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erl中,子程序的引用常用来做回调函数(callback)、闭包(closure),特别是匿名子程序。

回调函数(callback)

关于什么是回调函数,见一文搞懂:词法作用域、动态作用域、回调函数、闭包

File::Find模块的find函数为例,它用来搜索给定目录下的文件,然后对每个搜索到的文件执行一些操作(通过定义子程序),这些操作对应的函数要传递给find函数,它们就是回调函数。就像unix下的find命令一样,找到文件,然后print、ls、exec CMD操作一样,这几个操作就是find命令的回调函数。

use File::Find;

sub cmd {
print "$File::Find::name\n";
}; find(\&cmd,qw(/perlapp /tmp/pyapp));

其中$File::Find::name代表的是find搜索到的从起始路径(/perlapp /tmp/pyapp)开始的全路径名,此外,find每搜索到一个文件,就会赋值给默认变量$_。它代表的是文件的basename,和$File::Find::name全路径不一样。例如:

  起始路径     $File::Find::name       $_
-------------------------------------------
/perlapp /perlapp/1.pl 1.pl
. ./a.log a.log
perlapp perlapp/2.pl 2.pl

回到回调函数的问题上。上面的示例中,定义好了一个名为cmd的子程序,但一直都没有主动地去执行这个子程序,而是将它的引用放进find函数中,由find函数每次去调用它。这就像是unix的find命令的"-print"选项一样,其中"-print"选项对应的函数就是一个回调函数。

上面的子程序只调用了一次,没必要花脑细胞去设计它的名称,完全可以将其设计为匿名子程序,放进find函数中。

use File::Find;

find(
sub {
print "$File::Find::name\n";
},
qw(/perlapp /tmp/pyapp)
);

Perl闭包(closure)简单介绍

关于闭包的详细内容,见一文搞懂:词法作用域、动态作用域、回调函数、闭包

从perl语言的角度来简单描述下闭包:子程序1中返回另一个子程序2,这个子程序2访问子程序1中的变量x,当子程序1执行结束,外界无法再访问x,但子程序2因为还引用着变量x所指向的数据对象,使得子程序2在子程序1结束后可以继续访问这个数据对象。

所以,子程序1中的变量x必须是词法变量,否则子程序1执行完后,变量x可能仍可以被外界访问、修改,如果这样,闭包和普通函数就没有意义了。

一个简单的闭包结构:

sub sub1 {
my $var1=N;
$sub2 =sub {
do something about $var1
}
return $sub2 # 返回一个闭包
} $my_closure = sub1(); # 将闭包函数存储到子程序引用变量

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子程序sub1内部嵌套的子程序$sub2可以访问属于子程序sub1但不属于子程序$sub2的变量,这样一来,只要把sub1返回的闭包赋值给$my_closure,就可以让这个闭包函数一直引用$var1变量对应的数值对象,但是sub1执行完毕后,外界就无法再通过$var1去访问这个数据对象(因为是词法变量)。也就是说,sub1执行完后,$var1指向的数据对象只有闭包$my_closure可以访问。

一个典型的perl闭包:

sub how_many {       # 定义函数
my $count=2; # 词法变量$count
return sub {print ++$count,"\n"}; # 返回一个匿名函数,这是一个匿名闭包
} $ref=how_many(); # 将闭包赋值给变量$ref how_many()->(); # (1)调用匿名闭包:输出3
how_many()->(); # (2)调用匿名闭包:输出3
$ref->(); # (3)调用命名闭包:输出3
$ref->(); # (4)再次调用命名闭包:输出4

上面将闭包赋值给$ref,通过$ref去调用这个闭包,则即使how_many中的$count在how_many()执行完就消失了(因为是个词法变量,外界无法访问),但$ref指向的闭包函数仍然在引用这个变量,所以多次调用$ref会不断修改$count的值,所以上面(3)和(4)先输出3,然后输出改变后的4。而上面(1)和(2)的输出都是3,因为两个how_many()函数返回的是独立的匿名闭包,在语句执行完后数据对象3就消失了。

Perl语言有自己的特殊性,特别是它支持只执行一次的语句块(即用大括号{}包围),这使得Perl要创建一个闭包并不一定需要函数嵌套,只需将一个函数放进语句块即可:

my $closure;
{
my $count=1; # 随语句块消失的词法变量
$closure = sub {print ++$count,"\n"}; # 闭包函数
} $closure->(); # 调用一次闭包函数,输出2
$closure->(); # 再调用一次闭包函数,输出3

在上面的代码中,$count引用数在赋值时为1,在sub中使用并赋值给$closure时引用数为2,当退出代码块的时候,count引用数减为1,由于这是个词法变量,退出代码块后外界就无法通过$count来访问了,但是闭包$closure却一直可以继续访问。

