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常有朋友问,学 Python 面向对象时,翻阅别人代码,会发现一个 super() 函数,那这个函数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Python中的super函数怎么学,怎么解?》,作者: 梦想橡皮擦。

实战场景

经常有朋友问,学 Python 面向对象时,翻阅别人代码,会发现一个 super() 函数,那这个函数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super() 函数的用途如下,在子类中调用父类的方法,多用于类的继承关系。

其语法格式如下所示:

super(type[, object-or-type])

参数说明如下:

  • type:类,可选参数
  • object-or-type:对象或类,一般为 self,也是可选参数。

返回值是代理对象。

可以直接查询官方帮助手册:

help(super)

输出信息如下所示:

Help on class super in module builtins:
class super(object)
| super() -> same as super(__class__, <first argument>)
| super(type) -> unbound super object
| super(type, obj) -> bound super object; requires isinstance(obj, type)
| super(type, type2) -> bound super object; requires issubclass(type2, type)
| Typical use to call a cooperative superclass method:
| class C(B):
| def meth(self, arg):
| super().meth(arg)
| This works for class methods too:
| class C(B):
| @classmethod
| def cmeth(cls, arg):
| super().cmeth(arg)

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 super 类是一个继承自 object 的类,super() 函数就是对该类的实例化;
  • 调用 super() 实例化之后,返回一个 super 对象;
  • super() 参数有四种搭配,具体看上述输出;

实战编码

单继承使用

直接看一下单继承相关代码,其中使用类名去调用父类方法。

class A:
def funA(self):
print("执行 A ,输出橡皮擦")
class B(A):
def funB(self):
# self 表示 B 类的实例
A.funA(self)
print("执行 B ,输出铅笔")
b = B()
b.funB()

上述代码在 B 类中增加了 funB 函数,并且去调用 A 类中的 funA 函数,此时输出的内容如下所示:

执行 A ,输出橡皮擦
执行 B ,输出铅笔

如果将上述代码修改为 super() 函数调用父类方法,可以使用下述代码:

class A:
def funA(self):
print("执行 A ,输出橡皮擦")
class B(A):
def funB(self):
# 注意 super() 函数的用法
super().funA()
print("执行 B ,输出铅笔")
b = B()
b.funB()

上述代码与之前的运行结果一致,在单继承的层级结构中,super 可以直接引用父类,即在子类中不需要使用父类名调用父类方法,而使用 代理对象(super 对象) 去调用,这样的好处就是当父类名改变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时,我们不需要对调用进行反复修改。

接下来看一下多继承情况下,super() 函数的实战场景。

class A:
def funA(self):
print("执行 A ,输出橡皮擦")
class B(A):
def funB(self):
# 注意 super() 函数的用法
super().funA()
print("执行 B ,输出铅笔")
b = B()
b.funB()

此时输出的结果是 AAA,可以看到 super 匹配到的数据是 A 类中的 run 函数,也就是最左侧类中的方法,下面修改一下各类中 run 函数的名称,使其存在差异。

class A:
def run1(self):
print('AAA')
class B:
def run2(self):
print('BBB')
class C:
def run3(self):
print('CCC')
class D(A, B, C):
def run(self):
# 调用 B 中 run2
super().run2()
d = D()
d.run()

当一个类继承多个类时,如果第一个父类中没有提供该方法,当前类实例就会通过 __mro__ 属性进行向上搜索,如果到 object 类都没有检索到该方法,就会引发 AttributeError 异常。

基于上述逻辑,我们可以扩展一下,使用 super() 函数中的参数。

class A:
def run(self):
print('AAA')
class B:
def run(self):
print('BBB')
class C:
def run(self):
print('CCC')
class D(A, B, C):
def run(self):
# 调用 C 中 run
super(B, self).run()
d = D()
d.run()

此时输出的结果是 CCC,该结果输出表示了使用 super 函数之后,可以使用 super(类,self) 指定以哪个类为起点检索父类中的方法,上述代码设置的 B,就表示从 B 开始检索,后续找到了 C 类,其中包含 run() 方法,所以输出 CCC。

__mro__ 属性的说明。

MRO 是 method resolution order,即方法解析顺序,其本质是继承父类方法时的顺序表。
在 Python 中可以使用内置属性 __mro__ 查看方法的搜索顺序,例如下述代码,重点查看输出部分内容。

class A:
def run(self):
print('AAA')
class B:
def run(self):
print('BBB')
class C:
def run(self):
print('CCC')
class D(A, B, C):
def run(self):
# 调用 C 中 run
super(B, self).run()
print(D.__mro__)

输出的结果如下所示:

(<class '__main__.D'>, <class '__main__.A'>, <class '__main__.B'>, <class '__main__.C'>, <class 'object'>)

你可以修改一下继承顺序,然后得到不同的输出结果。

(<class '__main__.D'>, <class '__main__.A'>, <class '__main__.C'>, <class '__main__.B'>, <class 'object'>)

在搜索方法的时候,是按照 __mro__ 的输出结果从左到右进行顺序查找的,逻辑如下:

A. 找到方法,停止检索;
B. 没有找到,继续检索下一类;
C. 如果到最后都没有找到,程序报错。

点击关注,第一时间了解华为云新鲜技术~

Python中的super函数,你熟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认识python中的super函数

    需求分析 在类继承中,存在这么一种情况: class Human(object): def Move(self): print("我会走路...") class Man(Human ...

