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 0.9版本正式使用Java版本的producer替换了原Scala版本的producer。本文着重讨论新版本producer的设计原理以及基本的使用方法。

新版本Producer

首先明确一下,新版本producer指的是o.a.k.clients.producer.KafkaProducer,而不是kafka.producer.Producer。如果你依然在使用后者,我们强烈建议你赶快升级到Kafka0.9以后的版本。

基本数据结构

新版本客户端(包含新版本producer和新版本consumer)重写了之前服务器端代码提供的很多数据结构以摆脱对服务器端代码的依赖。其中有一些是你理解新版本producer所必需的,它们包括(但不限于):

ProducerRecord

一个ProducerRecord表示一条待发送的消息记录,主要由5个字段构成:

  • topic       所属topic
  • partition      所属分区
  • key              键值
  • value           消息体
  • timestamp  时间戳

ProducerRecord允许用户在创建消息对象的时候就直接指定要发送的分区,这样producer后续发送该消息时可以直接发送到指定分区,而不用先通过Partitioner计算目标分区了。另外,我们还可以直接指定消息的时间戳——但一定要慎重使用这个功能,因为它有可能会令时间戳索引机制失效(笔者曾经直接指定时间戳故意打乱发送顺序进行测试,比如先发送消息的时间戳大于后发送消息的时间戳,最后发现通过时间戳定位消息时会发生混乱。为此我还特意开了一个jira issue,不过被认为是"当前不被支持的用法")

RecordMetadata

该类表示Kafka服务器端返回给客户端的消息的元数据信息,包含以下内容:

  • offset                          该条消息的位移
  • timestamp                  消息时间戳
  • topic + partition        所属topic的分区
  • checksum                  消息CRC32码
  • serializedKeySize       序列化后的消息键字节数
  • serializedValueSize    序列化后的消息体字节数

上面的元数据信息前3项信息是比较重要的,producer端可以使用这些信息做一些消息发送成功之后的处理,比如写入日志等。

工作流程

如果把Producer统一看成一个盒子,那么整个producer端的工作原理便如下图所示:

大体上来说,用户首先构建待发送的消息对象ProducerRecord,然后调用KafkaProducer#send方法进行发送。KafkaProducer接收到消息后首先对其进行序列化,然后结合本地缓存的元数据信息一起发送给partitioner去确定目标分区,最后追加写入到内存中的消息缓冲池(accumulator)。此时KafkaProducer#send方法成功返回。

KafkaProducer中还有一个专门的Sender IO线程负责将缓冲池中的消息分批次发送给对应的broker,完成真正的消息发送逻辑。

基本设计特点

结合源代码,笔者认为新版本的producer从设计上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或者说是优势):

  1. 总共创建两个线程:执行KafkaPrducer#send逻辑的线程——我们称之为“用户主线程”;执行发送逻辑的IO线程——我们称之为“Sender线程”
  2. 不同于Scala老版本的producer,新版本producer完全异步发送消息,并提供了回调机制(callback)供用户判断消息是否成功发送
  3. batching机制——“分批发送“机制。每个批次(batch)中包含了若干个PRODUCE请求,因此具有更高的吞吐量
  4. 更加合理的默认分区策略:对于无key消息而言,Scala版本分区策略是一段时间内(默认是10分钟)将消息发往固定的目标分区,这容易造成消息分布的不均匀,而新版本的producer采用轮询的方式均匀地将消息分发到不同的分区
  5. 底层统一使用基于Selector的网络客户端实现,结合Java提供的Future实现完整地提供了更加健壮和优雅的生命周期管理。

其实,新版本producer的设计优势还有很多,诸如监控指标更加完善等这样的就不一一细说了。总之,新版本producer更加地健壮,性能更好~

关键参数

新版本producer的参数有几十个之多,我们重点了解其中的6个就够了,它们是:

  • batch.size             我把它列在了首位,因为该参数对于调优producer至关重要。之前提到过新版producer采用分批发送机制,该参数即控制一个batch的大小。默认是16KB
  • acks                     关乎到消息持久性(durability)的一个参数。高吞吐量和高持久性很多时候是相矛盾的,需要先明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高吞吐量?高持久性?亦或是中等?因此该参数也有对应的三个取值:0, -1和1
  • linger.ms              减少网络IO,节省带宽之用。原理就是把原本需要多次发送的小batch,通过引入延时的方式合并成大batch发送,减少了网络传输的压力,从而提升吞吐量。当然,也会引入延时
  • compression.type  producer所使用的压缩器,目前支持gzip, snappy和lz4。压缩是在用户主线程完成的,通常都需要花费大量的CPU时间,但对于减少网络IO来说确实利器。生产环境中可以结合压力测试进行适当配置
  • max.in.flight.requests.per.connection 关乎消息乱序的一个配置参数。它指定了Sender线程在单个Socket连接上能够发送未应答PRODUCE请求的最大请求数。适当增加此值通常会增大吞吐量,从而整体上提升producer的性能。不过笔者始终觉得其效果不如调节batch.size来得明显,所以请谨慎使用。另外如果开启了重试机制,配置该参数大于1可能造成消息发送的乱序(先发送A,然后发送B,但B却先行被broker接收)
  • retries                  重试机制,对于瞬时失败的消息发送,开启重试后KafkaProducer会尝试再次发送消息。对于有强烈无消息丢失需求的用户来说,开启重试机制是必选项。

