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Babel 对于前端开发者来说应该是很熟悉了,日常开发中基本上是离不开它的。

已经 9102 了,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 es2015+ 的语法。但是对于浏览器来说,可能和它们还不够熟悉,我们得让浏览器理解它们,这就需要 Babel

当然,仅仅是 Babel 是不够的,还需要 polyfill 等等等等,这里就先不说了。

What:什么是 Babel

Babel is a toolchain that is mainly used to convert ECMAScript 2015+ code into a backwards compatible version of JavaScript in current and older browsers or environments.

简单地说,Babel 能够转译 ECMAScript 2015+ 的代码,使它在旧的浏览器或者环境中也能够运行。

我们可以在 https://babel.docschina.org/repl 尝试一下。

一个小 :

  1. // es2015 的 const 和 arrow function
  2. const add = (a, b) => a + b;
  3. // Babel 转译后
  4. var add = function add(a, b) {
  5. return a + b;
  6. };

Babel 的功能很纯粹。我们传递一段源代码给 Babel,然后它返回一串新的代码给我们。就是这么简单,它不会运行我们的代码,也不会去打包我们的代码。

它只是一个编译器。

How: Babel 是如何工作的

首先得要先了解一个概念: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 AST),Babel 本质上就是在操作 AST 来完成代码的转译。

AST

AST 是什么这里就不细说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以查看 Abstract syntax tree - Wikipedia

这里比较关心的一段 JavaScript 代码会生成一个怎样的 ASTBabel 又是怎么去操作 AST 的。

我们还是拿上面的 来说明 const add = (a, b) => a + b;,这样一句简单的代码,我们来看看它生成的 AST 会是怎样的:

  1. {
  2. "type": "Program",
  3. "body": [
  4. {
  5. "type": "VariableDeclaration", // 变量声明
  6. "declarations": [
  7. // 具体声明
  8. {
  9. "type": "VariableDeclarator", // 变量声明
  10. "id": {
  11. "type": "Identifier", // 标识符(最基础的)
  12. "name": "add" // 函数名
  13. },
  14. "init": {
  15. "type": "ArrowFunctionExpression", // 箭头函数
  16. "id": null,
  17. "expression": true,
  18. "generator": false,
  19. "params": [
  20. // 参数
  21. {
  22. "type": "Identifier",
  23. "name": "a"
  24. },
  25. {
  26. "type": "Identifier",
  27. "name": "b"
  28. }
  29. ],
  30. "body": {
  31. // 函数体
  32. "type": "BinaryExpression", // 二项式
  33. "left": {
  34. // 二项式左边
  35. "type": "Identifier",
  36. "name": "a"
  37. },
  38. "operator": "+", // 二项式运算符
  39. "right": {
  40. // 二项式右边
  41. "type": "Identifier",
  42. "name": "b"
  43. }
  44. }
  45. }
  46. }
  47. ],
  48. "kind": "const"
  49. }
  50. ],
  51. "sourceType": "module"
  52. }

我们可以通过一棵“树”来更为直观地展示这句代码的 AST(从第二层的 declarations 开始):

一个 AST 的根节点始终都是 Program,上面的例子我们从 declarations 开始往下读:

一个VariableDeclaration(变量声明):声明了一个 nameaddArrowFunctionExpression(箭头函数):

  • params(函数入参):ab
  • 函数体:函数主体是一个BinaryExpression(二项式),一个标准的二项式分为三部分:
    • left(左边):a
    • operator(运算符):加号 +
    • right(右边):b

这样就拆解了这一行代码。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阅读和尝试:

Babel 工作过程

了解了 AST 是什么样的,就可以开始研究 Babel 的工作过程了。

上面说过,Babel 的功能很纯粹,它只是一个编译器。

大多数编译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部分:

  1. Parse(解析):将源代码转换成更加抽象的表示方法(例如抽象语法树)
  2. Transform(转换):对(抽象语法树)做一些特殊处理,让它符合编译器的期望
  3. Generate(代码生成):将第二步经过转换过的(抽象语法树)生成新的代码

嗯... 既然 Babel 是一个编译器,当然它的工作过程也是这样的。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三步分别做了什么事。当然,还是拿上面的 来说明 const add = (a, b) => a + b,看看它是如何经过 Babel 变成:

