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几天有幸看到阮老师的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花了几晚的时间阅读完毕,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现在将感觉不错的地方记录下。


职业篇

1. 为什么雇佣制度对工人不利?

雇佣制度是一种有倾向性的制度:对资方有利,对劳方不利。

资方和劳方的利益是对立的:工人少拿一点,老板就多赚一点。这一点并没有问题,利益分配总是这样。

雇佣制度的真正问题是劳资双方的地位不平等,做出决策的总是资方,劳方只有被动接受资方决策的命。也就是说,老板说什么,你就必须做什么,这才是问题。

考虑到老板可以从你的损失中获利,就更显出这个制度的缺陷了。

工作的乏味和令人厌倦,其实是公司的一种制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的利益。

如果你在大公司工作,就一定要有个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不要以为进大公司就前途一片光明。如果在大公司里面,想要技术上有造诣,工作经验的积累只是一方面,

真正的突破要靠自己业余深造!不然,路就会越走越窄,公司迟早会让你来承担成本,通过摆脱你来降低成本。

2. 母鸡与前端工程师

编程本身虽然是一种智力活动,但是中国的现实却更像一种体力劳动。

快速的技术更新和极大的工作强度,使得年轻人具有天然的优势。等到职业生涯后期,你的开发速度开始慢下来,就是你被更年轻的人取代的时候。一只母鸡一生中,

大约总共可以生2000枚鸡蛋,你的一生中可以制作的网页(或者 App),大概也是一个常数。

你应该选择,那些让你产生最大兴趣和热情的职业。因为未来所有行业,低端的、低技能的岗位都会被机器取代,只有技能最强、最有创造性的人不会被淘汰。兴趣,

也只有兴趣,才会让你产生不倦的热情,钻研下去,变得更优秀。

3. 你的命运不是一头骡子

“......(你)只是一个负责实现领导意志的技术工人,职责就是根据规格说明书写出代码,其实与一个挖水沟的工人是一样的,从这头挖到那头,仅此而已,从事的都是机械性的工作。”

骡子只是施工队的工具,跟锄头或者扁担没有本质区别。但你不是他人的工具,你活着不是为了被动地被他人使用,而是应该要有自己的价值。我觉得,人应该过一种有乐趣、有追求、自己做主的生活,而不能像骡子那样被推着走。

4. 为什么退休金是靠不住的

如果一年的支出小于投资组合的4%,那么你就可以退休了。这被称为“百分之四”规则(Four Percent Rule)。举例来说,如果你现在的证券投资有100万,而每年的总支出为4万,那么你就可以退休了。根据研究,你有94%的概率,每年提取4万元,连续提取超过30年。

你真的用这个规则,来安排自己的退休规划。而是用它来证明,只要管控好支出,提前退休在财务上是完全可行的。

当然,两个不利因素也要考虑到,一是医疗支出很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另一个是现在全世界的利率,要比上个世纪低很多。不过正常情况下,除了医疗支出,

你的其他消费往往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因此,除了原始积累,你最好还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比如房租收入、版权收入、债券收入、人寿保险的收入),这样应付

冲击的能力就强一些,提前退休就更有把握。

5. 45岁以后的人生

IT 行业是一个年轻人的行业。

技术进步的速度,比市场的变化还快,每年都有大量新技术出来。你22岁大学毕业入职,等到10年过去了,32岁时你大学里面学到的东西都没用了,你必须和新人一样

从头开始学习新技术。你也许会说,怎么可能都没用呢,难道微积分、统计学、编程原理这些都没用了吗?问题是新人也学过这些啊,而且他们刚刚学,不像你已经忘得

差不多了。

小公司的成败在于你聘请什么样的人,大公司的成败在于你开除什么样的人。大公司里有很多老白兔,不干活,并且慢慢会传染更多的人。

6. 你的B计划在哪里?

对于人生来说,你现在的职业就是A计划,应该努力追求职业成功。但是,也要做好两手准备,万一A计划失败,还需要一个B计划,对自己的退路有所安排。

制定B计划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人生重新开始,你会选择怎样的工作? 把这个当作B计划的起点。很多人也许会从实际出发,想着如果失去现在的工作,就先在家里休息几天,然后设法在另一家公司里面找到一份类似的工作,再在新的岗位上重整旗鼓。这不算B计划,而只是A计划的延伸。你最好把B计划当成逃离A计划的一个机会,借此追求一种梦想中期望的工作。只有这样,你才有最大的动力,忍受B计划的艰苦。

