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angular2 基础概念和结构 ----angular2系列(二)
前言:
angular2官方将框架按以下结构划分:
- Module
- Component
- Template
- Metadata
- Data Binding
- Directive
- Service
- Dependency Injection
本文简单介绍一下,这些知识点,以浅入的方式理解angular2的基础概念和结构。
一、Module (模块)
- Angular 是模块化的.
- Modules 导出 classes, function, values , 以便在其他模块导入使用.
- angular应用由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做此模块相关的事情
组件、方法、类、服务等,他们都可以成为模块。
module基本使用
自定义一个模块文件和main入口文件:
app.component.ts
main.ts
export class AppComponent { } //新建 app.component.ts 并导出当前自定义模块:
import { AppComponent } from './app.component'; //在入口文件main.ts 引用自定义模块app.component:
import { Component } from 'angular/core'; //引入angular自带模块Component:
引用自定义模块,需要加上路径,ng会根据路径找到模块,而框架本身的模块不需要路径,它会自动匹配到相应模块。
学习过node的,相信都应该理解。
二、Component (组件)
在angular2中,Component 是我们构建页面元素和逻辑的主要方式,而在angular1中要实现这些需要directives, controllers和scope。
在angular2, 他们都被合成到了Component里。
例子:
import {Component} from 'angular2/core' @Component({
selector: 'my-component',
template: '<div>Hello my name is {{name}}. <button (click)="sayMyName()">Say my name</button></div>'
})
export class MyComponent {
constructor() {
this.name = 'Max'
}
sayMyName() {
console.log('My name is', this.name)
}
}
selector 指定了自定义标签,template配置好了dom元素、绑定了数据和事件, this实际代替了angular1中的scope
最后,在html里我们可以用<my-component></my-component>标签创建当前Component。
三、Template (模板)
angular2 的 html template大部分还是一般的html,只是会混合一些框架可识别的属性或者指令,比如:()、{}、 {{}}、 [()] 等。实际就和一般的模板引擎差不多
<h2>Hero List</h2>
<p><i>Pick a hero from the list</i></p>
<div *ngFor="let hero of heroes" (click)="selectHero(hero)">
{{hero.name}}
</div>
<hero-detail *ngIf="selectedHero" [hero]="selectedHero"></hero-detail>
四、Metadata (元数据)
什么是元数据?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组织、数据域及其关系的信息。
在angular2中,如下例:
selector、templateUrl、directives、providers 他们都是元数据
import {Component} from 'angular2/core';
@Component({
selector: 'hero-list',
templateUrl: 'app/hero-list.component.html',
directives: [HeroDetailComponent],
providers: [HeroService]
})
export class HeroesComponent { ... }
template, metadata, component 相互作用组成视图,而metadata就是关联组件和模板的数据。
五、Data Binding (数据绑定)
用过angular的一个特色就是双向绑定,这个在ng1里就已经赫赫有名了。
如下图,
图中告知了数据的流动方向,
{{value}}和[property]='value',变量绑定在Component中,只要在Component中控制变量值改变,dom中就会更新,它是单向的。
(event)是事件绑定,是单向的,在dom中触发,从而告知Component。
[(ng-model)]或者[(ngModel)]实现双向绑定, angular1中,我们要实现双向绑定是用ng-model="xx",angular2中从用法上来说确实只是多加了两个括号。
angular2中有个通用规则,ng-model ngModel,中线分割和驼峰命名相等。
六、Directive(指令)
angular模板是动态的,渲染模板的时候dom根据directive的规则转换并渲染。
<div *ngFor="let hero of heroes"></div> //*ngFor循环遍历heroes
<input [(ngModel)]="hero.name"> //[(no-model])双向绑定
以上这些都是angular2自带的指令。
我们也可以自己定义指令。
单从概念上来说,angular1和2的指令几乎是一样的。他们改变的不过是写法和使用方式。
七、Service(服务)
几乎一切我们开发的代码都可以算是服务。比如:一个特定的class、一个工具类或者一个组件。
服务就是一个概念,angular本身没有为它实现什么基类。angular只是让我们遵循一个规则,按照规则,我们写出我们想要的实质代码,
组成一个个小的服务,最后通过框架把它们组成我们的应用。这些服务都通过 “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 的方式为我们的应用提供服务。
八、Dependency Injection(依赖注入)
“依赖注入”连接和应用在整个框架,当你想在一个“组件”里使用一个“服务”时,你需要通过“依赖注入”的方式,把服务载入到当前组件,
并在组件申明使用它。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
bootstrap(AppComponent, [TheService]);
这样直接把这个service注入到整个app里面。然后这个app-component包括它所有的子模块都能使用 TheService这个service。
在Angular2里面所有的service是单例的,一旦在当前模块生成了单例service,它的子模块都将共同使用它。他们都将操作同一个service。
如果需要每个子模块都使用唯一的service,就要使用第二种方式:
@Component({
selector: 'hero-editor',
providers: [RestoreService]
})
在component的providers里面直接注入service。
“依赖注入” 就是把我们需要的服务提供给我们应用的其他服务,让它们之间能够相互使用。
小结:
我们这里大致介绍了下angular2的结构和这八个基础知识,从入门来说,我们仅仅是了解一些浅显的知识。
搞清楚基本结构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后期的深入学习和使用。
通过本文, 再实践一下angular2官网的 5 MIN QUICKSTART 会不会要好理解一些了呢?
