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Code及HashMap中的hash()函数

 

一、hashcode是什么

要理解hashcode首先要理解hash表这个概念

1. 哈希表

  • hash表也称散列表(Hash table),是根据关键码值(Key value)而直接进行访问的数据结构。也就是说,它通过把关键码值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以加快查找的速度。这个映射函数叫做散列函数,存放记录的数组叫做散列表。
  • 给定表M,存在函数f(key),对任意给定的关键字值key,代入函数后若能得到包含该关键字的记录在表中的地址,则称表M为哈希(Hash)表,函数f(key)为哈希(Hash) 函数。
  • 简单理解就是:在记录的存储位置和它的关键字之间建立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每个关键字和结构中一个唯一的存储位置相对应。
  • 具有快速查找和插入操作的优点

2. hashcode

  • hashcode 通过hash函数计算得到,hashcode就是在hash表中有对应的位置
  • 每个对象都有hashcode,通过将对象的物理地址转换为一个整数,将整数通过hash计算就可以得到hashcode

二、hashcode的作用

HashCode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查找的快捷性,HashCode是用来在散列存储结构中确定对象的存储地址的

对于容器类设计 基本上都会涉及到hashCode。在Java中也一样,hashCode方法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配合基于散列的集合一起正常运行,这样的散列集合包括HashSet、HashMap以及HashTable。

在对集合进行插入操作时,集合内时是不允许存在重复元素的,这样就引发了一个问题

   如何判别在集合中是否已经存在该对象了?

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调用equals()方法,这个方法确实可行。但是如果集合中已经存在大量的数据或者更多的数据,如果采用equals方法去逐一比较,效率必然是一个问题。    此时hashCode方法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当集合要添加新的对象时,先调用这个对象的hashCode方法,得到对应的hashcode值,实际上在HashMap的具体实现中会一个表保存已经存进去的对象的hashcode值,如果table中没有该hashcode值,它就可以直接存进去,不用再进行任何比较了;如果存在该hashcode值, 就调用它的equals方法与新元素进行比较,相同的话就不存了,不相同就散列其它的地址,所以这里存在一个冲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实际调用equals方法的次数就大大降低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equals()相等,则hashCode()必须相等。如果两个对象equals()相等,则它们在哈希表(如HashSet、HashMap等)中只应该出现一次;如果hashCode()不相等,那么它们会被散列到哈希表的不同位置,哈希表中出现了不止一次。

所以说hashCode方法的存在是为了减少equals方法的调用次数,从而提高程序效率。


三、 hashCode()和equals()

Java的基类Object中的 equals()方法用于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hashCode()方法用于计算对象的哈希码。equals()和hashCode()都不是final方法,都可以被重写(overwrite)

1. equals方法

  • Object类中equals()方法实现如下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 通过该实现可以看出,Object类的实现采用了区分度最高的算法,即只要两个对象不是同一个对象,那么equals()一定返回false。

  • 虽然可以重写equals()方法,但是有一些注意事项;JDK中说明了实现equals()方法应该遵守的约定

    • 自反性:x.equals(x)必须返回true。
    • 对称性:x.equals(y)与y.equals(x)的返回值必须相等。
    • 传递性:x.equals(y)为true,y.equals(z)也为true,那么x.equals(z)必须为true。
    • 一致性:如果对象x和y在equals()中使用的信息都没有改变,那么x.equals(y)值始终不变。
    • 非null:x不是null,y为null,则x.equals(y)必须为false。

2. hashCode 方法

  • Object类中hashCode()方法的声明如下: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 可以看出,hashCode()是一个native方法,而且返回值类型是整形;实际上,该native方法将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作为哈希码返回,可以保证不同对象的返回值不同。

  • 与equals()方法类似,hashCode()方法可以被重写。JDK中对hashCode()方法的作用,以及实现时的注意事项做了说明:

    • (1)hashCode()在哈希表中起作用,如java.util.HashMap。
    • (2)如果对象在equals()中使用的信息都没有改变,那么hashCode()值始终不变。
    • (3)如果两个对象使用equals()方法判断为相等,则hashCode()方法也应该相等。
    • (4)如果两个对象使用equals()方法判断为不相等,则不要求hashCode()也必须不相等;但是开发人员应该认识到,不相等的对象产生不相同的hashCode可以提高哈希表的性能。
  • 重写hashcode()的原则

