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已经提到过好几次Attention的应用,但还未对Attention机制进行系统的介绍,之后的实践模型attention将会用到很多,因此这里对attention机制做一个总结。

Seq2Seq

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首先是用于解决 Sequence to Sequence 问题提出的,因此我们了解下研究者是怎样设计出Attention机制的。

Seq2Seq,即序列到序列,指的是用Encoder-Decoder框架来实现的端到端的模型,最初用来实现英语-法语翻译。Encoder-Decoder框架是一种十分通用的模型框架,其抽象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Encoder和Decoder具体使用什么模型都是由研究者自己定的,CNN/RNN/Transformer均可。Encoder的作用就是将输入序列映射成一个固定长度的上下文向量C,而Decoder则将上下文向量C作为预测\(Y_1\)输出的初始向量,之后将其作为背景向量,并结合上一个时间步的输出来对下一个时间步进行预测。

由于Encoder-Decoder模型在编码和解码阶段始终由一个不变的语义向量C来联系着,这也造成了如下一些问题:

  • 所有的输入单词 X 对生成的所有目标单词 Y 的影响力是相同的
  • 编码器要将整个序列的信息压缩进一个固定长度的向量中去,使得语义向量无法完全表示整个序列的信息
  • 最开始输入的序列容易被后输入的序列给覆盖掉,会丢失许多细节信息,这点在长序列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Attention机制的引入

Attention机制的作用就是为模型增添了注意力功能,使其倾向于根据需要来选择句子中更重要的部分。

加入加入Attention机制的Seq2Seq模型框架如下图所示:

与传统的语义向量C不同的是,带有注意力机制的Seq2Seq模型与传统Seq2Seq模型的区别如下:

  • 其为每一次预测都有不同的上下文信息\(C_i\)
    \[P(y_i|y_1, y_2, ..., y_{i-1}, X) = P(y_i-1, s_i, c_i)\]

其中\(s_i\)表示Decoder上一时刻的输出状态,\(c_i\)为当前的时刻的中间语义向量

  • 当前的时刻的中间语义向量\(c_i\)为对输入信息注意力加权求和之后得到的向量,即:
    \[c_i = \sum_{j=1}^{Tx}\alpha_{ij}h_j\]

其中\(h_j\)为Encoder端的第j个词的隐向量,\(\alpha_{ij}\)表示Decoder端的第i个词对Encoder端的第j个词的注意力大小,即输入的第j个词对生成的第i个词的影响程度。这意味着在生成每个单词\(Y_i\)的时候,原先都是相同的中间语义表示\(C\)会替换成根据当前生成单词而不断变化的\(c_i\)。生成\(C_i\)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注意力权重\(\alpha_{ij}\)的计算,具体的计算方法我们下面再讨论。

Hard or Soft

之前我们提到的为Soft Attention的一般形式,还有一种Hard Attention,其与Soft Attention的区别在于,其通过随机采样或最大采样的方式来选取特征信息(Soft Attention是通过甲醛求和的方式),这使得其无法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因此我们常用的通常是Soft Attention

Global or Local

Global Attention 与 Local Attention 的区别在于二者的关注范围不同。Global Attention 关注的是整个序列的输入信息,相对来说需要更大的计算量。而 Local Attention 仅仅关注限定窗口范围内的序列信息,但窗口的限定使得中心词容易忽视不在窗口范围内的信息,因此窗口的大小设定十分重要。在实践中,默认使用的是Global Attention。

注意力的计算

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中间语义向量\(c_i\)为对输入信息注意力加权求和之后得到的向量,即:
\[c_i = \sum_{j=1}^{Tx}\alpha_{ij}h_j\]

而注意力权重\(\alpha_{ij}\)表示Decoder端的第i个词对Encoder端的第j个词的注意力大小,即输入的第j个词对生成的第i个词的影响程度。其基本的计算方式如下:
\[\alpha_{ij} = \frac{exp(e_{ij})}{\sum_{k=1}^{T_x}exp(e_{ik})}\]

\[e_{ij} = Score(s_{i-1}, h_j)\]

