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网络IO模型一共有5种,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同步IO和select多路复用的情况。

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TCP服务器的代码出发,来讨论一下这个是怎么实现的。

一个十分简单的TCP服务器

一个简单的TCP的服务器的建立流程是这样

  • 建立SOCKET
  • 绑定端口
  • 监听
  • 接受连接
  • 接受消息
  • 发送消息
  • 关闭连接
#include<stdio.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fcntl.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BUFFER_LENGTH 128 int main()
{
//socket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定我们要使用IPV4,还是IPV6,第二个参数表明我们要使用套接字类型,这里我们使用的是流格式的套接字,第三个参数就是我们需要使用传输协议
//这里使用0,表示让系统自动推导我们需要使用的传输协议。
int listenfd=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如果返回值为-1,说明我们创建SOCKET失败,直接返回。
if (listenfd==-1)
{
return -1;
}
//我们需要绑定的信息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addr;
//使用IPV4
serveraddr.sin_family=AF_INET;
//我们需要绑定的IP地址,INADDR_ANY 就是0.0.0.0 ,就是所有网卡的所有IP段都可以连接到我们的创建的TCP服务器上。
serveraddr.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我们需要绑定的端口,这里我们绑定的端口为9999
serveraddr.sin_port=htons(9999);
//第一个参数我们创建的套接字,第二个是我们填写的绑定信息,最后是我们的绑定信息结构体的大小。
if (-1==bind(listenfd,(const sockaddr*)&serveraddr,sizeof(serveraddr)))
{
return -2;
}
//监听我们创建的套接字,请求的队列数量,这里我们填写为10个
listen(listenfd,10);
//定义客户端的socket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
//客户端结构体的长度
socklen_t len=sizeof(client);
//等待接受连接
//第一个参数服务器的套接字,第二个接收到的客户端的socket,第三个函数就是结构体的长度
int clientfd=accept(listenfd,(struct sockaddr*)&client,&len);
//接受的缓冲区大小
unsigned char buffer[BUFFER_LENGTH]={0};
//收函数
//第一个参数客户端的套接字,第二个参数,接受的缓冲区,第三个参数缓冲区的大小,第4个参数接收到的字节数
int ret = recv(clientfd,buffer,BUFFER_LENGTH,0);
if (ret==0)
{
close(clientfd); }
printf("buffer: %s , ret : %d\n",buffer,ret);
//发函数
//第一个参数客户端的套接字,第二个参数,发送的缓冲区,第三个参数发送的字节数,第4个参数实际发送的字节数
ret = send(clientfd,buffer,ret,0); }

上面的代码已经把每个函数的参数的作用,还有 参数的意义都已经注释上了,

运行一下上面的代码,并使用我们的网络调试助手,发现我们的客户端已经可以收发数据了。

现在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一直接受和发送数据,我们需要做什么处理那?

可能大多数人都可以想到,我们添加 一个while循环的就可以一直接受数据了,因此我们改变一下我们的代码。

让它可以一直收发数据,知道我们的客户端退出为止。

#include<stdio.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fcntl.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BUFFER_LENGTH 128 int main()
{
//socket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定我们要使用IPV4,还是IPV6,第二个参数表明我们要使用套接字类型,这里我们使用的是流格式的套接字,第三个参数就是我们需要使用传输协议
//这里使用0,表示让系统自动推导我们需要使用的传输协议。
int listenfd=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如果返回值为-1,说明我们创建SOCKET失败,直接返回。
if (listenfd==-1)
{
return -1;
}
//我们需要绑定的信息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addr;
//使用IPV4
serveraddr.sin_family=AF_INET;
//我们需要绑定的IP地址,INADDR_ANY 就是0.0.0.0 ,就是所有网卡的所有IP段都可以连接到我们的创建的TCP服务器上。
serveraddr.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我们需要绑定的端口,这里我们绑定的端口为9999
serveraddr.sin_port=htons(9999);
//第一个参数我们创建的套接字,第二个是我们填写的绑定信息,最后是我们的绑定信息结构体的大小。
if (-1==bind(listenfd,(const sockaddr*)&serveraddr,sizeof(serveraddr)))
{
return -2;
}
//监听我们创建的套接字,请求的队列数量,这里我们填写为10个
listen(listenfd,10);
//定义客户端的socket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
//客户端结构体的长度
socklen_t len=sizeof(client);
//等待接受连接
//第一个参数服务器的套接字,第二个接收到的客户端的socket,第三个函数就是结构体的长度
int clientfd=accept(listenfd,(struct sockaddr*)&client,&len);
//接受的缓冲区大小
unsigned char buffer[BUFFER_LENGTH]={0};
while (1)
{
//收函数
//第一个参数客户端的套接字,第二个参数,接受的缓冲区,第三个参数缓冲区的大小,第4个参数接收到的字节数
int ret = recv(clientfd,buffer,BUFFER_LENGTH,0);
if (ret<=0)
{
close(clientfd);
break;
}
printf("buffer: %s , ret : %d\n",buffer,ret);
//发函数
//第一个参数客户端的套接字,第二个参数,发送的缓冲区,第三个参数发送的字节数,第4个参数实际发送的字节数
ret = send(clientfd,buffer,ret,0);
} return 0; }