    • (1)如果重写了equals()方法,检查条件“两个对象使用equals()方法判断为相等,则hashCode()方法也应该相等”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则重写hashCode ()方法。
    • (2)hashCode()方法不能太过简单,否则哈希冲突过多。
    • (3)hashCode()方法不能太过复杂,否则计算复杂度过高,影响性能
  • hashCode()重写方法

    《Effective Java》中提出了一种简单通用的hashCode算法:

    1. 初始化一个整形变量,为此变量赋予一个非零的常数值,比如int result = 17;

    2. 选取equals方法中用于比较的所有域(之所以只选择equals()中使用的域,是为了保证上述原则的第1条),然后针对每个域的属性进行计算:

      (1) 如果是boolean值,则计算f ? 1:0
      (2) 如果是bytecharshortint,则计算(int)f
      (3) 如果是long值,则计算(int)(f ^ (f >>> 32))
      (4) 如果是float值,则计算Float.floatToIntBits(f)
      (5) 如果是double值,则计算Double.doubleToLongBits(f),然后返回的结果是long,再用规则(3)去处理long,得到int
      (6) 如果是对象应用,如果equals方法中采取递归调用的比较方式,那么hashCode中同样采取递归调用hashCode的方式。否则需要为这个域计算一个范式,比如当这个域的值为null的时候,那么hashCode 值为0
      (7) 如果是数组,那么需要为每个元素当做单独的域来处理。java.util.Arrays.hashCode方法包含了8种基本类型数组和引用数组的hashCode计算,算法同上。
    3. 最后,把每个域的散列码合并到对象的哈希码中。


四、HashMap中的hash()函数

  • HashMap中并没有直接使用KV中K原有的hash值; 在HashMap的put、get操作时也未直接使用K中原有的hash值,而使用了一个hash()方法。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个方法

  •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 这段代码类似作用是为了增加hashcode的随机性

  • key.hashCode()的作用是返回键值key所属类型自带的hashcode,返回的类型是int,如果直接拿散列值作为下标访问HashMap的主数组的话,考虑到int类型值的范围[-2^31 , 2^31 -1],虽然只要hash表映射比较松散的话,碰撞几率很小,但是映射空间太大,内存放不下,所以先做对数组的长度取模运算,得到的余数才能用来访问数组下标。

  • hashMap源码中模运算是在这个indexFor( )函数里完成的把散列值和数组长度-1做一个"与"操作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HashMap的数组长度要取2的整数幂。因为数组长度-1相当于一个“低位掩码”。“与”操作的结果就是散列值的高位全部归零,只保留低位值.以初始长度16为例,16-1=15。2进制表示是00000000 00000000 00001111。和某散列值做“与”操作如下,结果就是截取了最低的四位值。h & (length - 1) 和 h % length,它俩是等价不等效的,明显位运算效率非常高。
    •   01111010 00111100 00100101
      & 00000000 00000000 00001111
      ----------------------------------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01
      //高位全部归零,只保留末四位
    • but 只取后四位,即使散列值分布再松散,碰撞几率还是很大。更糟糕的是如果散列函数做的比较差吧,分布上成个等差数列啥的,恰好使最后几个低位呈现规律性重复,就比较蛋疼。

    • 这时候 “hash”函数作用就出来了

      • 右位移16位,正好是32bit的一半,高半区和低半区做异或,就是为了混合原始哈希码的高位和低位,以此来加大低位的随机性。而且混合后的低位掺杂了高位的部分特征,这样高位的信息也被变相保留下来。
      • 设计者考虑到现在的hashCode分布的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当发生较大碰撞时也用树形存储降低了冲突。仅仅异或一下,少了系统的开销,也不会造成因为高位没有参与下标的计算(table长度比较小时),从而引起的碰撞。
      •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当HashMap数组长度为512的时候,也就是用掩码取低9位的时候,在没有使用hash()的情况下,发生了103次碰撞,接近30%。而在使用了hash()之后只有92次碰撞。碰撞减少了将近10%。看来扰hash()函数在将降低碰撞上还是有功效的。
  • hashMap中 MAXIMUM_CAPACITY = 1 << 30;最大为2的30次方(超过这个值就将threshold修改为Integer.MAX_VALUE(此时表的大小已经是2的31次方了),表明不进行扩容了)

[ 转载 ]hashCode及HashMap中的hash()函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ashCode及HashMap中的hash()函数

    一.hashcode是什么 要理解hashcode首先要理解hash表这个概念 1. 哈希表 hash表也称散列表(Hash table),是根据关键码值(Key value)而直接进行访问的数据结构 ...