其中,\(s_{i-1}\)需要根据具体任务进行选择,对于机器翻译等生成任务,可以选取 Decoder 上一个时刻的隐藏层输出,对于阅读理解等问答任务,可以选择问题或问题+选项的表征,对于文本分类任务,可以是自行初始化的上下文向量。而\(h_j\)为 Encoder 端第j个词的隐向量,分析上面公式,可以将Attention的计算过程总结为3个步骤:

  • 将上一时刻Decoder的输出与当前时刻Encoder的隐藏词表征进行评分,来获得目标单词 Yi 和每个输入单词对应的对齐可能性(即一个对齐模型),Score(·)为一个评分函数,一般可以总结为两类:

    • 点积/放缩点积:
      \[e_{ij} = Score(s_{i-1}, h_j) = s_{i-1} \cdot h_j\]

    \[e_{ij} = Score(s_{i-1}, h_j) = \frac{s_{i-1} \cdot h_j}{||s_{i-1}||\cdot||h_j||}\]

    • MLP网络:
      \[e_{ij} = Score(s_{i-1}, h_j) = MLP(s_{i-1}, h_j)\]

    \[e_{ij} = Score(s_{i-1}, h_j) = s_{i-1}Wh_{j}\]

    \[e_{ij} = Score(s_{i-1}, h_j) = W|h_j;s_{i-1}|\]

  • 得到对齐分数之后,用Softmx函数将其进行归一化,得到注意力权重

  • 最后将注意力权重与 Encoder 的输出进行加权求和,得到需要的中间语义向量\(c_i\)

将公式整合一下:
\[c_{i,j} = Attention(Query, Keys, Values) = Softmax(Score(Query, Keys)) * Values\]

其中,\(Query\)为我们之前提到的\(s_{i-1}\),\(Keys\) 和 \(Values\)为 \(h\)

Self-Attention

重温一下我们讲解Transformer时提到的Self-Attention,其 \(Query\),\(Keys\) 和 \(Values\) 均为词表征通过一个简单的线性映射矩阵得到的,即可将其表示为
\[Attention(Q,K,V) = Attention(W^QX,W^KX,W^VX)\]

从其注意力分数的计算方法上来看也是一种典型的缩放点积,其关键在于仅对句子本身进行注意力权值计算,使其更能够把握句子中词与词之前的关系,从而提取出句子中的句法特征或语义特征。

小结

这一块对Attention的原理基本已经全部总结了,主要是对自己只是的巩固,以及对之后的实践工作做铺垫,之后有时间再将Attention这块相关的代码写出来。

参考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547842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698165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682800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493999

Attention机制全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s中this机制全解

    JavaScript中有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或者叫做机制. 但是,就是这些东西让JavaScript显得那么美好而与众不同. 比方说函数也是对 象.闭包.原型链继承等等,而这其中就包括颇让人费解的th ...

  2. “全栈2019”Java多线程第三十二章:显式锁Lock等待唤醒机制详解

    难度 初级 学习时间 10分钟 适合人群 零基础 开发语言 Java 开发环境 JDK v11 IntelliJ IDEA v2018.3 文章原文链接 "全栈2019"Java多 ...

  3. “全栈2019”Java多线程第二十四章:等待唤醒机制详解

    难度 初级 学习时间 10分钟 适合人群 零基础 开发语言 Java 开发环境 JDK v11 IntelliJ IDEA v2018.3 文章原文链接 "全栈2019"Java多 ...

  4. 深度学习之seq2seq模型以及Attention机制

    RNN,LSTM,seq2seq等模型广泛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回归预测,本期详解seq2seq模型以及attention机制的原理以及在回归预测方向的运用. 1. seq2seq模型介绍 seq2se ...

