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7
进入单用户模式删除密码不能进入系统问题:

SELINUX=disabled

操作系统linux开机流程
加电
BIOS
找到启动介质
先读取第一个扇区(MBR)
grup
找到kernel加载到内存
执行一个程序init

top
top命令用来显示执行中的程序进程,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d:指定更新的间隔,以秒计算。
  c:显示进程完整的路径与名称。
  i:不显示任何闲置(Idle)或无用(Zombie)的行程。
  n:显示更新的次数,完成后将会退出top。


  第一行表示的项目依次为命令时间、当前时间、系统运行时间、当前系统登录用户数目、1/5/10分钟系统平均负载(一般来说,这个负载值应该不太可能超过 1 才对,除非您的系统很忙碌。 如果持续高于 5 的话,那么.....仔细的看看到底是那个程序在影响整体系统吧!)。

  第二行显示的是所有启动的进程、目前运行、挂起 (Sleeping)的和无用(Zombie)的进程。(比较需要注意的是最后的 zombie 那个数值,如果不是 0 ,嘿嘿!好好看看到底是那个 process 变成疆尸了吧?!)(stop模式:与sleep进程应区别,sleep会主动放弃cpu,而stop是被动放弃cpu ,例单步跟踪,stop(暂停)的进程是无法自己回到运行状态的)

  第三行显示的是目前CPU的使用情况,包括us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sy 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ni 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中断处理占用)、id 空闲CPU百分比、wa 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hi,si,st 三者的意思目录还不清楚 :)

  第四行显示物理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总的可以使用的内存、已用内存、空闲内存、缓冲区占用的内存。

  第五行显示交换分区使用情况,包括总的交换分区、使用的、空闲的和用于高速缓存的大小。

  第六行显示的项目最多,下面列出了详细解释。

PID(Process ID):进程标示号 ( 每个 process 的 ID )

USER: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 ( 该 process 所属的使用者 )

PR:进程的优先级别 ( Priority 的简写,程序的优先执行顺序,越小越早被执行 )

NI:进程的优先级别数值 ( Nice 的简写,与 Priority 有关,也是越小越早被执行 )

VIRT:进程占用的虚拟内存值。

RES: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值。

SHR:进程使用的共享内存值。

S:进程的状态,其中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运行,Z表示僵死状态,N表示该进程优先值是负数。

%CPU:该进程占用的CPU使用率。

%MEM:该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和总内存的百分比。

TIME+:该进程启动后占用的总的CPU时间 ( CPU 使用时间的累加 )

Command:进程启动的启动命令名称,如果这一行显示不下,进程会有一个完整的命令行。

top命令使用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一些交互的命令来完成其它参数的功能。这些命令是通过快捷键启动的。

<空格>:立刻刷新。

P:根据CPU使用大小进行排序。

T:根据时间、累计时间排序。

q:退出top命令。

m:切换显示内存信息。

t:切换显示进程和CPU状态信息。

c:切换显示命令名称和完整命令行。

M:根据使用内存大小进行排序。

W:将当前设置写入~/.toprc文件中。这是写top配置文件的推荐方法。

可以看到,top命令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监控系统的工具,对于系统管理员而言尤其重要。但是,它的缺点是会消耗很多系统资源。

5.应用实例

使用top命令可以监视指定用户,缺省情况是监视所有用户的进程。如果想查看指定用户的情况,在终端中按“U”键,然后输入用户名,系统就会切换为指定用户的进程运行界面,见图2所示。

a.作用

free命令用来显示内存的使用情况,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b.格式

free [-b|-k|-m] [-o] [-s delay] [-t] [-V]

c.主要参数

-b -k -m:分别以字节(KB、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s delay:显示每隔多少秒数来显示一次内存使用情况。

-t:显示内存总和列。

-o: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

d.应用实例

free命令是用来查看内存使用情况的主要命令。和top命令相比,它的优点是使用简单,并且只占用很少的系统资源。通过-S参数可以使用free命令不间断地监视有多少内存在使用,这样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方便实时监控器。