正常情况下,B计划可能不会立即带来经济上的成功,但是你可以从中获得自由、自我认同和成就感,以及从此不用忍受大公司晋升阶梯上面挤破头的压力和窒息。即使初期没有成功,你也可以借此获得转型的其他机会。最理想的情况是,你通过B计划,实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总结:

职业篇更像是对人生未来的设想,我们大多数甘于现在的现状,慢慢的放弃对于新技术的追求、放弃对于未来的规划。阮老师通过简单的几篇文章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未来:

我们在现在的雇佣体制下从事着如同工具般的工作,慢慢的将你对技术的热情磨灭,当你年龄逐渐变大,需要为公司去承担成本而被抛弃,到最后连自己的退休金都所剩无几时,我们的B计划在哪里?


现实篇

1. 世界会走向哪里?

《华盛顿邮报》做过一个统计,1978年到2011年,美国工人的平均工资只增长了6%,CEO 的平均收入增长了727%。这就是说,计算机革命出现后,穷人的收入根本不增长,而

富人正变得越来越有钱。这种趋势将来只会增强,不会逆转。因为它是技术造成的,而技术变革的速度一点都没有放缓。技术正在不断替代劳动力,那些被替代的人们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补偿。

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发现,他们能得到的职位,不是因为雇主需要他们的劳动技能,而是因为人工比机器便宜。比如,造出一个会送货、会烧菜的机器人,技术可以做到,但会很贵,使用真人更便宜。所以,快递员和厨师这样的工作,将会持续地吸纳大量劳动力。但是,他们的工资很难增长,一旦成本大幅上升,机器人就会取代劳动者。

由于通过奋斗爬到社会上层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以教育的价值也正在变小。如果不能学会机器无法替代的技能,那么读不读大学,对你将来的收入不会有太大影响。很可能不读大学,你的处境还会好一些。

技术虽然带来了收入不平等,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平等,主要是在享受技术成果方面。比如,普通人完全可以使用跟美国总统或世界首富一样的手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不等,几乎都体现在非技术方面,比如收入、地位、住宅等等。

2. 那些无用的人

人的价值体现在他/她的工作成果。如果有些人根本找不到工作,他们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

将来,不仅可能出现大量的失业(unemployed),还可能出现人们无法再就业(unemployable),因为他们没用了。低技能的工作,都自动化了;高技能的工作要求多年的学习和艰苦的投入。那些无法就业的人退休还太年轻,从零开始再学习又太老。

未来,人类可能会分化为两个主要的等级:一个全新的更先进的精英阶级,很聪明,很富有,有更好的基因和更长的寿命;还有一个全新的一无用处的无产阶级,他们将越来越穷地等待死亡,可能变成没有工作、没有目标、整日靠吸毒度日、戴着VR头盔消磨时光的乌合之众。

3. 为什么世界上没有安全的工作?

你花了多年的心血,孜孜不倦地投入和练习,终于掌握了一门赖以谋生的手艺,还进入了世界排名第一位的通信业跨国公司。就在你觉得人生终于有一点安全感的时候,一切就变了,几年之间,曾经的巨无霸土崩瓦解,不仅你的职位没了,更可怕的是,以前的产品已经没人用了,全世界现在不生产任何塞班设备。你的手艺的价值变成了零。

可怕的不是你的工作没了,而是你所在的那个行业没了。

最终来说,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将高度自动化,它们现在吸收的大部分劳动力都将失业。

4. 白领岗位的消亡

作家吴晓波把难以被机器替代的能力,称为“柔软的能力”。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种这样的能力。

(1)人性化和人格魅力。机器提供的服务是没有人性的,也不会有人格魅力,更不会感动人心。这注定了,有些感受是机器无法提供的。最简单的一个例子,老奶奶在街上突然摔倒了,你会感到心痛和惊慌,要是一台机器突然故障了,你大概不会对机器产生同情心。所以,一个富有人格魅力和人性的人,在计算机主导的时代,是有优势的;相反的,一个没有个性、人云亦云、千面一律、会消失在流水线上的人,则天然具有竞争劣势。

(2)创意。计算机只能根据算法,做出下一步行为,没法超出算法的范围。这意味着,只要掌握了算法,就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举一动。人类则是难以预测的,常常会有天马行空的创意。机器最难以与人类竞争的,就是创造力。目前,还没有一种软件,能够写出一部人类爱看的小说,估计将来也难有。另外,科学家曾经有过争论,计算机会不会“顿悟”?目前看上去,大概也是不会的。

(3)决策和领导力(即企业家能力)。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说过,生产力增加的主要原因,除了资本和劳动力,就是企业家能力。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可以团结所有资源,创造出超额利润,最典型的就是乔布斯那样的人物。计算机没有办法团结领导一群人,齐心协力完成一个使命。

作为个人来说,人生规划的时候,应该尽量发展这些能力,才能避免与机器“抢工作”。

5. 穷忙的人生

这个社会在极严厉地惩罚,那些没条件读书的人。穷人一輩子都不可能变有钱人。在強弱悬殊的情况下,只有弱者越弱,越來越慘!

