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程序题也挺有价值的。

顺便记录下来几道。

1.题目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① std ; void Swap(char * const str1, char * const str2)
{ // 形参为锁定目标的指针(即指针常量,亦即指针的指向不能改变,内容可更改)
int n = strlen(② str1 ) + ;
char *temp = new char[③ n ];
④ strcpy(temp, str1) ;
⑤ strcpy(str1, str2) ;
⑥ strcpy(str2, temp) ;
delete [] temp;
} void Exchange(const char *&str1, const char *&str2)
{ // 形参不使用二级指针,而使用指针的常引用(常量指针的别名)
⑦ const char *temp;
⑧ temp = str1 ;
⑨ str1 = str2 ;
⑩ str2 = temp ;
} int main()
{
char str1[] = "Tom", str2[] = "Jerry";
const char *p1 = "Tom", *p2 = "Jerry";
cout << str1 << '\t' << str2 << endl;
cout << p1 << '\t' << p2 << endl;
Swap(str1, str2);
Exchange(p1, p2);
cout << str1 << '\t' << str2 << endl;
cout << p1 << '\t' << p2 << endl;
return ;
}

解析:

这题应该是要搞清楚const char *p; 和 char * const p;

const char *p可以这么理解,const后面是char*,所以char*对应的内容就不能改变;而char* const p的const后面是p,所以p的值不能改变,p的值是一个指针地址。综上,紧接着const后面的内容就是不可改变的内容。这下应该可以做题了。

swap函数的const后跟的是指针,所以指针地址不能改变,而其指向地址对应的值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只能想办法改变str1和str2指向的值,由于可以调用strcpy进行赋值,中间变量自然就是对应的char * const temp,这里图中没用const也可以,但我感觉要对应,还是加上const 最好。当然,我已经改过之后跑过了。我的理解是对的。

exchange函数的const后跟的是char*,这就意味着字符串的值是不能改变的,那么我们就只能交换两个别名对应的地址了,注意不要搞混,别名的绑定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只能改变别名对应的地址。临时变量也应该对应 const char* temp;这样就对了。

2.题目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test
{
public:
ctest(int x=) : a(x) { cout << "构造对象(" << a << ")\n"; }
~ctest(){ cout << "析构对象(" << a << ")\n";}
ctest & Add() // 本成员函数为引用返回
{
++a;
return *this;
}
ctest add() // 本成员函数为值返回
{
ctest temp(*this);
++a;
return temp;
}
friend ostream & operator<<(ostream &out, const ctest &c)
{
out << c.a;
return out;
}
private:
int a;
};
int main()
{
ctest a(), b();
cout << a << ", " << b << endl; // 第3行输出
a.Add().Add();
b.add().add(); // 拷贝构造临时无名对象时无输出
cout << a << ", " << b << endl; // 第6行输出
a.~ctest(); // 主动调用析构函数,并不销毁对象
b.~ctest(); // 主动调用析构函数,并不销毁对象
cout << a << ", " << b << endl; // 对象a,b仍可被访问。第9行输出
cout << "返回操作系统。" << endl; // 第10行输出
return ;
}
/*
构造对象(100)
构造对象(200)
100, 200
析构对象(200)
析构对象(201)
102, 201
析构对象(102)
析构对象(201)
102, 201
返回操作系统。
析构对象(201)
析构对象(102)
*/

解析:

这个题考输出,要注意的是无名对象的析构问题,也就是第四和第五行的输出,我们来逐行分析代码,首先创建a和b对象,分别初始化为100和200,这时候会调用两者的构造函数,因此输出两行构造函数该输出的东西。然后输出a和b的值,“100,200”,再往下执行,调用a.Add()函数,是引用返回,但是返回是其本身,期间没有创建中间变量,也就是说a.Add执行完了之后返回的结果还是a,然后后面就再执行一个a.Add,这时候返回的还是a,但是a对象的成员值自增了两次,已经变成102了,期间没有对象销毁,因此没有析构,没有输出。再往下执行,调用b.add函数,根据函数定义我们知道,函数执行过程中先拷贝构造一个temp对象,但是没有写拷贝构造函数,因此不输出任何内容,且默认是浅拷贝,然后b的成员值自增变为201,但这时候temp的成员值还是200,因为拷贝过去之后会重新分配空间,所以temp的成员值和b的成员值不是一个地址,然后返回temp,且是值返回,值返回之后其实temp还没有析构,而是作为一个无名变量继续使用,然后这个无名变量再调用add函数,导致的是temp对象的成员值+1=201,而这时候就已经和对象b无关了。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b调用的add是值返回,b.add().add()结束之后呢,两个无名变量就没用了,就会被销毁(之前讲过,无名变量在语句结束之后被销毁,是整条语句),所以析构两个无名对象,无名对象的析构顺序又和正常对象的析构顺序刚好相反(这个我专门查了资料),所以是依次析构,因此输出的是200和201,这里唯一要理解的是,值返回的对象的析构时间并不是出了函数体,而是执行完调用这个函数的语句,才被析构。再往下走,输出a和b的成员值,a是102,b是201,然后a主动析构,输出“析构对象102”,然后b主动析构,输出“析构对象201”,注意,这里是主动析构,析构函数里面除了输出什么也没有,只是相当于调用了一个输出函数。下一步输出a、b的成员值,还是102和201,然后输出返回操作系统。下一步结束main函数,这时候才是a、b真正的析构时间,b先析构,然后是a。就很简单了。

