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MRO

C3算法是python当中计算类继承顺序的一个算法,从python2.3以后就一直使用此算法了。

c3 linearization算法称为c3线性化算法

C3算法原理

首先定义几个符号的意义:

符号 意义
L 针对一个类进行解析用L进行表示,例如L(A)表示对类A进行解析
merge 合并操作的一个函数(后面具体介绍)
C 表示一个类名
B 表示是C的一个子类,如果多个子类用B1,B2....表示
+ 元素列表顺序添加
tail 去除列表第一个元素,例如 tail([1,2,3,4]) = [2,3,4]
L(C) = C + merge(L(B1) + L(B2) + ...+ )

merge函数合并规则:

  1. 首先选中merge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也是一个列表),按照公式里的描述就是L(B1)。
  2. 取列表中第一个元素记为h,如果h没有出现其他 列表的tail中, 那么将其移到 merge函数前,提取出来,并且将这个元素在所有列表中移除,并重复 2。
  3. 如果出现在其他列表中的 tail 中,寻找下一个列表。
  4. merge 函数所有元素都被移除类创建成功,如果寻找不到下一个列表则创建失败。

下面举例说明:

class X():
pass class Y():
pass class A(X, Y):
pass class B(X, Y):
pass class F(A, B):
pass
print(F.__mro__)

我们来解析 F的mro顺序,则首先记为 L(F),根据

L(C) = C + merge(L(B1) + L(B2) + ...+ )

公式得到:

L(F) = F + merge(L(A)+L(B))

接下来计算L(A),与L(B):

L(A) = A + merge(L(X),L(Y)) = A + merge([X],[Y]) = [A,X,Y]
L(B) = B + merge(L(X),L(Y)) = B + merge([X],[Y]) = [B,X,Y]

带入 L(F) = L(F) + merge(L(A)+L(B)) 得到:

L(F) = F + merge([A,X,Y],[B,X,Y])

下面是关键merge逻辑理解了,首先根据 merge 的说明 1,选中得到 [A,X,Y], 根据merge的说明2,选中第一个元素 A, 判断A 是否在 tail(B,X,Y) 中,即 A 是否在 [X,Y] 中,不在,将其提出来,得到:

L(F) = F + merge([A,X,Y],[B,X,Y]) = [F,A] + merge([X,Y],[B,X,Y])

接着重复 merge的2,判断 X 是否在 tail(B,X,Y)=[X,Y] 中,结果是存在,那么寻找[X,Y]的下一个列表,即[B,X,Y],判断B 是否存在 tail([X,Y])=[Y] 中,不存在,提出B,得到:

L(F) = F + merge([A,X,Y],[B,X,Y]) = [F,A] + merge([X,Y],[B,X,Y]) = [F,A,B] + merge([X,Y],[X,Y])

剩下逻辑一样,依次提出 X和Y:

L(F) = F + merge([A,X,Y],[B,X,Y]) = [F,A] + merge([X,Y],[B,X,Y]) = [F,A,B] + merge([X,Y],[X,Y]) = [F,A,B,X,Y]

可以将我上述python代码运行一下结果和我们手算的是一样的:

(<class '__main__.F'>, <class '__main__.A'>, <class '__main__.B'>, <class '__main__.X'>, <class '__main__.Y'>, <class 'object'>)

复杂的解析(练手逻辑)