#free -b -s5

使用这个命令后终端会连续不断地报告内存使用情况(以字节为单位),每5秒更新一次。

注: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释放内存

===========================================================================================================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硬盘和分区

df -h
fdisk -l
也可以查看分区
du -sh
可以看到全部占用的空间
du /etc -sh
可以看到这个目录的大小

简单测试硬盘IO速度
dd if=/dev/zero of=/a.txt bs=1G count=2
  if = input file    //缩写翻译
  of = output file    //缩写翻译
  bs=block size    //缩写翻译

ps命令

  用于报告当前系统的进程状态。可以搭配kill指令随时中断、删除不必要的程序。ps命令是最基本也是非常强大的进程查看命令。

kill:结束进程

  kill -9 pid

  pkill -9 进程名字

  fdisk -l /dec/sda //查看第一块磁盘的分区信息

===========================

分区

分区类型 
  硬盘分区之后,会形成3种形式的分区状态;即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非DOS分区。

1非DOS分区 
  在硬盘中非DOS分区(Non-DOS Partition)是一种特殊的分区形式,它是将硬盘中的一块区域单独划分出来供另一个操纵系统使用,对主分区的操作系统来讲,是一块被划分出去的存储空间。只有非DOS分区的操作系统才能管理和使用这块存储区域。 
2主分区 
  主分区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磁盘。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驱或光驱引导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 
3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严格地讲它不是一个实际意义的分区,它仅仅是一个指向下一个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这样在主引导扇区中除了主分区外,仅需要存储一个被称为扩展分区的分区数据,通过这个扩展分区的数据可以找到下一个分区(实际上也就是下一个逻辑磁盘)的起始位置,以此起始位置类推可以找到所有的分区。无论系统中建立多少个逻辑磁盘,在主引导扇区中通过一个扩展分区的参数就可以逐个找到每一个逻辑磁盘。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用的,他是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所以说扩展分区可分成若干逻辑分区。他们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分区方法

1) 开启Linux系统前添加一块大小为15G的SCSI硬盘

2) 开启系统,右击桌面,打开终端

3) 为新加的硬盘分区,一个主分区大小为5G,剩余空间给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上划分1个逻辑分区,大小为5G

输入w保存

4) 格式化主分区为ext3系统

 

4) 将逻辑分区设置为交换分区

mkswap /dev/sdb5    设置为交换分区

6) 启用上一步的交换分区

swapon /dev/sdb5

7) 查看交换分区的状态

swapon -s

dd命令测试硬盘速度

dd if=/dev/zero of=/a.txt bs=200M count=2
测试硬盘速度,把/dev/zero 文件写到/a.txt中,单位为M,次数为2

查找一个名为ssh的进程,并且将其强制杀死

============================================================================================================

使用CentOS常用命令查看当前linux的版本

more /etc/redhat-release
cat /etc/redhat-release
上课笔记

fdisk -l /dev/sda 查看第一块硬盘的分区状况
fdisk /dev/sdb 开始分区

w 保存分区信息

ls /dev/sdb(tab键) 查看分区情况
mafs.xfs /dev/sdb1 给sdb1做文件系统

mount /dev/sdb1(分区名字) /part1(文件夹)

free //查看内存
echo $[1+3] 简单的整数运算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清空cached缓存

cat /etc/redhat_release 查看系统版本
uname -r 查看内核版本,-r只看内核,-a看所有

free -w 把buff 和 cache 分开查看

free -m 以M单位查看,并不是很精准

df
df -h 带有单位查看
df -i 查看硬盘可存多少文件就满了
df -T 含有文件类型

mount 详细查看硬盘信息

日志系统:写文件时,先写到日志里面暂存,然后往硬盘上刷(如果日志盘速度快,可加快硬盘速度,应为写到固态盘中,就认为已经写到硬盘上了)

dd if=/dev/zero of=/a.txt bs=200M count=2
测试硬盘速度,把/dev/zero 文件写到/a.txt中,单位为M,次数为2

ps aux 查看进程
ps aux | head -3 查看前三条
ps aux | grep top 查看含有top行的数据

杀进程
kill -9 进程ID //强制结束进程

pkill -9 进程名字 //强制结束进程

pstree 1 //查看进程树

ps -elf //增加查看父进程的ID

day07 linux磁盘分区,ps,kill,df,top命令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磁盘分区修改与管理

    --Linux 磁盘分区修改与管理 -----------------------------2014/03/05 1. 目的,将磁盘卷/dev/cciss/c0d0p8修改成新的用途. 原: /de ...

  2. 调整Linux磁盘分区的大小的方法

      昨天数据入库时,一直报错,说磁盘满了,,df -h    一看,发现/目录下只有50G空间,已使用49G:我的程序和dbss都安装在/目录下,ftp到的数据放在/data下的一个子目录下,分解完的 ...

