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集群的概念

所谓的集群,就是通过添加服务器的数量,提供相同的服务,从而让服务器达到一个稳定、高效的状态。

1.1.1       使用redis集群的必要性

问题:我们已经部署好了redis,并且能启动一个redis,实现数据的读写,为什么还要学习redis集群?

答:(1)单个redis存在不稳定性。当redis服务宕机了,就没有可用的服务了。

(2)单个redis的读写能力是有限的。

总结:redis集群是为了强化redis的读写能力。

1.1.2       如何学习redis集群

--说明:(1)redis集群中,每一个redis称之为一个节点。

(2)redis集群中,有两种类型的节点:主节点(master)、从节点(slave)。

(3)redis集群,是基于redis主从复制实现。

所以,学习redis集群,就是从学习redis主从复制模型开始的。

1           redis主从复制

1.1        概念

主从复制模型中,有多个redis节点。

其中,有且仅有一个为主节点Master。从节点Slave可以有多个。

只要网络连接正常,Master会一直将自己的数据更新同步给Slaves,保持主从同步。

 

1.1        特点

(1)主节点Master可读、可写.

(2)从节点Slave只读。(read-only)

因此,主从模型可以提高读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写的能力。因为能写仍然只有Master节点一个,可以将读的操作全部移交到从节点上,变相提高了写能力。

1.1        基于配置实现

1.1.1       需求

主节点

6380

从节点(两个)

6381、6382

1.1.2       配置步骤

(1)在/usr/local目录下,创建一个/redis/master-slave目录

[root@node0719 local]# mkdir  -p  redis/master-slave

(2)在master-slave目录下,创建三个子目录6380、6381、6382

[root@node0719 master-slave]# mkdir 6380 6381 6382

(3)依次拷贝redis解压目录下的redis.conf配置文件,到这三个子目录中。

[root@node0719 master-slave]# cp /root/redis-3.2.9/redis.conf ./6380/

[root@node0719 master-slave]# cp /root/redis-3.2.9/redis.conf ./6381/

[root@node0719 master-slave]# cp /root/redis-3.2.9/redis.conf ./6382/

(4)进入6380目录,修改redis.conf,将port端口修改成6380即可。

[root@node0719 master-slave]# cd ./6380

[root@node0719 6380]# vim redis.conf

(5)进入6381目录,修改redis.conf,将port端口改成6381,同时指定开启主从复制。

[root@node0719 6380]# cd ../6381

[root@node0719 6381]# vim redis.conf

(6)进入6382目录,修改redis.conf,将port端口改成6382,同时指定开启主从复制。

[root@node0719 6380]# cd ../6382

[root@node0719 6381]# vim redis.conf

1.1.1       测试

(1)打开三个xshell窗口,在每一个窗口中,启动一个redis节点。查看日志输出。(不要改成后台模式启动,看不到日志,不直观)

[root@node0719 master-slave]# cd 6380 && redis-server ./redis.conf

[root@node0719 master-slave]# cd 6381 && redis-server ./redis.conf

[root@node0719 master-slave]# cd 6382 && redis-server ./redis.conf

(2)另外再打开三个xshell窗口,在每一个窗口中,登陆一个redis节点

[root@node0719 ~]# redis-cli -p 6380

[root@node0719 ~]# redis-cli -p 6381

[root@node0719 ~]# redis-cli -p 6382

(3)在主节点6380上,进行读写操作,操作成功

[root@node0719 ~]# redis-cli -p 6380

127.0.0.1:6380> set user:name zs

OK

127.0.0.1:6380> get user:name

"zs"

127.0.0.1:6380>

(4)在从节点6381上

读操作执行成功,并且成功从6380上同步了数据

[root@node0719 ~]# redis-cli -p 6381

127.0.0.1:6381> get user:name

"zs"

写操作执行失败。(从节点,只能读,不能写)

127.0.0.1:6381> set user:age 18

(error) READONLY You can't write against a read only slave.

1           Sentinel哨兵模式

1.1        主从模式的缺陷

当主节点宕机了,整个集群就没有可写的节点了。

由于从节点上备份了主节点的所有数据,那在主节点宕机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将从节点变成一个主节点,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呢?

