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jianshu.com/p/167ba81206fb

参考资料

TCP协议中的Nagle算法

TCP中的Nagle算法

Linux下TCP延迟确认(Delayed Ack)机制导致的时延问题分析

TCP-IP详解:Delay ACK

1. Nagle 算法

1.1. 原理

Nagle算法为了避免网络中存在太多的小数据包,尽可能发送大的数据包。定义为在任意时刻,最多只有一个未被确认的小段。小段为小于MSS尺寸的数据块,未被确认是指数据发出去后未收到对端的ack。

Nagle算法是在网速较慢的时代的产物,目前的网络环境已经不太需要该机制,该算法在linux系统中默认关闭。

1)如果包长度达到MSS,则允许发送;

2)如果该包含有FIN,则允许发送;

3)设置了TCP_NODELAY选项,则允许发送;

4)未设置TCP_CORK选项时,若所有发出去的包均被确认,或所有发出去的小数据包(包长度小于MSS)均被确认,则允许发送。

对于规则4),就是说要求一个TCP连接上最多只能有一个未被确认的小数据包,在该分组的确认到达之前,不能发送其他的小数据包。如果某个小分组的确认被延迟了(案例中的40ms),那么后续小分组的发送就会相应的延迟。也就是说延迟确认影响的并不是被延迟确认的那个数据包,而是后续的应答包。

tcp默认使用nagle算法,最大限度的进行缓存。

 
Nagle 算法示意图

1.2. 优劣

优点:避免网络中充斥着许多小数据块,降低网络负载,减少网络拥塞,提高网络吞吐

缺点:客户端的延迟会增加,实时性降低,不适合延时要求尽量小的场景;且对于大文件传输这种场景,会降低传输速度。

大文件传输的情况下,因为文件数据移入输出缓存耗时很小,所以不用nagle算法也会在装满缓存时才会发送数据,因此不仅不会增加数据包的网络流量,反而无需等待ACK就可以传输,因此这种情况不使用nagle可以大幅提高速度。

2.3. 配置

用TCP_NODELAY选项可以禁止Negale 算法。此时,应用程序向内核递交的每个数据包都会立即发送出去。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禁止了Negale 算法,但网络的传输仍然受到TCP确认延迟机制的影响。

2. 延迟 ACK

2.1. 原理

TCP在接收到对端的报文后,并不会立即发送ack,而是等待一段时间发送ack,以便将ack和要发送的数据一块发送。当然ack不能无限延长,否则对端会认为包超时而造成报文重传。linux采用动态调节算法来确定延时的时间。

TCP在何时发送ACK的时候有如下规定:

  1. 当有响应数据发送的时候,ACK会随着数据一块发送

  2. 如果没有响应数据,ACK就会有一个延迟,以等待是否有响应数据一块发送,但是这个延迟一般在40ms~500ms之间,一般情况下在40ms左右,如果在40ms内有数据发送,那么ACK会随着数据一块发送,对于这个延迟的需要注意一下,这个延迟并不是指的是收到数据到发送ACK的时间延迟,而是内核会启动一个定时器,每隔200ms就会检查一次,比如定时器在0ms启动,200ms到期,180ms的时候data来到,那么200ms的时候没有响应数据,ACK仍然会被发送,这个时候延迟了20ms.

  3. 如果在等待发送ACK期间,第二个数据又到了,这时候就要立即发送ACK!

2.2. 优劣

优点:减少了数据段的个数,提高了发送效率

缺点:过多的delay会拉长RTT(往返时延)

2.3. 配置

可以通过TCP_QUICKACK这个选项来启动快速ACK:

  1. 如果在快速的ACK模式下,ACK被立即发送
  2. 这个flag并不是永久的,系统会判定是交互数据流,仍然会启动delay ACK,所以这个flag在recv之后需要重新设置

