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版本的“共轭梯度法”算法代码
在看代码的过程中遇到了共轭梯度法这个概念,对这个算法的数学解释看过几遍,推导看过了,感觉懂了,然后过上一些日子就又忘记了,然后又看了一遍推导,然后过了一些日子也就又忘记了,最后想想这个算法的数学解释就不要再取深究了,毕竟平时也不太会用到,偶尔用到了只要保证代码会写也就OK了。
相关资料推荐:
https://jonathan-hui.medium.com/rl-conjugate-gradient-5a644459137a
==========================================
共轭梯度法(英语: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是求解系数矩阵为对称正定矩阵的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的方法。共轭梯度法是一个迭代方法,它适用于系数矩阵为稀疏矩阵的线性方程组,因为使用像Cholesky分解这样的直接方法求解这些系统所需的计算量太大了。这种方程组在数值求解偏微分方程时很常见。
共轭梯度法也可以用于求解无约束的最优化问题。
双共轭梯度法(英语:Bi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提供了一种处理非对称矩阵情况的推广。

------------------------------------------------------------------------------
个人感觉这个共轭梯度法虽然是求近似解,但是其计算速度快,因此比较实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A是实对称正定矩阵。
给出python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def conjugate_gradient(A, b, cg_iters=10, residual_tol=1e-10):
assert isinstance(A, np.ndarray)
assert isinstance(b, np.ndarray) r = np.copy(b)
p = np.copy(b) x = np.zeros_like(b)
rdotr = np.dot(r, r) for i in range(cg_iters):
z = np.dot(A, p)
v = rdotr / np.dot(p, z)
x += v * p
r -= v * z
newrdotr = np.dot(r, r)
mu = newrdotr / rdotr
p = r + mu * p rdotr = newrdotr
if rdotr < residual_tol:
break return x if __name__ == '__main__':
M = np.random.rand(9).reshape((3, 3))
A = np.dot(M.T, M) b = np.random.rand(3) x = conjugate_gradient(A, b) x_ = np.dot(np.linalg.inv(A), b) print("conjugate_gradient:")
print(x) print() print("np.linalg.inv:")
print(x_)
print(np.sqrt(np.mean(np.square(x - x_))))

