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搭建Vue3组件库(六):前端流程化控制工具gulp的使用
前言
随着前端诸如webpack,rollup,vite的发展,gulp感觉似乎好像被取代了。其实并没有,只不过它从台前退居到了幕后。我们仍然可以在很多项目中看到它的身影,比如elementplus、vant等。现在gulp更多的是做流程化的控制。
比如我们要把一个大象放进冰箱里就需要 打开冰箱门->把大象放进冰箱->关上冰箱门,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流程,使用gulp就可以规定这些流程,将这个流程自动化。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它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自动执行常见任务。比如打包一个组件库,我们可能要移除文件、copy文件,打包样式、打包组件、执行一些命令还有一键打包多个package等等都可以由gulp进行自定义流程的控制,非常的方便。
本文将主要介绍gulp的一些常用功能
安装gulp
首先全局安装gulp的脚手架
npm install --global gulp-cli
然后我们新建文件夹gulpdemo,然后执行 npm init -y,然后在这个项目下安装本地依赖gulp
npm install gulp -D
此时我们gulp便安装好了,接下来我们在根目录下创建gulpfile.js文件,当gulp执行的时候会自动寻找这个文件。
创建一个任务Task
每个gulp任务(task)都是一个异步的JavaScript函数,此函数是一个可以接收callback作为参数的函数,或者返回一个Promise等异步操作对象,比如创建一个任务可以这样写
exports.default = (cb) => {
console.log("my task");
cb();
};
或者这样写
exports.default = () => {
console.log("my task");
return Promise.resolve();
};
然后终端输入gulp就会执行我们这个任务
串行(series)和并行(parallel)
这两个其实很好理解,串行就是任务一个一个执行,并行就是所有任务一起执行。下面先看串行演示
const { series, parallel } = require("gulp");
const task1 = () => {
console.log("task1");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resolve();
}, 5000);
});
};
const task2 = () => {
console.log("task2");
return Promise.resolve();
};
exports.default = series(task1, task2);
控制台输出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执行task1用了5s,然后再执行task2,再看下并行
const { series, parallel } = require("gulp");
const task1 = () => {
console.log("task1");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
resolve();
}, 5000);
});
};
const task2 = () => {
console.log("task2");
return Promise.resolve();
};
exports.default = parallel(task1, task2);
可以看出两个任务是同时执行的
src()和dest()
src()和dest()这两个函数在我们实际项目中经常会用到。src()表示创建一个读取文件系统的流,dest()是创建一个写入到文件系统的流。我们直接写一个copy 的示例
复制
在写之前我们先在我们项目根目录下新建一个src目录用于存放我们被复制的文件,在src下随便新建几个文件,如下图
然后我们在gulpfile.js写下我们的copy任务:将src下的所有文件复制到dist文件夹下
const { src, dest } = require("gulp");
const copy = () => {
return src("src/*").pipe(dest("dist/"));
};
exports.default = copy;
然后执行gulp(默认执行exports.default),我们就会发现根目录下多了个dist文件夹
处理less文件
下面我们写个处理less文件的任务,首先我们先安装gulp-less
npm i -D gulp-less
然后我们在src下新建一个style/index.less并写下一段less语法样式
@color: #fff;
.wrap {
color: @color;
}
然后gulpfile.js写下我们的lessTask:将我们style下的less文件解析成css并写入dist/style中
const { src, dest } = require("gulp");
const less = require("gulp-less");
const lessTask = () => {
return src("src/style/*.less").pipe(less()).pipe(dest("dist/style"));
};
exports.default = lessTask;
然后我们执行gulp命令就会发现dist/style/index.css
.wrap {
color: #fff;
}
我们还可以给css加前缀
npm install gulp-autoprefixer -D
将我们的src/style/index.less改为
@color: #fff;
.wrap {
color: @color;
display: flex;
}
然后在gulpfile.js中使用gulp-autoprefixer
const { src, dest } = require("gulp");
const less = require("gulp-less");
const autoprefixer = require("gulp-autoprefixer");
const lessTask = () => {
return src("src/style/*.less")
.pipe(less())
.pipe(
