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ry启动的入口:

文件:Celery/bin/celery.py

看下main函数做了什么事

可以看到主要做了几个事根据-P参数判断是否需要打patch,如果是gevent或者eventlet则要打对应的补丁。

然后执行命令行逻辑

可以看到,这边取出系统参数

然后执行基类Command的execute_from_commandline,

文件:celery/bin/base.py

setup_app_from_commandline是核心函数,作用是获得我们的app对象和获得我们的配置参数

文件:Celery/bin/celery.py

这边主要获取启动类别及启动参数,我们的类别是worker所以:

这边是开始准备启动对应类别的对象,worker、beat等。

self.commands是支持的命令:

上面我们知道,我们的类型是worker,即celery.bin.worker.worker,初始化该类,然后执行run_from_argv函数

文件:celery/bin/worker.py

最后一行会执行到父类的__call__函数,

文件:celery/bin/base.py

这边主要执行的是run函数

这个函数主要是启动worker

终于进入worker了,现在这里涉及一些比较关键的东西了,

文件:celery/worker/__init__.py  

WorkController类里,是worker的基类

这是worker的蓝图,这边会形成一个依赖图,是启动的必要组件,分别负责worker的一部分任务,比较重要的几个:

Timer:用于执行定时任务的 Timer,和 Consumer 那里的 timer 不同

Hub:Event loop 的封装对象

Pool:构造各种执行池(线程/进程/协程)的

Beat:创建Beat进程,不过是以子进程的形式运行(不同于命令行中以beat参数运行)

文件:celery/apps/worker.py

文件:celery/apps/trace.py

文件:celery/app/base.py

从init_before开始,这边是最主要的,即绑定所有的task到我们的app,注册task在下面

每个task都有delay和apply_async函数,这个可以用来帮我们启动任务。

文件:celery/worker/__init__.py

这边是设置关注及不关注的队列,可以看到,celery支持ampq协议。

调用setup_includes安装一些通过CELERY_INCLUDE配置的模块,保证所有的任务模块都导入了

最后初始化蓝图,并进行apply完成蓝图各个step的依赖关系图的构建,并进行各个组件的初始化,依赖在component中已经标出

这个requires就是依赖,说明hub依赖timer,上面蓝图声明的组件都有互相依赖关系。

回到文件:celery/worker/__init__.py执行start

执行的是蓝图的start。

分别执行各个步骤的start,在apply时,会判断step是否需要start,不start但是仍要create。

通过启动日志看,worker启动的step为Pool,和Consumer;

如果换成prefork方式起,worker会多起hub和autoscaler两个step:

Hub依赖Timer,我们用gevent,所以include_if是false,这个不需要start。

Hub创建时候引用的kombu的Hub组件,Connection会注册到Hub,Connection是各种类型连接的封装,对外提供统一接口

Queue依赖Hub,这边是基于Hub创建任务队列

下面是我们的worker启动的step其中的一个,重点进行说明

初始化线程/协程池,是否弹缩,最大和最小并发数

Celery支持的几种TaskPool,

我们是gevent,所以这边直接找gevent的代码。

这边直接引用gevent的Pool

下面看worker启动的第二个step

可以看到,这边启动的是celery.worker.consumer.Consumer,这边就会涉及另一个重要的蓝图了。

文件:celery/worker/consumer,Consumer类

这是Consumer的蓝图,

Consumer启动的step为Connection,events,mingle,Gossip,Tasks,Contorl,Heart和event loop。

__init__初始化一些必要的组件,很多都是之前worker创建的。

然后执行blueprint的apply,做的事我worker之前是一样的。

执行Consumer的start,也就是执行blueprint的start。

启动的step的基本功能:

Connection:管理和broker的Connection连接

Mingle:不同worker之间同步状态用的

Tasks:启动消息Consumer

Gossip:消费来自其他worker的事件

Heart:发送心跳事件(consumer的心跳)

Control:远程命令管理服务

其中Connection,Tasks,Heart和event loop是最重要的几个。

先看Connection。

使用了consumer的connect()

Conn引用了ampq的connection,ampq的Connection是直接使用的kombu的Connection,上面说过,这个Connection是各种支持的类型(如redis,rabbitMQ等)的抽象,对外提供统一接口。

如果hub存在,会将连接注册到event loop。

再看Tasks:

这边引用的ampq的TaskConsumer,ampq的TaskConsumer继承了kombu的Consumer。

可以看到,在关键的几个地方,celery都引用了kombu,Kombu对所有的MQ进行抽象,然后通过接口对外暴露出一致的API(Redis/RabbitMQ/MongoDB),Kombu对MQ的抽象如下:

