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che介绍

由于Django是动态网站,所有每次请求均会去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当程序访问量大时,耗时必然会更加明显,最简单解决方式是使用:缓存。

缓存工作原理:缓存是将一些常用的数据保存内存或者memcache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用户来访问这些数据时,则不再去执行数据库及渲染等操作,而是直接从内存或memcache的缓存中去取得数据,然后返回给用户。

Django提供了6种缓存方式:

  • 开发调试缓存
  • 内存缓存
  • 文件缓存
  • 数据库缓存
  • Memcache缓存(使用python-memcached模块)
  • Memcache缓存(使用pylibmc模块)

这里不多介绍,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官方文档:https://docs.djangoproject.com/en/dev/topics/cache/

二、Redis缓存

要想在Django配置Redis缓存,则需要先安装依赖:

pip3 install django-redis

settings.py配置: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_redis.cache.RedisCache",
"LOCATION": "redis://127.0.0.1:6379",
"OPTIONS": {
"CLIENT_CLASS": "django_redis.client.DefaultClient",
"CONNECTION_POOL_KWARGS": {"max_connections": 100}
# "PASSWORD": "密码",
}
}
}

视图中连接(手动操作redis):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HttpResponse
from django_redis import get_redis_connection def index(request):
r = get_redis_connection("default")
r.hmset("name_a", {"key_a": "value_a", "key_b": "value_b"})
return HttpResponse("设置redis") def order(request):
r = get_redis_connection("default")
val = r.hmget("name_a", ["key_a", "key_b"])
print(val) # [b'value_a', b'value_b']
return HttpResponse("获取redis")

三、应用

全站使用缓存

使用中间件,经过一系列的认证等操作,如果内容在缓存中存在,则使用 FetchFromCacheMiddleware 获取内容并返回给用户,当返回给用户之前,判断缓存中是否已经存在,如果不存在则UpdateCacheMiddleware 会将缓存保存至缓存,从而实现全站缓存。

MIDDLEWARE = [
'django.middleware.cache.UpdateCacheMiddleware', # 放在第一
# 其他中间件...
'django.middleware.cache.FetchFromCacheMiddleware', # 放在最后
] CACHE_MIDDLEWARE_ALIAS = "" # 用于存储的缓存别名
CACHE_MIDDLEWARE_SECONDS = 600 # 每个页面应缓存的秒数
CACHE_MIDDLEWARE_KEY_PREFIX = "" # 如果使用相同的Django安装在多个站点之间共享缓存,请将其设置为站点名称或此Django实例特有的其他字符串,以防止发生密钥冲突。如果你不在乎,请使用空字符串。

测试: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HttpResponseimport time
def index(request):
t = time.time()
return HttpResponse("时间:{}".format(str(t))) def home(request):
t = time.time()
return HttpResponse("时间:{}".format(str(t)))

可以发现,index或者home页面第一次返回的时间是多少,往后10分钟以内,时间都是不变的。

单独视图缓存(记得取消全站缓存中间件配置)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HttpResponse
from django.views.decorators.cache import cache_page
import time @cache_page(60 * 10)
def index(request):
t = time.time()
return HttpResponse("时间:{}".format(str(t))) def home(request):
t = time.time()
return HttpResponse("时间:{}".format(str(t)))

这次,index页面第一次访问返回的时间需要过10分钟再次访问才能变化,而home页面返回的时间是时时刻刻变化的。

模板局部视图使用

# 1.引入TemplateTag
{% load cache %} # 2.使用缓存
{% cache 600 name %} # 缓存超时(秒) 和 缓存片段的名称(名称按原样使用)
缓存内容
{% endcache %}

示例:

# views.py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import time def index(request):
t = time.time()
return render(request, "index.html", {"t": t})
# 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 load cache %} {% cache 10 current_time %}
<h1>{{ t }}</h1>
{% endcache %}
</body>
</html>

四、使用场景说明

# 一般来说我们用 Django 来搭建一个网站,要用到数据库等。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def index(request):
# 读取数据库等 并渲染到网页
# 数据库获取的结果保存到 queryset 中
return render(request, 'index.html', {'queryset':queryset})
# 像这样每次访问都要读取数据库,一般的小网站没什么问题,当访问量非常大的时候, 就会有很多次的数据库查询,肯定会造成访问速度变慢,服务器资源占用较多等问题。 #--------------------------------------------------------------------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from django.views.decorators.cache import cache_page @cache_page(60 * 10) # 秒数,这里指缓存10分钟,不直接写600是为了提高可读性
def index(request):
# 读取数据库等 并渲染到网页
return render(request, 'index.html', {'queryset':queryset})
# 当使用了cache后,访问情况变成了如下:访问一个网址时, 尝试从 cache 中找有没有 缓存内容,如果需要的数据在缓存中没有缓存内容,则去数据库取,渲染返回页面,同时 将这些数据保存在缓存中,在一定时间内,当用户再次访问页面时,就没必要去数据库取 了,直接从缓存中拿到数据。

Django 缓存之配置Redis的更多相关文章

  1. Django缓存优化之redis

    Redis 概述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Inmemory key-value 存储系统,性能高,很大程度上补偿了 memcached 的不足.支持多种存储类型,包括 string, list, se ...

