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http://blog.csdn.net/lifeibo/article/details/5979572

Expires、Cache-Control、Last-Modified、 ETag是RFC 2616(HTTP/1.1)协议中和网页缓存相关的几个字段。前两个用来控制缓存的失效日期,后两个用来验证网页的有效性。要注意的是, HTTP/1.0有一个功能比较弱的缓存控制机制:Pragma,使用HTTP/1.0的缓存将忽略Expires和Cache-Control头。我们这里以Apache2.0服务器为例,只讨论HTTP/1.1协议。



Expires



Expires字段声明了一个网页或URL地址不再被浏览器缓存的时间,一旦超过了这个时间,浏览器都应该联系原始服务器。RFC告诉我们:“由于推断的失效时间也许会降低语义透明度,应该被谨慎使用,同时我们鼓励原始服务器尽可能提供确切的失效时间。”



对于一般的纯静态页面,如html、gif、jpg、css、js,默认安装的Apache服务器,不会在响应头添加这个字段。Firefox浏览器接受到相应后,如果发现没有Expires字段,浏览器根据文件的类型和“Last-Modified”字段来推断出一个合适的失效时间,并存储在客户端。推测出的时间一般是接受到响应时间后的三天左右。



Apache的expires_module模块可以在Http响应头部自动加上Expires字段。在Apache的httpd.conf文件中进行如下配置:



#启用expires_module模块

LoadModule expires_module modules/mod_expires.so

# 启用有效期控制

ExpiresActive On

# GIF有效期为1个月

ExpiresByType image/gif A2592000

# HTML文档的有效期是最后修改时刻后的一星期

ExpiresByType text/html M604800

#以下的含义类似

ExpiresByType text/css “now plus 2 month”

ExpiresByType text/js “now plus 2 day”

ExpiresByType image/jpeg “access plus 2 month”

ExpiresByType image/bmp “access plus 2 month”

ExpiresByType image/x-icon “access plus 2 month”

ExpiresByType image/png “access plus 2 month”



对于动态页面,如果在页面内部没有通过函数强制加上Expires,例如header(”Expires: ” . gmdate(”D, d M Y H:i:s”) . ” GMT”),Apache服务器会把Wed, 11 Jan 1984 05:00:00 GMT作为Expires字段内容,返回给浏览器。即认为动态页面总是失效的。而浏览器仍然会保存已经失效的动态页面。



可以发现Firefox浏览器总是缓存所有页面,不管失效、不失效还是没有声明失效时间。即使缓存中声明了一个网页的实效日期是1970-01 - 01 08:00:00,浏览器仍然会发送该文件在缓存中的Last-Modified和ETag字段。如果在服务器端验证通过,返回304状态,浏览器就还会使用此缓存。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字段中可以声明多些元素,例如no-cache, must-revalidate, max-age=0等。这些元素用来指明页面被缓存最大时限,如何被缓存的,如何被转换到另一个不同的媒介,以及如何被存放在持久媒介中的。但是任何一个 Cache-Control指令都不能保证隐私性或者数据的安全性。“private”和“no-store”指令可以为隐私性和安全性方面提供一些帮助,但是他们并不能用于替代身

份验证和加密。



Apache的mod_cern_meta模块允许文件级Http响应头部的控制,同时它也可以配置Cache-Control头(或任何其他头)。响应头文件是放在原始目录的子目录中,根据原始文件名所命名的一个文件。具体用法请参阅Apache的官方网站。其中Cache-Control : max-age表示失效日期。如果没有启动mod_cern_meta模块,Apache服务器会把Expires字段中的日期换算成以秒为单位的一个
delta值,赋值给max-age。如果启动mod_cern_meta模块,并且配置了max-age值,Apache会将这个覆盖Expires字段。同时,max-age隐含了Canche-Control: public。这样浏览器接受到的Cache-Control : max-age和Expires值就是一致的。



如果失效日期Cache-Control : max-ag=0或者是负值,浏览器会在对应的缓存中把Expires设置为1970-01-01 08:00:00。



Last-Modified



Last-Modified和ETag是条件请求(Conditional Request)相关的两个字段。如果一个缓存收到了针对一个页面的请求,它发送一个验证请求询问服务器页面是否已经更改,在HTTP头里面带上” ETag”和”If Modify Since”头。服务器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是否有更新信息,如果没有,就返回HTTP 304(NotModify);如果有更新,返回HTTP 200和更新的页面内容,并且携带新的”ETag”和”LastModified”。



