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算法的作用
计算出Virtual DOM中真正变化的部分,并只针对该部分进行原生DOM操作,而非重新渲染整个页面。

  传统diff算法
  通过循环递归对节点进行依次对比,算法复杂度达到 O(n^3) ,n是树的节点数,这个有多可怕呢?——如果要展示1000个节点,得执行上亿次比较。。即便是CPU快能执行30亿条命令,也很难在一秒内计算出差异。
  react的diff算法

  diff算法是调和的具体实现。

    调和:将Virtual DOM树转换成actual DOM树的最少操作的过程 称为 调和 。

  diff策略
    React用 三大策略 将O(n^3)复杂度 转化为 O(n)复杂度

  策略一(tree diff):
    Web UI中DOM节点跨层级的移动操作特别少,可以忽略不计。

  策略二(component diff):
    拥有相同类的两个组件 生成相似的树形结构,
    拥有不同类的两个组件 生成不同的树形结构。

  策略三(element diff):
    对于同一层级的一组子节点,通过唯一id区分。

  tree diff算法

  (1)React通过updateDepth对Virtual DOM树进行层级控制
  (2)对树分层比较,两棵树 只对同一层次节点 进行比较。如果该节点不存在时,则该节点及其子节点会被完全删除,不会再进一步比较。
  (3)只需遍历一次,就能完成整棵DOM树的比较。
    

  对于策略一,React 对树进行了分层比较,两棵树只会对同一层次的节点进行比较。

  只会对相同层级的 DOM 节点进行比较,当发现节点已经不存在时,则该节点及其子节点会被完全删除,不会用于进一步的比较。

  如果出现了 DOM 节点跨层级的移动操作。

  如上图这样,A节点就会被直接销毁了。

  Diif 的执行情况是:create A -> create C -> create D -> delete A

  component diff
  React对不同的组件间的比较,有三种策略
  (1)同一类型的两个组件,按原策略(层级比较)继续比较Virtual DOM树即可。

  (2)同一类型的两个组件,组件A变化为组件B时,可能Virtual DOM没有任何变化,如果知道这点(变换的过程中,Virtual DOM没有改变),可节省大量计算时间,所以 用户 可以通过 shouldComponentUpdate() 来判断是否需要 判断计算。

  (3)不同类型的组件,将一个(将被改变的)组件判断为dirty component(脏组件),从而替换 整个组件的所有节点

  注意:如果组件D和组件G的结构相似,但是 React判断是 不同类型的组件,则不会比较其结构,而是删除 组件D及其子节点,创建组件G及其子节点。

  element diff
  当节点处于同一层级时,diff提供三种节点操作:删除、插入、移动

  插入:组件 C 不在集合(A,B)中,需要插入

  删除:(1)组件 D 在集合(A,B,D)中,但 D的节点已经更改,不能复用和更新,所以需要删除 旧的 D ,再创建新的。

  (2)组件 D 之前在 集合(A,B,D)中,但集合变成新的集合(A,B)了,D 就需要被删除。

  移动:组件D已经在集合(A,B,C,D)里了,且集合更新时,D没有发生更新,只是位置改变,如新集合(A,D,B,C),D在第二个,无须像传统diff,让旧集合的第二个B和新集合的第二个D 比较,并且删除第二个位置的B,再在第二个位置插入D,而是 (对同一层级的同组子节点) 添加唯一key进行区分,移动即可。

  element diff
  当节点处于同一层级时,diff提供三种节点操作:删除、插入、移动

  插入:组件 C 不在集合(A,B)中,需要插入

  删除:(1)组件 D 在集合(A,B,D)中,但 D的节点已经更改,不能复用和更新,所以需要删除 旧的 D ,再创建新的。

  (2)组件 D 之前在 集合(A,B,D)中,但集合变成新的集合(A,B)了,D 就需要被删除。

  移动:组件D已经在集合(A,B,C,D)里了,且集合更新时,D没有发生更新,只是位置改变,如新集合(A,D,B,C),D在第二个,无须像传统diff,让旧集合的第二个B和新集合的第二个D 比较,并且删除第二个位置的B,再在第二个位置插入D,而是 (对同一层级的同组子节点) 添加唯一key进行区分,移动即可。

