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编程——ConcurrentHashMap#addCount() 分析
前言
ConcurrentHashMap 精华代码很多,前面分析了 helpTransfer 和 transfer 和 putVal 方法,今天来分析一下 addCount 方法,该方法会在 putVal 方法中调用。
该方法可以配合 size 方法一起查看,关于该方法,楼主也写了一篇文章分析过:并发编程 —— ConcurrentHashMap size 方法原理分析
具体代码如下:
addCount(1L, binCount);
return null;
当插入结束的时候,会调用该方法,并传入一个 1 和 binCount 参数。从方法名字上,该方法应该是对哈希表的元素进行计数的。
一起来看看 addCount 是如何操作的。
源码分析
源码加注释:
// 从 putVal 传入的参数是 1, binCount,binCount 默认是0,只有 hash 冲突了才会大于 1.且他的大小是链表的长度(如果不是红黑数结构的话)。
private final void addCount(long x, int check) {
CounterCell[] as; long b, s;
// 如果计数盒子不是空 或者
// 如果修改 baseCount 失败
if ((as = counterCells) != null ||
!U.compareAndSwapLong(this, BASECOUNT, b = baseCount, s = b + x)) {
CounterCell a; long v; int m;
boolean uncontended = true;
// 如果计数盒子是空(尚未出现并发)
// 如果随机取余一个数组位置为空 或者
// 修改这个槽位的变量失败(出现并发了)
// 执行 fullAddCount 方法。并结束
if (as == null || (m = as.length - 1) < 0 ||
(a = as[ThreadLocalRandom.getProbe() & m]) == null ||
!(uncontended =
U.compareAndSwapLong(a, CELLVALUE, v = a.value, v + x))) {
fullAddCount(x, uncontended);
return;
}
if (check <= 1)
return;
s = sumCount();
}
// 如果需要检查,检查是否需要扩容,在 putVal 方法调用时,默认就是要检查的。
if (check >= 0) {
Node<K,V>[] tab, nt; int n, sc;
// 如果map.size() 大于 sizeCtl(达到扩容阈值需要扩容) 且
// table 不是空;且 table 的长度小于 1 << 30。(可以扩容)
while (s >= (long)(sc = sizeCtl) &&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MAXIMUM_CAPACITY) {
// 根据 length 得到一个标识
int rs = resizeStamp(n);
// 如果正在扩容
if (sc < 0) {
// 如果 sc 的低 16 位不等于 标识符(校验异常 sizeCtl 变化了)
// 如果 sc == 标识符 + 1 (扩容结束了,不再有线程进行扩容)(默认第一个线程设置 sc ==rs 左移 16 位 + 2,当第一个线程结束扩容了,就会将 sc 减一。这个时候,sc 就等于 rs + 1)
// 如果 sc == 标识符 + 65535(帮助线程数已经达到最大)
// 如果 nextTable == null(结束扩容了)
// 如果 transferIndex <= 0 (转移状态变化了)
// 结束循环
if ((sc >>> RESIZE_STAMP_SHIFT) != rs || sc == rs + 1 ||
sc == rs + MAX_RESIZERS || (nt = nextTable) == null ||
transferIndex <= 0)
break;
// 如果可以帮助扩容,那么将 sc 加 1. 表示多了一个线程在帮助扩容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sc + 1))
// 扩容
transfer(tab, nt);
}
// 如果不在扩容,将 sc 更新:标识符左移 16 位 然后 + 2. 也就是变成一个负数。高 16 位是标识符,低 16 位初始是 2.
else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rs << RESIZE_STAMP_SHIFT) + 2))
// 更新 sizeCtl 为负数后,开始扩容。
transfer(tab, null);
s = sumCount();
}
}
}
方法加了注释以后,还是挺长的。
总结一下该方法的逻辑:
x 参数表示的此次需要对表中元素的个数加几。check 参数表示是否需要进行扩容检查,大于等于0 需要进行检查,而我们的 putVal 方法的 binCount 参数最小也是 0 ,因此,每次添加元素都会进行检查。(除非是覆盖操作)
- 判断计数盒子属性是否是空,如果是空,就尝试修改 baseCount 变量,对该变量进行加 X。
- 如果计数盒子不是空,或者修改 baseCount 变量失败了,则放弃对 baseCount 进行操作。
- 如果计数盒子是 null 或者计数盒子的 length 是 0,或者随机取一个位置取于数组长度是 null,那么就对刚刚的元素进行 CAS 赋值。
- 如果赋值失败,或者满足上面的条件,则调用 fullAddCount 方法重新死循环插入。
- 这里如果操作 baseCount 失败了(或者计数盒子不是 Null),且对计数盒子赋值成功,那么就检查 check 变量,如果该变量小于等于 1. 直接结束。否则,计算一下 count 变量。
- 如果 check 大于等于 0 ,说明需要对是否扩容进行检查。
- 如果 map 的 size 大于 sizeCtl(扩容阈值),且 table 的长度小于 1 << 30,那么就进行扩容。
- 根据 length 得到一个标识符,然后,判断 sizeCtl 状态,如果小于 0 ,说明要么在初始化,要么在扩容。
- 如果正在扩容,那么就校验一下数据是否变化了(具体可以看上面代码的注释)。如果检验数据不通过,break。
- 如果校验数据通过了,那么将 sizeCtl 加一,表示多了一个线程帮助扩容。然后进行扩容。
- 如果没有在扩容,但是需要扩容。那么就将 sizeCtl 更新,赋值为标识符左移 16 位 —— 一个负数。然后加 2。 表示,已经有一个线程开始扩容了。然后进行扩容。然后再次更新 count,看看是否还需要扩容。
总结一下
总结下来看,addCount 方法做了 2 件事情:
对 table 的长度加一。无论是通过修改 baseCount,还是通过使用 CounterCell。当 CounterCell 被初始化了,就优先使用他,不再使用 baseCount。
检查是否需要扩容,或者是否正在扩容。如果需要扩容,就调用扩容方法,如果正在扩容,就帮助其扩容。
有几个要点注意:
第一次调用扩容方法前,sizeCtl 的低 16 位是加 2 的,不是加一。所以 sc == rs + 1 的判断是表示是否完成任务了。因为完成扩容后,sizeCtl == rs + 1。
扩容线程最大数量是 65535,是由于低 16 位的位数限制。
这里也是可以帮助扩容的,类似 helpTransfer 方法。
并发编程——ConcurrentHashMap#addCount() 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并发编程——ConcurrentHashMap#helpTransfer() 分析
前言 ConcurrentHashMap 鬼斧神工,并发添加元素时,如果 map 正在扩容,其他线程甚至于还会帮助扩容,也就是多线程扩容.就这一点,就可以写一篇文章好好讲讲.今天一起来看看. 源码分析 ...
