册与发现等。

  • Scheduler: 负责按照一定的调度规则将 Pod 调度到 Node 上。

  • Controller: 资源控制中心,确保资源处于预期的工作状态。

Node 即工作节点,为整个集群提供计算力,是容器真正运行的地方,包括运行容器、kubelet、kube-proxy。

  • kubelet: 主要工作包括管理容器的生命周期、结合 cAdvisor 进行监控、健康检查以及定期上报节点状态。

  • kube-proxy: 主要利用 service 提供集群内部的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同时监听 service/endpoints 变化并刷新负载均衡。

从创建 deployment 开始

deployment 是用于编排 pod 的一种控制器资源,我们会在后面做介绍。这里以 deployment 为例,来看看架构中的各组件在创建 deployment 资源的过程中都干了什么。

  1. 首先是 kubectl 发起一个创建 deployment 的请求
  2. apiserver 接收到创建 deployment 请求,将相关资源写入 etcd;之后所有组件与 apiserver/etcd 的交互都是类似的
  3. deployment controller list/watch 资源变化并发起创建 replicaSet 请求
  4. replicaSet controller list/watch 资源变化并发起创建 pod 请求
  5. scheduler 检测到未绑定的 pod 资源,通过一系列匹配以及过滤选择合适的 node 进行绑定
  6. kubelet 发现自己 node 上需创建新 pod,负责 pod 的创建及后续生命周期管理
  7. kube-proxy 负责初始化 service 相关的资源,包括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等网络规则

至此,经过 kubenetes 各组件的分工协调,完成了从创建一个 deployment 请求开始到具体各 pod 正常运行的全过程。

Pod

在 kubernetes 众多的 api 资源中,pod 是最重要和基础的,是最小的部署单元。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需要 pod?pod 可以说是一种容器设计模式,它为那些"超亲密"关系的容器而设计,我们可以想象 servelet 容器部署 war 包、日志收集等场景,这些容器之间往往需要共享网络、共享存储、共享配置,因此我们有了 pod 这个概念。

对于 pod 来说,不同 container 之间通过 infra container 的方式统一识别外部网络空间,而通过挂载同一份 volume 就自然可以共享存储了,比如它对应宿主机上的一个目录。

容器编排

容器编排是 kubernetes 的看家本领了,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kubernetes 中有诸多编排相关的控制资源,例如编排无状态应用的 deployment,编排有状态应用的 statefulset,编排守护进程 daemonset 以及编排离线业务的 job/cronjob 等等。

我们还是以应用最广泛的 deployment 为例。deployment、replicatset、pod 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层层控制的关系。简单来说,replicaset 控制 pod 的数量,而 deployment 控制 replicaset 的版本属性。这种设计模式也为两种最基本的编排动作实现了基础,即数量控制的水平扩缩容、版本属性控制的更新/回滚。

水平扩缩容

水平扩缩容非常好理解,我们只需修改 replicaset 控制的 pod 副本数量即可,比如从 2 改到 3,那么就完成了水平扩容这个动作,反之即水平收缩。

更新/回滚

更新/回滚则体现了 replicaset 这个对象的存在必要性。例如我们需要应用 3 个实例的版本从 v1 改到 v2,那么 v1 版本 replicaset 控制的 pod 副本数会逐渐从 3 变到 0,而 v2 版本 replicaset 控制的 pod 数会注解从 0 变到 3,当 deployment 下只存在 v2 版本的 replicaset 时变完成了更新。回滚的动作与之相反。

滚动更新

可以发现,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更新应用,pod 总是一个一个升级,并且最小有 2 个 pod 处于可用状态,最多有 4 个 pod 提供服务。这种"滚动更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旦新的版本有了 bug,那么剩下的 2 个 pod 仍然能够提供服务,同时方便快速回滚。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配置 RollingUpdateStrategy 来控制滚动更新策略,maxSurge 表示 deployment 控制器还可以创建多少个新 Pod;而 maxUnavailable 指的是,deployment 控制器可以删除多少个旧 Pod。

kubernetes 中的网络

我们了解了容器编排是怎么完成的,那么容器间的又是怎么通信的呢?