使用这个机制,能够避免重复发送文件给浏览器,不过仍然会产生一个HTTP请求。



一般纯静态页面本身都会有Last-Modified信息,Apache服务器会读取页面文件中的Last-Modified信息,并添加到http响应头部。



对于动态页面,如果在页面内部没有通过函数强制加上Last-Modified,例如header(”Last-Modified: ” . gmdate(”D, d M Y H:i:s”) . ” GMT”),Apache服务器会把当前时间作为Last-Modified,返回给浏览器。



无论是纯静态页面还是动态页面,Firefox浏览器巧妙地按照接受到服务器响应的时间设置缓存页面的Last-Modified,而不是按照http响应头部中的Last-Modified字段。



ETag



既然有了Last-Modified,为什么还要用ETag字段呢?因为如果在一秒钟之内对一个文件进行两次更改,Last-Modified就会不正确。因此,HTTP/1.1利用Entity Tag头提供了更加严格的验证。



Apache服务器默认情况下,会对所有的静态、动态文件的响应头添加ETag字段。在Apache的httpd.conf文件中可以通过FileETag指令配置该选项。



FileETag指令配置了当文档是基于一个文件时用以创建 Etag(entity tag)响应头的文件的属性。在Apache 1.3.22及以前,ETag的值是对文件的索引节(INode),大小(Size)和最后修改时间(MTime)进行Hash后得到的。如果一个目录的配置包含了‘FileETag INode MTime Size’而其一个子目录包含了‘FileETag -INode’那么这个子目录的设置(并会被其下任何没有进行覆盖的子目录继承)将等价于‘FileETag
MTime Size’。



在多台负载平衡的服务器环境下,同一个文件会有不同的etag或者文件修改日期,浏览器每次都会重新下载。设置‘FileETag None’可以使响应头不再包含ETag字段。

APACHE服务的内容过期设置



Apache配置摘录及解释

i. 过期相关设置

LoadModule headers_module modules/mod_headers.so

#Load 修改header的模块。

LoadModule expires_module modules/mod_expires.so

#Load 设定过期header的模块。

Header append Via: CCN-BJ-4-502

#增加一个Via header,值配置成设备的hostname。

KeepAliveTimeout 60

#设置连接的保持时间为60秒。

ExpiresActive On

#启用过期header功能。

ExpiresDefault A604800

#缺省过期时间为“访问后的604800秒”



<Directory /data/download>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None

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ExpiresByType text/html A300

#text/html类型文件的过期设置为“访问后的300秒”

ExpiresByType text/css A259200

#text/css类型文件的过期设置为“访问后的259200秒”

ExpiresByType application/x-javascript A300

# application/x-javascript类型文件的过期设置为“访问后的300秒”

ExpiresByType image/gif A2592000

#image/gif类型文件的过期设置为“访问后的2592000秒”



ExpiresByType 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2592000



# 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类型文件的过期设置为“访问后的2592000秒”



</Directory>

上述配置文件中load的两个模块:mod_headers.so  和mod_expires.so 可以让Apache具有对header的一些定制功能。

ExpiresByType:     表示按照文件类型-MIME-TYPE设定过期策略;

A300: 表示在Access后300秒后过期;

ExpiresByType text/css A2592000:    表示Mime type是text/css的文件,在Access后2592000秒过期。

ExpiresDefault A604800:  表示除了单独制定的文件类型等过期策略外的其他内容,按照这个缺省的策略设定:访问后604800秒过期。

上面的方法可以实现根据web发布的不同文件类型,针对不同的发布目录进行过期策略设置。在按照如上方法设置后,Apache会自动的产生两个相关的http header,举例如下:

HTTP/1.1 200 OK

Date: Tue, 27 Mar 2007 17:44:21 GMT

Server: Apache/2.0.54 (Unix)

Last-Modified: Thu, 25 Jan 2007 07:45:45 GMT

ETag: “72df3a-93-99499c40”

Accept-Ranges: bytes

Content-Length: 147

Cache-Control: max-age=2592000

Expires: Thu, 26 Apr 2007 17:44:21 GMT

Via: CCN-BJ-4-575

Keep-Alive: timeout=60, max=100

Connection: Keep-Alive

Content-Type: image/gif



Length: 147 [image/gif]

其中:Date + Max-age = Expires.  Max-age是个时间长度,对应web server上面设置的过期时间;Expires是根据max-age算出来的过期时间点,两者是一致的,不同cache在判断内容是否过期时会严格比较系统时间和上述过期时间,或者比较age(在cache中存住的时间长度)和max-age的值。

http中有关缓存相关的几个字段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TTP请求中的缓存(cache)机制

    http://www.chaorenmao.com/blog/?p=79 流程 当资源第一次被访问的时候,HTTP头部如下 (Request-Line)  GET /a.html HTTP/1.1Ho ...