  1. var add = function add(a, b) {
  2. return a + b;
  3. };

Parse(解析)

一般来说,Parse 阶段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 LA)和语法分析(Syntactic Analysis, SA)。

词法分析

词法分析阶段可以看成是对代码进行“分词”,它接收一段源代码,然后执行一段 tokenize 函数,把代码分割成被称为Tokens 的东西。Tokens 是一个数组,由一些代码的碎片组成,比如数字、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等等等,例如这样:

  1. [
  2. { "type": "Keyword", "value": "const" },
  3. { "type": "Identifier", "value": "add" },
  4. { "type": "Punctuator", "value": "=" },
  5. { "type": "Punctuator", "value": "(" },
  6. { "type": "Identifier", "value": "a" },
  7. { "type": "Punctuator", "value": "," },
  8. { "type": "Identifier", "value": "b" },
  9. { "type": "Punctuator", "value": ")" },
  10. { "type": "Punctuator", "value": "=>" },
  11. { "type": "Identifier", "value": "a" },
  12. { "type": "Punctuator", "value": "+" },
  13. { "type": "Identifier", "value": "b" }
  14. ]

通过 http://esprima.org/demo/parse.html 生成的。

看上去好像很容易啊,就是把一句完整的代码拆成一个个独立个体就好了。但是,我们得让机器知道怎么拆~

我们来试着实现一下 tokenize 函数:

  1. /**
  2. * 词法分析 tokenize
  3. * @param {string} code JavaScript 代码
  4. * @return {Array} token
  5. */
  6. function tokenize(code) {
  7. if (!code || code.length === 0) {
  8. return [];
  9. }
  10. var current = 0; // 记录位置
  11. var tokens = []; // 定义一个空的 token 数组
  12. var LETTERS = /[a-zA-Z\$\_]/i;
  13. var KEYWORDS = /const/; // 模拟一下判断是不是关键字
  14. var WHITESPACE = /\s/;
  15. var PARENS = /\(|\)/;
  16. var NUMBERS = /[0-9]/;
  17. var OPERATORS = /[+*/-]/;
  18. var PUNCTUATORS = /[~!@#$%^&*()/\|,.<>?"';:_+-=\[\]{}]/;
  19. // 从第一个字符开始遍历
  20. while (current < code.length) {
  21. var char = code[current];
  22. // 判断空格
  23. if (WHITESPACE.test(char)) {
  24. current++;
  25. continue;
  26. }
  27. // 判断连续字符
  28. if (LETTERS.test(char)) {
  29. var value = '';
  30. var type = 'Identifier';
  31. while (char && LETTERS.test(char)) {
  32. value += char;
  33. char = code[++current];
  34. }
  35. // 判断是否是关键字
  36. if (KEYWORDS.test(value)) {
  37. type = 'Keyword';
  38. }
  39. tokens.push({
  40. type: type,
  41. value: value,
  42. });
  43. continue;
  44. }
  45. // 判断小括号
  46. if (PARENS.test(char)) {
  47. tokens.push({
  48. type: 'Paren',
  49. value: char,
  50. });
  51. current++;
  52. continue;
  53. }
  54. // 判断连续数字
  55. if (NUMBERS.test(char)) {
  56. var value = '';
  57. while (char && NUMBERS.test(char)) {
  58. value += char;
  59. char = code[++current];
  60. }
  61. tokens.push({
  62. type: 'Number',
  63. value: value,
  64. });
  65. continue;
  66. }
  67. // 判断运算符
  68. if (OPERATORS.test(char)) {
  69. tokens.push({
  70. type: 'Operator',
  71. value: char,
  72. });
  73. current++;
  74. continue;
  75. }
  76. // 判断箭头函数
  77. if (PUNCTUATORS.test(char)) {
  78. var value = char;
  79. var type = 'Punctuator';
  80. var temp = code[++current];
  81. if (temp === '>') {
  82. type = 'ArrowFunction';
  83. value += temp;
  84. current++;
  85. }
  86. tokens.push({
  87. type: type,
  88. value: value,
  89. });
  90. continue;
  91. }
  92. tokens.push({
  93. type: 'Identifier',
  94. value: char,
  95. });
  96. current++;
  97. }
  98. return tokens;
  99. }

