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LZ和各位分享GC最后两种算法,复制算法以及标记/整理算法。上一章在讲解标记/清除算法时已经提到过,这两种算法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究竟这两种算法优化了之前标记/清除算法的哪些问题呢?

复制算法

我们首先一起来看一下复制算法的做法,复制算法将内存划分为两个区间,在任意时间点,所有动态分配的对象都只能分配在其中一个区间(称为活动区间),而另外一个区间(称为空闲区间)则是空闲的

当有效内存空间耗尽时,JVM将暂停程序运行,开启复制算法GC线程。接下来GC线程会将活动区间内的存活对象,全部复制到空闲区间,且严格按照内存地址依次排列,与此同时,GC线程将更新存活对象的内存引用地址指向新的内存地址

此时,空闲区间已经与活动区间交换,而垃圾对象现在已经全部留在了原来的活动区间,也就是现在的空闲区间。事实上,在活动区间转换为空间区间的同时,垃圾对象已经被一次性全部回收。

听起来复杂吗?

其实一点也不复杂,有了上一章的基础,相信各位理解这个算法不会费太多力气。LZ给各位绘制一幅图来说明问题,如下所示。

其实这个图依然是上一章的例子,只不过此时内存被复制算法分成了两部分,下面我们看下当复制算法的GC线程处理之后,两个区域会变成什么样子,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1和4号对象被清除了,而2、3、5、6号对象则是规则的排列在刚才的空闲区间,也就是现在的活动区间之内。此时左半部分已经变成了空闲区间,不难想象,在下一次GC之后,左边将会再次变成活动区间。

很明显,复制算法弥补了标记/清除算法中,内存布局混乱的缺点。不过与此同时,它的缺点也是相当明显的。

1、它浪费了一半的内存,这太要命了。

2、如果对象的存活率很高,我们可以极端一点,假设是100%存活,那么我们需要将所有对象都复制一遍,并将所有引用地址重置一遍。复制这一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在对象存活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变的不可忽视

所以从以上描述不难看出,复制算法要想使用,最起码对象的存活率要非常低才行,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克服50%内存的浪费

标记/整理算法

标记/整理算法与标记/清除算法非常相似,它也是分为两个阶段:标记和整理。下面LZ给各位介绍一下这两个阶段都做了什么。

标记:它的第一个阶段与标记/清除算法是一模一样的,均是遍历GC Roots,然后将存活的对象标记。

整理:移动所有存活的对象,且按照内存地址次序依次排列,然后将末端内存地址以后的内存全部回收。因此,第二阶段才称为整理阶段。

       它GC前后的图示与复制算法的图非常相似,只不过没有了活动区间和空闲区间的区别,而过程又与标记/清除算法非常相似,我们来看GC前内存中对象的状态与布局,如下图所示。

这张图其实与标记/清楚算法一模一样,只是LZ为了方便表示内存规则的连续排列,加了一个矩形表示内存区域。倘若此时GC线程开始工作,那么紧接着开始的就是标记阶段了。此阶段与标记/清除算法的标记阶段是一样一样的,我们看标记阶段过后对象的状态,如下图。

没什么可解释的,接下来,便应该是整理阶段了。我们来看当整理阶段处理完以后,内存的布局是如何的,如下图。

可以看到,标记的存活对象将会被整理,按照内存地址依次排列,而未被标记的内存会被清理掉。如此一来,当我们需要给新对象分配内存时,JVM只需要持有一个内存的起始地址即可,这比维护一个空闲列表显然少了许多开销。

不难看出,标记/整理算法不仅可以弥补标记/清除算法当中,内存区域分散的缺点,也消除了复制算法当中,内存减半的高额代价,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一石两鸟,一。。。。一女两男?