讲到网络通信,kubernetes 首先得有"三通"基础:

  1. node 到 pod 之间可以通
  2. node 的 pod 之间可以通
  3. 不同 node 之间的 pod 可以通

简单来说,不同 pod 之间通过 cni0/docker0 网桥实现了通信,node 访问 pod 也是通过 cni0/docker0 网桥通信即可。而不同 node 之间的 pod 通信有很多种实现方案,包括现在比较普遍的 flannel 的 vxlan/hostgw 模式等。flannel 通过 etcd 获知其他 node 的网络信息,并会为本 node 创建路由表,最终使得不同 node 间可以实现跨主机通信。

微服务—service

在了解接下来的内容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对象:service。

我们为什么需要 service 呢?在微服务中,pod 可以对应实例,那么 service 对应的就是一个微服务。而在服务调用过程中,service 的出现解决了两个问题:

  1. pod 的 ip 不是固定的,利用非固定 ip 进行网络调用不现实
  2. 服务调用需要对不同 pod 进行负载均衡

service 通过 label 选择器选取合适的 pod,构建出一个 endpoints,即 pod 负载均衡列表。实际运用中,一般我们会为同一个微服务的 pod 实例都打上类似app=xxx的标签,同时为该微服务创建一个标签选择器为app=xxx的 service。

kubernetes 中的服务发现与网络调用

在有了上述"三通"的网络基础后,我们可以开始微服务架构中的网络调用在 kubernetes 中是怎么实现的了。

这部分内容其实在说说 Kubernetes 是怎么实现服务发现的已经讲得比较清楚了,比较细节的地方可以参考上述文章,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服务间调用

首先是东西向的流量调用,即服务间调用。这部分主要包括两种调用方式,即 clusterIp 模式以及 dns 模式。

clusterIp 是 service 的一种类型,在这种类型模式下,kube-proxy 通过 iptables/ipvs 为 service 实现了一种 VIP(虚拟 ip)的形式。只需要访问该 VIP,即可负载均衡地访问到 service 背后的 pod。

上图是 clusterIp 的一种实现方式,此外还包括 userSpace 代理模式(基本不用),以及 ipvs 模式(性能更好)。

dns 模式很好理解,对 clusterIp 模式的 service 来说,它有一个 A 记录是 service-name.namespace-name.svc.cluster.local,指向 clusterIp 地址。所以一般使用过程中,我们直接调用 service-name 即可。

服务外访问

南北向的流量,即外部请求访问 kubernetes 集群,主要包括三种方式:nodePort、loadbalancer、ingress。

nodePort 同样是 service 的一种类型,通过 iptables 赋予了调用宿主机上的特定 port 就能访问到背后 service 的能力。

loadbalancer 则是另一种 service 类型,通过公有云提供的负载均衡器实现。

我们访问 100 个服务可能需要创建 100 个 nodePort/loadbalancer。我们希望通过一个统一的外部接入层访问内部 kubernetes 集群,这就是 ingress 的功能。ingress 提供了统一接入层,通过路由规则的不同匹配到后端不同的 service 上。ingress 可以看做是"service 的 service"。ingress 在实现上往往结合 nodePort 以及 loadbalancer 完成功能。

到现在为止,我们简单了解了 kubernetes 的相关概念,它大致是怎么运作的,以及微服务是怎么运行在 kubernetes 中的。于是当我们听到别人讨论 kubernetes 时,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

转自https://fredal.xin/what-is-kubernetes

从零开始了解kubernetes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零开始入门 | Kubernetes 中的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作者 | 阿里巴巴技术专家  溪恒 一.需求来源 为什么需要服务发现 在 K8s 集群里面会通过 pod 去部署应用,与传统的应用部署不同,传统应用部署在给定的机器上面去部署,我们知道怎么去调用别的机 ...

  2. CentOS 7.4 安装 K8S v1.11.0 集群所遇到的问题

    0.引言 最近打算将现有项目的 Docker 部署到阿里云上面,但是之前是单机部署,现在阿里云上面有 3 台机器,所以想做一个 Docker 集群.之前考虑是用 Docker Swarm 来做这个事情 ...

  3. Kubernetes-创建集群(四)

    Kubernetes可以运行在多种平台,从笔记本到云服务商的虚拟机,再到机架上的裸机服务器.要创建一个Kubernetes集群,根据不同的场景需要做的也不尽相同,可能是运行一条命令,也可能是配置自己定 ...