上面这个 tokenize 函数只是自己实现以下,与实际上 Babel 的实现方式还是差不少的,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https://github.com/babel/babel/blob/master/packages/babel-parser/src/tokenizer

我们来测试一下:

  1. const tokens = tokenize('const add = (a, b) => a + b');
  2. console.log(tokens);
  3. [
  4. { "type": "Keyword", "value": "const" },
  5. { "type": "Identifier", "value": "add" },
  6. { "type": "Punctuator", "value": "=" },
  7. { "type": "Paren", "value": "(" },
  8. { "type": "Identifier", "value": "a" },
  9. { "type": "Punctuator", "value": "," },
  10. { "type": "Identifier", "value": "b" },
  11. { "type": "Paren", "value": ")" },
  12. { "type": "ArrowFunction", "value": "=>" },
  13. { "type": "Identifier", "value": "a" },
  14. { "type": "Operator", "value": "+" },
  15. { "type": "Identifier", "value": "b" }
  16. ]

看上去和上面的有点不太一样,没关系,我只是细化了一下类别,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语法分析

词法分析之后,代码就已经变成了一个 Tokens 数组了,现在需要通过语法分析Tokens 转化为上面提到过的 AST

说来惭愧,这里没有想到很好的思路来实现一个 parse 函数。如果哪天想到了,再补充上来。

现在我们先假设已经实现了这样一个函数,把上面的 Tokens 转化成了一个 AST,进入下一步。

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官方的做法https://github.com/babel/babel/tree/master/packages/babel-parser/src/parser

Transform(转换)

这一步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操作 AST。如果忘记了 AST 是什么,可以回到上面再看看。

我们可以看到 AST 中有很多相似的元素,它们都有一个 type 属性,这样的元素被称作节点。一个节点通常含有若干属性,可以用于描述 AST 的部分信息。

比如这是一个最常见的 Identifier 节点:

  1. {
  2. "type": "Identifier",
  3. "name": "add"
  4. }

表示这是一个标识符。

所以,操作 AST 也就是操作其中的节点,可以增删改这些节点,从而转换成实际需要的 AST

更多的节点规范可以在https://github.com/estree/estree中查看。

Babel 对于 AST 的遍历是深度优先遍历,对于 AST 上的每一个分支 Babel 都会先向下遍历走到尽头,然后再向上遍历退出刚遍历过的节点,然后寻找下一个分支。

还是上面的 :

  1. {
  2. "type": "Program",
  3. "body": [
  4. {
  5. "type": "VariableDeclaration", // 变量声明
  6. "declarations": [
  7. // 具体声明
  8. {
  9. "type": "VariableDeclarator", // 变量声明
  10. "id": {
  11. "type": "Identifier", // 标识符(最基础的)
  12. "name": "add" // 函数名
  13. },
  14. "init": {
  15. "type": "ArrowFunctionExpression", // 箭头函数
  16. "id": null,
  17. "expression": true,
  18. "generator": false,
  19. "params": [
  20. // 参数
  21. {
  22. "type": "Identifier",
  23. "name": "a"
  24. },
  25. {
  26. "type": "Identifier",
  27. "name": "b"
  28. }
  29. ],
  30. "body": {
  31. // 函数体
  32. "type": "BinaryExpression", // 二项式
  33. "left": {
  34. // 二项式左边
  35. "type": "Identifier",
  36. "name": "a"
  37. },
  38. "operator": "+", // 二项式运算符
  39. "right": {
  40. // 二项式右边
  41. "type": "Identifier",
  42. "name": "b"
  43. }
  44. }
  45. }
  46. }
  47. ],
  48. "kind": "const"
  49. }
  50. ],
  51. "sourceType": "module"
  52. }

根节点我们就不说了,从 declarations 里开始遍历:

