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Unique ID的生成方法

分布式的Unique ID的用途如此广泛,从业务对象Id到日志的TraceId,本文总结了林林总总的各种生成算法。

1. 发号器

我接触的最早的Unique ID,就是Oracle的自增ID。

特点是准连续的自增数字,为什么说是准连续?因为性能考虑,每个Client一次会领20个ID回去慢慢用,用完了再来拿。另一个Client过来,拿的就是另外20个ID了。

新浪微博里,Tim用Redis做相同的事情,Incr一下拿一批ID回去。如果有多个数据中心,那就拿高位的几个bit来区分。

只要舍得在总架构里增加额外Redis带来的复杂度,一个64bit的long就够表达了,而且不可能有重复ID。

2. UUID

2.1 概述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有着正儿八经的RFC规范,是一个128bit的数字,也可以表现为32个16进制的字符,中间用”-"分割。

- 时间戳+UUID版本号,分三段占16个字符(60bit+4bit),
- Clock Sequence号与保留字段,占4个字符(13bit+3bit),
- 节点标识占12个字符(48bit),

比如:f81d4fae-7dec-11d0-a765-00a0c91e6bf6

实际上,UUID一共有多种算法,能用于TraceId的是:

- version1: 基于时间的算法
- version4: 基于随机数的算法

version 4

先说Version4,这是最暴力的做法,也是JDK里的算法,不管原来各个位的含义了,除了少数几个位必须按规范填,其余全部用随机数表达。

JDK里的实现,用 SecureRandom生成了16个随机的Byte,用2个long来存储。记得加-Djava.security.egd=file:/dev/./urandom,否则会锁住程序等噪音。
详见 JVM上的随机数与熵池策略

version 1

然后是Version1,严格守着原来各个位的规矩:

因为时间戳有满满的60bit,所以可以尽情花,以100纳秒为1,从1582年10月15日算起(能撑3655年,真是位数多给烧的,1582年有意思么)

节点标识也有48bit,一般用MAC地址表达,如果有多块网卡就随便用一块。如果没网卡,就用随机数凑数,或者拿一堆尽量多的其他的信息,比如主机名什么的,拼在一起再hash一把。

顺序号这16bit则仅用于避免前面的节点标示改变(如网卡改了),时钟系统出问题(如重启后时钟快了慢了),让它随机一下避免重复。

但好像Version 1就没考虑过一台机器上起了两个进程这类的问题,也没考虑相同时间戳的并发问题,所以严格的Version1没人实现,接着往下看各个变种吧。

Version1变种 - Hibernate

Hibernate的CustomVersionOneStrategy.java,解决了之前version 1的两个问题

- 时间戳(6bytes, 48bit):毫秒级别的,从1970年算起,能撑8925年....
- 顺序号(2bytes, 16bit, 最大值65535): 没有时间戳过了一秒要归零的事,各搞各的,short溢出到了负数就归0。
- 机器标识(4bytes 32bit): 拿localHost的IP地址,IPV4呢正好4个byte,但如果是IPV6要16个bytes,就只拿前4个byte。
- 进程标识(4bytes 32bit): 用当前时间戳右移8位再取整数应付,不信两条线程会同时启动。

值得留意就是,机器进程和进程标识组成的64bit Long几乎不变,只变动另一个Long就够了。

Version1变种 - MongoDB

MongoDB的ObjectId.java

- 时间戳(4 bytes 32bit): 是秒级别的,从1970年算起,能撑136年。

- 自增序列(3bytes 24bit, 最大值一千六百万): 是一个从随机数开始(机智)的Int不断加一,也没有时间戳过了一秒要归零的事,各搞各的。因为只有3bytes,所以一个4bytes的Int还要截一下后3bytes。

- 机器标识(3bytes 24bit): 将所有网卡的Mac地址拼在一起做个HashCode,同样一个int还要截一下后3bytes。搞不到网卡就用随机数混过去。