答:是的,这个就是Sentinel哨兵的作用。

1.2        哨兵的任务

Redis 的 Sentinel 系统用于管理多个 Redis 服务器(instance), 该系统执行以下三个任务:

监控(Monitoring: Sentinel 会不断地检查你的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是否运作正常。

提醒(Notification: 当被监控的某个 Redis 服务器出现问题时, Sentinel 可以通过 API 向管理员或者其他应用程序发送通知。

自动故障迁移(Automatic failover: 当一个主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时, Sentinel 会开始一次自动故障迁移操作, 它会进行选举,将其中一个从服务器升级为新的主服务器, 并让失效主服务器的其他从服务器改为复制新的主服务器; 当客户端试图连接失效的主服务器时, 集群也会向客户端返回新主服务器的地址, 使得集群可以使用新主服务器代替失效服务器。

1.2.1       监控(Monitoring)

(1)Sentinel可以监控任意多个Master和该Master下的Slaves。(即多个主从模式)

(2)同一个哨兵下的、不同主从模型,彼此之间相互独立。

(3)Sentinel会不断检查Master和Slaves是否正常。

 

1.2.2       自动故障切换(Automatic failover)

1.2.2.1    Sentinel网络

监控同一个Master的Sentinel会自动连接,组成一个分布式的Sentinel网络,互相通信并交换彼此关于被监视服务器的信息。下图中,三个监控s1的Sentinel,自动组成Sentinel网络结构。

 

疑问:为什么要使用sentinel网络呢?

答:当只有一个sentinel的时候,如果这个sentinel挂掉了,那么就无法实现自动故障切换了。

在sentinel网络中,只要还有一个sentinel活着,就可以实现故障切换。

1.1.1.1    故障切换的过程

(1)投票(半数原则)

当任何一个Sentinel发现被监控的Master下线时,会通知其它的Sentinel开会,投票确定该Master是否下线(半数以上,所以sentinel通常配奇数个)。

(2)选举

当Sentinel确定Master下线后,会在所有的Slaves中,选举一个新的节点,升级成Master节点。

其它Slaves节点,转为该节点的从节点。

(1)投票                                                                            (2)选举

(3)原Master重新上线

当原Master节点重新上线后,自动转为当前Master节点的从节点。

(3)原master重新上线

1.1        哨兵模式部署

1.1.1       需求

前提:已经存在一个正在运行的主从模式。

另外,配置三个Sentinel实例,监控同一个Master节点。

1.1.2       配置Sentinel

(1)在/usr/local目录下,创建/redis/sentinels/目录

[root@node0719 local]# mkdir -p redis/sentinels

(2)在/sentinels目录下,以次创建s1、s2、s3三个子目录中

[root@node0719 sentinels]# mkdir s1 s2 s3

(3)依次拷贝redis解压目录下的sentinel.conf文件,到这三个子目录中

[root@node0719 sentinels]# cp  /root/redis-3.2.9/sentinel.conf  ./s1/

[root@node0719 sentinels]# cp  /root/redis-3.2.9/sentinel.conf  ./s2/

[root@node0719 sentinels]# cp  /root/redis-3.2.9/sentinel.conf  ./s3/

(4)依次修改s1、s2、s3子目录中的sentinel.conf文件,修改端口,并指定要监控的主节点。(从节点不需要指定,sentinel会自动识别)

S1哨兵配置如下:

 

S2哨兵配置如下:

 

S3哨兵配置如下:

 

(5)再打开三个xshell窗口,在每一个窗口中,启动一个哨兵实例,并观察日志输出

[root@node0719 sentinels]# redis-sentinel  ./s1/sentinel.conf

[root@node0719 sentinels]# redis-sentinel  ./s2/sentinel.conf

[root@node0719 sentinels]# redis-sentinel  ./s3/sentinel.conf

核心日志输出:

 

1.1.3       测试

(1)先关闭6380节点。发现,确实重新指定了一个主节点

 

(2)再次上线6380节点。发现,6380节点成为了新的主节点的从节点。

 

1.2        结论

Sentinel哨兵模式,确实能实现自动故障切换。提供稳定的服务

redis集群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Redis集群简介及部署

    1简介 在 Redis 3.0 之前,使用 哨兵(sentinel)机制来监控各个节点之间的状态.Redis Cluster 是 Redis 的 分布式解决方案,在 3.0 版本正式推出,有效地解决了 ...

  2. Redis 集群搭建详细指南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最近有朋友问了一个问题,说毕业后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我的回答都是大城市!大公司!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一下,无论女孩男孩找朋友都喜欢找个子高胸大的.同样的道理嘛 ...

  3. Linux 下redis 集群搭建练习

    Redis集群 学习参考:https://blog.csdn.net/jeffleo/article/details/54848428https://my.oschina.net/iyinghui/b ...

  4. Redis 集群搭建(基于Linux)

    一.基础环境 1.虚拟机 VMware 15.x 2.Linux系统,用的是Centos7的Linux系统 3.Redis数据库版本 5.0.3 二.Redis集群简介 1.背景 Redis在3.0版 ...