autoprefixer({
overrideBrowserslist: ["> 1%", "last 2 versions"],
cascade: false, // 是否美化属性值
})
)
.pipe(dest("dist/style"));
};
exports.default = lessTask;
处理后的dist/style/index.css就变成了
.wrap {
color: #fff;
display: -webkit-box;
display: -ms-flexbox;
display: flex;
}
监听文件更改browser-sync
browser-sync是一个十分好用的浏览器同步测试工具,它可以搭建静态服务器,监听文件更改,并刷新页面(HMR),下面来看下它的使用
首先肯定要先安装
npm i browser-sync -D
然后我们在根目录下新建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hello world
</body>
</html>
然后在gulpfile.js中进行配置
const browserSync = require("browser-sync");
const browserTask = () => {
browserSync.init({
server: {
baseDir: "./",
},
});
};
exports.default = browserTask;
这时候就会启动一个默认3000端口的页面. 下面我们看如何监听页面变化。
首先我们要监听文件的改变,可以使用browserSync的watch,监听到文件改变后再刷新页面
const { watch } = require("browser-sync");
const browserSync = require("browser-sync");
const { series } = require("gulp");
const reloadTask = () => {
browserSync.reload();
};
const browserTask = () => {
browserSync.init({
server: {
baseDir: "./",
},
});
watch("。/*", series(reloadTask));
};
exports.default = browserTask;
此时改动src下的文件浏览器便会刷新。
下面我们将index.html引入dist/style/index.css的样式,然后来模拟一个简单的构建流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
<title>Document</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dist/style/index.css" />
</head>
<body>
<div class="wrap">hello world</div>
</body>
</html>
此时我们的流程是 编译less文件->将css写入dist/style->触发页面更新
我们gulpfile.js可以这样写
const { src, dest } = require("gulp");
const { watch } = require("browser-sync");
const browserSync = require("browser-sync");
const { series } = require("gulp");
const less = require("gulp-less");
const autoprefixer = require("gulp-autoprefixer");
const lessTask = () => {
return src("src/style/*.less")
.pipe(less())
.pipe(
autoprefixer({
overrideBrowserslist: ["> 1%", "last 2 versions"],
cascade: false, // 是否美化属性值
})
)
.pipe(dest("dist/style"));
};
//页面刷新
const reloadTask = () => {
browserSync.reload();
};
const browserTask = () => {
browserSync.init({
server: {
baseDir: "./",
},
});
watch("./*.html", series(reloadTask));
//监听样式更新触发两个任务
watch("src/style/*", series(lessTask, reloadTask));
};
exports.default = browserTask;
此时无论我们更改的是样式还是html都可以触发页面更新。
最后
后面我会将正在开发的vue3组件库的样式打包部分使用gulp处理,如果你对组件库开发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后续会持续更新本系列内容
创作不易,你的点赞就是我的动力!如果感觉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就请点个赞吧,感谢~
从0搭建Vue3组件库(六):前端流程化控制工具gulp的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 从0搭建vue3组件库: 如何完整搭建一个前端脚手架?
相信大家在前端开发中都使用过很多前端脚手架,如vue-cli,create-vite,create-vue等:本篇文章将会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前端脚手架是如何实现的,并且从零实现一个create-kit ...
- 从0搭建vue3组件库:Shake抖动组件
先看下效果 其实就是个抖动效果组件,实现起来也非常简单.之所以做这样一个组件是为了后面写Form表单的时候会用到它做一个规则校验,比如下面一个简单的登录页面,当点击登录会提示用户哪个信息没输入,当然这 ...
- 从0搭建vue3组件库:自动化发布、管理版本号、生成 changelog、tag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好用的工具release-it.刚好可以用在我正在开发的vue3组件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干就干,下面就介绍如何将release-it应用到实际项目中,让组 ...