- 进程标识(2bytes 16bits):从JMX里搞回来到进程号,搞不到就用进程名的hash或者随机数混过去。

可见,MongoDB的每一个字段设计都比Hibernate的更合理一点,比如时间戳是秒级别的。总长度也降到了12 bytes 96bit,但如果果用64bit长的Long来保存有点不上不下的,只能表达成byte数组或16进制字符串。

另外对Java版的driver在自增序列那里好像有bug。

Twitter的snowflake

snowflake也是一个派号器,基于Thrift的服务,不过不是用redis简单自增,而是类似UUID version1,

只有一个Long 64bit的长度,所以IdWorker紧巴巴的分配成:

- 时间戳(42bit) 自从2012年以来(比那些从1970年算起的会过日子)的毫秒数,能撑139年。
- 自增序列(12bit,最大值4096), 毫秒之内的自增,过了一毫秒会重新置0。
- DataCenter ID (5 bit, 最大值32),配置值。
- Worker ID ( 5 bit, 最大值32),配置值,因为是派号器的id,所以一个数据中心里最多32个派号器就够了,还会在ZK里做下注册。

可见,因为是派号器,把机器标识和进程标识都省出来了,所以能够只用一个Long表达。

但是,这种派号器,client每次只能一个ID,不能批量取,所以额外增加的延时是问题。

可能觉得用原生的Thirft做传输层不够好,snowflake后来又收回去了不对外开源了。

最后问题,能不能不用派号器,又一个Long搞定UUID??

如果当初你的ID一开始类型设为了Long,又不用派号器的话,怎么办?

思路一,压缩其他字段,留足够多的长度来做机器+进程号标识

时间戳是秒级别,1年要24位,两年要25位.....
自增序列,6万QPS要16位,10万要17位...
剩下20-24位,百万分之一到一千六百万分之一的重复率,然后把网卡Mac+进程号拼在一起再hash,取结果32个bit的后面20或24个bit。但假如这个标识字段重复了,后面时间戳和自增序列也很容易重复,不停的重复。

思路二,使用ZK 或 mysql 或 redis来自增管理标识号

如果workder字段的位数留得够多,比如有20位(一百万),那用redis或mysql来自增最简单,每个进程启动时拿一个wokrder id。
如果只留了12位(4096),就要用ZK或etcd,当进程关闭了要回收这个号。

思路三,继续Random

继续拼了,直接拿JDK UUID.randomUUID()的低位long(按UUID规范,高位的long被置了4个默认值的bit,低位只被设置3个bit),或者直接SecureRandom.nextLong(),不浪费了那3个bit。

参考资料:

一乐那篇《业务系统需要什么样的ID生成器》,其中 唯一性,时间相关,粗略有序,可反解,可制造 这个提法很好,说白了就是让大家尽量用UUID version1风格。

分布式Unique ID的生成方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帖]分布式Unique ID的生成方法一览

    分布式Unique ID的生成方法一览 http://www.importnew.com/22211.html 分布式的Unique ID的用途如此广泛,从业务对象Id到日志的TraceId,本文总结 ...

  2. 分布式系统中Unique ID 的生成方法

    http://darktea.github.io/notes/2013/12/08/Unique-ID 本文主要介绍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 怎么样生成全局唯一的 ID 一, 问题描述 在分布式系统存在多 ...

  3. 分布式系统中 Unique ID 的生成方法

    http://darktea.github.io/notes/2013/12/08/Unique-ID Snowflake 生成的 unique ID 的组成 (由高位到低位): 41 bits: T ...

  4. 分表分库之二:唯一ID的生成方法

    一.为什么要全局唯一? 我们在对数据库集群作扩容时,为了保证负载的平衡,需要在不同的Shard之间进行数据的移动, 如果主键不唯一,我们就没办法这样随意的移动数据.起初,我们考虑采用组合主键来解决这个 ...

  5. 分布式系统中唯一 ID 的生成方法

    在分布式系统存在多个 Shard 的场景中, 同时在各个 Shard 插入数据时, 怎么给这些数据生成全局的 unique ID? 在单机系统中 (例如一个 MySQL 实例), unique ID ...