最后附一张总结图:
以上图片来自angular2官网,内容经过本人理解过滤,此文仅仅是学习笔记分享, 理解不深, 有望后续更新。
理解 angular2 基础概念和结构 ----angular2系列(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 白日梦的ES笔记三:万字长文 Elasticsearch基础概念统一扫盲
目录 一.导读 二.彩蛋福利:账号借用 三.ES的Index.Shard及扩容机制 四.ES支持的核心数据类型 4.1.数字类型 4.2.日期类型 4.3.boolean类型 4.4.二进制类型 4. ...
- 快速入门系列--WCF--01基础概念
转眼微软的WCF已走过十个年头,它是微软通信框架的集大成者,将之前微软所有的通信框架进行了整合,提供了统一的应用方式.记得从自己最开始做MFC时,就使用过Named Pipe命名管道,之后做Winfo ...
- .NET技术面试题系列(1) 基础概念
这是.NET技术面试题系列第一篇,今天主要分享基础概念. 1.简述 private. protected. public.internal 修饰符的访问权限 private : 私有成员, 在类的内部 ...
- Spring Cloud Security OAuth2.0 认证授权系列(一) 基础概念
世界上最快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本文已收录[架构技术专栏]关注这个喜欢分享的地方. 前序 最近想搞下基于Spring Cloud的认证授权平台,总体想法是可以对服务间授权,想做一个基于Agent 的无 ...
- MongoDB入门系列(一):基础概念和安装
概述 MongoDB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作为入门系列的第一篇本篇文章主要介绍Mongdb的基础概念知识包括命名规则.数据类型.功能以及安装等. 环境: OS:Windows Versi ...
- HTTP 协议基础概念和报文结构
基础概念 1.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构建技术有3项: (1)把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作为页面的文 ...
- 关系型数据库基础概念:MySQL系列之开篇
一.基础概念 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指利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1.数据库(Database,DB)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要按照一定 ...
-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及其基础概念简介
机器学习及其基础概念简介 作者:白宁超 2016年12月23日21:24:51 摘要: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热潮,各种图书层出不穷.然而多数是基础理论知识介绍,缺乏实现的深入理解.本系列文章是作者结 ...
- Java面试题精选(一)基础概念和面向对象
-- 基础概念和面向对象 -- 全程将为大家剖析几大部分内容,由于学习经验有限,望大家谅解并接受宝贵的意见: 基础概念部分 ★★ : 常出现的高频率单词的区别理解(异常. ...
随机推荐
- mysql 基本操作语句
mysql 基本操作笔记: 创建表demo:CREATE TABLE `role` ( `role_id` int(1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 ...
- 练习1-12:编写一个程序,以每行一个单词的形式打印其输入(C程序设计语言 第2版)
#include <stdio.h> #define NOT_BLANK 1 #define BLANK 0 main() { int c; int last_ch = NOT_BLANK ...
- zabbix3.x web设置手册(2)
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10.50.32.48/zabbix/setup.php 如下图: 点击Next step: 如上图,右侧全为ok,则点击Next step:若右侧有fail的情况,需要 ...
- C#设置打开新窗口的位置
C#打开窗口的位置的位置设置 引入命名空间using System.Drawing; 一.如果是打开在显示器正中间则很简单: Form对象.StartPosition = FormStartPosit ...
- 对初学者的MPLS 常见问题
对初学者的MPLS 常见问题 2015年6月8日 16:04 阅读 186 问:什么是多协议标签交换 (MPLS)? 答:MPLS是一种数据包转发技术,该技术使用标签来做出数据转发决策. 利用MPLS ...
- SqlServer2012 数据库的同步之发布+订阅
文章参考了百度过的文章,因为版本不同,操作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现在整理一下,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 发布订阅份为两个步骤:1.发布.2订阅.首先在数据源数据库服务器上对需要同步的数据进行发布,然后在 ...
- [.NET领域驱动设计实战系列]专题五:网上书店规约模式、工作单元模式的引入以及购物车的实现
一.前言 在前面2篇博文中,我分别介绍了规约模式和工作单元模式,有了前面2篇博文的铺垫之后,下面就具体看看如何把这两种模式引入到之前的网上书店案例里. 二.规约模式的引入 在第三专题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 ...
- C#面向对象编程进阶(一) ——实现栈
如何用C#编写一个栈类? 关键在于这样的一个类应该如何设计呢?首先要确立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即类是对实体进行合理地抽象和建模,而这种思想将贯彻在我们编程的整个过程中.下面我们一步一步来做. 1.类方法 ...
- mongodb(分片)
分片(即sharding)是将数据拆分至不同数据节点的方式. 1.在mongoDB中提供了自动分片的方式,它会根据数据块(chunk)大小的设定,对片键进行拆分: 2.mongoDB配置分片,要配置三 ...
-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单一职责原则(SRP:The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一个类应该有且只有一个变化的原因. There should never be more than 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