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s写数据过程

1)客户端选择一个node发送请求过去,这个node就是coordinating node(协调节点)

2)coordinating node,对document进行路由,将请求转发给对应的node(有primary shard)

3)实际的node上的primary shard处理请求,然后将数据同步到replica node

4)coordinating node,如果发现primary node和所有replica node都搞定之后,就返回响应结果给客户端

(2)es读数据过程

查询,GET某一条数据,写入了某个document,这个document会自动给你分配一个全局唯一的id,doc id,同时也是根据doc id进行hash路由到对应的primary shard上面去。也可以手动指定doc id,比如用订单id,用户id。

你可以通过doc id来查询,会根据doc id进行hash,判断出来当时把doc id分配到了哪个shard上面去,从那个shard去查询

1)客户端发送请求到任意一个node,成为coordinate node

2)coordinate node对document进行路由,将请求转发到对应的node,此时会使用round-robin随机轮询算法,在primary shard以及其所有replica中随机选择一个,让读请求负载均衡

3)接收请求的node返回document给coordinate node

4)coordinate node返回document给客户端

(3)es搜索数据过程

es最强大的是做全文检索,就是比如你有三条数据

java真好玩儿啊

java好难学啊

j2ee特别牛

你根据java关键词来搜索,将包含java的document给搜索出来

es就会给你返回:java真好玩儿啊,java好难学啊

1)客户端发送请求到一个coordinate node

2)协调节点将搜索请求转发到所有的shard对应的primary shard或replica shard也可以

3)query phase:每个shard将自己的搜索结果(其实就是一些doc id),返回给协调节点,由协调节点进行数据的合并、排序、分页等操作,产出最终结果

4)fetch phase:接着由协调节点,根据doc id去各个节点上拉取实际的document数据,最终返回给客户端

(4)搜索的底层原理,倒排索引,画图说明传统数据库和倒排索引的区别

(5)写数据底层原理

1)先写入buffer,在buffer里的时候数据是搜索不到的;同时将数据写入translog日志文件

2)如果buffer快满了,或者到一定时间,就会将buffer数据refresh到一个新的segment file中,但是此时数据不是直接进入segment file的磁盘文件的,而是先进入os cache的。这个过程就是refresh。

每隔1秒钟,es将buffer中的数据写入一个新的segment file,每秒钟会产生一个新的磁盘文件,segment file,这个segment file中就存储最近1秒内buffer中写入的数据

但是如果buffer里面此时没有数据,那当然不会执行refresh操作咯,每秒创建换一个空的segment file,如果buffer里面有数据,默认1秒钟执行一次refresh操作,刷入一个新的segment file中

操作系统里面,磁盘文件其实都有一个东西,叫做os cache,操作系统缓存,就是说数据写入磁盘文件之前,会先进入os cache,先进入操作系统级别的一个内存缓存中去

只要buffer中的数据被refresh操作,刷入os cache中,就代表这个数据就可以被搜索到了

为什么叫es是准实时的?NRT,near real-time,准实时。默认是每隔1秒refresh一次的,所以es是准实时的,因为写入的数据1秒之后才能被看到。

可以通过es的restful api或者java api,手动执行一次refresh操作,就是手动将buffer中的数据刷入os cache中,让数据立马就可以被搜索到。

只要数据被输入os cache中,buffer就会被清空了,因为不需要保留buffer了,数据在translog里面已经持久化到磁盘去一份了

3)只要数据进入os cache,此时就可以让这个segment file的数据对外提供搜索了

4)重复1~3步骤,新的数据不断进入buffer和translog,不断将buffer数据写入一个又一个新的segment file中去,每次refresh完buffer清空,translog保留。随着这个过程推进,translog会变得越来越大。当translog达到一定长度的时候,就会触发commit操作。

buffer中的数据,倒是好,每隔1秒就被刷到os cache中去,然后这个buffer就被清空了。所以说这个buffer的数据始终是可以保持住不会填满es进程的内存的。