3.题目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 // 基类
{
public:
Base(int x=) : a(x)
{
cout << "构造基类对象(" << a << ")\n";
}
Base(const Base &b) : a(b.a)
{
cout << "拷贝构造基类的对象(" << a << ")\n";
}
virtual ~Base()
{
cout << "析构基类对象(" << a << ")\n";
}
protected:
int a;
static int num; // 静态数据成员
};
int Base::num = ; // 静态数据成员定义及初始化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派生类
{
public:
Derived(int x=, int y=) : Base(x), b(y)
{ // 构造函数中输出了对象个数[num],在园括号之前
cout << "构造派生类的对象["
<< ++num << "](" << a << ", " << b << ")\n";
}
Derived(const Derived &d) : Base(d), b(d.b)
{ // 拷贝构造函数中输出了对象个数[num],在园括号之前
cout << "拷贝构造派生类的对象["
<< ++num << "](" << a << ", " << b << ")\n";
}
~Derived() // 析构函数中输出了对象个数[num],在园括号之后
{
cout << "析构派生类的对象("
<< a << ", " << b << ")[" << --num << "]\n";
}
void Set(int x, int y)
{
a = x; b = y;
}
friend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ut, const Derived &d)
{
out << '(' << d.a << ", " << d.b << ')';
return out;
}
private:
int b;
};
void f(Derived &r, const Derived *p, Derived x)
{ // 形参分别为引用传递、指针传递、值传递
cout << "in f function..." << endl;
cout << r << endl;
r.Set(, ); // 引用传递的对象,值被重置
cout << *p << endl; // 虽然从指针p看其目标为常对象,但是……
cout << x << endl;
x.Set(, );
cout << x << endl;
}
int main()
{
Derived d(, );
cout << "Calling f function..." << endl;
f(d, &d, d); // 请注意:用同一个对象或对象的地址值做实参
cout << "return to Operating System." << endl;
return ;
} /*
构造基类对象(100)
构造派生类的对象[1](100, 200)
Calling f function...
拷贝构造基类的对象(100)
拷贝构造派生类的对象[2](100, 200)
in f function...
(100, 200)
(50, 80)
(100, 200)
(0, 0)
析构派生类的对象(0, 0)[1]
析构基类对象(0)
return to Operating System.
析构派生类的对象(50, 80)[0]
析构基类对象(50)
*/

解析:

还是至上而下分析,先初始化一个派生类对象d,赋值100,200,这时候先执行基类的构造函数,输出“构造基类对象100”,然后执行派生类构造函数,输出“构造派生类对象[1](100,200)”,然后进入函数,输出第三行,进入函数的过程中,第一个参数是引用传递,不构建对象,第二个参数是值传递的地址,也没有构造对象,因此这两者都不会调用构造函数,且两者指向的是同一对象;而第三个参数是值传递,传递的是对象,因此会产生实参是临时对象,会为实参构建对象,实参调用构造函数,分别输出第四行和第五行。接下来输出第六行,然后输出r的值,(100,200),然后r调用set函数重新赋值,输出p成员的值,刚才说过,r和p指向同一对象,虽然通过p不能改变其成员的值,但是通过r可以改,因此输出set之后的值(50,80)。接下来输出x,x是个临时对象,其值是构造时候的(100,200),输出。然后x调用其set函数,将临时对象的成员值都设为 了0。输出x,当然是两个0了。出函数,临时变量该析构了。按照析构的顺序先析构派生类,再析构基类。输出两行析构。接着往下走,cout一行英文,出main函数,该析构对象d了,输出两行析构,结束。

就三道啊,写不动了,让我休息会。

[学习笔记] C++ 历年试题解析(二)--程序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学习笔记] C++ 历年试题解析(一)--判断题

    少说话.. 程序题链接:https://www.cnblogs.com/aoru45/p/9898691.html 14级试题---选择题 1. 引用在声明时必须对其初始化,以绑定某个已经存在的变量( ...

