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有心跳吗?超时机制分析(java)
注:本人是原作者,首发于并发编程网(您还有心跳吗?超时机制分析),此文结合那里的留言作了一些修改。
问题描述
在C/S模式中,有时我们会长时间保持一个连接,以避免频繁地建立连接,但同时,一般会有一个超时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没发起任何请求的连接会被断开,以减少负载,节约资源。并且该机制一般都是在服务端实现,因为client强制关闭或意外断开连接,server端在此刻是感知不到的,如果放到client端实现,在上述情况下,该超时机制就失效了。本来这问题很普通,不太值得一提,但最近在项目中看到了该机制的一种糟糕的实现,故在此深入分析一下。
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服务端一般会保持很多个连接,所以,一般是创建一个定时器,定时检查所有连接中哪些连接超时了。此外我们要做的是,当收到客户端发来的数据时,怎么去刷新该连接的超时信息?
最近看到一种实现方式是这样做的
public class Connection {
private long lastTime;
public void refresh() {
las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public long getLastTime() {
return lastTime;
}
//......
}
在每次收到客户端发来的数据时,调用refresh方法。
然后在定时器里,用当前时间跟每个连接的getLastTime()作比较,来判定超时:
public class TimeoutTask extends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
long now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Connection c: connections){
if(now - c.getLastTime()> TIMEOUT_THRESHOLD)
;//timeout, do something
}
}
}
看到这,可能不少读者已经看出问题来了,那就是内存可见性问题,调用refresh方法的线程跟执行定时器的线程肯定不是一个线程,那run方法中读到的lastTime就可能是旧值,即可能将活跃的连接判定超时,然后被干掉,而且这种误判不会限定在某个范围内(下文会提到一个波动范围)。
有读者此时可能想到了这样一个方法,将lastTime加个volatile修饰,是的,这样确实解决了问题,不过,作为服务端,很多时候对性能是有要求的,下面来看下在我电脑上测出的一组数据,测试代码如下,供参考
public class PerformanceTest {
private static long i;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long vt;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EST_SIZE = 1000000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ng time = System.nanoTime();
for (int n = 0; n < TEST_SIZE; n++)
v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time + (time = System.nanoTime()));
for (int n = 0; n < TEST_SIZE; n++)
i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time + (time = System.nanoTime()));
for (int n = 0; n < TEST_SIZE; n++)
synchronized (PerformanceTest.class) {
}
System.out.println(-time + (time = System.nanoTime()));
for (int n = 0; n < TEST_SIZE; n++)
vt++;
System.out.println(-time + (time = System.nanoTime()));
for (int n = 0; n < TEST_SIZE; n++)
vt = i;
System.out.println(-time + (time = System.nanoTime()));
for (int n = 0; n < TEST_SIZE; n++)
i = vt;
System.out.println(-time + (time = System.nanoTime()));
for (int n = 0; n < TEST_SIZE; n++)
i++;
System.out.println(-time + (time = System.nanoTime()));
for (int n = 0; n < TEST_SIZE; n++)
i = n;
System.out.println(-time + (time = System.nanoTime()));
}
}
测试一千万次,结果是(耗时单位:纳秒,包含循环本身的时间):
238932949 volatile写+取系统时间
144317590 普通写+取系统时间
135596135 空的同步块(synchronized)
80042382 volatile变量自增
15875140 volatile写
6548994 volatile读
2722555 普通自增
2949571 普通读写
从上面的数据看来,volatile写+取系统时间的耗时是很高的,取系统时间的耗时也比较高,跟一次无竞争的同步差不多了,接下来分析下如何优化该超时时机。
首先:同步问题是肯定得考虑的,因为有跨线程的数据操作;另外,取系统时间的操作比较耗时,能否不在每次刷新时都取时间?因为刷新调用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很频繁。如果不在刷新时取时间,那又该怎么去判定超时?
上面的问题可以作个比喻,如果老师想知道哪些学生来上课了,要么对每张桌子扫一眼,看谁来了;要么让来了的人,到老师那签下到,然后老师直接查签到表。应该没有第三种形式了吧?
第一种方式就是我接下来采取的办法,坏处是要全局扫描,第二种方式确实是避免了全局扫描,但坏处是,每个学生得按顺序去签到,同学间对签到表互相竞争,前者适合大部分学生都到课的情况(在此处,也就是在高负载下,很多连接都是活跃的),后者适合,少数人到课的情况。
第一种方式的实现是,在refresh方法里,仅设置一个volatile的boolean变量reset(这应该是成本最小的了吧,因为要处理同步问题,要么同步块,要么volatile,而volatile读在此处是没什么意义的),对时间的掌控交给定时器来做,并为每个连接维护一个计数器,每次加一,如果reset被设置为true了,则计数器归零,并将reset设为false(因为计数器只由定时器维护,所以不需要做同步处理,从上面的测试数据来看,普通变量的操作,时间成本是很低的),如果计数器超过某个值,则判定超时。 下面给出具体的代码:
/**
*
* @author trytocatch@163.com
* @date 2014-2-17
*/
public class Connection {
int count = 0;
volatile boolean reset = false;
public void refresh() {
if (reset == false)
reset = true;
}
} public class TimeoutTask extend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for (Connection c : connections) {
if (c.reset) {
c.reset = false;
c.count = 0;
} else if (++c.count >= TIMEOUT_COUNT)
;// timeout, do something
}
}
}
代码中的TIMEOUT_COUNT 等于超时时间除以定时器的周期,周期大小既影响定时器的执行频率,也会影响实际超时时间的波动范围(这个波动,第一个方案也存在,也不太可能避免,并且也不需要多么精确),在这个波动范围内,能保证一定会干掉超时连接,或一定不会干掉活跃连接。
代码很简洁,下面来分析一下。
reset加上了volatile,所以保证了多线程操作的可见性,虽然有两个线程都对变量有写操作,但无论这两个线程怎么穿插执行,都不会影响其逻辑含义。
再说下refresh方法,为什么我在赋值语句上多加了个条件?这不是多了一次volatile读操作吗?我是这么考虑的,高负载下,refresh会被频繁调用,意味着reset长时间为true,那么加上条件后,就不会执行写操作了,只有一次读操作,从上面的测试数据来看,volatile变量的读操作的性能是显著优于写操作的。只不过在reset为false的时候,多了一次读操作,但此情况在定时器的一个周期内最多只会发一次,而且对高负载情况下的优化显然更有意义,所以我认为加上条件还是值得的。
最后提及一下,我有点完美主义,自认为上面的方案在我当前掌握的知识下,已经很漂亮了,如果你发现还有可优化的地方,或更好的方案,希望能分享。
您还有心跳吗?超时机制分析(java)的更多相关文章
- Oracle RAC/Clusterware 多种心跳heartbeat机制介绍 RAC超时机制分析
ORACLE RAC中最主要存在2种clusterware集群件心跳 & RAC超时机制分析: 1.Network Heartbeat 网络心跳 每秒发生一次: 10.2.0.4以后网络心跳 ...