  4. kubernetes 1.15.1 高可用部署 -- 从零开始

    这是一本书!!! 一本写我在容器生态圈的所学!!! 重点先知: 1. centos 7.6安装优化 2. k8s 1.15.1 高可用部署 3. 网络插件calico 4. dashboard 插件 ...

  5. 从零开始入门 K8s | Kubernetes 存储架构及插件使用

    本文整理自<CNCF x Alibaba 云原生技术公开课>第 21 讲. 导读:容器存储是 Kubernetes 系统中提供数据持久化的基础组件,是实现有状态服务的重要保证.Kubern ...

  6. Kubernetes实战 - 从零开始搭建微服务 1 - 使用kind构建一个单层架构Node/Express网络应用程序

    使用kind构建一个单层架构Node/Express网络应用程序 Kubernetes实战-从零开始搭建微服务 1 前言 准备写一个Kubernetes实战系列教程,毕竟cnblogs作为国内最早的技 ...

  7. Kubernetes实战 - 从零开始搭建微服务 - 1.5 提高可用性-发布多节点的Node/Express网络应用程序

    1.5 提高可用性-发布多节点的Node/Express网络应用程序 Kubernetes实战 - 从零开始搭建微服务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学习了如何简单地开发一个单层网络应用.[Kuberne ...

  8. 从零开始入门 K8s | Kubernetes 网络概念及策略控制

    作者 | 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  叶磊 一.Kubernetes 基本网络模型 本文来介绍一下 Kubernetes 对网络模型的一些想法.大家知道 Kubernetes 对于网络具体实现方案,没有什 ...

  9. 从零开始入门 K8s | Kubernetes 调度和资源管理

    作者 | 子誉  蚂蚁金服高级技术专家 关注"阿里巴巴云原生"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入门",即可下载从零入门 K8s 系列文章 PPT. Kubernetes 调 ...

随机推荐

  1. 「模拟8.29」chinese(性质)·physics·chemistry(概率期望)

    T1  chinese 根据他的问题i*f[i]我们容易联想到,答案其实是每种方案中每个点的贡献为1的加和 我们可以转变问题,每个点在所有方案的贡献 进而其实询问就是1-k的取值,有多少中方案再取个和 ...

  2. 【dog与lxy】8.25题解-necklace

    necklace 题目描述 可怜的dog最终还是难逃厄运,被迫于lxy签下城下之约.这时候lxy开始刁难dog. Lxy首先向dog炫耀起了自己的财富,他拿出了一段很长的项链.这个项链由n个珠子按顺序 ...

  3. qemu-ga windows下的安装及监控开发

    windows安装qemu-ga 虚拟机配置里添加virtio serial端口 #virsh edit instance-name devices里添加下面这段配置, 1 <channel t ...

  4. Centos7一键配置阿里云yum源脚本

    Centos7一键配置阿里云yum源脚本 工作中linux系统经常要配置网络yum,故写了一个简单的配置阿里云yum源的的脚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做自动化部署的时候调用. #!/bin/bash # ...

  5. 腾讯云TKE-基于 Cilium 统一混合云容器网络(下)

    前言 在 腾讯云TKE - 基于 Cilium 统一混合云容器网络(上) 中,我们介绍 TKE 混合云的跨平面网络互通方案和 TKE 混合云 Overlay 网络方案.公有云 TKE 集群添加第三方 ...

  6. 35、mysql数据库(ddl)

    35.1.数据库之库操作: 1.创建数据库(在磁盘上创建一个对应的文件夹):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db_name [character set xxx]; ...

  7. layui动态创建Tab、Tab右键功能

      1 <!DOCTYPE html> 2 <html> 3 <head> 4 <meta charset="utf-8"> 5 & ...

  8. HDU 1686 Oulipo kmp裸题

    kmp算法可参考 kmp算法 汇总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000000+5; cons ...

  9. Gerrit GitLab GitHub的几点不同

    代码评审的方式不一样 GitHub是基于Pull Request 进行代码评审; GitLab是基于Merge Request 进行代码评审; Gerrit是基于Change Request 进行代码 ...

  10. 『无为则无心』Python函数 — 26、Python函数参数的传递方式

    目录 1.位置参数 2.关键字参数 3.缺省参数(默认参数) 4.不定长参数(可变参数) (1)包裹位置传递 (2)包裹关键字传递 5.位置参数.默认参数.可变参数的混合使用 6.拓展:参数解包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