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备知识

1.1 基本概念

先来介绍的概念。

如图(a),(二叉)堆是一个近似的完全二叉树。树中的每一个结点对应数组中的一个元素。除了最底层外,该树是完全充满的,而且从左向右填充

堆可以用数组来实现,如图(b)所示。堆中的节点在数组中,按树广度优先遍历的结果依次排列。在这种实现方式下,堆应该包含两个基本属性:length,给出数组的长度;heap-size,表示堆中有多少个元素。

由于堆的这种特殊的结构,我们可以很容易根据一个结点的下标i计算出它的父节点、左孩子、右孩子的下标。计算公式如下:

parent(i) = i / 2;

left-child(i) = 2i;

right-child(i) = 2i + 1;

二叉堆有两种形式:最大堆、最小堆。在这两种形式中,结点的值都要满足以上给出的堆的性质。二者的差异在于:在最大堆中,父节点的值均大于子节点(根节点因为没有父节点,所以不要求在内);最小堆相反。

在用途上,最大堆通常用在堆排序算法中;最小堆通常用于构建优先队列。

我们定义,堆中每个结点的高度为该结点到叶结点最长简单路径上,边的数目。而堆的高度,就为根结点的高度。

1.2. 维护堆的性质

我们用 MAX-HEAPIFY 函数来维护以下标 i 为根结点的子树的最大堆性质(这里假定以下标left(i)为根结点的子树和以下标为right(i)为根结点的子树满足最大堆的性质)。MAX-HEAPIFY函数的输入为一个数组A和一个下标 i ,其思想是通过让 A[i] 的值在最大堆中“逐级下降”,从而使得以下标 i 为结点的子树重新遵循最大堆的性质。

下面是该算法的伪代码:

1.3 建堆

我们可以用置底向上的方法,利用过程 MAX-HEAPIFY 把一个大小为 n=A.length 的数组A[1~n]转化为最大堆。原理很简单,就是从倒数第2层(为说明方便,我们把根结点叫做第1层,其子结点叫做第2层,依次类推)开始,调用MAX-HEAPFY方法,直至到根结点。算法描述如下:

可以用以前介绍的循环不变式(见算法基础——算法导论(1)去证明以上算法的正确性:

初始化:在第一次循环迭代之前,需要构建的堆只包含最底层元素,当然满足堆的性质(这被称为平凡最大堆)

保持:假设循环迭代式在第i(1 ≤ i < A.length/2)次迭代时是成立的,即以下标为i的元素为根结点的子树满足最大堆的性质;当i = i + 1时,max-heapify方法的执行保证了,当以下标left(i)为根结点的子树和以下标为right(i)为根结点的子树满足最大堆的性质时,以下标i为根结点的子树满足最大堆的性质(这正是该方法的作用)。因此循环迭代式具有保持性。

终止:当循环终止时,根据保持性,需要构建的堆由初始化的只包含最底层元素,扩展为包含所有元素。

因此,算法正确。

2. 堆排序(heap-sort)

了解了以上的预备知识后,我们正式开始介绍堆排序。

下面给出堆排序算法:

简单地说,其原理是基于最大堆的根结点元素最大的性质。我们首先将待排序的数组构建为最大堆数组。然后遍历整棵树,每次遍历“取出”根结点,再调用 MAX-HEAPIFY 维护子树的最大堆性质,这样就能保证遍历时每次“取出”的元素是当前剩余元素中最大的。(“取出”不一定要真正的把元素从数组里取出,我们可以通过改变heap-size的值来达到此效果)

下面给出Java实现代码:

 // 测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 2, 1, 6, 3, 9, 7, 4, 0, 4 };
heapSort(array);
printArray(array);
} /**
* 堆排序
* @param 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heapSort(int[] array) {
buildMaxHeap(array);
int heapSize = array.length;
for (int i = array.length - 1; i > 0; i--) {
int temp = array[i];
array[i] = array[0];
array[0] = temp;
heapSize--;
maxHeapify(array, 0, heapSize);
}
} /**
* 维护以index为根节点的树的最大堆性质
*
* @param array
* 堆数组
* @param index
* 要维护的结点
*/
public static void maxHeapify(int[] array, int index, int heapSize) {
int leftIndex = 2 * index + 1;
int rightIndex = 2 * index + 2;
int largeIndex;
if (leftIndex < heapSize && array[leftIndex] > array[index]) {
largeIndex = leftIndex;
} else {
largeIndex = index;
}
if (rightIndex < heapSize && array[rightIndex] > array[largeIndex]) {
largeIndex = rightIndex;
}
if (largeIndex != index) {
int temp = array[largeIndex];
array[largeIndex] = array[index];
array[index] = temp;
maxHeapify(array, largeIndex, heapSize);
}
} /**
* 将array构建为最大堆数组
*
* @param 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buildMaxHeap(int[] array) {
int heapSize = array.length;
for (int i = (array.length - 2) / 2; i > -1; i--) {
maxHeapify(array, i, heapSize);
}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ay) {
for (int i : array) {
System.out.print(i + "");
}
System.out.println();
}