不过任何算法都会有其缺点,标记/整理算法唯一的缺点就是效率也不高,不仅要标记所有存活对象,还要整理所有存活对象的引用地址。从效率上来说,标记/整理算法要低于复制算法。

算法总结

这里LZ给各位总结一下三个算法的共同点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劣势,让各位对比一下,想必会更加清晰。

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三个算法都基于根搜索算法去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应该被回收,而支撑根搜索算法可以正常工作的理论依据,就是语法中变量作用域的相关内容。因此,要想防止内存泄露,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掌握好变量作用域,而不应该使用前面内存管理杂谈一章中所提到的C/C++式内存管理方式。

       2、在GC线程开启时,或者说GC过程开始时,它们都要暂停应用程序(stop the world)。

它们的区别LZ按照下面几点来给各位展示。(>表示前者要优于后者,=表示两者效果一样)

       效率: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清除算法(此处的效率只是简单的对比时间复杂度,实际情况不一定如此)。

       内存整齐度: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清除算法。

       内存利用率: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清除算法>复制算法。

可以看到标记/清除算法是比较落后的算法了,但是后两种算法却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因此各位也莫要忘记了标记/清除这一算法前辈。而且,在某些时候,标记/清除也会有用武之地。

结束语

到此我们已经将三个算法了解清楚了,可以看出,效率上来说,复制算法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但是却浪费了太多内存,而为了尽量兼顾上面所提到的三个指标,标记/整理算法相对来说更平滑一些,但效率上依然不尽如人意,它比复制算法多了一个标记的阶段,又比标记/清除多了一个整理内存的过程。

难道就没有一种最优算法吗?

当然是没有的,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试想一下,你怎么可能找到一个又漂亮又勤快又有钱又通情达理,性格又合适,家境也合适,身高长相等等等等都合适的女人?就算你找到了,至少有一点这个女人也肯定不满足,那就是多半不会恰巧又爱上了与LZ相似的各位苦逼猿友们。你是不是想说你比LZ强太多了,那LZ只想对你说,高富帅是不会爬在电脑前看技术文章的,0.0。

但是古人就是给力,古人说了,找媳妇不一定要找最好的,而是要找最合适的,听完这句话,瞬间感觉世界美好了许多。

算法也是一样的,没有最好的算法,只有最合适的算法

既然这三种算法都各有缺陷,高人们自然不会容许这种情况发生。因此,高人们提出可以根据对象的不同特性,使用不同的算法处理,类似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原理。于是奇迹发生了,高人们终于找到了GC算法中的神级算法-----分代搜集算法

至于这个神级算法是如何处理的,LZ就在下一章再和各位猿友探讨了,本次就到此为止了,希望各位有所收获。

转载自一位前辈,地址:http://www.cnblogs.com/zuoxiaolong

JVM内存管理之GC算法精解(复制算法与标记/整理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VM内存管理------垃圾搜集器精解(让你在垃圾搜集器的世界里耍的游刃有余)

    引言 在上一章我们已经探讨过hotspot上垃圾搜集器的实现,一共有六种实现六种组合.本次LZ与各位一起探讨下这六种搜集器各自的威力以及组合的威力如何. 为了方便各位的观看与对比,LZ决定采用当初写设 ...

  2. JVM内存管理之GC算法精解(五分钟教你终极算法---分代搜集算法)

    引言 何为终极算法? 其实就是现在的JVM采用的算法,并非真正的终极.说不定若干年以后,还会有新的终极算法,而且几乎是一定会有,因为LZ相信高人们的能力. 那么分代搜集算法是怎么处理GC的呢? 对象分 ...

  3. JVM内存管理及GC机制

    一.概述 Java GC(Garbage Collection,垃圾收集,垃圾回收)机制,是Java与C++/C的主要区别之一,作为Java开发者,一般不需要专门编写内存回收和垃圾清理代码,对内存泄露 ...

  4. JVM内存管理之GC简介

    为何要了解GC策略与原理?        原因在上一章其实已经有所触及,就是因为在平时的工作和研究当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内存溢出与内存泄露的问题.如果对GC策略与原理不了解的情况下碰到了前面所说的问题 ...

