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笔记 可变参数关键字参数**kw相关学习
在Python中可以定义可变参数,顾名思义,可变参数就是传入参数是可变的。可以是任意个,以一个简单的数学编程为例,计算
sum = a * a + b * b + .....z * z
函数定义可以如下:
def getsum(num) :
sum = 0
for n in num :
sum = sum + n * n
return sum
但是调用的时候必须定义一个元组或者列表。比如getsum([1,2,3])
如果利用可变参数调用函数的方式可以变成这样的话就方便的多比如getsum(1,2,3)
可以这么修改
def getsum(*num) :
sum = 0
for n in num :
sum = sum + n * n
return sum
如果已经有一个list或者tuple,要调用一个可变参数怎么办?可以这样做:
>>> nums = [1, 2, 3]
>>> calc(nums[0], nums[1], nums[2])
14
这种写法当然是可行的,问题是太繁琐,所以Python允许你在list或tuple前面加一个*号,把list或tuple的元素变成可变参数传进去:
>>> nums = [1, 2, 3]
>>> calc(*nums)
14
函数的参数
定义函数的时候,我们把参数的名字和位置确定下来,函数的接口定义就完成了。对于函数的调用者来说,只需要知道如何传递正确的参数,以及函数将返回什么样的值就够了,函数内部的复杂逻辑被封装起来,调用者无需了解。
Python的函数定义非常简单,但灵活度却非常大。除了正常定义的必选参数外,还可以使用默认参数、可变参数和关键字参数,使得函数定义出来的接口,不但能处理复杂的参数,还可以简化调用者的代码。
位置参数
我们先写一个计算x2的函数:
def power(x):
return x * x
对于power(x)函数,参数x就是一个位置参数。
当我们调用power函数时,必须传入有且仅有的一个参数x:
>>> power(5)
25
>>> power(15)
225
现在,如果我们要计算x3怎么办?可以再定义一个power3函数,但是如果要计算x4、x5……怎么办?我们不可能定义无限多个函数。
你也许想到了,可以把power(x)修改为power(x, n),用来计算xn,说干就干:
def power(x, n):
s = 1
while n > 0:
n = n - 1
s = s * x
return s
对于这个修改后的power(x, n)函数,可以计算任意n次方:
>>> power(5, 2)
25
>>> power(5, 3)
125
修改后的power(x, n)函数有两个参数:x和n,这两个参数都是位置参数,调用函数时,传入的两个值按照位置顺序依次赋给参数x和n。
默认参数
新的power(x, n)函数定义没有问题,但是,旧的调用代码失败了,原因是我们增加了一个参数,导致旧的代码因为缺少一个参数而无法正常调用:
>>> power(5)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power() missing 1 required positional argument: 'n'
Python的错误信息很明确:调用函数power()缺少了一个位置参数n。
这个时候,默认参数就排上用场了。由于我们经常计算x2,所以,完全可以把第二个参数n的默认值设定为2:
def power(x, n=2):
s = 1
while n > 0:
n = n - 1
s = s * x
return s
这样,当我们调用power(5)时,相当于调用power(5, 2):
>>> power(5)
25
>>> power(5, 2)
25
而对于n > 2的其他情况,就必须明确地传入n,比如power(5, 3)。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默认参数可以简化函数的调用。设置默认参数时,有几点要注意:
一是必选参数在前,默认参数在后,否则Python的解释器会报错(思考一下为什么默认参数不能放在必选参数前面);
二是如何设置默认参数。
当函数有多个参数时,把变化大的参数放前面,变化小的参数放后面。变化小的参数就可以作为默认参数。
使用默认参数有什么好处?最大的好处是能降低调用函数的难度。
举个例子,我们写个一年级小学生注册的函数,需要传入name和gender两个参数:
def enroll(name, gender):
print('name:', name)
print('gender:', gender)
这样,调用enroll()函数只需要传入两个参数:
>>> enroll('Sarah', 'F')
name: Sarah
gender: F
如果要继续传入年龄、城市等信息怎么办?这样会使得调用函数的复杂度大大增加。
我们可以把年龄和城市设为默认参数:
def enroll(name, gender, age=6, city='Beijing'):
print('name:', name)
print('gender:', gender)
print('age:', age)
