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
  操作系统的文件数据除了文件实际内容外,还有非常多的属性,如文件权限(rwx)与文件属性(所有者、群组、时间参数等)。
  文件系统通常将这两部分数据存放在不同的块。权限属性放到 inode 中,实际数据放到 data block 中。
还有一个超级块(super block)会记录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 inode 与block 的数量、使用量等。
 
  inode:记录文件属性,一个文件占用一个inode,同时记录此文件的数据所在的block号码;
  block:实际记录文件的内容,若文件太大时会占用多个 block ;
  super block:记录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inode/block 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以及文件系统的格式与相关信息等。
 
  每个inode与block都有编号,而每个文件系统都会占用一个inode,inode中有文件数据放置的block号码。我们可以找到文件的 inode,然后找出文件所放置数据的block号码,之后读出数据。这种数据访问方式成为索引式文件系统。这种文件系统一般不太需要经常进行磁盘碎片整 理。
  而 U 盘等为FAT文件格式,每个block号码都记录在前一个block号码中,因此数据的读取性能较差,用久了得进行碎片整理。
 
  linux的Ext2文件系统一开始就将 inode 与block规划好了,除非重新格式化(或者利用resize2fs等命令更改文件系统大小),否则 inode 与block 固定后就不再变动。
 
  如果文件系统太大,将所有的inode 与 block 放在一起很难管理,因此Ext2文件系统在格式化的时候基本上是区分为多个块组(block group),每个块组都有独立的inode/block/super block系统。
 
data block (数据块)
  Ext2 文件系统支持的block 有 1K,2K,4K三种。在格式化时 block已经固定,且每个block都有编号。但要注意,由于block大小不同,会导致该文件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磁盘容量与最大单一文件容量并不相同。
  使用的block太小,则一个文件要用多两个block,inode 记录也会增加,降低读写性能。
  若block太大,文件小的时候则会使剩余空间不能用了,会浪费资源。
 
inodetable (inode表格)
  再说一下inode.inode记录的文件数据至少要包含以下内容:
  该文件的访问模式;
  该文件的所有者与所有组;
  该文件的大小;
  该文件的创建或者状态改变时间(ctime);
  最近一次的读取时间(atime);
  最近修改时间(mtime);
  该文件真正内容的指向。
  inode 还有一下特色:
   每个inode大小均固定为 128bytes;
   每个文件都会占用一个inode;
   系统读文件时需要先找到 inode,并分析inode所记录的权限与用户是否符合,若符合才能够读取         block的内容。
  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记录的文件属性特别多,而且一个文件可能有很多很多block,而inode又太小(记录一个block要用4byte),怎么 办?linux的解决办法是:将inode记录block号码的区域定义为12个直接、一个间接、一个双间接与一个三间接记录区。总共可记录的block 数量为:                 12+256+256*256+256*256*256(K)=16G     这只符合block大小为1K时的情况。
 
Superblock (超级块)
  这里面记录文件系统的整体情况。比如文件系统的挂载时间、最近一次写入数据的时间、最近一次检验磁盘(fsck)的时间等。还有一个validbit数值,若此文件系统已经被挂载,validbit的值为 0 ,若未被挂载,则validbit值为 1 。
 
  了解了文件系统的概念之后,当然是要查看这个文件系统,用下面的命令:
#dumpe2fs [-bh] 设备文件名
-b  列出保留为坏道的部分
-h  仅列出superblock的数据,不会列出其他的区段内容。
  例如:
#dumpe2fs /dev/hdc2
 

linux源代码阅读笔记 linux文件系统(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源代码阅读笔记 linux文件系统(二)

    上一篇文章说到linux文件系统中分为超级块,inode块,block块.inode块给出文件的权限,修改时间,大小等信息. 但是实际上,文件的数据是存储在block块中的.而inode块中给出了存储 ...

  2. linux源代码阅读笔记 linux文件系统(三)

    当系统申请一个新的inode时.系统并不会对磁盘进行读写.它会在存储在内存的inode表(inode_table)中寻找一个空闲的位置. 如果找到了,直接返回该inode.否则要等待一个空闲的位置. ...