这样我们就达到了我们的要求,那么还有新的问题,就是我创建一个TCP server不能只使用一个。

下面就是如果我这个TCPserver想要连接多个客户端我应该怎么去做?

有两个可行的方案 ,供我们使用:

  1. 多线程、多进程的方式
  2. select,poll,epoll多路复用的方式。

    我们首先看一下第一种的方式

    多进程的方式,创建一个服务器,实现一个TCP 服务器可以连接多个TCP 客户端
#include<stdio.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fcntl.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BUFFER_LENGTH 128 int main()
{ unsigned char buffer[BUFFER_LENGTH]={0};
//socket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定我们要使用IPV4,还是IPV6,第二个参数表明我们要使用套接字类型,这里我们使用的是流格式的套接字,第三个参数就是我们需要使用传输协议
//这里使用0,表示让系统自动推导我们需要使用的传输协议。
int listenfd=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如果返回值为-1,说明我们创建SOCKET失败,直接返回。
if (listenfd==-1)
{
return -1;
}
//我们需要绑定的信息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addr;
//使用IPV4
serveraddr.sin_family=AF_INET;
//我们需要绑定的IP地址,INADDR_ANY 就是0.0.0.0 ,就是所有网卡的所有IP段都可以连接到我们的创建的TCP服务器上。
serveraddr.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我们需要绑定的端口,这里我们绑定的端口为9999
serveraddr.sin_port=htons(9999);
//第一个参数我们创建的套接字,第二个是我们填写的绑定信息,最后是我们的绑定信息结构体的大小。
if (-1==bind(listenfd,(const sockaddr*)&serveraddr,sizeof(serveraddr)))
{
return -2;
}
//监听我们创建的套接字,请求的队列数量,这里我们填写为10个
listen(listenfd,10);
//定义客户端的socket
;
while (1)
{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
//客户端结构体的长度
socklen_t len=sizeof(client);
//等待接受连接
//第一个参数服务器的套接字,第二个接收到的客户端的socket,第三个函数就是结构体的长度
int clientfd=accept(listenfd,(struct sockaddr*)&client,&len);
if (clientfd<0)
{
close(listenfd);
return -3;
} pid_t id=fork();
if (id<0)
{
perror("fork");
}else if (id==0)
{
close(listenfd);
pid_t idd= fork();
if (idd<0)
{
perror("second fork");
_exit(5);
}
else if (idd==0)
{
while (1)
{
//收函数
//第一个参数客户端的套接字,第二个参数,接受的缓冲区,第三个参数缓冲区的大小,第4个参数接收到的字节数
int ret = recv(clientfd,buffer,BUFFER_LENGTH,0);
if (ret<=0)
{
close(clientfd);
break;
}
printf("buffer: %s , ret : %d\n",buffer,ret);
//发函数
//第一个参数客户端的套接字,第二个参数,发送的缓冲区,第三个参数发送的字节数,第4个参数实际发送的字节数
ret = send(clientfd,buffer,ret,0);
}
}else{
_exit(6);
} } #if 0
//接受的缓冲区大小
unsigned char buffer[BUFFER_LENGTH]={0};
while (1)
{
//收函数
//第一个参数客户端的套接字,第二个参数,接受的缓冲区,第三个参数缓冲区的大小,第4个参数接收到的字节数
int ret = recv(clientfd,buffer,BUFFER_LENGTH,0);
if (ret<=0)
{
close(clientfd);
break;
}
printf("buffer: %s , ret : %d\n",buffer,ret);
//发函数
//第一个参数客户端的套接字,第二个参数,发送的缓冲区,第三个参数发送的字节数,第4个参数实际发送的字节数
ret = send(clientfd,buffer,ret,0);
}
#endif
} return 0; }