  5. JVM内存管理之GC算法精解(五分钟让你彻底明白标记/清除算法)

    相信不少猿友看到标题就认为LZ是标题党了,不过既然您已经被LZ忽悠进来了,那就好好的享受一顿算法大餐吧.不过LZ丑话说前面哦,这篇文章应该能让各位彻底理解标记/清除算法,不过倘若各位猿友不能在五分钟内 ...

  6. JVM内存管理------垃圾搜集器参数精解

    本文是GC相关的最后一篇,这次LZ只是罗列一下hotspot JVM中垃圾搜集器相关的重点参数,以及各个参数的解释.废话不多说,这就开始. 垃圾搜集器文章传送门 JVM内存管理------JAVA语言 ...

  7. JVM内存管理之垃圾搜集器参数精解

    本文是GC相关的最后一篇,这次LZ只是罗列一下hotspot JVM中垃圾搜集器相关的重点参数,以及各个参数的解释.废话不多说,这就开始. 垃圾搜集器文章传送门 JVM内存管理------JAVA语言 ...

  8. JVM内存管理------GC算法精解(复制算法与标记/整理算法)

    本次LZ和各位分享GC最后两种算法,复制算法以及标记/整理算法.上一章在讲解标记/清除算法时已经提到过,这两种算法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究竟这两种算法优化了之前标记/清除算法的哪些问题呢? 复制算 ...

  9. JVM内存管理--GC算法详解

    标记/清除算法 首先,我们回想一下上一章提到的根搜索算法,它可以解决我们应该回收哪些对象的问题,但是它显然还不能承担垃圾搜集的重任,因为我们在程序(程序也就是指我们运行在JVM上的JAVA程序)运行期 ...

随机推荐

  1. vue elementui二级联动下拉选项demo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2. 012——数组(十二) 数组range array_count_values array_pad array_product

    <?php /*range () 生成包含指定范围的数组,第三个参数是步长值 */ /*$arr=range(1,10,2); print_r($arr);//输出:Array ( [0] =& ...

  3. poj 1182 食物链(高级的带权并查集)

    食物链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10000K Total Submissions: 76486   Accepted: 22742 Description ...

  4. 平衡二叉树(AVL)的实现,附可运行C语言代码

    最近几月一直在自学C语言和数据结构,先是写了排序二叉树,觉得平衡二叉树作为一个经典数据结构,有必要实现一下. 网上看了些资料,在AVL和红黑树之间考虑,最后个人还是倾向于AVL. 不同于标准AVL的是 ...

  5. java异步计算Future的使用(转)

    从jdk1.5开始我们可以利用Future来跟踪异步计算的结果.在此之前主线程要想获得工作线程(异步计算线程)的结果是比较麻烦的事情,需要我们进行特殊的程序结构设计,比较繁琐而且容易出错.有了Futu ...

  6. gcc中关于静态库和动态库使用(转)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5871104-id-3069931.html 1,如何生成静态库 静态库只是一堆object对象的集合,使用ar命令可以将.o文件 ...

  7. [Python] re正则表达式指南以及常用操作

    一.语法 1. 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匹配的流程 2. Python支持的正则表达式元字符和语法 参考: AstralWind的Python正则表达式指南 官方文档:7.2. re — Regular e ...

  8. Ubuntu下快速建立跨多个平台的cocos2d-x项目

    原文:http://www.bennyxu.com/archives/462 这里之讲一点就是如何快速的建立起cocos2d-x项目,同时linux平台的优越性也充分的暴露无遗. 这里默认您已经成功的 ...

  9. 20179223《Linux内核原理与分析》第十二周学习笔记

    Return-to-libc 攻击实验 一.实验描述 缓冲区溢出的常用攻击方法是用 shellcode 的地址来覆盖漏洞程序的返回地址,使得漏洞程序去执行存放在栈中 shellcode.为了阻止这种类 ...

  10. sql中的一些函数(长期更新。。)

    前言 在最近看别人的sql的时候,看到一些函数,比如left(),right()等等,好奇是什么意思,查询之后觉得还是挺有用的,特此记录下来.博客会在遇到新的函数的时候定期更新. 正文 1. le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