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学习笔记)梯度下降优化算法
梯度下降法
- 梯度下降法是训练神经网络最常用的优化算法
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是一个 ==一阶最优化算法== ,通常也称为最速下降法。要使用梯度下降法找到一个函数的 ==局部最小值==,必须想函数上当前点对应的==梯度==(或者是近似梯度)的反方向的规定部长距离点进行==迭代==搜索。
梯度下降法基于以下的观察:如果实值函数$f(x)$在a点处==可微==并且有定义,那么函数$f(x)$在点a沿着==梯度==相反的方向$-\nabla f(a)$下降最快
$$\theta = \theta -\eta \cdot \nabla _{\theta}J(\theta)$$
偏导数
对于一个多元函数,比如$f(x,y)=x^2y$,计算偏导数:
将不求的部分当做常数,其他部分求导即可。
梯度
The gradient of a scalar-valued multivariable function $f(x,y,...)$,denoted $\nabla f$,packages all its partial derivative information into a vector:
这就意味着$\nabla f$是一个向量。
梯度下降算法
在每一个点计算梯度,向梯度相反的方向移动指定的步长,到达下一个点后重复上述操作。
批处理梯度下降法
有两层循环,伪代码如下:
for i in range (nb_epochs):
#最外层循环用来不断更新参数。
sum_grad = 0 #定义变量梯度求和,注意此处应为向量,而非实数值
for x, y in data: #x是训练数据的输入,y是label
grad = gradient(loss_function, x, y, params)
#x,y,params是损失函数的参数
# params 是参数,可以是卷积核的权值或者神经网络的权值
sum_grad += grad
avg_grad = sum_grad/len(data)
#获得平均梯度
params = params - learning_rate * avg_grad
#learning_rate是步长,或称为学习率
特点
- 在==凸优化(Convex Optimization)==的情况下,一定会找到==最优解==
- 在==非凸优化==的情况下,一定能找到==局部最优解==
- 单次调整==计算量大==
- 不适合==在线(Online)==情况
随机梯度下降法
有两层循环,伪代码如下:
for i in range(nb_epochs):
np.random.shuffle(data)
for x, y in data: #x是训练数据的输入,y是label
grad = gradient(loss_function, x, y, params)
#x,y,params是损失函数的参数
# params 是参数,可以是卷积核的权值或者神经网络的权值
params = params - learning_rate * avg_grad
#learning_rate是步长,或称为学习率
与批处理相比,梯度更新在第二个循环内部,所以参数更新次数增多了。
每一次循环前有一次==shuffle==,遍历的顺序是随机的。
特点
- 适合==Online==的情况
- 通常比批处理下降法==快==(在批处理的情况下,有可能许多数据点产生的梯度是相似的,属于冗余运算,并没有实际帮助)
- 通常目标函数==震荡严重==,在神经网络优化情况下(没有全局最优解),这种震荡反而有可能让它避免被套牢在一个局部最小值,而找到更好的==局部最优解==
- 通过调整学习率,能够找到和批处理相似的局部或者全局最优解
迷你批处理梯度下降法
有三层循环,伪代码如下:
for i in range(nb_epochs):
np.random.shuffle(data)
for mini_batch in get_mini_batch(data, batch_size = 50):
#batch_size 表示mini_batch的数量
sum_grad = 0
#定义变量梯度求和,注意此处应为向量,而非实数值
for x, y in mini_batch:
#x是训练数据的输入,y是label
grad = gradient(loss_function, x, y, params)
#x,y,params是损失函数的参数
# params 是参数,可以是卷积核的权值或者神经网络的权值
sum_grad += grad
avg_grad = sum_grad/len(data)
#获得平均梯度
params = params - learning_rate * avg_grad
#learning_rate是步长,或称为学习率
特点
- 结合了批处理和随机梯度下降法的优点
- 减弱了目标函数震荡,更加==稳定==
- 易于==硬件加速==实现,常用的机器学习库都利用了这个特性提供了高性能的计算速度(mini批可能能够放入GPU显存或者内存)
- 一般的迷你批大小位==50至256==,取决于不同的应用
传统梯度下降法面临的挑战
- 传统迷你批处理不能保证能够收敛