闭包的形式其实多种多样。通俗意义上来说,只要一个子程序1可以访问另一个子程序2中的变量,且子程序1不会随子程序2执行结束就丢失变量,就属于闭包。当然,对于Perl来说,可能子程序2并非是必要的,正如上面的例子。

例如,下面的代码段就不属于闭包:

$y=3;
sub mysub1 {
$x=shift;
$x+$y;
} $nested_ref=\&mysub1; sub mysub2 {
$x=1;
$z=shift;
return $nested_ref->($z);
} print mysub2(2);

为mysub2中返回的$nested_ref是一个子程序mysub1的一个实例,但mysub1中使用的$y来自于全局变量,而非mysub2,且mysub2执行完后,$y也不会消失,对于闭包来说这看上去没什么必要。

Perl闭包应用

例如,通过File::Find模块的find函数,计算出给定目录下的文件数量:

use File::Find;
my $callback;
{
my $count = 0;
$callback = sub { print ++$count, ": $File::Find::name\n" };
}
find($callback, '.'); # 返回数量和文件名
find($callback, '.'); # 再次执行,数量将在上一个find的基础上递增

Perl的语法强大,可以一次性返回多个闭包:

use File::Find;
sub sub1 {
my $total_size = 0;
return(sub { $total_size += -s if -f }, sub { return $total_size });
}
my ($count_em, $get_results) = sub1( );
find($count_em, '/bin');
find($count_em, '/boot');
my $total_size = &$get_results( );
print "total size of /bin and /boot: $total_size\n";

上面两个闭包,因为同时引用同一个对象,所以闭包$count_em修改的词法变量,$get_results也可以访问。

或者:

{
my $count=10;
sub one_count{ ++$count; }
sub get_count{ $count; }
} one_count();
one_count();
print get_count();

由于代码块中的子程序有名称,所以这两个子程序在代码块结束后仍然有效(代码块结束后变量无效是因为加了my修饰符)。

但是,如果将调用语句放在代码块前面呢?

one_count();  # 1
one_count(); # 2
print get_count(); # 输出:2 {
my $count=10;
sub one_count{ ++$count; }
sub get_count{ $count; }
}

上面输出2,也就是说$count=10的赋值10行为失效。这是因为词法变量的声明和初始化(初始化为undef)是在编译期间完成的,而赋值操作是在执行到它的时候执行的。所以,编译完成后执行到one_count()这条语句时,将调用已编译好的子程序one_count,但这时还没有执行到语句块,所以$count的赋值还没有执行。

可以将上面的语句块加入到BEGIN块中:

one_count();  # 11
one_count(); # 12
print get_count(); # 输出:12 BEGIN{
my $count=10;
sub one_count{ ++$count; }
sub get_count{ $count; }
}

state修饰符替代简单的闭包

前面闭包的作用已经非常明显,就是为了让词法变量不能被外部访问,但却让子程序持续访问它。

perl 5.10提供了一个state修饰符,它和my完全一样,都是词法变量,唯一的区别在于state修饰符使得变量持久化,但对于外界来说却不可访问(因为是词法变量),而且state修饰的变量只会初始化赋值一次。

注意:

  • state修饰符不仅仅只能用于子程序中,在任何语句块中都可以使用,例如find、grep、map中的语句块。
  • 只要没有东西在引用state变量,它就会被回收。
  • 目前state只能修饰标量,修饰数组、hash时将会报错。但可以修饰数组、hash的引用变量,因为引用就是个标量

例如,将state修饰的变量从外层子程序移到内层自层序中。下面两个子程序等价:

use 5.010;   # for state
sub how_many1 {
my $count=2;
return sub {print ++$count,"\n"};
} sub how_many2 {
return sub {state $count=2;print ++$count,"\n"};
} $ref=how_many2(); # 将闭包赋值给变量$ref
$ref->(); # (1)调用命名闭包:输出3
$ref->(); # (2)再次调用命名闭包:输出4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state $count=2,但同一个闭包多次执行时不会重新赋值为2,而是在初始化时赋值一次。

而且,将子程序调用语句放在子程序定义语句前面是可以如期运行的(前面分析过一般的闭包不会如期运行):

$ref=how_many2();   # 将闭包赋值给变量$ref
$ref->(); # (1)调用命名闭包:输出3
$ref->(); # (2)再次调用命名闭包:输出4 sub how_many2 {
return sub {state $count=2;print ++$count,"\n"};
}

这是因为state $count=2是子程序中的一部分,无论在哪里调用到它,都会执行这一句赋值语句。

再例如,state用于while循环的语句块内部,使得每次迭代过程中都持续访问这个变量,而不会每次迭代都初始化:

#!/usr/bin/perl
use v5.10; # for state while($i<10){
state $count;
$count += $i;
say $count; # 输出:0 1 3 6 10 15 21 28 36 45
$i++;
}
say $count; # 输出空

Perl回调函数和闭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Go基础系列:函数(2)——回调函数和闭包

    回调函数和闭包 当函数具备以下两种特性的时候,就可以称之为高阶函数(high order functions): 函数可以作为另一个函数的参数(典型用法是回调函数) 函数可以返回另一个函数,即让另一个 ...