print('city:', city)
这样,大多数学生注册时不需要提供年龄和城市,只提供必须的两个参数:
>>> enroll('Sarah', 'F')
name: Sarah
gender: F
age: 6
city: Beijing
只有与默认参数不符的学生才需要提供额外的信息:
enroll('Bob', 'M', 7)
enroll('Adam', 'M', city='Tianjin')
可见,默认参数降低了函数调用的难度,而一旦需要更复杂的调用时,又可以传递更多的参数来实现。无论是简单调用还是复杂调用,函数只需要定义一个。
有多个默认参数时,调用的时候,既可以按顺序提供默认参数,比如调用enroll('Bob', 'M', 7),意思是,除了name,gender这两个参数外,最后1个参数应用在参数age上,city参数由于没有提供,仍然使用默认值。
也可以不按顺序提供部分默认参数。当不按顺序提供部分默认参数时,需要把参数名写上。比如调用enroll('Adam', 'M', city='Tianjin'),意思是,city参数用传进去的值,其他默认参数继续使用默认值。
默认参数很有用,但使用不当,也会掉坑里。默认参数有个最大的坑,演示如下:
先定义一个函数,传入一个list,添加一个END再返回:
def add_end(L=[]):
L.append('END')
return L
当你正常调用时,结果似乎不错:
>>> add_end([1, 2, 3])
[1, 2, 3, 'END']
>>> add_end(['x', 'y', 'z'])
['x', 'y', 'z', 'END']
当你使用默认参数调用时,一开始结果也是对的:
>>> add_end()
['END']
但是,再次调用add_end()时,结果就不对了:
>>> add_end()
['END', 'END']
>>> add_end()
['END', 'END', 'END']
很多初学者很疑惑,默认参数是[],但是函数似乎每次都“记住了”上次添加了'END'后的list。
原因解释如下:
Python函数在定义的时候,默认参数L的值就被计算出来了,即[],因为默认参数L也是一个变量,它指向对象[],每次调用该函数,如果改变了L的内容,则下次调用时,默认参数的内容就变了,不再是函数定义时的[]了。
所以,定义默认参数要牢记一点:默认参数必须指向不变对象!
要修改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用None这个不变对象来实现:
def add_end(L=None):
if L is None:
L = []
L.append('END')
return L
现在,无论调用多少次,都不会有问题:
>>> add_end()
['END']
>>> add_end()
['END']
为什么要设计str、None这样的不变对象呢?因为不变对象一旦创建,对象内部的数据就不能修改,这样就减少了由于修改数据导致的错误。此外,由于对象不变,多任务环境下同时读取对象不需要加锁,同时读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在编写程序时,如果可以设计一个不变对象,那就尽量设计成不变对象。
可变参数
在Python函数中,还可以定义可变参数。顾名思义,可变参数就是传入的参数个数是可变的,可以是1个、2个到任意个,还可以是0个。
我们以数学题为例子,给定一组数字a,b,c……,请计算a2 + b2 + c2 + ……。
要定义出这个函数,我们必须确定输入的参数。由于参数个数不确定,我们首先想到可以把a,b,c……作为一个list或tuple传进来,这样,函数可以定义如下:
def calc(numbers):
sum = 0
for n in numbers:
sum = sum + n * n
return sum
但是调用的时候,需要先组装出一个list或tuple:
>>> calc([1, 2, 3])
14
>>> calc((1, 3, 5, 7))
84
如果利用可变参数,调用函数的方式可以简化成这样:
>>> calc(1, 2, 3)
14
>>> calc(1, 3, 5, 7)
84
所以,我们把函数的参数改为可变参数:
def calc(*numbers):
sum = 0
for n in numbers:
sum = sum + n * n
return sum
定义可变参数和定义一个list或tuple参数相比,仅仅在参数前面加了一个*号。在函数内部,参数numbers接收到的是一个tuple,因此,函数代码完全不变。但是,调用该函数时,可以传入任意个参数,包括0个参数:
>>> calc(1, 2)
5
>>> calc()
0
如果已经有一个list或者tuple,要调用一个可变参数怎么办?可以这样做:
>>> nums = [1, 2, 3]
>>> calc(nums[0], nums[1], nums[2])
14
这种写法当然是可行的,问题是太繁琐,所以Python允许你在list或tuple前面加一个*号,把list或tuple的元素变成可变参数传进去:
>>> nums = [1, 2, 3]
>>> calc(*nums)
14
