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Java开发学习之旅------>Java经典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一、算法原理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1、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3、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二、算法分析
时间复杂度
算法稳定性
算法演练
ps:读者也可以自己打开下面的链接,自己设定要排序的数组,进行排序演练
冒泡排序动画演示(http://student.zjzk.cn/course_ware/data_structure/web/flashhtml/maopaopaixu.htm)
三、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BubbleSortTest {
/**
* 冒泡排序
* @param source
* 要进行排序的数组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source) {
int length = source.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gth - 1; i++) { //N个数需N-1趟,每趟完成之后,较大元素将冒到数组最末端
for (int j = 0; j < length - 1 - i; j++) { //每趟需要比较N-i次比较
if (source[j] > source[j + 1]) {
swap(source, j, j + 1);
}
System.out.print("\n外循环第" + (i + 1) + "次,内循环第" + (j + 1)
+ "次,排序结果:");
printArray(source);
}
System.out.println("");
}
}
/**
* 交换x、y下标指向的值
*
* @param source
* 要进行交换的数组
* @param x
* 数组下标x
* @param y
* 数组下标x
*/
private static void swap(int[] source, int x, int y) {
int temp = source[x];
source[x] = source[y];
source[y] = temp;
}
/**
* 遍历数组然后打印
* @param source 要打印的数组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source) {
for (int i = 0; i < source.length; i++) {
System.out.print("\t" + source[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ource = { 24, 19, 26, 39, 36, 7, 31, 29, 38, 23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printArray(source);
System.out.println("\n");
bubbleSort(source);
System.out.println("\n\n排序后:");
printArray(source);
}
}
四、运行结果
排序前:
24 19 26 39 36 7 31 29 38 23 外循环第1次,内循环第1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39 36 7 31 29 38 23
外循环第1次,内循环第2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39 36 7 31 29 38 23
外循环第1次,内循环第3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39 36 7 31 29 38 23
外循环第1次,内循环第4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39 7 31 29 38 23
外循环第1次,内循环第5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9 31 29 38 23
外循环第1次,内循环第6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39 29 38 23
外循环第1次,内循环第7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29 39 38 23
外循环第1次,内循环第8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29 38 39 23
外循环第1次,内循环第9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29 38 23 39 外循环第2次,内循环第1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29 38 23 39
外循环第2次,内循环第2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29 38 23 39
外循环第2次,内循环第3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29 38 23 39
外循环第2次,内循环第4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7 36 31 29 38 23 39
外循环第2次,内循环第5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7 31 36 29 38 23 39
外循环第2次,内循环第6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7 31 29 36 38 23 39
外循环第2次,内循环第7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7 31 29 36 38 23 39
外循环第2次,内循环第8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7 31 29 36 23 38 39 外循环第3次,内循环第1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7 31 29 36 23 38 39
外循环第3次,内循环第2次,排序结果: 19 24 26 7 31 29 36 23 38 39
外循环第3次,内循环第3次,排序结果: 19 24 7 26 31 29 36 23 38 39
外循环第3次,内循环第4次,排序结果: 19 24 7 26 31 29 36 23 38 39
外循环第3次,内循环第5次,排序结果: 19 24 7 26 29 31 36 23 38 39
外循环第3次,内循环第6次,排序结果: 19 24 7 26 29 31 36 23 38 39
外循环第3次,内循环第7次,排序结果: 19 24 7 26 29 31 23 36 38 39 外循环第4次,内循环第1次,排序结果: 19 24 7 26 29 31 23 36 38 39
外循环第4次,内循环第2次,排序结果: 19 7 24 26 29 31 23 36 38 39
外循环第4次,内循环第3次,排序结果: 19 7 24 26 29 31 23 36 38 39
外循环第4次,内循环第4次,排序结果: 19 7 24 26 29 31 23 36 38 39
外循环第4次,内循环第5次,排序结果: 19 7 24 26 29 31 23 36 38 39
外循环第4次,内循环第6次,排序结果: 19 7 24 26 29 23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5次,内循环第1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9 23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5次,内循环第2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9 23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5次,内循环第3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9 23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5次,内循环第4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9 23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5次,内循环第5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3 29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6次,内循环第1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3 29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6次,内循环第2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3 29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6次,内循环第3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3 29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6次,内循环第4次,排序结果: 7 19 24 23 26 29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7次,内循环第1次,排序结果: 7 19 24 23 26 29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7次,内循环第2次,排序结果: 7 19 24 23 26 29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7次,内循环第3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8次,内循环第1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8次,内循环第2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外循环第9次,内循环第1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排序后: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五、双向冒泡排序
算法原理:
传统冒泡算法原理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双向冒泡算法原理