  5. Java 反射 设计模式 动态代理机制详解 [ 转载 ]

    Java 反射 设计模式 动态代理机制详解 [ 转载 ] @author 亦山 原文链接:http://blog.csdn.net/luanlouis/article/details/24589193 ...

  6. Java IO编程全解(二)——传统的BIO编程

    前面讲到:Java IO编程全解(一)——Java的I/O演进之路 网络编程的基本模型是Client/Server模型,也就是两个进程之间进行相互通信,其中服务端提供位置信息(绑定的IP地址和监听端口 ...

  7. js原型、原型链、作用链、闭包全解

    https://www.2cto.com/kf/201711/698876.html [对象.变量] 一个对象就是一个类,可以理解为一个物体的标准化定义.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实物,只是一个标准.而通过对象 ...

  8. Springboot整合log4j2日志全解

    目录 常用日志框架 日志门面slf4j 为什么选用log4j2 整合步骤 引入Jar包 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模版 配置参数简介 Log4j2配置详解 简单使用 使用lombok工具简化创建Logger类 ...

  9. JVM类加载机制详解(二)类加载器与双亲委派模型

    在上一篇JVM类加载机制详解(一)JVM类加载过程中说到,类加载机制的第一个阶段加载做的工作有: 1.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名(包名与类名)来获取定义此类的二进制字节流(Class文件).而获取的方式,可 ...

随机推荐

  1. <%@ include %>导入的文件乱码

    如: <% String ss = (String) session.getAttribute("username"); if (ss == null || ss == &q ...

  2. 基于ViewPager与TabLayout建立三类图表

      延续昨天,今天使用ViewPager和TabLayout来实战一下,顺便补充一下新知识:   1.线形图,显示一周的温度情况.   2.饼状图,2017年互联网教育细分领域投资情况.   3.柱状 ...

  3. ansible-playbook流程控制-loops循环使用

    1. ansible-playbook流程控制-loops循环使用    有时你想要多次重复任务.在计算机编程中,这称为循环.common ansible循环包括使用文件模块更改多个文件和/或目录的所 ...

  4. px、em、rem、%、vw、vh、vm这些单位的区别

    1.px px就是像素,也是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基本单位,比如常常听到的电脑像素是1024x768的,表示的是水平方向是1024个像素点,垂直方向是768个像素点. 2.em em参考物是父元素的fon ...

  5. iOS渠道追踪统计方法大全

    说起 iOS 的渠道统计,不少人会想到苹果官方的 App 分析功能(iTunes Connect),但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发现,这个服务的统计维度还不够全面,许多广告主和运营人员更关心的是各个推广渠道实际 ...

  6. [原创] Matlab 指派问题模型代码

    指派问题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指派问题解决的是如何将任务分配到人,使得任务完成的效益最大化(成本型效益则求最小值,利润型效益则求最大值).上述问题一个 0 - 1 整数规划问题. 问题围绕着任务和人展开 ...

  7. .NetCore 网站DELETE请求错误405.0 - Method Not Allowed 因为使用了无效方法

    .netCore网站Delete请求405错误 解决方案 1:在启用或关闭Windows功能 –>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关闭WebDAV发布(这种方式可能 ...

  8. [Code] 烧脑之算法模型

    把博客的算法过一遍,我的天呐多得很,爱咋咋地! 未来可考虑下博弈算法. 基本的编程陷阱:[c++] 面试题之犄角旮旯 第壹章[有必要添加Python] 基本的算法思想:[Algorithm] 面试题之 ...

  9. 07.Django学习之model进阶

    一 QuerySet 可切片 使用Python 的切片语法来限制查询集记录的数目 .它等同于SQL 的LIMIT 和OFFSET 子句. >>> Entry.objects.all( ...

  10. 打印方案之web打印

    前言: 前一段时间在工作中,遇到需要通过打印实现对报表或者工作流清单等事情时,都需要运用到打印功能,那么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处理?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实现web打印功能,简单易懂,方便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