  移动的条件:

  • 对新集合中的节点进行循环遍历,新旧集合中是否存在相同节点

  • nextIndex: 新集合中当前节点的位置

  • lastIndex: 访问过的节点在旧集合中最右的位置(最大位置)

  • If (child._mountIndex < lastIndex)

  情形一:新旧集合中存在相同节点但位置不同时,如何移动节点

  

  (1)看着上图的 B,React先从新中取得B,然后判断旧中是否存在相同节点B,当发现存在节点B后,就去判断是否移动B。
  B在旧 中的index=1,它的lastIndex=0,不满足 index < lastIndex 的条件,因此 B 不做移动操作。此时,一个操作是,lastIndex=(index,lastIndex)中的较大数=1.

  注意:lastIndex有点像浮标,或者说是一个map的索引,一开始默认值是0,它会与map中的元素进行比较,比较完后,会改变自己的值的(取index和lastIndex的较大数)。

  (2)看着 A,A在旧的index=0,此时的lastIndex=1(因为先前与新的B比较过了),满足index<lastIndex,因此,对A进行移动操作,此时lastIndex=max(index,lastIndex)=1

  (3)看着D,同(1),不移动,由于D在旧的index=3,比较时,lastIndex=1,所以改变lastIndex=max(index,lastIndex)=3

  (4)看着C,同(2),移动,C在旧的index=2,满足index<lastIndex(lastIndex=3),所以移动。

  由于C已经是最后一个节点,所以diff操作结束。

  情形二:新集合中有新加入的节点,旧集合中有删除的节点

  (1)B不移动,不赘述,更新l astIndex=1

  (2)新集合取得 E,发现旧不存在,故在lastIndex=1的位置 创建E,更新lastIndex=1

  (3)新集合取得C,C不移动,更新lastIndex=2

  (4)新集合取得A,A移动,同上,更新lastIndex=2

  (5)新集合对比后,再对旧集合遍历。判断 新集合 没有,但 旧集合 有的元素(如D,新集合没有,旧集合有),发现 D,删除D,diff操作结束。

  diff的不足与待优化的地方

  看图的 D,此时D不移动,但它的index是最大的,导致更新lastIndex=3,从而使得其他元素A,B,C的index<lastIndex,导致A,B,C都要去移动。

理想情况是只移动D,不移动A,B,C。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尽量减少类似将最后一个节点移动到列表首部的操作,当节点数量过大或更新操作过于频繁时,会影响React的渲染性能。

diff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虚拟dom与diff算法 分析

    好文集合: 深入浅出React(四):虚拟DOM Diff算法解析 全面理解虚拟DOM,实现虚拟DOM

  2. React Diff算法

    Web界面由DOM树来构成,当其中某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其实就是对应的某个DOM节点发生了变化.在React中,构建UI界面的思路是由当前状态决定界面.前后两个状态就对应两套界面,然后由React来比较 ...

  3. React的Diff算法

    使用React或者RN开发APP如果不知道Diff算法的话简直是说不过去啊.毕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句老话从远古喊到现代了. 以下内容基本是官网文章的一个总结.压缩.这次要谦虚 ...

  4. ReactiveNative学习之Diff算法

    React 源码剖析系列 - 不可思议的 react diff深入浅出React(四):虚拟DOM Diff算法解析React diff 算法总结链接引用的文章React出于性能的考虑,为了避免频繁操 ...

  5. Vue源码终笔-VNode更新与diff算法初探

    写完这个就差不多了,准备干新项目了. 确实挺不擅长写东西,感觉都是罗列代码写点注释的感觉,这篇就简单阐述一下数据变动时DOM是如何更新的,主要讲解下其中的diff算法. 先来个正常的html模板: & ...