- 传统冒泡气泡排序的双向进行,先让气泡排序由左向右进行,再来让气泡排序由右往左进行,如此完成一次排序的动作
- 使用left与right两个旗标来记录左右两端已排序的元素位置。
算法实例:
六、代码实现
package cn.fuxi.ms.sort;
public class DoubleBubbleSortTest {
/**
* 双向冒泡排序
* 在每一趟排序中,正向冒泡排序将剩余所有元素中较大的元素冒至剩余元素最右端,反向冒泡排序将剩余所有元素中较小的元素冒至剩余元素最左端
* @param source
* 要进行排序的数组
*/
public static void doubleBubbleSort(int[] source) {
int length = source.length;
for (int i = 0, j; i < length / 2; i++) { // N个数需N/2趟
for (j = i; j < length - 1 - i; j++) { // 每趟需要比较N-i次比较
if (source[j] > source[j + 1]) {
swap(source, j, j + 1);
}
System.out.println("第" + (i + 1) + "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printArray(source);
}
System.out.println();
// 添加一层循环,同时从右至左,则每当此for循环结束,较小的数往左边冒出
for (--j; j > i; j--) {
if (source[j - 1] > source[j]) {
swap(source, j - 1, j);
}
System.out.println("第" + (i + 1) +"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printArray(source);
}
System.out.println("");
}
}
/**
* 交换x、y下标指向的值
*
* @param source
* 要进行交换的数组
* @param x
* 数组下标x
* @param y
* 数组下标x
*/
private static void swap(int[] source, int x, int y) {
int temp = source[x];
source[x] = source[y];
source[y] = temp;
}
/**
* 遍历数组然后打印
*
* @param source
* 要打印的数组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source) {
for (int i = 0; i < source.length; i++) {
System.out.print("\t" + source[i]);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ource = { 24, 19, 26, 39, 36, 7, 31, 29, 38, 23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printArray(source);
doubleBubbleSort(source);
System.out.println("\n\n排序后:");
printArray(source);
}
}
七、打印结果
排序前:
24 19 26 39 36 7 31 29 38 23
第1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9 36 7 31 29 38 23
第1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9 36 7 31 29 38 23
第1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9 36 7 31 29 38 23
第1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39 7 31 29 38 23
第1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9 31 29 38 23
第1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39 29 38 23
第1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29 39 38 23
第1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29 38 39 23
第1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29 38 23 39 第1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29 23 38 39
第1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31 23 29 38 39
第1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23 31 29 38 39
第1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36 7 23 31 29 38 39
第1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26 7 36 23 31 29 38 39
第1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24 7 26 36 23 31 29 38 39
第1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19 7 24 26 36 23 31 29 38 39
第1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36 23 31 29 38 39 第2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36 23 31 29 38 39
第2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36 23 31 29 38 39
第2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36 23 31 29 38 39
第2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3 36 31 29 38 39
第2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3 31 36 29 38 39
第2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3 31 29 36 38 39
第2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3 31 29 36 38 39 第2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3 31 29 36 38 39
第2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3 29 31 36 38 39
第2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4 26 23 29 31 36 38 39
第2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4 23 26 29 31 36 38 39
第2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2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3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3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3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3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3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3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3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3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3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4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4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4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4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4次反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第5次正向冒泡,排序结果: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排序后:
7 19 23 24 26 29 31 36 38 39
==================================================================================================
作者:欧阳鹏 欢迎转载,与人分享是进步的源泉!
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ouyang_peng
==================================================================================================
我的Java开发学习之旅------>Java经典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 我的Java开发学习之旅------>Java 格式化类(java.util.Formatter)基本用法
本文参考: http://docs.oracle.com/javase/1.5.0/docs/api/java/util/Formatter.html http://www.blogjava.net/ ...
- 我的Java开发学习之旅------>Java使用Fork/Join框架来并行执行任务
现代的计算机已经向多CPU方向发展,即使是普通的PC,甚至现在的智能手机.多核处理器已被广泛应用.在未来,处理器的核心数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多. 虽然硬件上的多核CPU已经十分成熟,但是很多应用程序并未这 ...