结果:

3. 算法分析

我们按照main方法的执行顺序来逐步分析算法的时间代价

① 先分析buildMaxHeap方法。要分析buildMaxHeap方法先要分析maxHeapify方法。

我们假设maxHeapify方法在每次执行时,都会进行执行递归操作,在最坏的情况(树的最底层恰好半满)下,子树的规模是原来的2/3。其他时间为常量θ(1);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运行时间的递归式:

T(n) ≤T(2n/3)+θ(1),

可解得,T(n) = O(lgn),即maxHeapify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lgn)。

我们对buildMaxHeap方法进行粗略估计,它会调用O(n)次maxHeapify方法,而其他时间为常量θ(1),因此buildMaxHeap方法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lgn)。

但是这个上界显然不是渐进紧确的。因为事实上maxHeapify方法时间与结点的高度有关,而且大部分结点的高度都很小。

我们可以利用如下性质得到一个紧确的上界:包含n个元素的堆的高度是[lgn]([]表示向下取整);高度为h的堆至多包含【n/2^(h+1)】(【】表示向上去整)。

我们设在高度为h的结点上运行maxHeapify方法的时间代价是O(h),那么buildMaxHeap方法的总时间代价可以表示为:

所以,buildMaxHeap的时间复杂度为O(n)。

②我们再分析heapSort中的for循环。for循环执行n-1次,而每次循环执行的时间复杂度为O(lgn),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lgn)。

③ 其他运行时间为常量O(1)。

因此heapSort的时间复杂度为O(nlgn)。

4. 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

这一小节我们关注:如何基于最大堆来实现最大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

4.1 什么是最大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

最大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是一种用来维护一组数据构成的集合S的数据结构。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关键值(key)。一个最大优先队列支持以下操作:

① maximum(s):返回集合s中具有最大关键字(key)的元素;

② extractMax(s):去掉并返回集合s中具有最大关键字(key)的元素;

③ increaseKey(s, x, k):将元素x的值增加到k(假设k的值不小于x);

④ insert(s, x):把元素x插入集合s中,即s = s U x。

4.2 方法的实现

① maximum(s)的实现很简单,直接返回根结点:

② extractMax(s)的实现同样简单,在返回根结点之前,先将其从树中“摘掉”,将堆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挂载到根结点,再执行maxHeapify方法维护最大堆性质:

③ increaseKey(s, x, k)的实现方式是将下标为x的结点的值修改为k后,不断的与其父结点的值相比较,直至最终找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满足最大堆性质:

④ insert(s, x)方法利用了increaseKey(s, x, k)方法。具体做法是,先将x赋一个非常小的值,然后调用increaseKey(s, x, k)方法修改x的值为k。

4.3 补充说明

以上方法的具体代码实现和时间代价分析就不给出了,与堆排序类似(实际上就是堆排序的应用推演)。

最大优先队列的应用应该是很广泛的。比如用于任务调度,我们可以用insert(s, x)方法来提交一个任务;用extractMax(s)方法来获取任务;而increaseKey(s, x, k)方法可以用来修改任务的优先级。

显然,最大优先队列里记录的只是需要存储的对象的句柄(handle),其具体表现形式依赖于具体的应用程序。

最大优先队列相反的是最小优先队列,它的实现方式基本与最大优先队列一致(是相反的),它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以后会给出。

堆排序与优先队列——算法导论(7)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基本数据结构(2)——算法导论(12)

    1. 引言     这一篇博文主要介绍链表(linked list),指针和对象的实现,以及有根树的表示. 2. 链表(linked list) (1) 链表介绍      我们在上一篇中提过,栈与队 ...

  2. 利用堆实现堆排序&amp;优先队列

    数据结构之(二叉)堆一文在末尾提到"利用堆能够实现:堆排序.优先队列.".本文代码实现之. 1.堆排序 如果要实现非递减排序.则须要用要大顶堆. 此处设计到三个大顶堆的操作:(1) ...

  3. 【ZZ】堆和堆的应用:堆排序和优先队列

    堆和堆的应用:堆排序和优先队列 https://mp.weixin.qq.com/s/dM8IHEN95IvzQaUKH5zVXw 堆和堆的应用:堆排序和优先队列 2018-02-27 算法与数据结构 ...