  2. 谈谈MVC项目中的缓存功能设计的相关问题

    本文收集一些关于项目中为什么需要使用缓存功能,以及怎么使用等,在实际开发中对缓存的设计的考虑 为什么需要讨论缓存呢? 缓存是一个中大型系统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为了避免每次请求都去访问后台的资源(例如数据 ...

  3. HTTP中缓存相关

    1.客户端如何区分缓存命中和未命中 两种情况下,返回的状态码都是200,客户端有一个方法可以判断,就是使用Date首部,将Date首部与当前时间进行比较,如果响应中时间日期值比较早,客户端可以认为这是 ...

  4. 浏览器缓存相关的Http头介绍:Expires,Cache-Control,Last-Modified,ETag

    转自:http://www.path8.net/tn/archives/2745 缓存对于web开发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大负荷web系统开发中. 缓存分很多种:服务器缓存,第三方缓存,浏览器缓存等.其中 ...

  5. iOS中dyld缓存的实现原理是怎样的?

    在iOS开发中,为了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很多系统库文件都被打包到一个缓存的文件当中即dyld缓存,那大家对dyld缓存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将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位iOS大神对dyld缓存的使用分析,一起来 ...

  6. ios 缓存相关信息收集

    链接:http://www.cnblogs.com/pengyingh/category/353093.html 使用NSURLCache让本地数据来代替远程UIWebView请求 摘要: 原文作者: ...

  7. hibernate中的缓存机制

    一.为什么要用Hibernate缓存? Hibernate是一个持久层框架,经常访问物理数据库. 为了降低应用程序对物理数据源访问的频次,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运行性能. 缓存内的数据是对物理数据源中的数 ...

  8. 浏览器缓存相关http头

    近期看雅虎黄金34条,学习下优化站点性能的方法. 当中有一条:"为文件头指定Expires或Cache-Control",详细来说指对于静态内容:设置文件头过期时间Expires的 ...

  9. ASP.NET Core中的缓存[1]:如何在一个ASP.NET Core应用中使用缓存

    .NET Core针对缓存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我们不仅可以选择将数据缓存在应用进程自身的内存中,还可以采用分布式的形式将缓存数据存储在一个“中心数据库”中.对于分布式缓存,.NET Core提供了针对 ...

随机推荐

  1. 基于MTCNN多任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的人脸识别 世纪晟人脸检测

    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目前为处理图像识别的许多问题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而基于MTCNN(多任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检测算法也解决了传统算法对环境要求高.人脸要求高.检测耗时高的弊端. 基于MTCNN多 ...

  2. POJ 3487 The Stable Marriage Problem(稳定婚姻问题 模版题)

    Description The stable marriage problem consists of matching members of two different sets according ...

  3. codeforces 269C Flawed Flow(网络流)

    Emuskald considers himself a master of flow algorithms. Now he has completed his most ingenious prog ...

  4. 《javascript模式--by Stoyan Stefanov》书摘--基本技巧

    一.基本技巧 1,变量释放的副作用 a.使用var创建的全局变量(在函数外部创建)不能删除. b.不使用var创建的隐含全局变量(尽管在函数内部创建)可以删除. // 定义三个全局变量 var glo ...

  5. jquery中的$(document).ready()、JavaScript中的window.onload()以及body中的onload()、DomContentLoaded()区别

    $().ready().$(handler).$(document).ready(handler)均不是原生JS中的,都是jQuery中封装的方法.这些事件在当页面的dom节点加载完毕后就执行,无需等 ...

  6. Thunder团队第五周 - Scrum会议7

    Scrum会议7 小组名称:Thunder 项目名称:i阅app Scrum Master:苗威 工作照片: 参会成员: 王航:http://www.cnblogs.com/wangh013/ 李传康 ...

  7. Android 平台 HTTP网速测试 案例 API 分析

    作者 : 万境绝尘 转载请注明出处 : http://blog.csdn.net/shulianghan/article/details/25996817 工信部规定的网速测试标准 : 除普通网页测速 ...

  8. python学习摘要(4)--列表简单处理

    列表打印,访问列表元素 alist = [a,b,c,d,e] print(alist) friends_name = ['alex','bill','castle','dale'] c = 1 wh ...

  9. Where to go from here

    Did you get through all of that content? Congratulations! You've learnt the fundamentals of algorith ...

  10. iOS APP中第三方APP调用自己的APP,打开文件

    根据需求需要在项目中要打开word.pdf.excel等文件,在info.plist文件中添加 <key>CFBundleDocumentTypes</key> <ar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