- 当学习率太小,收敛会很慢,学习率太高,容易震荡,甚至无法收敛
- 可以按照某个公式随着训练逐渐减小学习率,但是不同数据集需要不同的学习率变化曲线,不容易估计
- 所有的参数使用同样的学习率并不合适
- 容易被套牢在马鞍点(Saddle point)
马鞍点
在马鞍点处,梯度为0,但是不是最优解。不同算法有些能够逃离,有些不能逃离。
在这种马鞍点中,Adadelta较容易逃离,NAG、Rmsprop、Adagrad、Momentum都可以逃离,随机梯度下降法(SGD)无法逃离。
常见的梯度下降法
Momentu(动量法)
- 不同的dimension的变化率不一样
动量在梯度的某一纬度上的投影只想同一方向上的增强,在纬度上的指向不断变化的方向抵消
$v_t = \gamma v_{t-1}+\eta \nabla _{\theta}J(\theta)$
$\theta = \theta - v_t$
$\gamma :=0.9$
以中药碾子为例:
假设中心凹槽为曲面,那么最优值应该在中心位置:
如果不引入Momentum,那么训练过程中,移动方向会不断向两侧跳跃:
如果引入Momentum:
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将曲面画作山谷形状,理想情况下是蓝色曲线的路径:
但是在传统算法,那么运动的曲线为红色曲线。如果我们将每一个点按照参数方向进行分解:
在每一点都进行分解:
可以看到,任何一点都有一个分方向与最优方向同向,另一个分方向会与下一个分方向部分抵消。这样最优方向的分向会增加,其他方向会逐渐抵消。
Nesterov accelerated gradient
- 动量+预测前方的梯度
在多个RNN任务中表现突出
$v_t = \gamma v_{t-1}+\eta \nabla {\theta}J(\theta -\gamma v{t-1})$
$\theta = \theta - v_t$
小结
上面两种优化算法都是对梯度本身的优化,整体优化,下面的几种方法将采用对参数“各个击破的方式”来实现优化。
Adagrad
- 对重要性高的参数,采用小的步长
- 对相对不重要的参数,采用大的步长
- 对稀疏数据集非常有效(文本数据)。Google在训练从Youtube识别自动识别猫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Pennington et al训练词嵌入的GloVe也采用的这种方法
实现方法
$g_{t,i} = \nabla J(\theta _t , I)$
$\theta {t+1},I = \theta ,I- \frac{\eta}{\sqrt{G{t,ii}+\epsilon}}\cdot g_{t,i}$
关键在于分母,$G_t$是一个$d\times d$对角矩阵,d表示参数的个数。$G_{t,ii}$表示第$i$个参数位置的值
$G_{t,ii}=({\theta i})_t ^2+({\theta _i}){t-1}^2+...$
为了防止G为0,加入另外一个很小的值$\epsilon$
优势
- 无需手动调整步长
设置初始值为0.01即可
劣势
- 随着训练,步长总是越来越小
Adadelta
- 只累积过去一段时间的梯度平方值
- 完全无需设置步长
- 为了便于实现,采用类使用动量的策略:
实现方法
RMSprop
与上面两种方法几乎一致,把过去结果乘0.9,当前结果乘0.1
公式不同,思路相似
Adam
- 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 记录一段时间的梯度平方和(累死Adadelta和RMSprop),以及梯度的和(类似Momentum动量)
- 把优化看做铁球滚下山坡,Adam定义了一个带动量和摩擦的铁球
实现方法
更新权值采用原来的权值减去某一梯度的变形
如何选择
- 如果数据集是稀疏的,选择自适应学习率的方法会更快的收敛
- RMSprop,Adadelta,Adam的效果非常相似,大多数情况下Adam略好
小技巧
- 每一个epoch之前重新洗牌数据
- 使用Batch Normalization
- 我们一般会对训练数据做正则化,但是随着数据的前馈,后面layers的输入已经不是正则化的了,Batch Normalization就是在后面layer之间做正则化
- 使得训练可使用更大的学习率,layer参数的初始化可以更加随意
- BN还有regularization的作用,可以减少对Dropout的依赖
- Early Stopping:Early stopping (is) beautiful free lunch (NIPS 2015 Tutorial slides ,slide 63)
增加随机噪声到梯度
使得layer参数初始化更加随意
使得model可以找到新的局部最小值
(CV学习笔记)梯度下降优化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梯度下降优化算法综述与PyTorch实现源码剖析
现代的机器学习系统均利用大量的数据,利用梯度下降算法或者相关的变体进行训练.传统上,最早出现的优化算法是SGD,之后又陆续出现了AdaGrad.RMSprop.ADAM等变体,那么这些算法之间又有哪些 ...