  4. 堆的源码与应用:堆排序、优先队列、TopK问题

    1.堆 堆(Heap))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是实现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s)首选的数据结构.由于堆有很多种变体,包括二项式堆.斐波那契堆等,但是这里只考虑最常见的就是二叉堆(以下简称 ...

  5. 算法导论第十八章 B树

    一.高级数据结构 本章以后到第21章(并查集)隶属于高级数据结构的内容.前面还留了两章:贪心算法和摊还分析,打算后面再来补充.之前的章节讨论的支持动态数据集上的操作,如查找.插入.删除等都是基于简单的 ...

  6. MIT算法导论——第五讲.Linear Time Sort

    本栏目(Algorithms)下MIT算法导论专题是个人对网易公开课MIT算法导论的学习心得与笔记.所有内容均来自MIT公开课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中Charles E. ...

  7. 《算法导论》读书笔记之排序算法—Merge Sort 归并排序算法

    自从打ACM以来也算是用归并排序了好久,现在就写一篇博客来介绍一下这个算法吧 :)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显示了完整的归并排序过程.例如数组{38, 27, 43, 3, 9, 82, 10}. 在算法导 ...

  8. 《算法导论》学习总结 — XX.第23章 最小生成树

    一.什么叫最小生成树 一个无向连通图G=(V,E),最小生成树就是联结所有顶点的边的权值和最小时的子图T,此时T无回路且连接所有的顶点,所以它必须是棵树. 二.为什么要研究最小生成树问题 <算法 ...

  9. "《算法导论》之‘排序’":线性时间排序

    本文参考自一博文与<算法导论>. <算法导论>之前介绍了合并排序.堆排序和快速排序的特点及运行时间.合并排序和堆排序在最坏情况下达到O(nlgn),而快速排序最坏情况下达到O( ...

随机推荐

  1. CMS模板应用调研问卷

    截止目前,已经有数十家网站与我们合作,进行了MIP化改造,在搜索结果页也能看到"闪电标"的出现.除了改造方面的问题,MIP项目组被问到最多的就是:我用了wordpress,我用了织 ...

  2. .NET Core中间件的注册和管道的构建(3) ---- 使用Map/MapWhen扩展方法

    .NET Core中间件的注册和管道的构建(3) ---- 使用Map/MapWhen扩展方法 0x00 为什么需要Map(MapWhen)扩展 如果业务逻辑比较简单的话,一条主管道就够了,确实用不到 ...

  3. JS判断鼠标进入容器方向的方法和分析window.open新窗口被拦截的问题

    1.鼠标进入容器方向的判定 判断鼠标从哪个方向进入元素容器是一个经常碰到的问题,如何来判断呢?首先想到的是:获取鼠标的位置,然后经过一大堆的if..else逻辑来确定.这样的做法比较繁琐,下面介绍两种 ...

  4. 为IEnumerable<T>添加RemoveAll<IEnumerable<T>>扩展方法--高性能篇

    最近写代码,遇到一个问题,微软基于List<T>自带的方法是public bool Remove(T item);,可是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到诸如RemoveAll<IEnumerab ...

  5. Python学习

    Python基础教程        网易云课堂-零基础入门学习Python

  6. ABP文档翻译--值对象

    本人是ABP初学者,在看英文文档和@tkb至简 的ABP框架理论研究总结(典藏版)时,发现大神@tkb至简中少了对Value Objects的翻译,看文档是新的,大神没时间把,小弟给补充上. 介绍 值 ...

  7. Missing Push Notification Entitlement 问题

    最近打包上传是遇到一个问题: 描述: Missing Push Notification Entitlement - Your app includes an API for Apple's Push ...

  8. git如何切换远程仓库

    场景 工作时可能由于git仓库的变动,需要我们将已有代码切换仓库.比如我们先用的gitlab,现在要切换到github上. 迁移命令 代码迁移其实也很简单. 先保证本地代码是最新代码 $ git pu ...

  9. mysql 赋予用户权限

    # 赋予权限MySQL> grant 权限参数 on 数据库名称.表名称 to 用户名@用户地址 identified by '用户密码'; # 立即生效权限MySQL> flush pr ...

  10. [AlwaysOn Availability Groups] 健康模型 Part 2 ——扩展

    健康模型扩展 第一部分已经介绍了AlwayOn健康模型的概述.现在是创建一个自己的PBM策略,然后设置为制定的归类.创建这些策略,创建之后修改一下配置,dashboard就会自动评估这些策略. 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