  2. HashMap中的hash函数

    在写一个HashSet时候有个需求,是判断HashSet中是否已经存在对象,存在则取出,不存在则add添加.HashSet也是通过HashMap实现,只用了HashMap的key,value都存储一个 ...

  3. HashMap 中的 hash 函数

    1. 什么是 hash 函数 hash 函数,即散列函数,或叫哈希函数.它可以将不定长的输入,通过散列算法转换成一个定长的输出,这个输出就是散列值.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输入通过散列函数,也可能会得到同 ...

  4. HashMap中的hash算法总结

    前言 算法一直是我的弱项,然而面试中基本是必考的项目,刚好上次看到一个HashMap的面试题,今天也来学习下 HashMap中的hash算法是如何实现的. 数学知识回顾 << : 左移运算 ...

  5. 深入理解HashMap(及hash函数的真正巧妙之处)

    原文地址:http://www.iteye.com/topic/539465 Hashmap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应用广泛的数据类型,最近研究到相关的内容,就正好复习一下.网上关于hashmap的文章很多 ...

  6. HashMap中的hash算法中的几个疑问

    HashMap中哈希算法的关键代码 //重新计算哈希值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7. 【Java深入研究】11、深入研究hashmap中的hash算法

    一.简介 大家都知道,HashMap中定位到桶的位置 是根据Key的hash值与数组的长度取模来计算的. JDK8中的hash 算法: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8. 【转载】jQuery动画中的queue()函数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hh54188/archive/2011/04/09/1996469.html 原文摘要:当你使用一系列的动画效果(如hide,show),这些 ...

  9. 详解散列hashCode在HashMap中的使用原理

    1散列的价值在于它的速度:散列使得查询变快,它将键key保存在某处,而我们知道存储一组数组最快的数据结构是数组,所以用它来表示键的信息(注意,数组保存的是键的信息,不是键本身),由于数组是固定的,当我 ...

随机推荐

  1. 【ARM-Linux开发】TI 关于Gstreamer使用的几个参考

    http://processors.wiki.ti.com/index.php/Example_GStreamer_Pipelines#H.264_RTP_Streaming http://proce ...

  2. 基于MSP430G2系列实现的步进电机控制

    基于MSP430G2系列实现的步进电机控制 声明: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lg1259156776/ 系列博客说明:此系列博客属于作者在大三大四阶段所储备的关于电子电路 ...

  3. mysql 记录 - concat、concat_ws、group_concat 的用法

    本文中使用的例子均在下面的数据库表tt2下执行: 一.concat()函数 1.功能:将多个字符串连接成一个字符串. 2.语法:concat(str1, str2,...) 返回结果为连接参数产生的字 ...

  4. php开启多线程下载

    php开启多线程下载 <pre><?php/** * 多进程批量下载文件(使用php curl_multi_exec实现) * Date: 2017-07-16 * Author: ...

  5. EMR的fair-scheduler.xml

    cat /etc/ecm/hadoop-conf/fair-scheduler.xml <?xml version="1.0"?> <allocations> ...

  6. WebElement的方法:

    这个类代表HTML页面元素 id_ #当前元素的ID tag_name #获取元素标签名的属性 text #获取该元素的文本. click() #单击(点击)元素 submit() #提交表单 cle ...

  7. MongoDB用户权限管理配置

    MongoDB系列第一课:MongDB简介 MongoDB系列第二课:MongDB环境搭建 MongoDB系列第三课:MongDB用户管理 MongoDB系列第四课:MongoDB数据库.集合.文档的 ...

  8. 【数据结构】Tournament Chart

    Tournament Chart 题目描述 In 21XX, an annual programming contest, Japan Algorithmist GrandPrix (JAG) has ...

  9. nodejs 入门学习

    Node.js学习笔记——Node.js开发Web后台服务   目录 一.简介 二.搭建Node.js开发环境 2.1.安装Node.js 2.2.安装IDE开发Node.js插件 三.第一个Node ...

  10. Tokitsukaze and Strange Rectangle CodeForces - 1191F (树状数组,计数)

    大意: 给定$n$个平面点, 定义集合$S(l,r,a)$表示横坐标$[l,r]$纵坐标$[a,\infty]$内的所有点. 求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集合. 从上往下枚举底层最右侧点, 树状数组统计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