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OSI七层协议:从上到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2)TCP/IP四层协议:从上到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
(3)五层协议:从上到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五层协议

1、物理层
(1)物理层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2、数据链路层
1、三个基本问题
     (1)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构成一个帧。
              每一个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所能传送的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上限----最大传送单元(MTU)
      (2)透明传输
      (3)差错检测

     1、封装成帧
    2、点到点协议(PPP)

        ppp的帧格式

    3、以太网的MAC帧格式
    4、ARP数据报格式

网络层

    1、IP数据报格式
    2、ip地址分为5类

传输层

    1、传输控制协议(TCP)
           TCP数据报格式
          
 
    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DP数据报格式
            

应用层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请求行
请求行由请求方法字段、URL字段和HTTP协议版本字段3个字段组成,它们用空格分隔。例如,GET /index.html HTTP/1.1。
HTTP协议的请求方法有GET、POST、HEAD、PUT、DELETE、OPTIONS、TRACE、CONNECT。这里介绍最常用的GET方法和POST方法。
GET:当客户端要从服务器中读取文档时,使用GET方法。GET方法要求服务器将URL定位的资源放在响应报文的数据部分,回送给客户端。使用GET方法时,请求参数和对应的值附加在URL后面,利用一个问号(“?”)代表URL的结尾与请求参数的开始,传递参数长度受限制。

例如,/index.jsp?id=100&op=bind。
POST:当客户端给服务器提供信息较多时可以使用POST方法。POST方法将请求参数封装在HTTP请求数据中,以名称/值的形式出现,可以传输大量数据,可用来传送文件。
2、请求头部
请求头部由关键字/值对组成,每行一对,关键字和值用英文冒号“:”分隔。请求头部通知服务器有关于客户端请求的信息,典型的请求头有:
User-Agent:产生请求的浏览器类型。
Accept:客户端可识别的内容类型列表。
Host:请求的主机名,允许多个域名同处一个IP地址,即虚拟主机。
3、空行
最后一个请求头之后是一个空行,发送回车符和换行符,通知服务器以下不再有请求头。
对于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来说空行是必须的,否则服务器会认为本次请求的数据尚未完全发送到服务器,处于等待状态。
4、请求数据
请求数据不在GET方法中使用,而是在POST方法中使用。POST方法适用于需要客户填写表单的场合。与请求数据相关的最常使用的请求头是
Content-Type和Content-Length。
 
GET与POST区别

HTTP定义了与服务器交互的不同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是 GET 和 POST.
(1)get是从服务器上获取数据,post是向服务器传送数据;
(2) 在客户端,Get方式在通过URL提交数据,数据在URL中可以看到;POST方式,数据放置在HTML HEADER内提交;
(3) 对于get方式,服务器端用Request.QueryString获取变量的值;对于post方式,服务器端用Request.Form获取提交的数据;
(4) GET方式提交的数据最多只能有1024字节,而POST则没有此限制;
(5) 安全性问题。正如在(1)中提到,使用 Get 的时候,参数会显示在地址栏上,而 Post 不会;

所以,若这些数据是中文数据而且是非敏感数据,则使用 get;若用户输入的数据不是中文字符而且包含敏感数据,则使用 post比较好;

总结

TCP/IP模型层次结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OSI与TCP/IP模型之比较

    摘要:OSI参考模型和Internet模型(或称TCP/IP模型)作为计算网络发展过程影响力大的两大模型,它们共同之处是: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从分析两者的异同入手,找出OSI的消亡和Interne ...

  2. OSI与TCP/IP模型

    1 OSI参考模型 谈到网络不能不谈OSI参考模型,虽然OSI参考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不是很大,但其的确对于理解网络协议内部的运作很有帮助,也为我们学习网络协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在现实网络世界里,T ...

  3. 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基本知识

    OSI七层模型 为了解决网络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实现网络设备间的相互通信,ISO于1984年提出的OSI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一种完全忠实于OSI参考模型的协议族流行 ...

  4. 【计算机网络】两个网络模型——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计算机网络 两个网络模型 计算机网络模型 分层机制----规划通讯细节 层与层之间之间是独立的.屏蔽的,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 一些概念 实体: 任何发送/接收信息的软件/硬件进程. 对等层: 两个不同 ...

  5. TCP/IP模型的简单解释

    TCP/IP模型是互联网的基础.想要理解互联网,就必须理解这个模型.但是,它不好懂,我就从来没有搞懂过. 前几天,BetterExplained上有一篇文章,很通俗地解释了这个模型.我读后有一种恍然大 ...

  6. TCP/IP模型及OSI七层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和主要协议

    注:网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的体系结构,学术派标准OSI参考模型有七层,而工业标准TCP/IP模型有四层.后者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在介绍时通常分为5层来叙述但应注意TCP/IP模型实际上只有四层. 1.TC ...

  7. 网络通信协议三之TCP/IP模型详解

    TCP/IP模型 注:PDU:Protocol Date Unit:表示对等层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UDP:User D ...

  8. OSI七层协议与TCP/IP模型

    OSI为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 ...

  9. TCP/IP模型的一个简单解释

    TCP/IP模型是互联网的基础. 想要理解互联网,就必须理解这个模型.但是,它不好懂,我就从来没有搞懂过. 前几天,BetterExplained上有一篇文章,很通俗地解释了这个模型.我读后有一种恍然 ...

随机推荐

  1. 使用 Itext 生成PDF

    一.生成PDF,所需jar包(itext-2.0.8.jar,iTextAsian.jar) 在springboot中只需要引入依赖即可,依赖代码如下: <dependency> < ...

  2. Android Butterknife(黄油刀) 使用方法总结

    前言: ButterKnife是一个专注于Android系统的View注入框架,以前总是要写很多findViewById来找到View对象,有了ButterKnife可以很轻松的省去这些步骤.是大神J ...

  3. n个数连接得到最小或最大的多位整数(携程)

    package numCombine;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s; import java.util.Comparat ...

  4. dom4j工具对XML写入修改删除操作实现

    import org.dom4j.Document; import org.dom4j.DocumentException; import org.dom4j.io.SAXReader; import ...

  5. JNI知识扩展

    JNI(Java Native Interface,JAVA原生接口) 使用JNI可以使Java代码和其他语言写的代码(如C/C++代码)进行交互. 问:为什么要进行交互? |- 首先,Java语言提 ...

  6. Linux基础(二)之命令

    01-基础命令 1. 创建一个目录 mkdir /data 创建多级目录 mkdir -p /oldboy/data 2. 查看目录里面的内容 ls /data 3. 查看目录里面的详细信息 ls - ...

  7. layui弹出层处理(获取、操作弹出层数据等)

    要点: 字符串被渲染为弹窗层之后,回自动转换为DOM,可以使用jq进行各种操作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 ...

  8. 转:extjs 添加loading状态的三种解决办法:

    extjs 添加loading状态的三种解决办法: 方法一: //materialGrid 指需要显示loading状态的控件id var o=Ext.getCmp('materialGrid'); ...

  9. 工程变更(ENGINEERING CHANGE)

    工程变更(ENGINEERING CHANGE)是企业活动重要的管制项目之一,依照实施的时间.目的不同,其管制细分如下:  ECN (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工程变更通知: ...

  10. "并发用户数量"的正确英文表示

    并发用户数量the number of concurrent users 最佳并发用户数量the optimum number of concurrent users 最大并发用户数量 the ma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