*nums表示把nums这个list的所有元素作为可变参数传进去。这种写法相当有用,而且很常见。
关键字参数
可变参数允许你传入0个或任意个参数,这些可变参数在函数调用时自动组装为一个tuple。而关键字参数允许你传入0个或任意个含参数名的参数,这些关键字参数在函数内部自动组装为一个dict。请看示例:
def person(name, age, **kw):
print('name:', name, 'age:', age, 'other:', kw)
函数person除了必选参数name和age外,还接受关键字参数kw。调用该函数时可以只传入必选参数
>>> person('Michael', 30)
name: Michael age: 30 other: {}
>>> person('Bob', 35, city='Beijing')
name: Bob age: 35 other: {'city': 'Beijing'}
>>> person('Adam', 45, gender='M', job='Engineer')
name: Adam age: 45 other: {'gender': 'M', 'job': 'Engineer'}
关键字参数有什么用?它可以扩展函数的功能,比如在person函数里,我们保证能接收到必选参数,但是如果调用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参数,我们也能收到,
试想你正在做一个用户注册的功能,除了用户名和年龄是必须的以外,其他的都是可选项目,利用关键字参数就可以完成这个要求。
和可变参数类似可以先组装出一个字典dict,然后把dict传进去。
>>> extra = {'city': 'Beijing', 'job': 'Engineer'}
>>> person('Jack', 24, city=extra['city'], job=extra['job'])
name: Jack age: 24 other: {'city': 'Beijing', 'job': 'Engineer'
上面复杂的调用可以用简化的写法
>>> extra = {'city': 'Beijing', 'job': 'Engineer'}
>>> person('Jack', 24, **extra)
name: Jack age: 24 other: {'city': 'Beijing', 'job': 'Engineer'}
**extra表示把extra这个dict的所有key-value用关键字参数传入到函数的**kw参数,**kw将获得一个dict,注意kw获得的dict是extra的一个拷贝,对kw的改动不会影响到函数外的extra
命名关键字参数:
对于关键字参数,函数的调用者可以传入任意不受限制的关键字参数。至于到底传入了哪些,需要在函数内部对kw进行检查
仍然以上述函数为例,我们需要检查是否有city和job参数
def person(name, age, **kw):
if 'city' in kw:
# 有city参数
pass
if 'job' in kw:
# 有job参数
pass
print('name:', name, 'age:', age, 'other:', kw)
但是调用者仍可以传入不受限制的关键字参数:
>>> person('Jack', 24, city='Beijing', addr='Chaoyang', zipcode=123456)
如果要限制关键字参数的名字,就可以用命名关键字参数,例如,只接收city和job作为关键字参数。这种方式定义的函数如下:
def person(name, age, *, city, job):
print(name, age, city, job)
和关键字参数**kw不同,命名关键字参数需要一个特殊分隔符*,*后面的参数被视为命名关键字参数。
python学习笔记 可变参数关键字参数**kw相关学习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星号*与**用法分析 What does ** (double star/asterisk) and * (star/asterisk) do for parameters? 必选参数 默认参数 可变参数 关键字参数
python中*号**的区别 - 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qq_26815677/article/details/78091452 定义可变参数和定义 list 或 ...
- 04 python学习笔记-函数、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四)
函数是组织好的,可重复使用的,用来实现单一,或相关联功能的代码段.函数能提高应用的模块性,和代码的重复利用率.Python提供了许多内建函数,比如print(),我们也可以自己创建函数,这叫做用户自定 ...
- Python3学习笔记13-函数的参数
定义函数的时候,我们把参数的名字和位置确定下来,函数的接口定义就完成了.对于函数的调用者来说,只需要知道如何传递正确的参数, 以及函数将返回什么样的值就够了,函数内部的复杂逻辑被封装起来,调用者无需了 ...