内部原理

上面的那张图中其实并没有深入展开producer的工作原理。这里笔者打算详细说说Producer内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也就是梳理一下当用户调用KafkaProducer.send(ProducerRecord, Callback)时Kafka内部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Step 1: 序列化+计算目标分区

这是KafkaProducer#send逻辑的第一步,即为待发送消息进行序列化并计算目标分区,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一条所属topic是"test",消息体是"message"的消息被序列化之后结合KafkaProducer缓存的元数据(比如该topic分区数信息等)共同传给后面的Partitioner实现类进行目标分区的计算。

Step 2: 追加写入消息缓冲区(accumulator)

producer创建时会创建一个默认32MB(由buffer.memory参数指定)的accumulator缓冲区,专门保存待发送的消息。除了之前在“关键参数”段落中提到的linger.ms和batch.size等参数之外,该数据结构中还包含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集合信息:消息批次信息(batches)。该集合本质上是一个HashMap,里面分别保存了每个topic分区下的batch队列,即前面说的批次是按照topic分区进行分组的。这样发往不同分区的消息保存在对应分区下的batch队列中。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消息M1, M2被发送到test的0分区但属于不同的batch,M3分送到test的1分区,那么batches中包含的信息就是:{"test-0" -> [batch1, batch2], "test-1" -> [batch3]}

单个topic分区下的batch队列中保存的是若干个消息批次。每个batch中最重要的3个组件包括:

  • compressor: 负责执行追加写入操作
  • batch缓冲区:由batch.size参数控制,消息被真正追加写入到的地方
  • thunks:保存消息回调逻辑的集合

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将待发送的消息写入消息缓冲池中,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okay!这一步执行完毕之后理论上讲KafkaProducer.send方法就执行完毕了,用户主线程所做的事情就是等待Sender线程发送消息并执行返回结果了。

Step 3: Sender线程预处理及消息发送

此时,该Sender线程登场了。严格来说,Sender线程自KafkaProducer创建后就一直都在运行着 。它的工作流程基本上是这样的:

  1. 不断轮询缓冲区寻找已做好发送准备的分区
  2. 将轮询获得的各个batch按照目标分区所在的leader broker进行分组
  3. 将分组后的batch通过底层创建的Socket连接发送给各个broker
  4. 等待服务器端发送response回来

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我还是基于图的方式来解释Sender线程的工作原理:

Step 4: Sender线程处理response

上图中Sender线程会发送PRODUCE请求给对应的broker,broker处理完毕之后发送对应的PRODUCE response。一旦Sender线程接收到response将依次(按照消息发送顺序)调用batch中的回调方法,如下图所示:

做完这一步,producer发送消息就可以算作是100%完成了。通过这4步我们可以看到新版本producer发送事件完全是异步过程。因此在调优producer前我们就需要搞清楚性能瓶颈到底是在用户主线程还是在Sender线程。具体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调优方法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再写一篇出来和大家讨论。

基本使用

由于KafkaProducer是线程安全的,因此在使用上有两种基本的使用方法:

  说明  优势  劣势 

单KafkaProducer实例

所有线程共享一个KafkaProducer实例

 实现简单,性能好

1. 所有线程共用一个内存缓存池,可能需要较多的内存空间
2. 一旦崩溃所有用户线程都无法工作

 多KafkaProducer实例  每个线程维护一个KafkaProducer实例

1. 每个用户线程拥有专属的KafkaProducer实例、缓冲区空间以及一组配置参数,支持细粒度化调优
2. 单个KafkaProducer崩溃不会影响其他producer工作

较大的对象分配开销 

总  结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本文主要讨论了新版本producer的一些设计特点及基本的使用方法。再次强调一下,新版本的producer使用完全异步化的多线程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分批处理机制,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的性能。由于目前Kafka社区早已不维护Scala版producer了,所以还在使用0.8.2.x版本的用户有条件的话尽量还是升级到最新的Kafka版本吧。

Kafka producer介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Kafka设计解析(十四)Kafka producer介绍

    转载自 huxihx,原文链接 Kafka producer介绍 Kafka 0.9版本正式使用Java版本的producer替换了原Scala版本的producer.本文着重讨论新版本produce ...