  2. [学习笔记] C++ 历年试题解析(三)--小补充

    小小的补充一下吧,因为李老师又把直招的卷子发出来了.. 题目 1.有指针变量定义及初始化int *p=new int[10];执行delete [] p;操作将结束指针变量p的生命期.(×) 解释:试 ...

  3. Qlik Sense学习笔记之Mashup开发(二)

    date: 2019-01-26 11:28:07 updated: 2019-01-26 11:28:07 Qlik Sense学习笔记之Mashup开发(二) 1.Mobile SPA UI Fr ...

  4. 【视频编解码·学习笔记】11. 提取SPS信息程序

    一.准备工作: 回到之前SimpleH264Analyzer程序,找到SPS信息,并对其做解析 调整项目目录结构: 修改Global.h文件中代码,添加新数据类型UINT16,之前编写的工程中,UIN ...

  5. Android学习笔记之JSON数据解析

    转载:Android学习笔记44:JSON数据解析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采用完全独立于语言的文本格式,为Web应用开发提供了一种 ...

  6. 多线程编程学习笔记——async和await(二)

    接上文 多线程编程学习笔记——async和await(一) 三.   对连续的异步任务使用await操作符 本示例学习如何阅读有多个await方法方法时,程序的实际流程是怎么样的,理解await的异步 ...

  7. 【视频编解码·学习笔记】13. 提取PPS信息程序

    PPS结构解析 与之前解析SPS方式类似 一.定义PPS类: 在3.NAL Unit目录下,新建PicParamSet.cpp和PicParamSet.h,在这两个文件中写入类的定义和函数实现. 类定 ...

  8. Javascript学习笔记三——操作DOM(二)

    Javascript学习笔记 在我的上一个博客讲了对于DOM的基本操作内容,这篇继续巩固一下对于DOM的更新,插入和删除的操作. 对于HTML解析的DOM树来说,我们肯定会时不时对其进行一些更改,在原 ...

  9. 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学习笔记整理系列之(二)

    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学习笔记整理系列 zouxy09@qq.com http://blog.csdn.net/zouxy09 作者:Zouxy version 1.0 2013-04 ...

随机推荐

  1. 一个工程多个Target

    当我们同一个工程需要在不同情形下编译打包,比如打个人包.企业包的时候,其中可能有一些细小的差别,又不想每次都先修改再打包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多个Target来实现. 1.copy原有Target ...

  2. 【转】 mybatis如何在控制台打印执行的sql语句

    <strong>######################################################################### #Root Logger ...

  3. shell初级-----构建基本脚本

    使用多个命令 如果想要多个命令同时运行,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行,用分号隔开. date;who 创建shell脚本文件 创建shell脚本时,必须在文件第一行指定要使用的shell #!/bin/bash ...

  4. 移动端tab目录(有待完善)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5. LibreOJ #2036. 「SHOI2015」自动刷题机

    #2036. 「SHOI2015」自动刷题机 内存限制:256 MiB时间限制:1000 ms标准输入输出 题目类型:传统评测方式:文本比较 题目描述 曾经发明了信号增幅仪的发明家 SHTSC 又公开 ...

  6. HDU5340 Three Palindromes

    Three Palindromes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6/65536 K (Java/Others ...

  7. nodejs动态路由

    主要功能:根据输入路由的不同,加载访问不同的HTML页面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webstorm真的是一个很棒的开发工具,我学习nodejs也是用的它. 文件目录: first_server.js: 首先我 ...

  8. git小白的学习

    1.1 Git介绍 1.1.1 什么是Git Git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可以有效.高速地处理从很小到非常大的项目版本管理.Git 是 Linus Torvalds 为了帮助管理 Linux ...

  9. Maven - StackOverflowError

    问题与分析 今天发现服务器上的Jenkins在集成项目时报错,报错原因如下: error compiling: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 [Help 1] ...

  10. Codeforces 1105D(双层广搜)

    要点 题意:可以拐弯,即哈密顿距离 注意不可以直接一个一个搜,这过程中会把下一轮的标记上,导致同一轮的其它点没能正常完成应有的搜索 因此采用双层广搜,把同一轮先都出队列再的一起搜 #includ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