每次一条数据写入buffer,同时会写入一条日志到translog日志文件中去,所以这个translog日志文件是不断变大的,当translog日志文件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执行commit操作。

5)commit操作发生第一步,就是将buffer中现有数据refresh到os cache中去,清空buffer

6)将一个commit point写入磁盘文件,里面标识着这个commit point对应的所有segment file

7)强行将os cache中目前所有的数据都fsync到磁盘文件中去

translog日志文件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在你执行commit操作之前,数据要么是停留在buffer中,要么是停留在os cache中,无论是buffer还是os cache都是内存,一旦这台机器死了,内存中的数据就全丢了。

所以需要将数据对应的操作写入一个专门的日志文件,translog日志文件中,一旦此时机器宕机,再次重启的时候,es会自动读取translog日志文件中的数据,恢复到内存buffer和os cache中去。

commit操作:1、写commit point;2、将os cache数据fsync强刷到磁盘上去;3、清空translog日志文件

8)将现有的translog清空,然后再次重启启用一个translog,此时commit操作完成。默认每隔30分钟会自动执行一次commit,但是如果translog过大,也会触发commit。整个commit的过程,叫做flush操作。我们可以手动执行flush操作,就是将所有os cache数据刷到磁盘文件中去。

不叫做commit操作,flush操作。es中的flush操作,就对应着commit的全过程。我们也可以通过es api,手动执行flush操作,手动将os cache中的数据fsync强刷到磁盘上去,记录一个commit point,清空translog日志文件。

9)translog其实也是先写入os cache的,默认每隔5秒刷一次到磁盘中去,所以默认情况下,可能有5秒的数据会仅仅停留在buffer或者translog文件的os cache中,如果此时机器挂了,会丢失5秒钟的数据。但是这样性能比较好,最多丢5秒的数据。也可以将translog设置成每次写操作必须是直接fsync到磁盘,但是性能会差很多。

实际上你在这里,如果面试官没有问你es丢数据的问题,你可以在这里给面试官炫一把,你说,其实es第一是准实时的,数据写入1秒后可以搜索到;可能会丢失数据的,你的数据有5秒的数据,停留在buffer、translog os cache、segment file os cache中,有5秒的数据不在磁盘上,此时如果宕机,会导致5秒的数据丢失。

如果你希望一定不能丢失数据的话,你可以设置个参数,官方文档,百度一下。每次写入一条数据,都是写入buffer,同时写入磁盘上的translog,但是这会导致写性能、写入吞吐量会下降一个数量级。本来一秒钟可以写2000条,现在你一秒钟只能写200条,都有可能。

10)如果是删除操作,commit的时候会生成一个.del文件,里面将某个doc标识为deleted状态,那么搜索的时候根据.del文件就知道这个doc被删除了

11)如果是更新操作,就是将原来的doc标识为deleted状态,然后新写入一条数据

12)buffer每次refresh一次,就会产生一个segment file,所以默认情况下是1秒钟一个segment file,segment file会越来越多,此时会定期执行merge

13)每次merge的时候,会将多个segment file合并成一个,同时这里会将标识为deleted的doc给物理删除掉,然后将新的segment file写入磁盘,这里会写一个commit point,标识所有新的segment file,然后打开segment file供搜索使用,同时删除旧的segment file。

es里的写流程,有4个底层的核心概念,refresh、flush、translog、merge

当segment file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es就会自动触发merge操作,将多个segment file给merge成一个segment file。

面试系列八 es写入数据的工作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ElasticSearch写入数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面试题 es 写入数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啊?es 查询数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啊?底层的 lucene 介绍一下呗?倒排索引了解吗? 面试官心理分析 问这个,其实面试官就是要看看你了解不了解 es 的一些基 ...

  2. ES读写数据的工作原理

    es写入数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啊?es查询数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底层的lucence介绍一下呗?倒排索引了解吗? 一.es写数据过程 1.客户端选择一个node发送请求过去,这个node就是coordi ...