  6. 分布式系统ID的生成方法之UUID、数据库、算法、Redis、Leaf方案

    一般单机或者单数据库的项目可能规模比较小,适应的场景也比较有限,平台的访问量和业务量都较小,业务ID的生成方式比较原始但是够用,它并没有给这样的系统带来问题和瓶颈,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对此给予太多 ...

  7. 分布式唯一ID的生成方案

    分布式ID的特性 全局唯一 不能出现重复的ID,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递增 有利于关系数据库索引性能. 高可用 既然是服务于分布式系统,为多个服务提供ID服务,访问压力一定很大,所以需要保证高可用. 信 ...

  8. Twitter的分布式系统中ID生成方法——Snowflake

    Twitter-Snowflake算法产生的背景相当简单,为了满足Twitter每秒上万条消息的请求,每条消息都必须分配一条唯一的id,这些id还需要一些大致的顺序(方便客户端排序),并且在分布式系统 ...

  9. 讲分布式唯一id,这篇文章很实在

    分布式唯一ID介绍 分布式系统全局唯一的 id 是所有系统都会遇到的场景,往往会被用在搜索,存储方面,用于作为唯一的标识或者排序,比如全局唯一的订单号,优惠券的券码等,如果出现两个相同的订单号,对于用 ...

随机推荐

  1. LLBL Gen Pro 5.0

    LLBL Gen Pro 5.0 企业应用开发入门 Solutions Design 公司于2016年5月发布了LLBL Gen Pro 5.0,这个新版本的发布出乎于我的意料.我的猜想是从4.2升级 ...

  2. 3篇OAuth的文章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4/05/oauth_2_0.html http://blog.unvs.cn/archives/oauth-qq1.0-devel ...

  3. C 语言资源大全中文版

    C 语言资源大全中文版 我想很多程序员应该记得 GitHub 上有一个 Awesome - XXX 系列的资源整理.awesome-c 是 koz.ross 发起维护的 C 语言资源列表,内容包括了: ...

  4. 基于Spring提供支持不同设备的页面

    基于Spring来检测访问Web页面的设备是很简单的,在这个经验中我们讲到过.通常不同的设备访问我们是通过响应式设计来统一处理各种设备的尺寸的.但是如果希望针对不同的设备,显示不同的内容呢? Spri ...

  5. Spring Boot——开发新一代Spring应用

    Spring官方网站本身使用Spring框架开发,随着功能以及业务逻辑的日益复杂,应用伴随着大量的XML配置文件以及复杂的Bean依赖关系.随着Spring 3.0的发布,Spring IO团队逐渐开 ...

  6. boost锁的概述

    ●     boost锁的概述 boost库中提供了mutex类与lock类,通过组合可以轻易的构建读写锁与互斥锁. ▲     mutex对象类 mutex类主要有两种:boost::mutex,b ...

  7. .net三步配置错误页面,让你的站点远离不和谐的页面

    假设你的站点出现一堆让人看不懂的报错,那么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程序猿.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站长. 以下的方面能够帮助你的站点远离让人头大的页面. 第一步:配置web.config 打开web.config, ...

  8. 让notepad.exe的utf8不添加BOM

    实在是厌烦了notepad的utf8模式了,于是决定修改之,方案如下: 使用任何支持hex模式的编辑器打开%SystemRoot%/system32/notepad.exe查找二进制串56 8D 45 ...

  9. 枚举算法总结 coming~^.*

    感谢CJ同学监督╭(╯^╰)╮.从放假到现在都木有更新博客了~噶呜~小娘谨记教诲,每天会更新博客==!! 看了一下POJ训练计划,虽然已经零零散散做了40多道题了,还是从头开始整理一下漏掉的知识点.T ...

  10. Could not find or load main class

    Then add '.' to your $CLASSPATH with CLASSPATH=.:$CLASSPATH or as a paramater with java -classpat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