------------------------------------------------------------------------------

----------------------------------------------------------------------------
参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B1%E8%BD%AD%E6%A2%AF%E5%BA%A6%E6%B3%95
python版本的“共轭梯度法”算法代码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实现各种排序算法的代码示例总结
Python实现各种排序算法的代码示例总结 作者:Donald Knuth 字体:[增加 减小] 类型:转载 时间:2015-12-11我要评论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实现各种排序算法的代码示 ...
- Python实现常用排序算法
Python实现常用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 思路: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 ...
- 【PYTHON】a-start寻路算法
本文章适合黄金段位的LOL大神,同样更适合出门在外没有导航,就找不到家的孩子. 在英雄联盟之中,当你和你的队友都苦苦修炼到十八级的时候,仍然与敌方阵营不分胜负,就在你刚买好装备已经神装的时候,你看见信 ...
- 二叉树的python可视化和常用操作代码
二叉树是一个重要的数据结构, 本文基于"二叉查找树"的python可视化 pybst 包, 做了一些改造, 可以支持更一般的"二叉树"可视化. 关于二叉树和二叉 ...
- 2017-2018-2 20179204《网络攻防实践》第十三周学习总结 python实现国密算法
国密商用算法是指国密SM系列算法,包括基于椭圆曲线的非对称公钥密码SM2算法.密码杂凑SM3算法.分组密码SM4算法,还有只以IP核形式提供的非公开算法流程的对称密码SM1算法等. 第1节 SM2非对 ...
- 机器学习三 -- 用Python实现K-近邻算法
Python语言实现机器学习的K-近邻算法 写在前面 额...最近开始学习机器学习嘛,网上找到一本关于机器学习的书籍,名字叫做<机器学习实战>.很巧的是,这本书里的算法是用Python语言 ...
- python版本及ML库
一:关于Python版本的选择问题 关于Python的选择问题:要看学术界能不能把科学库迁移到Python3. 1:多个版本共用: 最近发现SciPy的最高版本是3.2,只能是退而求其次,不使用最新版 ...
- 提取bmp图片的颜色信息,可直接framebuffer显示(c版本与python版本)
稍微了解了下linux的framebuffer,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显示接口,直接写入像素信息即可 配置好的内核,会有/dev/fbn 的接口,于是想能否提前生成一个文件,比如logo.fb,里面仅包含像 ...
- KMP算法代码
以下是本人根据上一篇博客随笔http://www.cnblogs.com/jiayouwyhit/p/3251832.html,所写的KMP算法代码(暂未优化),个人认为在基于上一篇博客的基础上,代码 ...
- Linux安装多个Python版本
服务器上的Python版本太老了,需要安装一个新的Python版本,才能跑我的代码.因为环境的需要,但是又不能卸载老的版本,所以安装一个新的,使用软链来进行升级. 使用系统自带的yum,apt-get ...
随机推荐
- 硬件开发笔记(十七):RK3568底板电路串口、485、usb原理图详解
前言 原理图有一些常用电路. 本篇就将集中常用电路分析完,如uart口,涉及usart串口.rs485.usb口. 串口 串行接口简称串口,也称串行通信接口或串行通讯接口(通常指COM接 ...
- koishi-跨平台、可扩展、高性能的机器人
koishi 介绍 Koishi 是一个跨平台.可扩展.高性能的聊天机器人框架. 它的名字和图标设计来源于东方 Project 中的角色 古明地恋 (Komeiji Koishi).古明地恋是一个会做 ...
- reids分片技术cluster篇
为什么学redis-cluster 前面两篇文章,主从复制和哨兵机制保障了高可用 就读写分离,而言虽然slave节点扩展了主从的读并发能力 但是写能力和存储能力是无法进行扩展,就只能是master节点 ...
- ChatGPT应用与实践初探
近期,长江商学院EMBA38期&甄知科技开展了题为"ChatGPT应用与实践初探"的线下沙龙活动,由上海甄知科技创始合伙人兼CTO张礼军主讲,主要给大家解密最近很火的Cha ...
- 天地图添加多个覆盖物,点击切换选中icon
天地图添加多个覆盖物,点击覆盖物,切换选中的icon,移除之前的icon,再次点击移除之前的... 这个是react写的,先是确定中心位置,然后渲染点位,添加覆盖物,选中icon的不同, 主要看 ...
- ObjectMapper Json字符串的转换处理
package com.example.demo; import com.example.pojo.User; import com.fasterxml.jackson.annotation.Json ...
- es语法 rest api 模拟根据歌手,歌名,歌词来搜索demo
#创建索引songs_v1 PUT { - "acknowledged": true, "shards_acknowledged": true, "i ...
- Sealos 5.0 正式发布,云本应该是操作系统
把所有资源抽象成一个整体,一切皆应用,这才是云应该有的样子. 2018 年 8 月 15 日 Sealos 提交了第一行代码. 随后开源社区以每年翻倍的速度高速增长. 2022 年我们正式创业,经历一 ...
- 浅谈性能测试稳定性 Constant Throughput Timer(常数吞吐量定时器)
在性能测试过程中总会收到一些需求如:单接口每秒并发20,这种并发持续60秒,通过负载测试查看系统稳定性,今天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这种场景如何去实现性能测试~ 这种场景可以用两种方法去实现: 一.我们通过 ...
- 如何在不能求逆的时候做子集卷积 exp(即便能求逆也比常见方法优雅)
为什么要求逆?正常做子集卷积 exp 的时候递推求 \(G=\exp(F)\) 的系数时要用. 什么情况下不能求逆?模 \(2^{64}\),或者压根不取模. 我们可能会想,算出来肯定除得尽啊,因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