3. Cork 算法

3.1. 原理

所谓的CORK就是塞子的意思,形象地理解就是用CORK将连接塞住,使得数据先不发出去,等到拔去塞子后再发出去。Cork算法与Nagle算法类似,也有人把Cork算法称呼为super-Nagle。Nagle算法提出的背景是网络因为大量小包小包而导致利用率低下产生网络拥塞,网络发生拥塞的时候性能还会进一步下降,因此Nagle算法通过ACK确认包来触发新数据包的发送(ACK确认包意味着对端已经接收到了一个数据包,即有一个数据包已经离开中间网络,此时可以在向中间网络注入一个数据包块,这称呼为self-clocking)。Cork算法则更为激进,一旦打开Cork算法,TCP不关注是否有收到ACK报文,只要当前缓存中累积的数据量不足以组成一个full-sized数据包就不会将数据包发出,直到一个RTO超时后才会把不满足一个full-sized的数据包发出去(实际上是通过一个persist timer来设置的这个RTO定时时间,persist timer超时的时候就会强制发送)。

linux中可以通过TCP_CORK选项来设置socket打开Cork算法。TCP_NODELAY选项和TCP_CORK选项在linux早期版本是互斥的,但目前最新的linux版本已经可以同时打开这两个选项了,但是TCP_CORK选项的优先级要比TCP_NODELAY选项的优先级要高。

Nagle算法和CORK算法非常类似,但是它们的着眼点不一样,Nagle算法主要避免网络因为太多的小包(协议头的比例非常之大)而拥塞,而CORK算法则是为了提高网络的利用率,使得总体上协议头占用的比例尽可能的小.如此看来这二者在避免发送小包上是一致的,在用户控制的层面上,Nagle算法完全不受用户socket的控制,你只能简单的设置TCP_NODELAY而禁用它,CORK算法同样也是通过设置或者清除TCP_CORK使能或者禁用之,然而Nagle算法关心的是网络拥塞问题,只要所有的ACK回来则发包,而CORK算法却只关心内容,在前后数据包发送间隔很短的前提下(很重要,否则内核会帮你将分散的包发出),即使你是分散发送多个小数据包,你也可以通过使能CORK算法将这些内容拼接在一个包内,如果此时用Nagle算法的话,则可能做不到这一点.

3.2. 优劣

优点: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缺点:对实时性有影响

3.3. 配置

使用TCP_CORK参数进行配置

[转帖]TCP之Nagle、Cork、Delay ACK(延迟确认)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的ACK原理和延迟确认机制

    某天晚上睡觉前突然想到 tcp的ACK确认是单独发的还是和报文一起发的,下面看一下别人的解答 一.ACK定义TCP协议中,接收方成功接收到数据后,会回复一个ACK数据包,表示已经确认接收到ACK确认号 ...

  2. TCP Nagle算法以及延迟确认(即延迟回复ACK)的学习

    TCP/IP协议中,无论发送多少数据,总是要在数据前面加上协议头,同时,对方接收到数据,也需要发送ACK表示确认.为了尽可能的利用网络带宽,TCP总是希望尽可能的发送足够大的数据. (一个连TCP接会 ...

  3. TCP之Nagle算法与延迟ACK

    (一)Nagle算法 为了减少网络中小分组的数目,减少网络拥塞的情况.Nagle算法要求在一条TCP连接上最多只能有一个未被确认的未完成小分组,在该分组ACK到达之前不能够发送其他的小分组,发送端需要 ...

  4. TCP之Nagle算法&&延迟ACK

    1. Nagle算法: 是为了减少广域网的小分组数目,从而减小网络拥塞的出现: 该算法要求一个tcp连接上最多只能有一个未被确认的未完成的小分组,在该分组ack到达之前不能发送其他的小分组,tcp需要 ...

  5. Linux下TCP延迟确认(Delayed Ack)机制导致的时延问题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潘安群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原文链接:https://www.qcloud.com/community/article/105 来源:腾云阁 https://www.qclo ...

  6. TCP Nagle算法&&延迟确认机制

    TCP Nagle算法&&延迟确认机制 收藏 秋风醉了 发表于 3年前 阅读 1367 收藏 0 点赞 0 评论 0 [腾讯云]买域名送云解析+SSL证书+建站!>>> ...

  7. TCP的ACK确认系列 — 延迟确认

    主要内容:TCP的延迟确认.延迟确认定时器的实现. 内核版本:3.15.2 我的博客:http://blog.csdn.net/zhangskd 延迟确认模式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包时,如果发送的数据包有 ...