- 第5章函数进阶 第5.1节 Python函数的位置参数、关键字参数精讲
前面第二章简单介绍了函数定义的语法,经过后面一系列的学习,函数有必要再次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一. 关于函数的语法 1. 语法 def 函数名([参数]): 函数文档字符串 函数体 ...
- JavaScript:学习笔记(4)——This关键字
JavaScript:学习笔记(4)——This关键字 以前这篇帖子是关于闭包的,但是我想弄明白的其实是This关键字.JavaScript的this和Java等面向对象语言中的this大不一样,bi ...
- 并发编程学习笔记(3)----synchronized关键字以及单例模式与线程安全问题
再说synchronized关键字之前,我们首先先小小的了解一个概念-内置锁. 什么是内置锁? 在java中,每个java对象都可以用作synchronized关键字的锁,这些锁就被称为内置锁,每个对 ...
- Vue学习笔记-Django REST framework3后端接口API学习
一 使用环境 开发系统: windows 后端IDE: PyCharm 前端IDE: VSCode 数据库: msyql,navicat 编程语言: python3.7 (Windows x86- ...
- UFLDL深度学习笔记 (三)无监督特征学习
UFLDL深度学习笔记 (三)无监督特征学习 1. 主题思路 "UFLDL 无监督特征学习"本节全称为自我学习与无监督特征学习,和前一节softmax回归很类似,所以本篇笔记会比较 ...
- openresty 学习笔记四:连接mysql和进行相关操作
openresty 学习笔记四:连接mysql和进行相关操作 毕竟redis是作为缓存,供程序的快速读写,虽然reidis也可以做持久化保存,但还是需要一个做数据存储的数据库.比如首次查询数据在red ...
- Effective STL 学习笔记 Item 21:Comparison Function 相关
Effective STL 学习笔记 Item 21:Comparison Function 相关 */--> div.org-src-container { font-size: 85%; f ...
随机推荐
- 安装 Win10 & Ubuntu 16.04 双系统以及 Ubuntu 配置深度学习环境记录
0. 前言 坑爹的Ubuntu晚上运行还是好好的,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打开机器发现屏幕分辨率不正常了:2K屏显示800*600左右的分辨率(无法调节),一个图标一拳头大,窗口和网页显示不全.Google查 ...
- pta数组作业
7-2 设计思路:本题要求处理数据并输出最大值及其对应的最小下标,首先输入n,然后定义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用于存储数据,定义m=a[0],n=0,从a[1]开始与m进行比较,若某项大于m,就把该项的值赋 ...
- WEB-INF目录
背景: 在项目中,使用 "${pageContext.request.contextPath}/image/01.jpg"获取不到该图片.在浏览器中直接输入地址也找不到,报错404 ...
- hdu 2838 Cow Sorting (树状数组)
Cow Sorting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Total ...
- [Leetcode] 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array ii 从已排序的数组中删除重复元素
Follow up for "Remove Duplicates":What if duplicates are allowed at most twice? For exampl ...
- React context基本用法
React的context就是一个全局变量,可以从根组件跨级别在React的组件中传递.React context的API有两个版本,React16.x之前的是老版本的context,之后的是新版本的 ...
- Codeforces Round #525 (Div. 2) F. Ehab and a weird weight formula
F. Ehab and a weird weight formula 题目链接:https://codeforces.com/contest/1088/problem/F 题意: 给出一颗点有权值的树 ...
- 用JSR的@Inject代替@Autowired完成自动装配
从spring3.0开始spring支持JSR-330 的标准注解.主要是javax.inject这个包下的: 下面的例子用@Inject代替@Autowired.完成自动装配: MovieFinde ...
- Virtualization solutions on Linux systems - KVM and VirtualBox
Introduction Virtualization packages are means for users to run various operating systems without &q ...
- SQLyog 使用笔记,自增主键数据冲突错误
select max(id) from test ; desc test ; insert into test (a,b,c) values ('abc','123-213','test'); 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