Message:生产消费的基本单位,就是一条条消息

Connection:对 MQ 连接的抽象,一个 Connection 就对应一个 MQ 的连接

Transport:真实的 MQ 连接,也是真正连接到 MQ(redis/rabbitmq) 的实例

Producers: 发送消息的抽象类

Consumers:接受消息的抽象类

Exchange:MQ 路由,这个和 RabbitMQ 差不多,支持 5种 类型

Queue:对应的 queue 抽象,其实就是一个字符串的封装

Hub是一个eventloop,Connection注册到Hub,一个Connection对应一个Hub。Consumer绑定了消息的处理函数,每一个Consumer初始化的时候都是和Channel绑定的,也就是说我们Consumer包含了Queue也就和Connection关联起来了,Consumer消费消息是通过Queue来消费,然后Queue又转嫁给Channel,再转给connection,Channel是AMQP对MQ的操作的封装,Connection是AMQP对连接的封装,那么两者的关系就是对MQ的操作必然离不开连接,但是,Kombu并不直接让Channel使用Connection来发送/接受请求,而是引入了一个新的抽象Transport,Transport负责具体的MQ的操作,也就是说Channel的操作都会落到Transport上执行。

再看下event loop:

上面我们有了connection以及绑定connection的consumer,下面看看消费者怎么消费消息,如果是带hub的情况:

先对consumer进行一些设置,

然后开始进行循环。loop是kombu创建的event loop,启用事件循环机制,然后next这边就开始不停的循环获取消息并执行。

这个是kombu里的部分实现,是对从池里取到的消息进行处理。

看下同步代码,register_callback将回调注册consumer,然后执行consume:

再看消息循环那几行,

获取到消息后,调用回调函数进行处理。

回调函数使用的是create_task_handler(),strategies是在上面的update_strategies里进行的更新,该函数是在Task里调用的

打印一下strategies里的信息,只截部分图:

下面看下我们怎么启动任务的,

调用到app的send_task

再调用到ampq的publish_task,

最终又交给kombu的publish。

关于pool的选择:

使用的是app的pool,即

通过connection又走到了ampq再转到kombu里。

Worker和consumer基本大框架就是上面的流程,下面看下beat是怎么实现的。

Beat起动的时候是celery beat,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首先进入的应该是celey/bin/beat.py,然后调用该文件中的Beat的run函数:

然后在指向apps的Beat:

在apps里的Beat调用run:

主要执行了三个函数,init_loader主要初始化并绑定task,第二步设置一些头信息之类的,关键是第三步,主干代码

主要是初始化service并start。

Start最关键的部分是那个while循环体,只要不被shutdown,就会一直调用scheduler的tick

这边这个self.schedule就是我们准备调度的任务:

下面看对这些任务的处理:

这是判断是否要执行任务的逻辑,如果要执行,则执行apply_async。

如果发现任务该执行了,则去tasks里获取任务,并执行,这边的apply_async和worker那边的没区别,如果没找到task,则将task注册到broker。

怎样将consumer和concurrency联系起来

这边调用了_process_task,调用的是worker里的

这边调用各种池的启动函数:

但是queue里只是引用,后面还有别的处理

在初始化consumer时候将调用池的操作传了进去,成为了Consumer里的on_task_request

在Tasks调用start的时候会更新strategies

然后在这边调用start_strategy

然后就进入

然后走入strategy的default

这里取了consumer的on_task_request,就是我们传入的池执行的逻辑,_limit_task是这样的:

做了一些判断,符合条件再执行。

这个文件是strategy的default的下半个文件,做了一些流量控制,然后执行limit_task或者直接执行handler。

这边因为使用的gevent,所以就走到gevent的apply_async,

这边是起一个协程处理,这样就将任务交给了gevent。

具体上面是执行流程,具体在哪里执行的呢?

这边注册了callback,create_task_handler从strategy这边取值取值执行

Qos对ack的处理部分:

Kombu的transport的redis.py里的额basic_consume,调用channel的basic_consume;

在Kombu.transport.virtual.__init__.py文件中

这里维护了一个dict:self._delivered,一个set:self._dirty和一个int:prefetch_count,

如果no_ack为False在执行consume后会向self._delivered中添加一条数据,

ack后会向self._dirty中添加一条数据,然后,后面会将self._dirty逐条删除,并同时删除self._delivered中的数据,如果没有ack,则不会删除:

每次拉任务的时候会调用can_consume:

比较prefetch_count和self._delivered减self._dirty的值,如果小于预取限制,则允许,否则不允许。

celery源码解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DWebImage源码解读之SDWebImageDownloaderOperation

    第七篇 前言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下载操作的相关知识,SDWebImageDownloaderOperation的主要任务是把一张图片从服务器下载到内存中.下载数据并不难,如何对下载这一系列的任务进行设计 ...