  3. ES读写数据过程及原理

    ES读写数据过程及原理 倒排索引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倒排索引 倒排索引,就是建立词语与文档的对应关系(词语在什么文档出现,出现了多少次,在什么位置出现) 搜索的时候,根据搜索关键词,直接在索引中找到 ...

  4. php面试专题---21、MVC框架基本工作原理考察点

    php面试专题---21.MVC框架基本工作原理考察点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 会的东西快速过,不要浪费时间,生命有限,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东西. 1.mvc框架单一入口的 优势 是什么? 可以进行统一的 ...

  5. 面试系列九 es 提高查询效率

    ,es性能优化是没有什么银弹的,啥意思呢?就是不要期待着随手调一个参数,就可以万能的应对所有的性能慢的场景.也许有的场景是你换个参数,或者调整一下语法,就可以搞定,但是绝对不是所有场景都可以这样. 一 ...

  6. Elasticsearch系列---Elasticsearch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基本概念 Elasticsearch有几个核心的概念,花几分钟时间了解一下,有助于后面章节的学习. NRT Near Realtime,近实时,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从写入一条数据到这条数据可以被搜索 ...

  7. 【原创】源码角度分析Android的消息机制系列(三)——ThreadLocal的工作原理

    ι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先看Android源码(API24)中对ThreadLocal的定义: public class ThreadLocal<T> 即 ...

  8. 面试官:你分析过mybatis工作原理吗?

    Mybatis工作原理也是面试的一大考点,必须要对其非常清晰,这样才能怼回去.本文建立在Spring+SpringMVC+Mybatis整合的项目之上. 我将其工作原理分为六个部分: 读取核心配置文件 ...

  9. 【原创】源码角度分析Android的消息机制系列(六)——Handler的工作原理

    ι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先看Handler的定义: /** * A Handler allows you to send and process {@link Mes ...

随机推荐

  1. CSS——标签显示模式(display)

    非洲黑人: 皮肤内黑色素含量高,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内部结构免遭损害,头发象羊毛一样卷曲,使每根卷发周围都有许多空隙,空隙充满空气,卷发有隔热作用. 欧洲白人: 生活寒带或着是说常年温度较低 ...

  2. ETL详解

    ETL是将业务系统的数据经过抽取.清洗转换之后加载到数据仓库的过程,目的是将企业中的分散.零乱.标准不统一的数据整合到一起,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分析依据. ETL是BI项目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常情况下,在 ...

  3. [DataContract]引用

    项目->右键->添加引用->找到System.Runtime.Serialization 添加之

  4. Css实现Div在页面上垂直居中显示

    方法一 <html>    <head>        <title>垂直居中</title>        <style type=" ...

  5. Matlab求三重积分

    Matlab求三重积分 求 \(\int_0^1 \int_0^1 \int_0^1 sin(\pi x_1 x_2 x_3) dx_1 dx_2 dx_3\) 代码是: triplequad(@(x ...

  6. (转)元类metaclass

    阅读目录 一 前言 二 什么是元类 三 class关键字创建类的流程分析 五 自定义元类控制类OldboyTeacher的创建 六 自定义元类控制类OldboyTeacher的调用 六 再看属性查找 ...

  7. idea中选中了一个变量名,会高亮显示位于别的地方的这个变量名,那么怎么修改其他地方的高亮颜色

  8. Flutter介绍

    1. flutter简介 Flutter是Google使用Dart语言开发的移动应用开发框架,使用一套Dart代码就能快速构建高性能.高保真的ios和Android应用程序, 并且在排版.图标.滚动. ...

  9. javascript es6 语法快速入门

    1. let.const 作用:let 声明变量,const 声明常量 与 var 的区别:不能重复声明,且存在块级作用域,即只在代码块内生效 2. 箭头函数 使用: let show = funct ...

  10. Nginx常用功能配置一

    Nginx常用功能配置 参数include配置 说明:如果日常工作中server标签存在太多,可以采用include配置模式,Nginx的主配置文件包含的所有虚拟主机的子配置文件会统一放入extra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