  3. linux源代码阅读笔记 find_entry分析

    78 static struct buffer_head * find_entry(struct m_inode * dir, 79 const char * name, int namelen, s ...

  4. linux源代码阅读笔记 高速缓冲区管理

    高速缓冲区是文件系统访问块设备中数据的必经要道,为了访问文件系统等块设备上的数据,内核可以每次都访问块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内核在内存中开辟一个高速数据缓冲区.在Linux内核中,高 ...

  5. linux源代码阅读笔记 free_page_tables()分析

    /* 77 * This function frees a continuos block of page tables, as needed 78 * by 'exit()'. As does co ...

  6. linux源代码阅读笔记 get_free_page()代码分析

    /* 34 * Get physical address of first (actually last :-) free page, and mark it 35 * used. If no fre ...

  7. linux源代码阅读笔记 fork和execve的区别

    1. man exec就可以知到: The exec() family of functions replaces the current process image with a new proce ...

  8. linux源代码阅读笔记 八进制

    c语言中,众所周知,以0x开头的数是16进制数.例如 0x8FFF 然而较少使用的是八进制数.它以0开头.例如 01234

  9. 非常好!!!Linux源代码阅读——内核引导【转】

    Linux源代码阅读——内核引导 转自:http://home.ustc.edu.cn/~boj/courses/linux_kernel/1_boot.html 目录 Linux 引导过程综述 BI ...

随机推荐

  1. (转)RabbitMQ消息队列(四):分发到多Consumer(Publish/Subscribe)

    上篇文章中,我们把每个Message都是deliver到某个Consumer.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将同一个Message deliver到多个Consumer中.这个模式也被成为 "pub ...

  2. VC和VS系列(2005)编译器对双精度浮点溢出的处理

    作者:风影残烛 在还原代码的过程中.目前程序是采用VS2005(以上版本)写的. 我使用的是vc6.0,结果.在运算的时候.发现编译器对 // FpuTlxTest.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 ...

  3. iOS开发笔记-两种单例模式的写法

    iOS开发笔记-两种单例模式的写法   单例模式是开发中最常用的写法之一,iOS的单例模式有两种官方写法,如下: 不使用GCD #import "ServiceManager.h" ...

  4. centos6.5安装fpm打包工具

    FPM功能简单说就是将一种类型的包转换成另一种类型.FPM的github:https://github.com/jordansissel/fpm 1.支持的源类型包: dir: 将目录打包成所需要的类 ...

  5. centos6.5安装flume

    这里安装flume是因为游戏业务日志搜集和分析用的 1.安装java 环境rpm -ivh jdk-8u51-linux-x64.rpm Preparing... ################## ...

  6. ARM公布“物联网”嵌入式mbed OS系统软件平台

    继ARM公司发布了为嵌入式微控制器设计的Cortex-M7架构处理器,ARM又公布了专为廉价低功耗“物联网”设计的新版软件及系统平台,以加速物联网设备的发展及部署.该软件为基于ARM现有Cortex- ...

  7. Lucene Field

    org.apache.lucene.demo.IndexFiles类中,使用递归的方式去索引文件.在构造了一个IndexWriter索引器之后,就可以向索引器中添加Doucument了,执行真正地建立 ...

  8. 【Qt】QSettings读写注册表、配置文件【转】

    简述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开发软件过程中,都会缓存一些信息到本地,可以使用轻量级数据库sqlite,也可以操作注册表.读写配置文件. 关于QSettings的使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比较详细,见“更多参考 ...

  9. spring boot单元测试(转)

    Junit这种老技术,现在又拿出来说,不为别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为了要说明它在项目中的重要性.凭本人的感觉和经验来说,在项目中完全按标准都写Junit用例覆盖大部分业务代码的,应该不会超过一半. ...

  10. Laravel 5 基础(一)- Laravel入门和新建项目

    此系列文章是 laracasts.com 中的入门系列视频的笔记,我做了一些修改,可以参考此系列文章来学习 Laravel 5.原视频作者是 Jeffrey Way, 在此感谢.本人使用的系统是M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