L(K1) = K1 + merge(L(C), L(A), L(B))
= K1 + merge([C, O], [A, O], [B, O])
= [K1, C] + merge([O], [A, O], [B, O])
= [K1, C, A] + merge([O], [O], [B, O])
= [K1, C, A, B] + merge([O], [O], [O])
= [K1, C, A, B, O]
L(K2) = [K2, B,D,E, O]
L(K3) = [K3,A, D, O]
L(Z) = Z + merge(L(K1), L(K3), L(K2))
= Z + merge([K1, C, A, B, O],[K3, A, D, O],[K2, B, D, E, O])
= [Z, K1] + merge([C, A, B, O], [K3, A, D, O], [K2, B, D, E, O])
= [Z, K1, C] + merge([A, B, O], [K3, A, D, O], [K2, B, D, E, O])
= [Z K1, C] + merge([A, B, O], [K3, A, D, O], [K2, B, D,E, O])
= [Z, K1, C, K3] + merge([A, B, O], [A, D, O], [K2, B, D, E, O])
= [Z, K1, C, K3, A] + merge([B, O], [D, O], [K2, B, D, E, O])
= [Z,K1, C, K3, A, K2] + merge([B, O], [D, O], [B, D, E, O])
= [Z,K1, C, K3, A, K2, B] + merge([O], [D, O], [D, E, O])
= [Z, K1,C, K3, A, K2, B, D] + merge([O], [O], [E,O])
= [Z, K1,C, K3, A, K2, B, D, E, O]
class O:
pass class C(O):
pass class A(O):
pass class B(O):
pass class D(O):
pass class E(O):
pass class K1(C,A,B):
pass class K3(A,D):
pass class K2(B,D,E):
pass class Z(K1,K3,K2):
pass print(Z.__mro__)

手写C3算法

def c3MRO(cls):
if cls is object:
# 讨论假设顶层基类为object,递归终止
return [object] # 构造C3-MRO算法的总式,递归开始
mergeList = [c3MRO(baseCls) for baseCls in cls.__bases__]
mergeList.append(list(cls.__bases__))
mro = [cls] + merge(mergeList)
return mro def merge(inLists):
if not inLists:
# 若合并的内容为空,返回空list
# 配合下文的排除空list操作,递归终止
return [] # 遍历要合并的mro
for mroList in inLists:
# 取head
head = mroList[0]
# 遍历要合并的mro(与外一层相同),检查尾中是否有head
### 此处也遍历了被取head的mro,严格地来说不符合标准算法实现
### 但按照多继承中地基础规则(一个类只能被继承一次),
### head不可能在自己地尾中,无影响,若标准实现,反而增加开销
for cmpList in inLists[inLists.index(mroList) + 1:]:
if head in cmpList[1:]:
break
else:
# 筛选出好head
nextList = []
for mergeItem in inLists:
if head in mergeItem:
mergeItem.remove(head)
if mergeItem:
# 排除空list
nextList.append(mergeItem)
# 递归开始
return [head] + merge(nextList)
else:
# 无好head,引发类型错误
raise TypeError

参考文章:

c3 linearization详解 - Hello_wshuo - 博客园

Python多重继承问题之MRO和C3算法_Python_王坤祥_InfoQ写作社区

python C3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C3 算法 手动计算顺序

    Python C3 算法 手动计算顺序   手动计算类继承C3算法原则: 以所求类的直接子类的数目分成相应部分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写出继承关系 继承关系第一个第一位,在所有后面关系都是第一个出现的 ...

  2. Python之MRO及其C3算法

    [<class '__main__.B'>, <class '__main__.A'>, <class 'object'>] (<class '__main_ ...

  3. Python新式类继承的C3算法

    在Python的新式类中,方法解析顺序并非是广度优先的算法,而是采用C3算法,只是在某些情况下,C3算法的结果恰巧符合广度优先算法的结果. 可以通过代码来验证下: class NewStyleClas ...

  4. python全栈开发day103-python垃圾回收机制、mro和c3算法解析、跨域jsonp\CORS、Content-Type组件

    Python垃圾回收 -- 引用计数 -- Python为每个对象维护一个引用计数 -- 当引用计数为0的 代表这个对象为垃圾 -- 标记清除 -- 解决孤立的循环引用 -- 标记根节点和可达对象 - ...

  5. python之路--MRO和C3算法

    一 . MRO(method resolution order) 多继承的一种方法,一种查找的顺序 在python3 里面是一种新类式MRO 需要用都的是C3算法 class A: pass clas ...