  1. 声明了一个变量,并且知道了它的内部属性(idinit),然后我们再以此访问每一个属性以及它们的子节点。
  2. id 是一个 Idenrifier,有一个 name 属性表示变量名。
  3. 之后是 initinit 也有好几个内部属性:
  • typeArrowFunctionExpression,表示这是一个箭头函数表达式
  • params 是这个箭头函数的入参,其中每一个参数都是一个 Identifier 类型的节点;
  • body 属性是这个箭头函数的主体,这是一个 BinaryExpression 二项式:leftoperatorright,分别表示二项式的左边变量、运算符以及右边变量。

这是遍历 AST 的白话形式,再看看 Babel 是怎么做的:

Babel 会维护一个称作 Visitor 的对象,这个对象定义了用于 AST 中获取具体节点的方法。

Visitor

一个 Visitor 一般来说是这样的:

  1. var visitor = {
  2. ArrowFunction() {
  3. console.log('我是箭头函数');
  4. },
  5. IfStatement() {
  6. console.log('我是一个if语句');
  7. },
  8. CallExpression() {},
  9. };

当我们遍历 AST 的时候,如果匹配上一个 type,就会调用 visitor 里的方法。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 Visitor

上面说过,Babel 遍历 AST 其实会经过两次节点:遍历的时候和退出的时候,所以实际上 Babel 中的 Visitor 应该是这样的:

  1. var visitor = {
  2. Identifier: {
  3. enter() {
  4. console.log('Identifier enter');
  5. },
  6. exit() {
  7. console.log('Identifier exit');
  8. },
  9. },
  10. };

比如我们拿这个 visitor 来遍历这样一个 AST

  1. {
  2. "params": [
  3. // 参数
  4. {
  5. "type": "Identifier",
  6. "name": "a"
  7. },
  8. {
  9. "type": "Identifier",
  10. "name": "b"
  11. }
  12. ]
  13. }

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 进入 Identifier(params[0])
  • 走到尽头
  • 退出 Identifier(params[0])
  • 进入 Identifier(params[1])
  • 走到尽头
  • 退出 Identifier(params[1])

当然,Babel 中的 Visitor 模式远远比这复杂...

回到上面的 ,箭头函数是 ES5 不支持的语法,所以 Babel 得把它转换成普通函数,一层层遍历下去,找到了 ArrowFunctionExpression 节点,这时候就需要把它替换成 FunctionDeclaration 节点。所以,箭头函数可能是这样处理的:

  1. import * as t from '@babel/types';
  2. var visitor = {
  3. ArrowFunction(path) {
  4. path.replaceWith(t.FunctionDeclaration(id, params, body));
  5. },
  6. };

对细节感兴趣的可以翻翻源码https://github.com/babel/babel/tree/master/packages/babel-traverse

Generate(代码生成)

经过上面两个阶段,需要转译的代码已经经过转换,生成新的 AST 了,最后一个阶段理所应当就是根据这个 AST 来输出代码。

Babel 是通过 https://github.com/babel/babel/tree/master/packages/babel-generator 来完成的。当然,也是深度优先遍历。

  1. class Generator extends Printer {
  2. constructor(ast, opts = {}, code) {
  3. const format = normalizeOptions(code, opts);
  4. const map = opts.sourceMaps ? new SourceMap(opts, code) : null;
  5. super(format, map);
  6. this.ast = ast;
  7. }
  8. ast: Object;
  9. generate() {
  10. return super.generate(this.ast);
  11. }
  12. }

经过这三个阶段,代码就被 Babel 转译成功了。

任重而道远... 想真正掌握 Babel 还有很长的路...

参考链接

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玩相机的程序员」,也可添加个人微信 「xb9207」 交流讨论。

初学 Babel 工作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初学Kafka工作原理流程介绍

    Apache kafka 工作原理介绍 消息队列技术是分布式应用间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消息队列可驻留在内存或磁盘上, 队列存储消息直到它们被应用程序读走.通过消息队列,应用程序可独立地执行--它们不需 ...

  2. 【Babel】293- 初学 Babel 工作原理

    戳蓝字「前端技术优选」关注我们哦! 前言 babel Babel 对于前端开发者来说应该是很熟悉了,日常开发中基本上是离不开它的. 已经9102了,我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 es2015+ 的语法.但是 ...

  3. How Javascript works (Javascript工作原理) (十五) 类和继承及 Babel 和 TypeScript 代码转换探秘

    个人总结:读完这篇文章需要15分钟,文章主要讲解了Babel和TypeScript的工作原理,(例如对es6 类的转换,是将原始es6代码转换为es5代码,这些代码中包含着类似于 _classCall ...

