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gger2常用注解
常用注解
- @Api()用于类; 
 表示标识这个类是swagger的资源
- @ApiOperation()用于方法; 
 表示一个http请求的操作
- @ApiParam()用于方法,参数,字段说明; 
 表示对参数的添加元数据(说明或是否必填等)
- @ApiResponse()用于方法 
 响应配置
- @ApiResponses()用于方法 
 响应集配置
- @ResponseHeader()用于方法 
 响应头设置,使用方法
- @ApiModel()用于类; 
 表示对类进行说明,用于参数用实体类接收
- @ApiModelProperty()用于方法,字段; 
 表示对model属性的说明或者数据操作更改
- @ApiIgnore()用于类,方法,方法参数 
 表示这个方法或者类被忽略
1. @Api()
用于类,表示标识这个类是swagger文档资源 ,使用方式:
@Api(value = "/url", description = "对api资源的描述")
与Controller注解并列使用。
属性配置:
| 属性名称 | 备注 | 
|---|---|
| value | url的路径值 | 
| tags | 如果设置这个值,value的值会被覆盖 | 
| description | 对api资源的描述 | 
| basePath | 基本路径,可以不配置 | 
| position | 如果配置多个Api,想改变显示的顺序位置 | 
| produces | For example,"application/json","application/xml" | 
| consumes | For example, "application/json, application/xml" | 
| protocols | Possible values: http, https, ws, wss | 
| hidden | 配置为true 将在文档中隐藏 | 
| authorizations | 高级特性认证时配置 | 
2. @ApiOperation()
用于方法上,说明方法的作用,每一个url资源的定义,使用方式:
@ApiOperation(
    value = "url的路径值",
    notes = "",
    response = order,
    tags = {'Pet Store'}
)
与Controller中的方法并列使用
属性配置:
| 属性名称 | 备注 | 
|---|---|
| value | url的路径值 | 
| tags | 如果设置这个值、value的值会被覆盖 | 
| description | 对api资源的描述 | 
| basePath | 基本路径可以不配置 | 
| position | 如果配置多个Api 想改变显示的顺序位置 | 
| produces | For example, "application/json, application/xml" | 
| consumes | For example, "application/json, application/xml" | 
| protocols | Possible values: http, https, ws, wss. | 
| authorizations | 高级特性认证时配置 | 
| hidden | 配置为true 将在文档中隐藏 | 
| response | 返回的对象 | 
| code | http的状态码 默认 200 | 
| extensions | 扩展属性 | 
| responseContainer | 这些对象是有效的 "List", "Set" or "Map".,其他无效 | 
| httpMethod | "GET", "HEAD", "POST", "PUT", "DELETE", "OPTIONS" and "PATCH" | 
3. @ApiParam()
用于方法,参数,字段说明,表示对参数的添加元数据(说明或是否必填等)。
使用方式:
public Result login(@RequestBody @ApiParam( value = "属性值", required = true) User user)
与Controller中的方法使用:
| 属性名称 | 备注 | 
|---|---|
| name | 属性名称 | 
| value | 属性值 | 
| defaultValue | 默认属性值 | 
| allowableValues | 可以不配置 | 
| required | 是否属性必填 | 
| access | 不过多描述 | 
| allowMultiple | 默认为false | 
| hidden | 隐藏该属性 | 
| example | 举例子 | 
4. @ApiResponses()
响应集配置,使用方式:
@ApiResponses({ @ApiResponse(code = 400, message = "Invalid Order") })
与Controller中的方法并列使用。属性配置:
| 属性名称 | 备注 | 
|---|---|
| value | 多个ApiResponse配置 | 
5. @ApiResponse()
响应配置,使用方式:
@ApiResponse(code=400, message = "Invalid user supplied")
与Controller中的方法并列使用。属性配置:
| 属性名称 | 备注 | 
|---|---|
| code | http的状态码 | 
| message | 描述 | 
| response | 默认响应类 Void | 
| reference | 参考ApiOperation中配置 | 
| responseHeaders | 参考 ResponseHeader 属性配置说明 | 
| responseContainer | 参考ApiOperation中配置 | 
6.@ResponseHeader()
响应头设置,使用方法
@ResponseHeader(name = "响应头名称", description = "头描述")
| 属性名称 | 备注 | 
|---|---|
| name | 响应头名称 | 
| description | 头描述 | 
| response | 默认响应类 Void | 
| responseContainer | 参考ApiOperation中配置 | 
7. @ApiModel()用于类
表示对类进行说明,用于参数用实体类接收
8. @ApiModelProperty()用于方法,字段
表示对model属性的说明或者数据操作更改
9. @ApiImplicitParams()
用于方法,包含一组参数说明,表示单独的请求参数
10. @ApiImplicitParam()
用在@ApiImplicitParams注解中,指定一个请求参数的各个方面。即多个 @ApiImplicitParam
参考:
SpringBoot集成springfox-swagger2构建restful API
SpringMVC集成springfox-swagger2构建restful API
swagger2常用注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Swagger2常用注解和使用方法
		一 引入maven依赖 <!--整合Swagger2--> <dependency> <groupId>com.spring4all</groupId&g ... 
