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的粘包现象
看面经时,看到有面试官问TCP的粘包问题。想起来研一做购物车处理数据更新时遇到粘包问题,就总结一下吧。
1 什么是粘包现象
TCP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接收方接收时粘成一包,从接收缓冲区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
2 为什么出现粘包现象
(1)发送方原因
我们知道,TCP默认会使用Nagle算法。而Nagle算法主要做两件事:1)只有上一个分组得到确认,才会发送下一个分组;2)收集多个小分组,在一个确认到来时一起发送。
所以,正是Nagle算法造成了发送方有可能造成粘包现象。
(2)接收方原因
TCP接收到分组时,并不会立刻送至应用层处理,或者说,应用层并不一定会立即处理;实际上,TCP将收到的分组保存至接收缓存里,然后应用程序主动从缓存里读收到的分组。这样一来,如果TCP接收分组的速度大于应用程序读分组的速度,多个包就会被存至缓存,应用程序读时,就会读到多个首尾相接粘到一起的包。
3 什么时候需要处理粘包现象
(1)如果发送方发送的多个分组本来就是同一个数据的不同部分,比如一个很大的文件被分成多个分组发送,这时,当然不需要处理粘包的现象;
(2)但如果多个分组本毫不相干,甚至是并列的关系,我们就一定要处理粘包问题了。比如,我当时要接收的每个分组都是一个有固定格式的商品信息,如果不处理粘包问题,每个读进来的分组我只会处理最前边的那个商品,后边的就会被丢弃。这显然不是我要的结果。
4 如何处理粘包现象
(1)发送方
对于发送方造成的粘包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关闭Nagle算法来解决,使用TCP_NODELAY选项来关闭Nagle算法。
(2)接收方
遗憾的是TCP并没有处理接收方粘包现象的机制,我们只能在应用层进行处理。
(3)应用层处理
应用层的处理简单易行!并且不仅可以解决接收方造成的粘包问题,还能解决发送方造成的粘包问题。
解决方法就是循环处理:应用程序在处理从缓存读来的分组时,读完一条数据时,就应该循环读下一条数据,直到所有的数据都被处理;但是如何判断每条数据的长度呢?
两种途径:
1)格式化数据:每条数据有固定的格式(开始符、结束符),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选择开始符和结束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每条数据的内部一定不能出现开始符或结束符;
2)发送长度:发送每条数据的时候,将数据的长度一并发送,比如可以选择每条数据的前4位是数据的长度,应用层处理时可以根据长度来判断每条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当时在做购物车的时候,我最开始的做法是设置开始符(0x7e)和结束符(0xe7),但在测试大量数据的时候,发现了数据异常。正如我所猜测,在调试过程中发现某些数据内部包含了它们。因为要处理的数据是量非常庞大,为做到万无一失,最后我采用了发送长度的方式。再也没有因为粘包而出过问题。
I Am So Brilliant !
TCP的粘包现象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 全栈开发,Day35(TCP协议 粘包现象 和解决方案)
一.TCP协议 粘包现象 和解决方案 黏包现象让我们基于tcp先制作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命令ls -l ; lllllll ; pwd)执行远程命令的模块 需要用到模块subprocess sub ...
- socket基于TCP(粘包现象和处理)
目录 6socket套接字 7基于TCP协议的socket简单的网络通信 AF_UNIX AF_INET(应用最广泛的一个) 报错类型 单一 链接+循环通信 远程命令 9.tcp 实例:远程执行命令 ...
- tcp的粘包现象与解决方案
粘包现象: 粘包1:连续的小包,会被优化机制给合并 粘包2:服务端一次性无法完全就收完客户端发送的数据,第二再次接收的时候,会接收到第一次遗留的内容 模拟一个粘包现象 服务端 import socke ...
- Python之路(第三十一篇) 网络编程:简单的tcp套接字通信、粘包现象
一.简单的tcp套接字通信 套接字通信的一般流程 服务端 server = socket() #创建服务器套接字 server.bind() #把地址绑定到套接字,网络地址加端口 server.lis ...
- 2、粘包现象(struct模块)
昨天我们所做的套接字是有漏洞的,它会出现粘包现象,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我们今天会进行演示.今天也会稍微讲解一下基于udp的套接字. 一.基于udp的套接字 udp是无链接的,先启动哪一端都不会报错 ud ...
- python3全栈开发-什么是粘包、粘包现象、如何解决粘包
一.粘包现象 让我们基于tcp先制作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1:执行错误命令 2:执行ls 3:执行ifconfig) 注意注意注意: res=subprocess.Popen(cmd.decode( ...
- python 网络编程之TCP传输&粘包传输
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C/S两端数据传输时 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根本原因:粘包是由TCP协议本身造成的,T ...
- 29、粘包现象(struct模块)
昨天我们所做的套接字是有漏洞的,它会出现粘包现象,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我们今天会进行演示.今天也会稍微讲解一下基于udp的套接字. 本篇导航: 基于udp的套接字 粘包现象 粘包 解决粘包方法 stru ...
- 什么是粘包? socket 中造成粘包的原因是什么? 哪些情况会发生粘包现象?
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粘包:在接收数据时,一次性多接收了其它请求发送来的数据(即多包接收).如,对方第一次发送hello,第二次发送world, 在接收时,应该收两次,一次是he ...
随机推荐
- 使用Dom4j进行XML解析
1 概述 在进行ESB集成项目中,使用到了很多系统的接口,这些接口传输的数据大部分都采用了XML的格式,这样在使用ESB开发服务时就需要对XML数据进行解析或拼接的操作,本文以项目中流程服务为例,讲 ...
- autofac 注入中i遇到的泛型传参问题
using Autofac; using IService;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 ...
- MongoDB学习-安装流程
MongoDB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 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json的bjson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 ...
- VS2010下安装Cocos2dx完整教程(原)
一.本人所使用的Cocos2dx版本(cocos2d-2.1rc0-x-2.1.3),下载地址:http://code.google.com/p/cocos2d-x/downloads/list 当前 ...
- 性能测试学习之二 ——性能测试模型(PV计算模型)
PV计算模型 现有的PV计算公式是: 每台服务器每秒平均PV量 =( (总PV*80%)/(24*60*60*40%))/服务器数量 =2*(总PV)/* (24*60*60) /服务器数量 通过定积 ...
- Node.JS事件驱动机制
1.事件驱动程序绑定事件及事件的处理程序 eventEmitter.on('eventName', eventHandler); 我们可以通过程序触发事件 // 触发事件 eventEmitter.e ...
- 转【实战体验几种MySQLCluster方案】
实战体验几种MySQLCluster方案 1.背景 MySQL的cluster方案有很多官方和第三方的选择,选择多就是一种烦恼,因此,我们考虑MySQL数据库满足下三点需求,考察市面上可行的解决方案: ...
- 让你忘记 Flash 的15款精彩 HTML5 游戏
HTML5 游戏开发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最近经常谈论到.虽然不能迅速取代 Flash 的地位,但是 HTML5 凭借它的开放性和强大的编程能力,取代 Flash 是必然的趋势.你会看到 ...
- CSS3之3D变换实例详解
CSS3的3D效果很赞,本文实现简单的两种3D翻转效果.首先看效果和源代码,文末是文绉绉的总结部分^_^ 以下CSS代码为了简洁没有添加前缀,请视情况自行添加(自动化时代推荐使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如gu ...
- SQLMAP使用笔记
-u #注入点-f #指纹判别数据库类型-b #获取数据库版本信息-p #指定可测试的参数(?page=1&id=2 -p “page,id”)-D “” #指定数据库名-T “” #指定表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