  4. Babel运行原理

    前言     之前翻博客园的时候,看到有人朋友分享阿里巴巴的面试题,其中有一道题就是关于ES6转ES5 原理的,当时我看到感觉到自己离去阿里巴巴的路还很远啊,像我们大部分做开发的时候,都只知其然不知 ...

  5. How Javascript works (Javascript工作原理) (四) 事件循环及异步编程的出现和 5 种更好的 async/await 编程方式

    个人总结: 1.讲解了JS引擎,webAPI与event loop合作的机制. 2.setTimeout是把事件推送给Web API去处理,当时间到了之后才把setTimeout中的事件推入调用栈. ...

  6. 菜鸟学Struts2——Struts工作原理

    在完成Struts2的HelloWorld后,对Struts2的工作原理进行学习.Struts2框架可以按照模块来划分为Servlet Filters,Struts核心模块,拦截器和用户实现部分,其中 ...

  7. 【夯实Nginx基础】Nginx工作原理和优化、漏洞

    本文地址 原文地址 本文提纲: 1.  Nginx的模块与工作原理    2.  Nginx的进程模型    3 . NginxFastCGI运行原理        3.1 什么是 FastCGI   ...

  8. HashMap的工作原理

    HashMap的工作原理   HashMap的工作原理是近年来常见的Java面试题.几乎每个Java程序员都知道HashMap,都知道哪里要用HashMap,知道HashTable和HashMap之间 ...

  9. 【Oracle 集群】ORACLE DATABASE 11G RAC 知识图文详细教程之RAC 工作原理和相关组件(三)

    RAC 工作原理和相关组件(三) 概述:写下本文档的初衷和动力,来源于上篇的<oracle基本操作手册>.oracle基本操作手册是作者研一假期对oracle基础知识学习的汇总.然后形成体 ...

随机推荐

  1. uniapp 发起网络请求

    推荐下我写的uni-http 创建http-config.js import Vue from 'vue' const BASE_URL = 'http://xxx.com'; if (process ...

  2. 「NGK每日快讯」2021.1.5日NGK第63期官方快讯!

  3. TCP编程详解

    目录 数据包格式 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数据传输 断开连接(四次挥手) 基础 客户端流程 编码 TCP服务端流程 TCP服务端编码 参考文献 TCP把连接作为最基本的对象,每一条TCP连接都有两个端点 ...

  4. [转]什么是 C 和 C ++ 标准库?

    转载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ndumars/p/9000371.html 简要介绍编写C/C ++应用程序的领域,标准库的作用以及它是如何在各种操作系统中实现的.我已 ...

  5. 微信小程序:快速生成less文件类嵌套的结构

    全部选中标签结构,按住ctrl+shift+p,选中插件Generate CSS tree(提前安装CSS Tree),先删除undefined,将img替换成image,删除标签名view. 完整的 ...

  6. JS中try catch的用法

    在js中也可以使用try/catch语法,把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使用try包裹起来,然后在catch中对异常进行处理,处理后就不会影响后面代码的执行. const a = null try { cons ...

  7. WPF -- 一种实现本地化的方法

    本文介绍一种WPF程序实现本地化的方法. 步骤 首先,假设xaml文件中存在一个Button按钮,内容为"按钮",实现本地化的步骤如下: 展开程序的Properties,双击Res ...

  8. 低功耗蓝牙 ATT/GATT/Service/Characteristic 规格解读

    什么是蓝牙service和characteristic?如何理解蓝牙profile? ATT和GATT两者如何区分?什么是attribute? attribute和characteristic的区别是 ...

  9. Java垃圾回收机制详解

    前言 Java 相比 C/C++ 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引入了自动垃圾回收 (下文统一用 GC 指代自动垃圾回收),它解决了 C/C++ 最令人头疼的内存管理问题,让程序员专注于程序本身,不用关心内存回收这 ...

  10. System.Net.Mail邮件发送抄送附件(多个)

    /// <summary> /// 邮件发送抄送附件 /// </summary> /// <param name="mailTo">收件人(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