- Swagger2常用注解解析(轻松构建Swagger)
		Swagger2常用注解解析 一.SpringBoot集成Swagger2 二.常用注解解析 具体使用举例说明: 一.SpringBoot集成Swagger2 引入相关jar包 <!-- swa ... 
- swagger2常用注解说明
		说明: 1.这里使用的版本:springfox-swagger2(2.4)springfox-swagger-ui (2.4) 2.这里是说明常用注解的含义和基本用法(也就是说已经对swagger进行 ... 
- swagger2 常用注解的使用
		一.@Api 效果: @Api注解放在类上面,这里的value是没用的,tags表示该controller的介绍. 二 .@ApiOperation 效果: @ApiOperation注解用于放在方法 ... 
- swagger2 常用注解说明
		常用到的注解有: Api ApiModel ApiModelProperty ApiOperation ApiParam ApiResponse ApiResponses ResponseHeader ... 
- Swagger2常用注解及其说明 (转)
		Api 用在Controller中,标记一个Controller作为swagger的文档资源 属性名称 说明 value Controller的注解 description 对api资源的描述 hid ... 
- Swagger2:常用注解说明
		Swagger2常用注解说明 Spring Boot : Swagger 2使用教程:https://www.cnblogs.com/JealousGirl/p/swagger.html 这里只讲述@ ... 
- swagger2的常用注解,传递参数的注意使用方法
		背景介绍: 刚开始的时候,在controller层使用@RequestParam的时候,发现这个参数是必须要输入值的,但是我们有时候必须查询的时候允许参数为空,使用这个注解就不行了. 在集成了swag ... 
- Spring系列之Spring常用注解总结
		传统的Spring做法是使用.xml文件来对bean进行注入或者是配置aop.事物,这么做有两个缺点:1.如果所有的内容都配置在.xml文件中,那么.xml文件将会十分庞大:如果按需求分开.xml文件 ... 
随机推荐
- ZYNQ DMA驱动及测试分析
			之前没有接触过DMA驱动.不了解它的原理,稍作学习先总结下dma驱动步骤: 1. 申请DMA中断. 2. 申请内存空间作为src和dts的空间. 3. 注册设备注册节点 4. 将申请到的src和dst ... 
- Rhino模型制作——京东狗(练习网格切割)
			我最近做了一个京东狗的模型,我先把渲染好的模型给大家看一下. 别看这个模型很复杂,其实京东狗的模型是网上找的,我只是做了一个上面的洞.不过我告诉大家Rhino的下载地址:http://www.xuex ... 
- Vue混入
			Vue 混入 混入 (mixins) 是一种分发 Vue 组件中可复用功能的非常灵活的方式.混入对象可以包含任意组件选项.当组件使用混入对象时,所有混入对象的选项将被混入该组件本身的选项. 数据对象合 ... 
- TLS通信过程
			TLS通信过程 握手与密钥协商过程 基于RSA握手和密钥交换的客户端验证服务器为示例详解TLS/SSL握手过程 sequenceDiagram client->>server: clien ... 
- FX-玩列表
			list = []while True: meus = ("1.查看","2.添加","3.删除","0.退出") pr ... 
- python笔记20-装饰器、作用域
			函数的作用域是就近原则,从里往外找,如果自己函数里有,就拿过来如果自己的函数里面没有的话,就去它父级函数里面找,父亲用不了儿子的,儿子可以用父亲的函数只有被调用才会执行# name = 'python ... 
- C++中:(*p)++和*(p++)和*p++的区别
			1. 理解自增自减运算符 (1)后置自增自减运算符优先级>前置自增自减运算符. (2)前置自增自减运算符“变量先自增自减再使用”. (3)后置自增自减运算符“变量先使用再自增自减”. ... 
- 60行python代码分析2018互联网大事件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一年.经历了区块链,人工智能潮的互联网行业逐渐迎来了冬天.这一年里有无数的事件发生着,正好学了python数据处理相关,那么就用python对18年的 ... 
- Linux上的10个Touch命令实例
			Linux Touch 命令 Touch命令可以用来修改文件访问或修改的时间戳.实际上,它更常仅仅用于快速的创建一个空白文件. 这篇文章展示了一些非常简单和快速的实例,使用Touch命令来修改时间戳和 ... 
- Problem 1: Multiples of 3 and 5
			小白一枚,python解法,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Problem 1: Multiples of 3 and 5 If we list all the natural numbers below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