- 采用梯度下降优化器(Gradient Descent optimizer)结合禁忌搜索(Tabu Search)求解矩阵的全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前言] 对于矩阵(Matrix)的特征值(Eigens)求解,采用数值分析(Number Analysis)的方法有一些,我熟知的是针对实对称矩阵(Real Symmetric Matrix)的特征 ...
- Introduction to 3D Game Programming with DirectX 12 学习笔记之 --- Direct12优化
原文:Introduction to 3D Game Programming with DirectX 12 学习笔记之 --- Direct12优化 第一章:向量代数 1.向量计算的时候,使用XMV ...
- 机器学习实战(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学习笔记————08.使用FPgrowth算法来高效发现频繁项集
机器学习实战(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学习笔记————08.使用FPgrowth算法来高效发现频繁项集 关键字:FPgrowth.频繁项集.条件FP树.非监督学习作者:米 ...
- 机器学习实战(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学习笔记————07.使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
机器学习实战(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学习笔记————07.使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 关键字: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频繁项集作者:米仓山下时间:2018 ...
- 机器学习实战(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学习笔记————02.k-邻近算法(KNN)
机器学习实战(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学习笔记————02.k-邻近算法(KNN) 关键字:邻近算法(kNN: k Nearest Neighbors).python.源 ...
- [ML学习笔记] 朴素贝叶斯算法(Naive Bayesian)
[ML学习笔记] 朴素贝叶斯算法(Naive Bayesian) 贝叶斯公式 \[P(A\mid B) = \frac{P(B\mid A)P(A)}{P(B)}\] 我们把P(A)称为"先 ...
- logistic回归梯度上升优化算法
# Author Qian Chenglong from numpy import * from numpy.ma import arange def loadDataSet(): dataMat = ...
- Effective STL 学习笔记 31:排序算法
Effective STL 学习笔记 31:排序算法 */--> div.org-src-container { font-size: 85%; font-family: monospace; ...
随机推荐
- locust工具使用详解
今年负责部门的人员培养工作,最近在部门内部分享和讲解了locust这个工具,今天再博客园记录下培训细节 一.简介 1.优势 locust是python语言开发的一款的开源的的性能测试框架,他比jmet ...
- js 数组的浅拷贝和深拷贝
1.背景介绍 javascript分原始类型与引用类型.Array是引用类型,直接用"="号赋值的话,只是把源数组的地址(或叫指针)赋值给目的数组,指向的是同一个内存地址,其中一个 ...
- PTE 准备之 Repeat sentence
Repeat sentence After listening to a sentence ,repeat the sentence 3-9 seconds 15 seconds Strategies ...
- Django1和2的区别
一.路由的区别 1.Django1中的url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 使用url关键字 urlpatterns = [ url('article-(\d+ ...
- C语言宏的使用
使用条件宏进行条件编译 譬如,对于同一份代码,我想编译出两个不同的版本,在其中一个版本中去掉某一部分功能, 这时可以通过条件宏判断是否编译,例: 如果不使用条件宏进行控制,想编译两个不同版本的程序,就 ...
- C语言函数调用完整过程
C语言函数调用详细过程 函数调用是步骤如下: 按照调用约定传参 调用约定是调用方(Caller)和被调方(Callee)之间按相关标准 对函数的某些行为做出是商议,其中包括下面内容: 传参顺序:是从左 ...
- ARFoundation - touch point坐标点测试
ARFoundation - touch point坐标点测试 本文目的是为了看一下Android手机上touch之后,对应的点相关信息,主要包括: 点的屏幕坐标,以左下角为原点: 点的viewpor ...
- teprunner测试平台Django引入pytest完整源码
本文开发内容 pytest登场!本文将在Django中引入pytest,原理是先执行tep startproject命令创建pytest项目文件,然后从数据库中拉取代码写入文件,最后调用pytest命 ...
- 运维干货|交换机不同VLAN之间及相同VLAN之内进行隔离
文中所展示的内容为VLAN与VLAN之间分隔关系,如相同VLAN用户之间进行分隔,相同VLAN一组用户之间允许通信并与其它一组用户之间进行分隔,属于VLAN的高级应用范畴.本文来源于智象运维某大神的日 ...
- ECharts地理坐标系属性介绍
在 ECharts 地理坐标系的属性设置中,如果您要将地理坐标系组件显示出来,那么,请使用 geo 组件的 show 属性.在 geo 组件中提供了两种类型的地图数据:javascript 文件与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