  3. Linux磁盘分区与文件系统

    一 Linux磁盘分区与文件系统 在Linux中常见的操作系统有:ext2 ext3 ext4 xfs btrfs reiserfs等文件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明确磁盘或分区上的文件存储方法以及数据结构,L ...

  4. linux磁盘 分区 物理卷 卷组 逻辑卷 文件系统加载点操作案例

    转自:truemylife.linux磁盘 分区 物理卷 卷组 逻辑卷 文件系统加载点操作案例 基本概念: 磁盘.分区.物理卷[物理部分] 卷组[中间部分] 逻辑卷.文件系统[虚拟化后可控制部分] 磁 ...

  5. Linux磁盘分区和挂载

    Linux磁盘分区和挂载 分区 分区的方式: mbr分区 最多支持4个主分区 系统只能安装到主分区上 扩展分区要占用一个主分区 MBR最大支持2TB,但拥有最好的兼容性 gtp分区 支持无线多个主分区 ...

  6. (转)linux磁盘分区fdisk分区和parted分区

    linux磁盘分区fdisk分区和parted分区 原文:http://www.cnblogs.com/jiu0821/p/5503660.html ~~~~~~~~~~~~~~~~~~~~~~~~~ ...

  7. Linux crond任务调度(定时任务),Linux磁盘分区/挂载

    一.crond任务调度 1.基本语法 crontab [选项] -e : 编辑 crontab定时任务 -l : 查询crontab -r : 删除当前用户所有的crontab任务 例子: 每分钟执行 ...

  8. Linux 实用指令(7)--Linux 磁盘分区、挂载

    目录 Linux 磁盘分区.挂载 1 分区基础知识 1.1 分区的方式: 1.2 windows 下的磁盘分区 2 Linux分区 2.1 原理分析 2.2 磁盘说明 2.3 使用lsblk指令查看当 ...

  9. Linux磁盘分区、挂载、查看文件大小

    快速查看系统文件大小命令 du -ah --max-depth=1 后面可以添加文件目录 ,如果不添加默认当前目录. 下面进入正题~~ 磁盘分区.挂载 引言: ①.分区的方式 a)mbr分区: 最多支 ...

随机推荐

  1. 10.2 External interrupt/event controller (EXTI)

    EXTI控制器的主要特点如下: 每个中断/事件线上的独立触发器和掩码 每个中断行的专用状态位 生成最多20个软件事件/中断请求 脉冲宽度小于APB2时钟周期的外部信号检测. 每条中断线路的专用状态位生 ...

  2. A1075 PAT Judge (25 分)

    The ranklist of PAT is generated from the status list, which shows the scores of the submissions. Th ...

  3. 高并发神器 Nginx,到底该怎么学?

    Java技术栈 www.javastack.cn 优秀的Java技术公众号 无论开发还是运维,工作上都会遇到性能优化.高并发的问题,而Nginx是一个万能药,它可以在百万并发连接下实现高吞吐量的 We ...

  4. VO和DO的区别

    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中的DO.DTO.BO.AO.VO.POJO定义 分层领域模型规约: DO( Data Object):与数据库表结构一一对应,通过DAO层向上传输数据源对象. DTO( Da ...

  5. 22-MySQL-Ubuntu-备份与恢复

    案例: 将数据库jing_dong_1的数据库备份,然后恢复到数据库jing_dong_2; 步骤如下: 1.备份 注意: mysqldump 不是 mysql; 尖括号的方向; python.sql ...

  6. POJ 1946 Cow Cycling

    Cow Cycling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30000K Total Submissions: 2516   Accepted: 1396 Descr ...

  7. List<> ,string[]和string的相互转换

    1.string转换成string[]数组 string str = "aaa,bbb,ccc,dddd"; string[] strs = str.Split(','); 2.s ...

  8. linq语句,常用的查询,模糊查询,实体查询

    查询: //List是要查询的实体列表的集合 List.FindAll(n => n.NAME == NAME),    //NAME变量是要查询的条件 模糊查询 List.FindAll(s ...

  9. Windows中的"簇"和Linux中的"块"是对应的

    扇区是对硬盘而言,块是对文件系统而言. 簇”又称为“分配单元”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与驱动器之间的接口,当操作系统请求从硬盘里读取一个文件时,会请求相应的文件系统(FAT 16/32/NTFS)打开文 ...

  10. yii2中使用定义在 params.php文件中的配置

    yii2 使用 配置文件中在 params 的配置, 可以用 Yii::$app->params['key1']形式访问 参考 yii can't access Yii::$app->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