- 我的Java开发学习之旅------>Java NIO 报java.nio.charset.MalformedInputException: Input length = 1异常
今天在使用Java NIO的Channel和Buffer进行文件操作时候,报了java.nio.charset.MalformedInputException: Input length = 1异常, ...
- 我的Java开发学习之旅------>Java使用ObjectOutputStream和ObjectInputStream序列号对象报java.io.EOFException异常的解决方法
今天用ObjectOutputStream和ObjectInputStream进行对象序列化话操作的时候,报了java.io.EOFException异常. 异常代码如下: java.io.EOFEx ...
- 我的Java开发学习之旅------>Java利用Comparator接口对多个排序条件进行处理
一需求 二实现Comparator接口 三验证排序结果 验证第一条件首先按级别排序级别最高的排在前面 验证第二条如果级别相等那么按工资排序工资高的排在前面 验证第三条如果工资相当则按入职年数排序入职时 ...
- 我的Java开发学习之旅------>Java String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的问题解惑
又是一道面试题,来测试你的Java基础是否牢固. 题目: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是? public class TestValue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String str) ...
- 我的Java开发学习之旅------>Java语言中方法的参数传递机制
实参:如果声明方法时包含来了形参声明,则调用方法时必须给这些形参指定参数值,调用方法时传给形参的参数值也被称为实参. Java的实参值是如何传入方法?这是由Java方法的参数传递机制来控制的,Java ...
- 我的Java开发学习之旅------>Java经典排序算法之归并排序
一.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 ...
- 我的Java开发学习之旅------>Java经典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
一.算法思想 快速排序是C.R.A.Hoare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划分交换排序.它采用了一种分治的策略,通常称其为分治法(Divide-and-ConquerMethod).(1) 分治法的 ...
- 我的Java开发学习之旅------>Java经典排序算法之二分插入排序
一.折半插入排序(二分插入排序) 将直接插入排序中寻找A[i]的插入位置的方法改为采用折半比较,即可得到折半插入排序算法.在处理A[i]时,A[0]--A[i-1]已经按关键码值排好序.所谓折半比较, ...
随机推荐
- Word Pattern - LeetCode
Given a pattern and a string str, find if str follows the same pattern. Here follow means a full mat ...
- redis--服务器与客户端
初始化服务器 从启动 Redis 服务器,到服务器可以接受外来客户端的网络连接这段时间,Redis 需要执行一系列初始化操作. 整个初始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初始化服务器全局状态. 载入配置文 ...
- Using Blocks in iOS 4: The Basics
iOS 4 introduces one new feature that will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way you program in general: bloc ...
- 【java】安全加密MessageDigest的功能及用法【hash一致性算法】
链接地址:https://blog.csdn.net/ma1kong/article/details/2662997 1.查看MessageDigest源码的注释说明 2.和hash一致性算法 什么关 ...
- xamarin.ios 半圆角按钮Readerer
xamarin.from上可以使用本身的button实现圆角带图标的按钮,但是没有半圆角的按钮实现,需要自己使用Renderer重新写过来重写一个button. 下面是一个重写的带边框的方式,代码如下 ...
- 总结自己使用shell命令行经常使用到的8个小技巧
原创blog,转载请注明出处 Shell是命令解释器 [root@localhost ~]# cat /etc/shells 查看本系统共支持哪些shell 1 tab 命令补全 这个差点儿每次都能用 ...
- 【Python】创建和使用类
面向对象编程是最有效的软件编写方法之一 创建Dog类 class Dog(): '''一次模拟小狗的简单测试'''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 ...
- swoole新手教程01-环境搭建及扩展安装
写在前面的废话 <swoole源代码分析>已经写了13章,整个swoole的核心架构基本都分析的差点儿相同了.于是心里一直以来想整理swoole的文档并写一份教程的想法就再度浮了出来. 实 ...
- Oracle在plsql中修改数据
Oracle在plsql中想要修改数据,有两种方式: a.使用rowid+点击锁图标,语句为: select t.*,rowid from T_BIC_PLY_MAIN t; b.使用for up ...
- Redis主从同步分析
一.Redis主从同步原理1.1 Redis主从同步的过程配置好slave服务器连接的master后,slave会建立和master的连接,然后发送sync命令.无论是第一次同步建立的连接还是连接断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