然后我们在看看通过第一种方式的多线程的方式来完成我们的TCP服务器

#include<stdio.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thread> #define BUFFER_LENGTH 128 void routine(void *arg) { int clientfd = *(int *)arg; while (1) { unsigned char buffer[BUFFER_LENGTH] = {0};
int ret = recv(clientfd, buffer, BUFFER_LENGTH, 0);
if (ret == 0) {
close(clientfd);
break; }
printf("buffer : %s, ret: %d\n", buffer, ret); ret = send(clientfd, buffer, ret, 0); // } } int main()
{ unsigned char buffer[BUFFER_LENGTH]={0};
//socket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定我们要使用IPV4,还是IPV6,第二个参数表明我们要使用套接字类型,这里我们使用的是流格式的套接字,第三个参数就是我们需要使用传输协议
//这里使用0,表示让系统自动推导我们需要使用的传输协议。
int listenfd=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如果返回值为-1,说明我们创建SOCKET失败,直接返回。
if (listenfd==-1)
{
return -1;
}
//我们需要绑定的信息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addr;
//使用IPV4
serveraddr.sin_family=AF_INET;
//我们需要绑定的IP地址,INADDR_ANY 就是0.0.0.0 ,就是所有网卡的所有IP段都可以连接到我们的创建的TCP服务器上。
serveraddr.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我们需要绑定的端口,这里我们绑定的端口为9999
serveraddr.sin_port=htons(9999);
//第一个参数我们创建的套接字,第二个是我们填写的绑定信息,最后是我们的绑定信息结构体的大小。
if (-1==bind(listenfd,(const sockaddr*)&serveraddr,sizeof(serveraddr)))
{
return -2;
}
//监听我们创建的套接字,请求的队列数量,这里我们填写为10个
listen(listenfd,10);
//定义客户端的socket
;
while (1)
{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
//客户端结构体的长度
socklen_t len=sizeof(client);
//等待接受连接
//第一个参数服务器的套接字,第二个接收到的客户端的socket,第三个函数就是结构体的长度
int clientfd=accept(listenfd,(struct sockaddr*)&client,&len);
if (clientfd<0)
{
close(listenfd);
return -3;
} std::thread t{&routine,&clientfd};
t.detach(); } #if 0
//接受的缓冲区大小
unsigned char buffer[BUFFER_LENGTH]={0};
while (1)
{
//收函数
//第一个参数客户端的套接字,第二个参数,接受的缓冲区,第三个参数缓冲区的大小,第4个参数接收到的字节数
int ret = recv(clientfd,buffer,BUFFER_LENGTH,0);
if (ret<=0)
{
close(clientfd);
break;
}
printf("buffer: %s , ret : %d\n",buffer,ret);
//发函数
//第一个参数客户端的套接字,第二个参数,发送的缓冲区,第三个参数发送的字节数,第4个参数实际发送的字节数
ret = send(clientfd,buffer,ret,0);
}
#endif return 0; }

这样我们的就完成了我们TCP 单进程多线程服务器的创建,这里会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就想要通过单线程完成我们的可以接受多个客户端的连接,我们应该怎么去实现那?

在这里,我大概讲一下我自己的理解,可能理解的不对,也是刚开始学,我是这样去理解,当我们使用单线程只能接受一个客户端的TCP服务器的时候,当我们连接第2个客户端的时候,ACCEPT是可以接收的,但是没有办法进行消息的收发,因此我们就有这样的一个思路去完成我们的需求,就是通过类似哈希表一样的结构,有一个新的连接连入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插入这个表,然后我们开始轮询遍历这个表中的连接,如果有读写的事件产生,我们就调用recv和send函数进行调用,完成我们的需求。