没有学历、技术的人,为了活下去,不是住笼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对于他们,最重要事情是下一顿吃什么,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怎么发展?来来去去都在死胡同!

将来的“穷忙族”,不仅是低技能的底层劳动者,还将包括很多受过高等教育、写字楼工作的白领。年轻人如果没有家庭支持,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会变得越来越难。因为单靠工资收入,已经不足以积累财富了。

现代科技如此发达,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可是工作又积累不了财富,于是,“清贫青年,流沙中年,下流老人”就成了大多数人必然的命运归宿。

6. 为什么你不应该读大学

四年时间足以让一个人在任何领域成为资深业者,甚至专家。可是我们的大学生呢,经过本科四年,不要说领域专家,甚至能力强的学生都寥寥无几。我们的大学制度用了四年时间, 培养出了大量一无所长的、迷茫困惑的、市场滞销的年轻人。

理论上,一个人只要接受了中等教育,就可以进社会了。大学的本意是为那些走学术生涯的人开设的,后来慢慢变味了,以至于现在社会上居然有一种说法,”大学是素质教育“。不是这样的,任何时间地点,你都有机会提高素质。

另外,从经济角度看,如果你不想走学术道路,却去读大学,将不利于你的收入。目前,技术工人的薪水,正在不断上升。比他人多几年职业经验,你早早就可以拿到高级技工或工 程师的薪水。如果你大学毕业,从零开始就业,你的收入会比同龄人落后几年。

大学课程是为了那些不知道学什么的人设计的,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找不到方向,而被这些课程”画地为牢“限制住。你要主动去接触和学习,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引用一个网友的话,”你要做的就是自主、跨界、终身学习“。

7. 为什么上班和下班已经过时

未来,一个人越优秀(优秀的定义为“拥有很难被替代的知识或技能”),受到的限制就越低,他将有足够的权利来选择如何工作,利润如何分配,每天工作多长时间等,也就是说,他将同时拥有自由和财富。远程工作将会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总结:

现实篇其实更应该叫做未来篇,阮老师用大胆的语言以及以往的经验预测即将到来的这次技术革命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人类阶层即将固化,到时候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将得到更明显的体现。但是其中有一部分的观念现在还不被现在的社会所接受,其中最明显的是人的学历,今天正好stormzhang推了公号其中也涉及到了关于文凭的内容:

其实不止国企,很多大点的公司都会要求 985、211,这公平么?我认为是公平的,人家前十几年辛辛苦苦,好不容易考上了 985、211,毕业之后再没一点优势,那才叫不公平,所以,不要嫉妒那些 985、211 出来的,他们有点优势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前段时间的负责的招聘上级对待学历文凭的态度也对于学历文凭的事情更加的敏感,stormzhang更从一个现在社会现实的角度来对待文凭的问题,而阮老师则强调的是知识的实用性。我虽然偏向于后者,但是不得不说,stormzhang更是将社会的现状描述的更加现实,最后他也描述了在毕业之后的情况

985、211 也只是对他们过去十几年来努力的一种认可而已,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过去的所有成就不代表你之后还可以有更大的成就,所以,你不用过多在意是否 985、211 毕业,学历只在找工作的前两年内有点优势,而且只是有一点优势而已,你该相信,真正有能力的人,谁会在乎你的学历,如果一个人毕业三五年了,还老拿自己的学历说事,只能说明,这三五年工作期间,除了学历,他没有别的拿得出手的了。

整个现实篇都比较的消极,我认为我们既要立足于当下,也要抽时间望一下未来,不要穷忙,时时的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就如同比尔盖茨一直说的:“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做到 “自主、跨界、终身学习”。

作者:一半水一半冰

出处:http://www.cnblogs.com/jingh/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 读后感(现实篇和职业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 读后感(现实篇和职业篇)【原创】

    摘要: 前几天有幸看到阮老师的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花了几晚的时间阅读完毕,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现在将感觉不错的地方记录下. 职业篇 1. 为什么雇佣制度对工人不利? 雇佣制度是一种 ...