  6. python 面向对象(六)MRO C3算法 super

    ########################总结################ 面向对象回顾 类:对某一个事物的描述,对一些属性和方法的归类 class 类名: var=123#类变量 def ...

  7. Python多重继承顺序---C3算法

    什么是多重继承C3算法 MRO即 method resolution order (方法解释顺序),主要用于在多继承时判断属性的路径(来自于哪个类). 在python2.2版本中,算法基本思想是根据每 ...

  8. python中多继承C3算法研究

    在python的面向对象继承问题中,单继承简单易懂,全部接受传承类的属性,并可添加自带属性, 但是,在多继承情况下,会遇到多个被继承者的顺序问题,以及多次继承后查找前几次继承者需求属性时,可能不易发现 ...

  9. python之MRO和C3算法

    python2类和python3类的区别pyhon2中才分新式类与经典类,python3中统一都是新式类Python 2.x中默认都是经典类,只有显式继承了object才是新式类python 3.x中 ...

  10. python学习 day20 (3月27日)----(单继承多继承c3算法)

    继承: 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减少了代码的冗余 这两个写法是一样的 Wa('青蛙').walk() #青蛙 can walk wa = Wa('青蛙') wa.walk() #青蛙 can walk 1. ...

随机推荐

  1. My'Bug

    修改时未校验工作经历是否为空

  2. python包管理工具pip使用手册

    pip是什么? pip 是 Python 标准库管理器,也就是一个工具让你安装不同的类库来使用. 当你要安装某些类库时,都会使用 pip,那 pip 除了安装类库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首先,我们进入 ...

  3. 妙用PHP函数处理数组

    PHP的数组是一种很强大的数据类型,与此同时PHP内置了一系列与数组相关的函数可以轻松地实现日常开发功能. 1. 取数组指定键名列 对于某些关联数组,有时候我们只想取指定键名的那部分,比如数组为 [' ...

  4. 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 原理与实践(第七版)William Stallings---读书笔记(1.1-1.5)

    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 原理与实践(第七版)William Stallings---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 概览 第1章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概念 密码算法与协议又可分为4个主要领域: 对称加密 加密任意大小的 ...

  5. 2025年3月GESP八级真题解析

    第一题--上学 题目描述 C 城可以视为由 \(n\) 个结点与 \(m\) 条边组成的无向图.这些结点依次以 \(1,2,-,n\) 标号,边依次以 \(1,2,-,m\) 标号.第 \(i\) 条 ...

  6. vue3-webseek网页版AI问答|Vite6+DeepSeek+Arco流式ai聊天打字效果

    2025 AI实战vue3+deepseek+arcoDesign仿DeepSeek/豆包网页版AI聊天助手. vue3-web-deepseek 实战网页PC版智能AI对话,基于vite6+vue3 ...

  7. 【Java】各种代码块的执行顺序

    静态代码块:用staitc声明,jvm加载类时执行,仅执行一次 构造代码块:类中直接用{}定义,每一次创建对象时执行. 执行顺序优先级:静态块,main(),构造块,构造方法. 构造函数 public ...

  8. 分布式任务调度系统 xxl-job

    微服务难不难,不难!无非就是一个消费方,一个生产方,一个注册中心,然后就是实现一些微服务,其实微服务的难点在于治理,给你一堆 微服务,如何来管理?这就有很多方面了,比如容器化,服务间通信,服务上下线发 ...

  9. RESTful的连接时间超时时间设定

    dsResrful的连接方式时,如何设定timeout呢? DSRestConnection.HTTP.ConnectTimeout := 5000; 就这么简单.因为封装的indy的TidHTTP. ...

  10. 独家推荐!这款端到端AI测试工具 Testim,让效率飙升!(支持移动端、Web端)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软件开发时代,确保软件质量成为每个开发团队的首要任务. 随着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技术的飞速发展,AI测试工具应运而生,为软件测试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今天,我要向大家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