  2. SDWebImage源码解读 之 NSData+ImageContentType

    第一篇 前言 从今天开始,我将开启一段源码解读的旅途了.在这里先暂时不透露具体解读的源码到底是哪些?因为也可能随着解读的进行会更改计划.但能够肯定的是,这一系列之中肯定会有Swift版本的代码. 说说 ...

  3. SDWebImage源码解读 之 UIImage+GIF

    第二篇 前言 本篇是和GIF相关的一个UIImage的分类.主要提供了三个方法: + (UIImage *)sd_animatedGIFNamed:(NSString *)name ----- 根据名 ...

  4. SDWebImage源码解读 之 SDWebImageCompat

    第三篇 前言 本篇主要解读SDWebImage的配置文件.正如compat的定义,该配置文件主要是兼容Apple的其他设备.也许我们真实的开发平台只有一个,但考虑各个平台的兼容性,对于框架有着很重要的 ...

  5. SDWebImage源码解读_之SDWebImageDecoder

    第四篇 前言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对UIImage进行解码呢?难道不能直接使用吗? 其实不解码也是可以使用的,假如说我们通过imageNamed:来加载image,系统默认会在主线程 ...

  6. SDWebImage源码解读之SDWebImageCache(上)

    第五篇 前言 本篇主要讲解图片缓存类的知识,虽然只涉及了图片方面的缓存的设计,但思想同样适用于别的方面的设计.在架构上来说,缓存算是存储设计的一部分.我们把各种不同的存储内容按照功能进行切割后,图片缓 ...

  7. SDWebImage源码解读之SDWebImageCache(下)

    第六篇 前言 我们在SDWebImageCache(上)中了解了这个缓存类大概的功能是什么?那么接下来就要看看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再次强调,不管是图片的缓存还是其他各种不同形式的缓存,在原理上都极 ...

  8. AFNetworking 3.0 源码解读 总结(干货)(下)

    承接上一篇AFNetworking 3.0 源码解读 总结(干货)(上) 21.网络服务类型NSURLRequestNetworkServiceType 示例代码: typedef NS_ENUM(N ...

  9. AFNetworking 3.0 源码解读 总结(干货)(上)

    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对于一个软件工程师来说,我觉得很重要.记得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说是人类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我个人觉得记忆算是一个缺点.它就像时间一样,会自己消散. 前言 终于写完了 AFNetwo ...

随机推荐

  1. 全面解读php-引用变量(&)

    本文讲述引用传值的核心原理,看完即可扫清一切和引用传值相关的内容,不会了记得画图. 一.memory_get_usage的使用 传值赋值 // 定义一个变量 $a = range(0, 10000); ...

  2. shell高级-----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概述 正则表达式是一种定义的规则,Linux工具可以用它来过滤文本. 基础正则表达式 纯文本 [root@node1 ~]# echo "this is a cat" | ...

  3. Charles解析https,unknown错误解决办法

    之前一直使用Charles,抓包https的没有问题,enable ssl的时候出现unknown消息,disable ssl的时候出现乱码,解决办法: 在设置–>通用–>关于本机–> ...

  4. 浏览器端-W3School-JavaScript:JavaScript 全局对象

    ylbtech-浏览器端-W3School-JavaScript:JavaScript 全局对象 1.返回顶部 1. JavaScript 全局对象 全局属性和函数可用于所有内建的 JavaScrip ...

  5. gradle 离线模式offline 用法

    1. 离线模式 offline所谓离线模式offline,就是gradle在解析依赖的时候采用本地的依赖库(如 GRADLE_USER_HOME指定的路径),而不是依据项目build.gradle文件 ...

  6. flutter tabbar创建与显示

    效果图 main.dart import 'package:flutter/material.dart'; import 'pages/index_page.dart'; void main() =& ...

  7. ControlTemplate in WPF —— RadioButton

    <ResourceDictionary xmlns="http://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presentation" x ...

  8. 如何在Ubuntu / CentOS 6.x上安装Bugzilla 4.4

    这里,我们将展示如何在一台Ubuntu 14.04或CentOS 6.5/7上安装Bugzilla.Bugzilla是一款基于web,用来记录跟踪缺陷数据库的bug跟踪软件,它同时是一款免费及开源软件 ...

  9. Android 消息传递机制

    线程间消息传递机制 1.消息怎么发送的? 我们都知道当调用Handler发送消息的时候,不管是调用 sendMessage,sendEmptyMessage,sendMessageDelayed还是其 ...

  10. VIM常用操作手册

    VIM常用操作手册 1.多行操作,多行注释,多行取消注释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9c69d48f43ed6d13c8024e7b.html 2.常用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