  2. Django项目settings配置redis连接

    CACHES = { "default": { "BACKEND": "django_redis.cache.RedisCache", &q ...

  3. Django缓存设置

    由于Django构建得是动态网站,每次客户端请求都要严重依赖数据库,当程序访问量大时,耗时必然会更加明显,最简单解决方式是使用:缓存,缓存将一个某个views的返回值保存至内存或者memcache中, ...

  4. django 缓存 实现

    由于Django构建得是动态网站,每次客户端请求都要严重依赖数据库,当程序访问量大时,耗时必然会更加明显,最简单解决方式是使用:缓存,缓存将一个某个views的返回值保存至内存或者memcache中, ...

  5. Django分别使用Memcached和Redis作为缓存的配置(Linux环境)

    1 使用memcached 1.1 安装memcached 安装(Linux) sudo apt install memcached 启动 #方式一: service memcached start ...

  6. Redis使用和部分源码剖析以及Django缓存和redis的关系

    0.特点: a.持久化 b.单进程.单线程 c.5大数据类型    d.用于操作内存的软件.    e.虽然是缓存数据库但是可以做持久化的工作 MySQL是一个软件,帮助开发者对一台机器的硬盘进行操作 ...

  7. Django的几种缓存的配置

    1.缓存的简介 在动态网站中,用户所有的请求,服务器都会去数据库中进行相应的增,删,查,改,渲染模板,执行业务逻辑,最后生成用户看到的页面. 当一个网站的用户访问量很大的时候,每一次的的后台操作,都会 ...

  8. Django 缓存 使用 Redis Memcached 为网站提速

    RedisRedis是一种键值对类型的内存数据库,读写内存比读写硬盘快,我们在Django里面使用Redis非常方便,下面给出详细步骤 基于Ubuntu 1. 安装Redis和django-redis ...

  9. Django:缓存及相关配置

    缓存 由于Django是动态网站,所有每次请求均会去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当程序访问量大时,耗时必然会更加明显,最简单解决方式是使用:缓存,缓存将一个某个views的返回值保存至内存或者memcache ...

随机推荐

  1. node inspector的安装以及使用【已经淘汰了】

    https://github.com/node-inspector/node-inspector 前提 1.npm install -g node-pre-gyp https://github.com ...

  2. python 代码混淆工具汇总

    pyminifier Pyminifier is a Python code minifier, obfuscator, and compressor. Note For the latest, co ...

  3. mac系统下的常用命令

    这是我日常在mac下记录的一些常用终端命令: 1 java 2 javac 3 exit 4 /Users/lianxumac/Desktop/apktool1.5.2/反编译 ; exit; 5 / ...

  4. 微信扫码下载APK遮罩提示示例

    由于微信的限制,应用文件在内置浏览器中下载全部被屏蔽掉,造成很多人用微信扫描二维码下载时,界面显示一片空白,容易误导以为在下载呢.按照当前主流习惯,做一个提示用户在浏览器中打开下载的遮罩.网上很多现成 ...

  5. jQuery——表单应用(4)

    HTML: <!--复选框应用-->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 ...

  6. random模块思维导图

  7. uiautomatorviewer详解

    一,uiautomatorviewer是什么? Android 4.1发布的,uiautomator是用来做UI测试的.也就是普通的手工测试,点击每个控件元素 看看输出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比如 登陆界 ...

  8. Kafka~消费的有效期

    消息的过期时间 我们在使用Kafka存储消息时,如果已经消费过了,再永久存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有,kafka为我们提供了消息文件的过期策略,可以通过配置server.properies来实现# vi ...

  9. 93. [NOIP2001] 数的划分

    问题描述 将整数n分成k份,且每份不能为空,任意两种方案不能相同(不考虑顺序). 例如:n=7,k=3,下面三种分法被认为是相同的. 1,1,5; 1,5,1; 5,1,1; 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

  10. JavaScript(十二)事件

    Dom事件 1.DOM0级事件 on事件 只能 监听冒泡阶段 切只能绑定一个事件 dom.onclick = function(){}; 2.Dom2级事件 可以绑定多次事件    可以通过设置f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