- Java并发编程-ConcurrentHashMap
特点: 将桶分段,并在某个段上加锁,提高并发能力 源码分析: V put(K key, int hash,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 lock(); try { ...
- 并发编程——ConcurrentHashMap#transfer() 扩容逐行分析
前言 ConcurrentHashMap 是并发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常用的数据结果,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 putVal 方法.并发编程之 ConcurrentHashMap(JDK 1.8) pu ...
- 并发编程 —— ConcurrentHashMap size 方法原理分析
前言 ConcurrentHashMap 博大精深,从他的 50 多个内部类就能看出来,似乎 JDK 的并发精髓都在里面了.但他依然拥有体验良好的 API 给我们使用,程序员根本感觉不到他内部的复杂. ...
- ConcurrentHashMap原理分析(二)-扩容
概述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ConcurrentHashMap的存储结构,以及put和get方法,那本篇文章就介绍一下其扩容原理.其实说到扩容,无非就是新建一个数组,然后把旧的数组中的数据拷贝到新的数组 ...
- Java并发编程笔记之ConcurrentHashMap原理探究
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HashMap进行put操作时存在丢失数据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bug的隐患,强烈建议使用ConcurrentHashMap代替HashMap. HashTable是一个线程安全的类 ...
- Java并发(四):并发集合ConcurrentHashMap的源码分析
之前介绍了Java并发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正式地进入Java并发的源码分析阶段,本文作为源码分析地开篇,源码参考JDK1.8 OverView: JDK1.8源码中的注释提到:Conc ...
- 并发编程——多线程计数的更优解:LongAdder原理分析
前言 最近在学习ConcurrentHashMap的源码,发现它采用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对map中的元素数量进行统计,自然是要好好研究一下其原理思想,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ConcurrentHashMa ...
- 深入解析ConcurrentHashMap:感受并发编程智慧
如果有一个整型变量count,多个线程并发让count自增1,你会怎么设计? 你知道如何让多个线程协作完成一件事件吗? 前言 很高兴遇见你~ ConcurrentHashMap是个老生常谈的集合类了, ...
随机推荐
- Objective-C与Swift混编
1,创建项目(比如你先选择Objective-C) 2,项目创建成功后接着创建一个swift类 3,Xcode会弹出提示框问你需不需要创建桥接文件(桥接文件的名称默认为:项目名称-Bridging- ...
- Android-Kotlin-单例模式
先看一个案例,非单例模式的案例: 描述Dog对象: package cn.kotlin.kotlin_oop08 class Dog(var name:String, var color:String ...
- [leetcode 50]remove element
1 题目 Given an array and a value, remove all instances of that value in place and return the new leng ...
- 一场关于 .net core 和 .net framework 编码的案情分析
案情背景 目前公司做新项目,基本所有新项目都是用.net core来做,旧项目一半还是基于 .net framework下面,一半已经迁移到了core平台.在做新项目的时候,有个功能需要对接到旧项目那 ...
- C# 子线程调用主线程窗体的解决方法
摘自其他人博客,自己试过确实解决问题.(如在自己定义的线程里面给textbox赋值) 由于Windows窗体控件本质上不是线程安全的.因此如果有两个或多个线程适度操作某一控件的状态(set value ...
- 《Python黑帽子:黑客与渗透测试编程之道》 Windows系统提权
环境准备: pywin32的安装在第八章的键盘记录中有,这里还需要安装wmi: 在本人的32位win7上本来是没有easy_install这个命令的,这需要安装setuptools-0.6c11.wi ...
- CSS中text-shadow的几个好看的文字demo及其代码
最近有看到一些镂空的或者立体的文字设计图非常好看,然后想了想,应该是使用text-shadow来实现的,这里我贴出我仿的八个demo,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HTML代码 <div class=&qu ...
- 人工智能_机器学习——pandas - 箱型图
箱型图对数据的展示也是非常清晰的,这是箱型图的一些代码 #导报 机器学习三剑客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matplotlib impor ...
- flask框架--模板
今天又是一个精彩又无聊的一天,不过随着知识的缓慢的增加我的内心也充满了干劲,虽然前进的有些缓慢 但我不会这么容易放弃的,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灰心 好了 ~ 不说废话了 , 我自己听的都有些受不了了 . ...
- Ubutntu安装docker启动报Removed /etc/systemd/system/docker.service.
Ubutntu安装docker启动报Removed /etc/systemd/system/docker.service.的错误,只需要执行以下三条命令. systemctl unmask doc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