  2. 【原创】Kafka producer原理 (Scala版同步producer)

    本文分析的Kafka代码为kafka-0.8.2.1.另外,由于Kafka目前提供了两套Producer代码,一套是Scala版的旧版本:一套是Java版的新版本.虽然Kafka社区极力推荐大家使用J ...

  3. 【转】Kafka producer原理 (Scala版同步producer)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huxi2b/p/4583249.html     供参考 本文分析的Kafka代码为kafka-0.8.2.1.另外,由于Kafka目前提供了两 ...

  4. Kafka入门介绍

    1. Kafka入门介绍 1.1 Apache Kafka是一个分布式的流平台.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认为,一个流平台具有三个关键能力: ① 发布和订阅消息.在这方面,它类似一个消息队列或企业消息系 ...

  5. kafka搜索介绍

    kafka详解  https://blog.csdn.net/liubenlong007/article/details/55211196##1  1.2 Kafka诞生 Kafka由 linked- ...

  6. kafka基础介绍

    kafka基础介绍 一.kafka介绍 1.1主要功能 根据官网的介绍,kafka是一个分布式流媒体的平台,它主要有三大功能: 1.11:It lets you publish and subscri ...

  7. 详解Kafka Producer

    上一篇文章我们主要介绍了什么是 Kafka,Kafka 的基本概念是什么,Kafka 单机和集群版的搭建,以及对基本的配置文件进行了大致的介绍,还对 Kafka 的几个主要角色进行了描述,我们知道,不 ...

  8. 【转帖】Kafka入门介绍

    Kafka入门介绍 https://www.cnblogs.com/swordfall/p/8251700.html 最近在看hdoop的hdfs 以及看了下kafka的底层存储,发现分布式的技术基本 ...

  9. Apache Kafka(五)- Safe Kafka Producer

    Kafka Safe Producer 在应用Kafka的场景中,需要考虑到在异常发生时(如网络异常),被发送的消息有可能会出现丢失.乱序.以及重复消息.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创建一个“safe p ...

随机推荐

  1. on SDN

    sd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emulex 网络 新型网络创新架构 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 核心技术:OpenFlow 分离网络设备的控制层面和数据层面 目的:实现 ...

  2. USB2.0相关应用笔记集锦

    在AN65209中 有一些应用笔记集锦,希望对大家有用.当然AN65209这篇应用笔记很重要,希望大家一定要看!!!一定要看!!!!

  3. 关于Unity中Time.deltaTime的使用

    例子 void Update () { this.transform.Rotate(Vector3.up, Time.deltaTime * 50, Space.World); //绕世界的y轴旋转, ...

  4. Self20171218_Assert断言使用

     一.Assert用法: assertion(断言)在软件开发中是一种常用的调试方式,很多开发语言中都支持这种机制.在实现中,assertion就是在程序中的一条语句,它对一个boolean表达式进行 ...

  5. linux 将终端进行换行

    原始 修改 修改方法 vim .bashrc fi if [ "$color_prompt" = yes ]; then PS1='${debian_chroot:+($debia ...

  6. FTP服务器的配置与实现

    一.准备工作 实验目的:完成FTP服务器的配置,并能熟练操作. 环境搭建: 虚拟机  vmware workstation windows2003镜像文件 Serv-U 主机 二.步骤 1,在虚拟机中 ...

  7. Json---Linux下使用Jsoncpp

    一.安装 scons 下载地址: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scons/files/scons/2.1.0/scons-2.1.0.tar.gz/download ...

  8. objective-C 的内存管理之-自动释放池(autorelease pool)

    如果一个对象的生命周期显而易见,很容易就知道什么时候该new一个对象,什么时候不再需要使用,这种情况下,直接用手动的retain和release来判定其生死足矣.但是有些时候,想知道某个对象在什么时候 ...

  9. 笔记关闭fn功能

    使用笔记本在vs开发中调试需要加fn+10进行调试,一点都不方便,使用fn+esc(fnLock)这个功能就可以关闭fn功能

  10. C# 中base和this关键字

    base: 用于在派生类中实现对基类公有或者受保护成员的访问,但是只局限在构造函数.实例方法和实例属性访问器中. MSDN中小结的具体功能包括: ()调用基类上已被其他方法重写的方法. ()指定创建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