  8. TCP的状态 (SYN, FIN, ACK, PSH, RST, URG)

    状态说明 SYN表示建立连接, FIN表示关闭连接, ACK表示响应, PSH表示有 DATA数据传输, RST表示连接重置. 其中,ACK是可能与SYN,FIN等同时使用的,比如SYN和ACK可能同 ...

  9. TCP/IP详解--发送ACK和RST的场景

    在有以下几种情景,TCP会把ack包发出去: 1.收到1个包,启动200ms定时器,等到200ms的定时器到点了(第二个包没来),于是对这个包的确认ack被发送.这叫做“延迟发送”: 2.收到1个包, ...

  10. TCP/IP 标志位 SYN ACK RST UTG PSH FIN

    三次握手:发送端发送一个SYN=1,ACK=0标志的数据包给接收端,请求进行连接,这是第一次握手:接收端收到请求并且允许连接的话,就会发送一个 SYN=1,ACK=1标志的数据包给发送端,告诉它,可以 ...

随机推荐

  1. 《玩转鲲鹏DevKit系列》第四期:如何基于鲲鹏平台高效开发?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玩转鲲鹏DevKit系列>第四期:如何基于鲲鹏平台高效开发?>,作者:华为云社区精选 . 在鲲鹏软件新版本迭代或新功能开发过程中,使用鲲鹏DevKit ...

  2. 云小课|RDS实例连接又失败?看我祭出杀手锏!

    摘要:自从购买了RDS实例,连接失败的问题就伴随着我,我真是太难了.不要害怕,不要着急,跟着小云妹,读了本文,让你风里雨里,实例连接自此畅通无阻! 顺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排查,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本文 ...

  3. 独家下载!突破开源Redis,华为云十年自研内核修炼之路《企业级Redis技术与应用解读》重磅发布

    摘要:互联网业务神器最新揭秘:GaussDB(for Redis)如何以自研架构,突破开源版本限制,带来企业级稳定可靠?通过入门篇.性能篇.测评篇.应用篇四个章节,聚焦问题解决.场景应用和开发实战,分 ...

  4. CANN 5.0黑科技解密 | 算力虚拟化,让AI算力“物尽其用”

    摘要:算力虚拟化技术对消费者而言,可有效降低算力的使用成本,对于设备商或运营商而言,则可极大提升算力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设备运营成本. 为什么要做算力虚拟化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呈井喷式发展,算力就是生 ...

  5. 火山引擎A/B测试:MAB智能调优实验,企业活动效果提升新利器

      618临近,各大电商APP的预热活动已然拉开序幕.对企业而言,一场活动从策划到上线,中间经过效果验证,其业务成本很高.一个好的活动创意从策划.开发.到最终发布,至少会经历几周实践,如果中间还经历A ...

  6. ChatGpt windows+mac os+linux三平台桌面版下载

    1 前言 ChatGPT这段时间还是挺火的,有不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这篇ChatGPT为何打响AI新时代的礼炮,一路火花带闪电[1],能简单的了解: 什么是ChatGPT ChatGPT为什么这么火 ...

  7. 精细化边缘安全防护:如何防止CDN域名被恶意刷量?

    越是数字化时代,越要做好基建"安全"的顶层设计 随着消费及产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将实现全场景覆盖,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随之不断改变. 内容分发网络CDN(Content D ...

  8. C++右值引用与转移语义简要介绍

    在 C++11 之前,值类型变量的传递会导致把它完整的拷贝一份 比如说把一个 vector 作为函数返回值赋值给某个局部变量,他就会调用 vector 的拷贝构造函数创建一个完整的副本,把这个副本作为 ...

  9. SpringBoot 项目实战 | 瑞吉外卖 Day04

    该系列将记录一份完整的实战项目的完成过程,该篇属于第四天 案例来自B站黑马程序员Java项目实战<瑞吉外卖>,请结合课程资料阅读以下内容 该篇我们将完成以下内容: 文件上传下载 新增菜品 ...

  10. 2D 可视赋能智慧水务绿色集约化发展

    前言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治理程度的日益重视,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共同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下,急速催生了水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如今 "供排污"一体化管理系统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