- 从0搭建Vue3组件库:button组件
button组件几乎是每个组件库都有的:其实实现一个button组件是很简单的.本篇文章将带你一步一步的实现一个button组件.如果你想了解完整的组件库搭建,你可以先看使用Vite和TypeScri ...
- 从0搭建vue3组件库: Input组件
本篇文章将为我们的组件库添加一个新成员:Input组件.其中Input组件要实现的功能有: 基础用法 禁用状态 尺寸大小 输入长度 可清空 密码框 带Icon的输入框 文本域 自适应文本高度的文本域 ...
- Vite+TS带你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Vue3组件库
theme: nico 前言 随着前端技术的发展,业界涌现出了许多的UI组件库.例如我们熟知的ElementUI,Vant,AntDesign等等.但是作为一个前端开发者,你知道一个UI组件库是如何被 ...
- 开箱即用 yyg-cli(脚手架工具):快速创建 vue3 组件库和vue3 全家桶项目
1 yyg-cli 是什么 yyg-cli 是优雅哥开发的快速创建 vue3 项目的脚手架.在 npm 上发布了两个月,11月1日进行了大升级,发布 1.1.0 版本:支持创建 vue3 全家桶项目和 ...
- 使用web-component搭建企业级组件库
组件库的现状 前端目前比较主流的框架有react,vuejs,angular等. 我们通常去搭建组件库的时候都是基于某一种框架去搭建,比如ant-design是基于react搭建的UI组件库,而ele ...
- 亚信UED前端流程自动化构建工具
亚信UED前端流程自动化构建工具 .wmd-input, .wmd-input:focus, #md-section-helper {font-size: 14px !important;line-h ...
- 从零开始搭建Vue组件库——VV-UI
前言: 前端组件化是当今热议的话题之一,也是我们在开发单页应用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有了功能非常完善的Element-UI.各个大厂也相继宣布开源XXX-UI.但是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每个公 ...
随机推荐
- 基于Python的简单读卡上位机界面
使用到的模块,pyserial pyqt5 pymysql (我先是实现在命令行下通过串口进行对板子硬件的控制,比如Led ,beep等,在实现检测卡(是否选卡成功),连接卡(验证哪一个扇区),读 ...
- linux 第一节(linux发展)
人间走一趟,天天奔向上. 开源: 1.使用自由 2.复制自由 3.传播自由 4.修改自由 5.创建衍生品自由 6.收费自由 1970年 UNIX 1979 AT&T 1984 gnu(开放源 ...
- Delphi7_VCL线程的使用(一)
1.TThread类的属性 (1)FreeOnTerminate属性 该属性用于指定当前的线程终止时是否自动删除线程对象.默认值为true. 语法: 1 Property FreeOnTerminat ...
- 5 RDD编程
一.词频统计 1.读文本文件生成RDD lines 2.将一行一行的文本分割成单词 words flatmap() 3.全部转换为小写 lower() 4.去掉长度小于3的单词 filter() 5. ...
- Vue3 + Vue Router 4.x 添加过渡动效报错
1. 报错信息 2. 报错原因 检查页面代码发现动效出错页面为多根节点,修改后动效正常 <template> <div> <div>xxx</div> ...
- keras构建1D-CNN模型
接触过深度学习的人一定听过keras,为了学习的方便,接下来将要仔细的讲解一下这keras库是如何构建1D-CNN深度学习框架的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imdb fro ...
- Django框架搭建web项目(三)
参考官网文档:https://docs.djangoproject.com/zh-hans/4.0/intro/tutorial02/ 在生成的app中进行数据库表设计. 1.在路径H:\myproj ...
- transition实现元素动画平移
效果: 将灰色背景区域移除屏幕,并实现动画效果 代码: 使用transition属性可定义平移的时间,巧用calc得出非确定高度元素的平移距离
- js中的占位函数
String.prototype.signMix= function() { if(arguments.length === 0) return this; var param = arguments ...
- Python笔记(3)——列表二:操作列表(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
一.遍历列表 1. 遍历整个列表:使用for循环 1 colors=['red','yellow','blue','green'] #定义列表 2 for color in colors: #使用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