  2. python中的super( test, self).__init__()

    python中的super( test, self).__init__() 对继承自父类的属性进行初始化 首先找到test的父类(比如是类A),然后把类test的对象self转换为类A的对象,然后“被 ...

  3. python中的super是什么?

    技术背景 python中的super,名为超类,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执行父类的__init__函数.由于在python中不论是一对一的继承,还是一子类继承多个父类,都会涉及到执行的先后顺序的问题.那么本文 ...

  4. python中的super()是什么?

    技术场景:python中的super,名为超类,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执行父类的__init__函数.由于在python中不论是一对一的继承,还是一子类继承多个父类,都会涉及到执行的先后顺序的问题.那么本文 ...

  5. python --- Python中的callable 函数

    python --- Python中的callable 函数 转自: http://archive.cnblogs.com/a/1798319/ Python中的callable 函数 callabl ...

  6. python中使用zip函数出现<zip object at 0x02A9E418>

    在Python中使用zip函数,出现<zip object at 0x02A9E418>错误的原因是,你是用的是python2点多的版本,python3.0对python做了改动 zip方 ...

  7. [转载]python中multiprocessing.pool函数介绍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a432b40101kwpi.html 作者:龙峰 摘自:http://hi.baidu.com/xjtukanif/blo ...

  8. Python 中的isinstance函数

    解释: Python 中的isinstance函数,isinstance是Python中的一个内建函数 语法: isinstance(object, classinfo) 如果参数object是cla ...

  9. Python中的map()函数和reduce()函数的用法

    Python中的map()函数和reduce()函数的用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的map()函数和reduce()函数的用法,代码基于Python2.x版本,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Py ...

随机推荐

  1. docker安装Sentinel

    1.拉取镜像 docker pull bladex/sentinel-dashboard:latest 2.运行 docker run --name sentinel --restart=always ...

  2. Java TIF、JPG、PNG等图片转换

    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BufferedImage bufferegImage = ImageIO.read(new ...

  3. Cayley 定理与扩展 Cayley 定理

    Cayley 定理 节点个数为 \(n\) 的无根标号树的个数为 \(n^{n−2}\) . 这个结论在很多计数类题目中出现,要证明它首先需要了解 \(\text{Prufer}\) 序列的相关内容. ...

  4. 使用dnSpy对无源码EXE或DLL进行反编译并且修改

    背景 总有一些特殊情况,我们没有源码,但是某个C#程序集dll或者可执行程序exe影响到我们代码的正常运行,我们希望得到源码,能改掉或者修改某些bug,但是苦于没有源码,这个时候可以用dnspy进行源 ...

  5. 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操作 JSON 甚至还能做四则运算 JSON 库

    前言 在之前实现的 JSON 解析器中当时只实现了将一个 JSON 字符串转换为一个 JSONObject,并没有将其映射为一个具体的 struct:如果想要获取值就需要先做断言将其转换为 map 或 ...

  6. 深入理解Apache Hudi异步索引机制

    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多模式索引的设计,这是一种用于Lakehouse架构的无服务器和高性能索引子系统,以提高查询和写入性能.在这篇博客中,我们讨论了构建如此强大的索引所需的机制,异步索引机制 ...

  7. labview从入门到出家6(进阶篇)--移位寄存器的使用

    前面介绍了如何熟悉和使用Labview自带的库函数以及调试方式,大家后期基本可以凭借这两个方式从入门到出家了,哈哈,后面就靠各位同仁99%的努力了.这篇为啥要讲移位寄存器呢,主要是之前做的项目和经验告 ...

  8. JAVA学习的第一周

    这是发表的第一篇博客,关于Java编程的学习体会如下 1.了解Java的产生与发展时机:1995左右出现Java语言,然后Java的最主要的特点是"跨平台".对于跨平台我不太理解, ...

  9. 《吐血整理》保姆级系列教程-玩转Fiddler抓包教程(4)-会话面板和HTTP会话数据操作详解

    1.简介 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计划,今天就轮到介绍和分享Fiddler的会话面板了. 2.会话列表 (Session list) 概览 Fiddler抓取到的每条http请求(每一条称为一个ses ...

  10. 一种新的UI测试方法:视觉感知测试

    什么是视觉测试 视觉测试(Visual Testing),主要检查软件用户界面(UI)是否正确显示给所有用户.它检查网页上的每个元素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是否符合预期,还检查这些元素是否在不同的设备和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