- Java 类反射机制分析
Java 类反射机制分析 一.反射的概念及在Java中的类反射 反射主要是指程序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反射是一类应用,它们能够自描述和自控制.这类应用通过某 ...
- Java 动态代理机制分析及扩展
Java 动态代理机制分析及扩展,第 1 部分 王 忠平, 软件工程师, IBM 何 平, 软件工程师, IBM 简介: 本文通过分析 Java 动态代理的机制和特点,解读动态代理类的源代码,并且模拟 ...
- Java并发框架——AQS超时机制
AQS框架提供的另外一个优秀机制是锁获取超时的支持,当大量线程对某一锁竞争时可能导致某些线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获取不了锁,在某些场景下可能希望如果线程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成功获取锁就取消对该锁的等待以提高性 ...
- 【JVM】深度分析Java的ClassLoader机制(源码级别)
原文:深度分析Java的ClassLoader机制(源码级别) 为了更好的理解类的加载机制,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ClassLoader和他的loadClass()方法. 源码分析 public abst ...
- Netty 超时机制及心跳程序实现
Netty 超时机制的介绍 Netty 的超时类型 IdleState 主要分为: ALL_IDLE : 一段时间内没有数据接收或者发送 READER_IDLE : 一段时间内没有数据接收 WRITE ...
- Java代理和动态代理机制分析和应用
本博文中项目代码已开源下载地址:GitHub Java代理和动态代理机制分析和应用 概述 代理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其目的就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某个对象的访问.代理类负责为委托类预处理消息 ...
- Java 动态代理机制分析及扩展,第 1 部分
Java 动态代理机制分析及扩展,第 1 部分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proxy1/ 本文通过分析 Java 动态代理的机制和特 ...
- Java 内存区域和GC机制分析
目录 Java垃圾回收概况 Java内存区域 Java对象的访问方式 Java内存分配机制 Java GC机制 垃圾收集器 Java垃圾回收概况 Java GC(Garbage Collection, ...
随机推荐
- Python交互式编程导论----事件驱动编程
传统的编程是如下线性模式的: 开始--->代码块A--->代码块B--->代码块C--->代码块D--->......--->结束 每一个代码块里是完成各种各样事情 ...
- 冲刺一 (Day 3)
冲刺一 (Day 3) 用户表 uid int 8 用户ID username varchar 20 用户名 password varchar 20 密码 email varchar 30 邮箱 ph ...
- Bat命令学习
基础部分:====================================================================== 一.基础语法: 1.批处理文件是一个“.bat” ...
- AOP和IOC的作用
IOC:控制反转,是一种设计模式.一层含义是控制权的转移:由传统的在程序中控制依赖转移到由容器来控制:第二层是依赖注入:将相互依赖的对象分离,在spring配置文件中描述他们的依赖关系.他们的依赖关系 ...
- Android Activity 四种启动模式
task和back stack(任务和回退栈) 任务启动,task被加入到回退栈的栈顶,返回的时候回退栈的栈顶任务会被弹出,并被销毁,栈中的前一任务恢复运行,当activity销毁是,系统不会保留ac ...
- gtktree和gtktext使用时要在文件中定义GTK_ENABLE_BROKEN
linux下调试程序,出现如下错误: /tmp/ccG8fpwg.o: In function `apache_viewlog_form':apache.c:(.text+0x776): undefi ...
- KBMMW 4.93.00 发布
可喜可敬,作者非常勤奋,跟上了delphi 10.1 的步伐. 4.93.00 April 26 2016 Important notes (changes that may break existi ...
- python2.6.6安装Image模块
python2.6.6安装Image模块1.下载Image模块源码地址:http://www.pythonware.com/products/pil/index.htm2.加压文件#tar zxvf ...
- prolog 规则
规则 规则由几个互相依赖的简单句(谓词)组成.用来描述事实之间的依赖关系,如:因果关系,蕴含关系,对应关系 规则的实质就是存储起来得查询 其语法结构如下: head:-body head 为谓词的定义 ...
- RequireJS基础(三)
这篇来写一个具有依赖的事件模块event. event提供三个方法bind.unbind.trigger来管理DOM元素事件. event依赖于cache模块,cache模块类似于jQuery的$.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