类似图片中的轮询,下面我们看一下使用select函数的代码是怎么样的。

#include<stdio.h>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netinet/in.h>
#include<fcntl.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BUFFER_LENGTH 128 int main()
{ unsigned char buffer[BUFFER_LENGTH]={0};
int ret=0;
//socket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定我们要使用IPV4,还是IPV6,第二个参数表明我们要使用套接字类型,这里我们使用的是流格式的套接字,第三个参数就是我们需要使用传输协议
//这里使用0,表示让系统自动推导我们需要使用的传输协议。
int listenfd=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如果返回值为-1,说明我们创建SOCKET失败,直接返回。
if (listenfd==-1)
{
return -1;
}
//我们需要绑定的信息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addr;
//使用IPV4
serveraddr.sin_family=AF_INET;
//我们需要绑定的IP地址,INADDR_ANY 就是0.0.0.0 ,就是所有网卡的所有IP段都可以连接到我们的创建的TCP服务器上。
serveraddr.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我们需要绑定的端口,这里我们绑定的端口为9999
serveraddr.sin_port=htons(9999);
//第一个参数我们创建的套接字,第二个是我们填写的绑定信息,最后是我们的绑定信息结构体的大小。
if (-1==bind(listenfd,(const sockaddr*)&serveraddr,sizeof(serveraddr)))
{
return -2;
}
//监听我们创建的套接字,请求的队列数量,这里我们填写为10个
listen(listenfd,10);
//定义客户端的socket //定义可读序列和可写序列
fd_set rfds,wfds,rset,wset;
//清空序列
FD_ZERO(&rfds);
//设置读的序列
FD_SET(listenfd,&rfds);
//清空可写的序列
FD_ZERO(&wfds); int maxfd=listenfd; while (1)
{
//开始进行序列的赋值,
rset=rfds;
wset=wfds; //select开始多路服用
//第一个参数是所有文件描述符的范围,第二个参数监控读的文件描述符的序列,第三个参数监控写的文件描述符的序列, 第4个参数监控异常的序列,第5个参数等待的时间,0是指无限等待
int nready=select(maxfd+1,&rset,&wset,NULL,NULL);
//判断listenfd服务器socket是否被设置,设置代表有效。
if (FD_ISSET(listenfd,&rset))
{
printf("listen --> \n");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
socklen_t len = sizeof(client);
//开始接受客户端得连接
int clientfd = accept(listenfd, (struct sockaddr*)&client, &len);
//添加可读列表中
FD_SET(clientfd, &rfds);
//如果客户端的文件描述符的序号大于最大的文件描述符的编号
if (clientfd > maxfd) maxfd = clientfd;
}
int i = 0;
//开始轮询监听的已经连接的客户端的socket
for (i = listenfd+1; i <= maxfd;i ++) {
//如果有可读的事件
if (FD_ISSET(i, &rset)) { //
//开始接受信息
ret = recv(i, buffer, BUFFER_LENGTH, 0);
if (ret <= 0) {
close(i);
FD_CLR(i, &rfds); } else if (ret > 0) {
//打印接受到信息
printf("buffer : %s, ret: %d\n", buffer, ret);
//设置可写的事件
FD_SET(i, &wfds);
}
//如果有可写的事件
} else if (FD_ISSET(i, &wset)) {
//开发发送消息
ret = send(i, buffer, ret, 0); //
//清空可写的事件
FD_CLR(i, &wfds);
//设置可读事件,因为并没有断开连接
FD_SET(i, &rfds); } } } return 0; }

这样就完成了我们的select选择模型的代码。今天我们就介绍到这里。

推荐一个零声学院免费教程,个人觉得老师讲得不错,

分享给大家:[Linux,Nginx,ZeroMQ,MySQL,Redis,

fastdfs,MongoDB,ZK,流媒体,CDN,P2P,K8S,Docker,

TCP/IP,协程,DPDK等技术内容,点击立即学习:

服务器

音视频

dpdk

Linux内核

网络io与selec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五种网络IO模型以及多路复用IO中select/epoll对比

    下面都是以网络读数据为例 [2阶段网络IO] 第一阶段:等待数据 wait for data 第二阶段:从内核复制数据到用户 copy data from kernel to user 下面是5种网络 ...

  2. 网络编程socket 结合IO多路复用select; epool机制分别实现单线程并发TCP服务器

    select版-TCP服务器 1. select 原理 在多路复用的模型中,比较常用的有select模型和epoll模型.这两个都是系统接口,由操作系统提供.当然,Python的select模块进行了 ...

  3. 网络IO之阻塞、非阻塞、同步、异步总结

    网络IO之阻塞.非阻塞.同步.异步总结 1.前言 在网络编程中,阻塞.非阻塞.同步.异步经常被提到.unix网络编程第一卷第六章专门讨论五种不同的IO模型,Stevens讲的非常详细,我记得去年看第一 ...