  2. 前端工程师技能之photoshop巧用系列第三篇——切图篇

    × 目录 [1]切图信息 [2]切图步骤 [3]实战 前面的话 前端工程师除了使用photoshop进行测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使用该软件进行切图.本文是photoshop巧用系列的第三篇——切图篇 切 ...

  3. [转]Android开源项目第二篇——工具库篇

    本文为那些不错的Android开源项目第二篇--开发工具库篇,主要介绍常用的开发库,包括依赖注入框架.图片缓存.网络相关.数据库ORM建模.Android公共库.Android 高版本向低版本兼容.多 ...

  4. Autofac全面解析系列(版本:3.5) – [使用篇(推荐篇):2.解析获取]

    前言 Autofac是一套高效的依赖注入框架. Autofac官方网站:http://autofac.org/ Autofac在Github上的开源项目:https://github.com/auto ...

  5. Android开源项目第二篇——工具库篇

    本文为那些不错的Android开源项目第二篇——开发工具库篇,**主要介绍常用的开发库,包括依赖注入框架.图片缓存.网络相关.数据库ORM建模.Android公共库.Android 高版本向低版本兼容 ...

  6. RabbitMQ学习总结 第一篇:理论篇

    目录 RabbitMQ学习总结 第一篇:理论篇 RabbitMQ学习总结 第二篇:快速入门HelloWorld RabbitMQ学习总结 第三篇:工作队列Work Queue RabbitMQ学习总结 ...

  7. ecshop调用文章显示上一篇下一篇

    首先调用文章中的上一篇和下一篇语法为:  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上一篇:<a href="{$next_article.url}">{$next_article.titl ...

  8. asp net 编程问题 实现下一篇 和上一篇效果

    首先是access数据库,有一个名为news的表,里面有三个字段,分别为id,classid 和name 其中id为主键,classid可以重复 现在有以下数据: id classid name 1 ...

  9. linux一句话问答(网络无关篇+网络相关篇+程序开发篇+经典图书)

    一句话问答(网络无关篇+网络相关篇+程序开发篇+经典图书) --------------------------目录-网络无关篇-目录-------------------------- 0001 修 ...

随机推荐

  1. 异常:java.lang.NoSuchMethodError: org.apache.poi.ss.usermodel.Workbook.getCellStyleAt

    背景 最近公司所有新项目要使用最新高效快速开发框架nature-framework,框架本身结合NatureMap已经集成excel的高效导入功能,我们要实现高性能的导出功能,因为最新的jxls-2. ...

  2. EXT 结构解析

    EXT Demo 结构解析 创建项目 sencha -sdk F:\lib\ext-6.0.0 generate app demo F:\demo 预览项目 执行命令 sencha app build ...

  3. ionic项目结构解析

    ionic项目结构解析 原始结构 创建一个IonicDemo项目 'ionic start IonicDemo sidemenu' 这种结构多模块开发比较麻烦,因为view跟controller分开路 ...

  4. oauth简单使用

    一.oauth原理参考 理解OAuth 2.0 二.本例中采用授权码模式 大致流程 (A)用户访问客户端,后者将前者导向认证服务器. (B)用户选择是否给予客户端授权. (C)假设用户给予授权,认证服 ...

  5. VB6之反编译工具VBRezQ

    该软件的下载地址:http://www.xiazaiba.com/html/5276.html 网站上是这么介绍的: VBRezQ是一个针对VB程序的反编译软件.VBRezQ反编译的可读性尤其对早期版 ...

  6. webpack认识

    1 webpack是什么? CommonJS和AMD是用于JavaScript模块管理的两大规范,前者定义的是模块的同步加载,主要用于NodeJS:而后者则是异步加载,通过requirejs等工具适用 ...

  7. java编译出错信息汇总(更新)

    1.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com.mysql.jdbc.Driver 原因:缺包mysql-connector-java-5.1.7-bin.jar 2 ...

  8. 自定义程序异常Exception

    /** * 用于循环时的异常定位抛出异常 * 如第i行记录,抛出异常 * @author zhengwei * */ public class MyExcetion extends RuntimeEx ...

  9. linux中日志介绍

    linux日志 linux日志大多是以明文存储,一般存储在/var/log目录中,linux系统中主要有三个日志子系统:连接时间日志,进程统计日志,错误日志. 连接时间日志 连接时间日志是有多个程序执 ...

  10. Java试题

    1.不使用循环,等比数列输出整型 n.2n.4n.8n--当大于max时,反向输出8n.4n.2n.n. 例如 n=10,max=100. 输出: 10 20 40 80 80 40 20 10 解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