  2. javascript回调函数,闭包作用域,call,apply函数解决this的作用域问题

    在JavaScrip中,function是内置的类对象,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类型的对象,可以和其它String.Array.Number.Object类的对象一样用于内置对象的管理.因为function实 ...

  3. php 回调函数结合闭包(匿名函数)的使用示例

    <?php /** * php 回调函数结合闭包(匿名函数)的使用 */ function callback( $callback ){ $variable = 'program'; $ret1 ...

  4. 前端(十三)—— JavaScript高级:回调函数、闭包、循环绑定、面向对象、定时器

    回调函数.闭包.循环绑定.面向对象.定时器 一.函数高级 1.函数回调 // 回调函数 function callback(data) {} // 逻辑函数 function func(callbac ...

  5. perl 回调函数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回调函数,或简称回调(Callback),是指通过函数参数传递到其它代码的,某一块可执行代码的引用.这一设计允许了底层代码调用在高层定义的子程序. 没啥不好理解的呀,就是向函数的参 ...

  6. golang中匿名函数的应用-回调函数-闭包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trconv" ) type funcType func(int, int) int // 自定义函 ...

  7. javascript 函数初探 (四)--- 回调函数

    回调函数 既然函数与任何被赋值给变量的数据是相同的,那么她当然可以像其他数据那样被定义.删除.拷贝,以及当成参数传递给其它函数. 我们定义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有两个函数类型的参数,然后他会分别执行这两个 ...

  8. PHP中的回调函数和匿名函数

    html,body,div,span,applet,object,iframe,h1,h2,h3,h4,h5,h6,p,blockquote,pre,a,abbr,acronym,address,bi ...

  9. 理解和使用 JavaScript 中的回调函数

    理解和使用 JavaScript 中的回调函数 标签: 回调函数指针js 2014-11-25 01:20 11506人阅读 评论(4) 收藏 举报  分类: JavaScript(4)    目录( ...

随机推荐

  1. Error resolving template [xxx], template might not exist or might not be exist

    Springboot+thymeleaf+mybatis 抛Error resolving template [xxx], template might not exist的异常 原因是我们在pom. ...

  2. 再谈docker基本命令

    子曰,温故而知新 今日,再次看书之际,又寻得docker的几条使用命令,用小本本记下来 配置docker镜像源 当我们在拉去一些共有镜像时,默认,docker会向docker.io去获取,如果在拉取的 ...

  3. LoRa与NB-IoT对比(转载)

    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包括三个层面: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物联网架构图 感知层通过传感器采集某些数据(声.光.电等),基于网络层的终端模组,对接到网络层的基站,实现数据采集后的传输. 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 ...

  4. Python数据结构之单链表

    Python数据结构之单链表 单链表有后继结点,无前继结点. 以下实现: 创建单链表 打印单链表 获取单链表的长度 判断单链表是否为空 在单链表后插入数据 获取单链表指定位置的数据 获取单链表指定元素 ...

  5. 日程管理Demo4中的bug

    Demo4的github地址 模拟器有点慢之后贴图 https://git.oschina.net/annie_guo/study.git 在登陆注册界面中java的提示语言(Login.java) ...

  6. bzoj2730(割点+分类讨论)

    把割点删去后,剩下的联通块个数就是答案,方案数就是siz乘一起,但要讨论一些特殊情况,没有割点时答案直接算,一个联通块如果连接多个割点是不需算入答案的: #include<iostream> ...

  7. mac os 下 vs code 开发 .net core

    1.软件下载 .net core 2.0 sdk: vs code 最新版: 2.用 dotnet 命令行 dotnet cli 创建项目 打开终端,创建这次项目的文件夹,mkdir Demo1: c ...

  8. el表达式与<c:foreach>标签的联合各种使用方法记录

    <%@ taglib uri="http://java.sun.com/jsp/jstl/core" prefix="c"%><%@ tagl ...

  9. angular-指令

    ng-app 作用域 ng-init 声明 module 模块 ng-model 双向绑定 ng-bind 绑定 angular是一个MVC框架:即 M------------------module ...

  10. Javascript高级编程学习笔记(36)—— DOM(2)Document

    Documet类型 了解了基础的Node类型过后,我们来聊聊Node中的Document类型 我们知道所有的节点都继承自Node类型 所以除了Node类型公有的方法和类型之外,Document类型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