  6. React——diff算法

    react的diff算法基于两个假设: 1.不同类型的元素会产生不同的树 2.通过设置key,开发者能够提示那些子组件是稳定的 diff算法 当比较两个树时,react首先会比较两个根节点,接下来具体 ...

  7. 详解vue的diff算法

    前言 我的目标是写一个非常详细的关于diff的干货,所以本文有点长.也会用到大量的图片以及代码举例,目的让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一定弄明白diff的边边角角. 先来了解几个点... 1.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 ...

  8. 浅析vue2.0的diff算法

    一.前言 如果不了解virtual dom,要理解diff的过程是比较困难的. 虚拟dom对应的是真实dom, 使用document.CreateElement 和 document.CreateTe ...

  9. Virtual DOM 系列三:Diff算法

    DOM操作是昂贵的,为了减少DOM操作,才有了Virtual DOM.而Virtual DOM的关键就是通过对比新旧vnode,找出差异部分来更新节点.对比的关键算法就是Diff算法. 历史由来: d ...

  10. 虚拟DOM和react中的diff算法总结

    https://blog.csdn.net/qq_26708777/article/details/78107577 一.虚拟DOM 1.什么是虚拟DOM及原理        把真实DOM树,变成js ...

随机推荐

  1. 前端知识点总结——jQuery(下)

    1. 排队和并发 1.并发: 多个css属性同时变化放在一个animate函数内的多个css属性默认并发变化 2.排队: 多个css属性先后变化对同一个元素,先后调用多个动画API,都是排队执行原理: ...

  2. SDRAM

    环境:STM32F769discovery板  SDRAM芯片:用的MT48LC4M32B2B5-6A 16Mbyte (sdram和flash一般标的容量都是bit) 硬件图:   第一步 配置FM ...

  3. opencv::Laplance算子

    Laplance算子 理论:在二阶导数的时候,最大变化处的值为零即边缘是零值.通过二阶导数计算,依据此理论我们可以计算图像二阶导数,提取边缘. 拉普拉斯算子(Laplance operator) 处理 ...

  4. 图像处理笔记(二十一):halcon在图像处理中的运用

    概要: 分水岭算法做图像分割 二维码识别 稍后将其他几篇笔记全都补充上概要方便查询. 分水岭算法做图像分割 使用距离变换结合分水岭算法实现图像分割,可以用来分割仅通过阈值分割还是有边缘连接在一起的情况 ...

  5. python类中的self

    class User: def walk(self): print(self,"正在慢慢走") # User.walk() # 会报错 TypeError: walk() miss ...

  6. pycharm中常见错误提示

    1.类中定义函方法 PyCharm 提示Method xxx may be 'static': 原因:该方法不涉及对该类属性的操作,编译器建议声明为@staticmethod

  7. 利用ansible书写playbook在华为云上批量配置管理工具自动化安装ceph集群

    首先在华为云上购买搭建ceph集群所需云主机: 然后购买ceph所需存储磁盘 将购买的磁盘挂载到用来搭建ceph的云主机上 在跳板机上安装ansible 查看ansible版本,检验ansible是否 ...

  8. ArcGIS Engine空间查询功能的实现(QueryFilterClass+SpatialFilterClass)

    地图中包含大量的信息,为了快速地了解所需信息,必须借助为空间数据专门编写的空间查询功能. 空间查询主要有两种类型: 基于属性的查询,也称为属性查询. 基于空间位置的查询,也称为空间查询. 查询类的基本 ...

  9. Mybatis源码阅读 之 玩转Executor

    承接上篇博客, 本文探究MyBatis中的Executor, 如下图: 是Executor体系图 本片博客的目的就是探究如上图中从顶级接口Executor中拓展出来的各个子执行器的功能,以及进一步了解 ...

  10. 史上最轻松入门之Spring Batch - 轻量级批处理框架实践

    从 MariaDB 一张表内读 10 万条记录,经处理后写到 MongoDB . Batch 任务模型 具体实现 1.新建 Spring Boot 应用,依赖如下: <!-- Web 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