  5. 这次一定要教会你搭建Redis集群和MySQL主从同步(非Docker)

    前言 一直都想自己动手搭建一个Redis集群和MySQL的主从同步,当然不是依靠Docker的一键部署(虽然现在企业开发用的最多的是这种方式),所以本文就算是一个教程类文章吧,但在动手搭建之前,会先聊 ...

  6. 带你自行搭建虚拟机和Redis集群环境,值得收藏!

    前言: 我们看到分析 Redis 使用或原理的文章不少,但是完整搭建一套独立的 redis 集群环境的介绍,并不是很多或者说还不够详细. 那么,本文会手把手带着大家搭建一套 Redis 集群环境,Re ...

  7. 分布式缓存 Redis 集群搭建

    Redis 集群简介 Redis Cluster 即 Redis 集群,是 Redis 官方在 3.0 版本推出的一套分布式存储方案.完全去中心化,由多个节点组成,所有节点彼此互联.Redis 客户端 ...

  8. SpringBoot2.0 整合 Redis集群 ,实现消息队列场景

    本文源码:GitHub·点这里 || GitEE·点这里 一.Redis集群简介 1.RedisCluster概念 Redis的分布式解决方案,在3.0版本后推出的方案,有效地解决了Redis分布式的 ...

  9. Redis 集群_主从复制_哨兵模型

    1 redis集群简介 1.1 集群的概念 所谓的集群,就是通过添加服务器的数量,提供相同的服务,从而让服务器达到一个稳定.高效的状态. 1.1.1 使用redis集群的必要性 问题:我们已经部署好了 ...

随机推荐

  1. Docker-Docker与IPV6

    公司计划在2020年前完成IPV6化改造,于是我先行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Docker进行IPv6化的可能性. 预计明年正式开始测试. 方法一.使容器中的服务支持IPv6地址 不为容器中的服务特别分配IP ...

  2. 第七篇 Scrum冲刺博客

    一.会议图片 二.任务完成情况 成员 已完成 冯荣新 博客撰写 陈泽佳 自定义图片组件,提交功能 徐伟浩 协助前端获取数据 谢佳余 搜索算法设计 邓帆涛 意见反馈 三.部分代码 <tabs ta ...

  3. 区块链入门到实战(19)之以太坊(Ethereum) – 以太币

    以太币的作用:防范以太坊网络被滥用和激励矿工. 与比特币网络有比特币类似,以太坊(Ethereum)也有自己的虚拟币 — 以太币. 以太币的主要作用有2个: 应用程序执行任何操作都需要支付以太币,防范 ...

  4. 学习seo赚钱一定要有超前的思路和眼光

    http://www.wocaoseo.com/thread-100-1-1.html        日子过的真是快,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虽然过年的脚步将近,火车票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昨天忙活了半 ...

  5. js动画和css3动画的区别

    JS动画(逐帧动画) 首先,在js动画是逐帧动画,是在时间帧上逐帧绘制帧内容,由于是一帧一帧的话,所以他的可操作性很高,几乎可以完成任何你想要的动画形式.但是由于逐帧动画的帧序列内容不一样,会增加制作 ...

  6. Android(java)开发之将double类型,强制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解决方法。

    作者:程序员小冰,CSDN博客:http://blog.csdn.net/qq_21376985 前提:当我们进行double数据类型与double进行运算的时候,可能会遇到 得到小数点后好多位,但是 ...

  7. 初学WebGL引擎-BabylonJS:第1篇-基础构造

    继续上篇随笔 步骤如下: 一:http://www.babylonjs.com/中下载源码.获取其中babylon.2.2.js.建立gulp项目

  8. Python之 最全 Conda、pip 管理环境和安装包、更换源、解决HttpError等一些列问题

    在Anaconda中conda可以理解为一个工具,也是一个可执行命令,其核心功能是环境管理与包管理.所以对虚拟环境进行创建.删除等操作需要使用conda命令. conda install 和 pip ...

  9. 用 Shader 写个完美的波浪

    前言 皮皮最近接到了一个小需求: 美术小姐姐:皮皮皮皮,你能不能做奶茶? 我:??? 美术小姐姐:就是那种,奶茶的轮廓加上动态水波纹~

  10. 一文看懂 YAML

    前言 YAML 并不是一种新奇的语言,YAML 首次发表于 2001 年,距离现在已经过去差不多 20 个年头.YAML 虽然不如 JSON.XML 之类的语言流行,应用也没有那么广泛,但是 YA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