  4. Linux Network IO Model、Socket IO Model - select、poll、epoll

    目录 . 引言 . IO机制简介 . 阻塞式IO模型(blocking IO model) . 非阻塞式IO模型(noblocking IO model) . IO复用式IO模型(IO multipl ...

  5. 转:Linux网络IO并行化技术概览

    转:http://codinginet.com/articles/view/201605-linux_net_parallel?simple=1&from=timeline&isapp ...

  6. 5种网络IO模型

    5种网络IO模型(有图,很清楚)   同步(synchronous) IO和异步(asynchronous) IO,阻塞(blocking) IO和非阻塞(non-blocking)IO分别是什么,到 ...

  7. Lost connection to MySQL server during query,MySQL设置session,global变量及网络IO与索引

    Navicat导出百万级数据时,报错:2013 - Lost connection to MySQL server during query 网上一番搜索,修改mysql如下几处配置文件即可: sel ...

  8. 多路复用 阻塞/非阻塞IO模型 网络IO两个阶段

    1.网络IO的两个阶段 waitdata copydata send 先经历:copydata阶段 recv 先经历:waitdata阶段 再经历 copydata阶段 2.阻塞的IO模型 之前写的都 ...

  9. IO多路复用select/poll/epoll详解以及在Python中的应用

    IO multiplexing(IO多路复用) IO多路复用,有些地方称之为event driven IO(事件驱动IO). 它的好处在于单个进程可以处理多个网络IO请求.select/epoll这两 ...

  10. 网络io模式(服务器请求应答模式)

    2014年1月19日 22:07:41 这几天看nginx 和 Apache的视频教程(马哥和邹老师)了解到了一些网络io模式(nginx的相关配置项为sendfile) 这里简单记录下来以备后用 A ...

随机推荐

  1. 俄大神 lopatkin Windows 精简优化系统 - 工具软件

    昨天有个网友邮件我,说是想找个Tiny7 Rev2的ISO操作系统文件,但是我找了下,以前的那些文件有些已经删除了,所以就在网上搜到了俄大神 lopatkin Windows 精简优化系统,特此放到网 ...

  2. DC-9渗透学习

    开靶机,net模式,启动 arp-scan -l命令扫描存活主机 nmap -sS -sV -A -n 192.168.100.22 ┌──(root㉿kali)-[~] └─# nmap -sS - ...

  3. STL源码剖析 | priority_queue优先队列底层模拟实现

    今天博主继续带来STL源码剖析专栏的第四篇博客了! 今天带来优先队列priority_queue的模拟实现!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我们今天的内容! 前言 那么这里博主先安利一下一些干货满满的专栏啦! 手撕 ...

  4. AT_arc125_c [ARC125C] LIS to Original Sequence 题解

    题目传送门 前置知识 贪心 | 构造 解法 对于任意一个未加入序列 \(P\) 的数 \(x<A_{i}(1 \le i \le k-1)\),如果其放在了 \(A_{i}\) 的前面,会导致最 ...

  5. P2P通讯方式

    概述 实现p2p通讯我们提供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分别是通过客户端直接互通和p2p映射: 无论哪一种,首先设备两端都得部署好fastnat客户端,NAT类型不能是对称类型NAT(Symmetric),否 ...

  6. np.newaxis的用法

    1 前言 np.newaxis的意思是给数组新增一个维度."python中矩阵切片维数微秒变化"中介绍了矩阵切片有时候会降低矩阵维度,为保证维度不变,可以用np.newaxis新增 ...

  7. 24个javascript最佳实践

    1. 使用 === 代替 == JavaScript utilizes two different kinds of equality operators: === | !== and == | != ...

  8. mysql-数据类型,类型约束,联合唯一约束,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存储引擎---day36

    # ### char varchar(补充) char 字符长度 255个 varchar 字符长度 21845个 # ### part1 数据类型 -时间 date YYYY-MM-DD 年月日(结 ...

  9. django中信号

    # 信号的理解 在某个行为进行的某个阶段给这个行为添加一个附带的行为 # 相关api ## 数据表 pre_init # django的model执行其构造方法前,自动触发 post_init # d ...

  10. docker 发布.net core 项目(linux)

    一.准备阶段:前提:一台linux系统,安装好了Docker并启动 1.上传.netcore项目压缩文件 2.解压 注:若没有解压软件,先下载rar解压软件再安装:需注意系统是64位还是32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