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istent and Transient Data Structures in Clojure
此文已由作者张佃鹏授权网易云社区发布。
欢迎访问网易云社区,了解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
最近在项目中用到了Transient数据结构,使用该数据结构对程序执行效率会有一定的提高。刚刚接触Transient Data Stuctures,下面将自己关于对其的了解总结如下:
1.clojure的不可变数据特性及存储方式:
clojure中的数据结构具有不可变特性(Persistent),也就是对一个数据结构添加元素、删除元素、更改元素,返回的是一个新的数据结构,而原来的数据结构不会变:
;;;定义一个向量
(def data [1 2 3 4 5])
;;=> #'user/data;;更改向量中的元素,返回新的向量,而原有向量不变
(update data 3 str)
;;=> [1 2 3 "4" 5]
data
;;=> [1 2 3 4 5] ;;给向量增加一个元素,返回新的向量,原有向量的数据结构不变
(assoc data 5 6)
;;=> [1 2 3 4 5 6]
data
;;=> [1 2 3 4 5]
以上对data=[1 2 3 4 5]作增加和更改操作,data数据本身都没有变,而是生成了新的数据,这样的数据不可变性非常有利于数据的安全性,不会出现更改对象带来的副作用。这样的特性必然对数据的存储方式有很高的要求,clojure中的数据结构采取idea hash trees(http://lampwww.epfl.ch/papers/idealhashtrees.pdf)进行存储:
vector中的所有元素都放在Leaf node中,而Internal node不存放元素,只是存放指向儿子节点的指针,用于寻找叶子节点,其中有个Head指针指向树的根节点,该Head指针存放着数据为该vector的大小,根据vector的size,我们便可以沿着Internal node找到存放在任何序号的元素。 clojure中的vector数据结构具有不可变性,所以为了减少复制的成本,clojure对其存储采取高效的共享模式:
;;
(def brown [0 1 2 3 4 5 6 7 8])
(def blue (assoc brown 5 'beef))
上面定义了一个brown的向量,然后更改brown的第6个元素生成新的向量blue,brown和blue之间的存储结构如下:
如上图所示,在brown数据结构上更改元素后,原有的brown数据结构从其head指针开始完全没有改变,每一个vector都有自己的head指针,因此blue必须构造自己的head指针,在构造的过程中,尽量共享brown已有的数据结构,只是新增加了一个被更改的叶子节点,减少了没必要的存储空间的浪费。 这样理想的存储方式非常有利于不可变数据结构增删改操作,时间复杂度是O(log2 n),实际存储中,clojure采取不是2个子节点的存储方式,而是32个子节点的存储方式,相应的时间复杂度是 O(log32 n)。我们知道对于n非常大的情况下,O(log32 n)和O(log n)的复杂度是一样的,但是对于相对较小的数据来说,O(log32 n)可以近似O(1),这也是为什么clojure为什么说自己对于vector的增删改操作接近常数时间的原因。
2.为什么要有Transient Data Structures:
尽管vector数据结构的存储方式效率已经很高了,但是它依然需要频繁的分配存储空间和对存储空间进行垃圾回收,比如我们执行以下操作:
;;以此将0到9加入到一个vector中
(reduce conj [] (range 10))
;;=> [0 1 2 3 4 5 6 7 8 9]
在将这10个数依次加入到数组中,每加入一个数便生产一个带有head指针的新的vector,又因为前面一个vector已经不会再被用到,系统需要对其空间进行垃圾回收,虽然前后数据结构中的存储空间有一定的共享,但是这样的操作还是会有一定时间的浪费,对于效率要求比较高的代码难以接受。 因此为了提高效率,clojure增加了一种Transient数据类型,transient使clojure的数据结构可以改变,transient不仅可以使用在vector中,还可以在set和map中使用,但是不能用于list中。下面通过更新一个vector中的元素操作来对比transient与persistent数据类型的区别,将[1 2 3 4 5 6]更新为[1 2 F 4 5 6],两种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变化过程如下:
persistent更新操作后,具有两个head指针,也就两个不同的vector,而transient更新操作后,只是在原有数据结构的基础上,更改了一个叶子节点,head指针不变,原有的vector中存放的内容发生了改变,所以transient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存储空间的浪费,提高了代码执行效率。
3.Transient Data Structures的相关操作函数:
对于只读操作,因为不会改变数据内容,transient data和persistent data共享一套只读操作函数,比如:nth, get, count等函数,但是对于更改数据的函数,会有另外一套操作函数,下面是关于transient data structures数据结构相关操作函数的详解:
transient函数:
该函数是将一个persistent数据格式转换为transient的数据格式,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接近于O(1),如果我们对转换后的做更改操作,不会影响原有数据内容,原有数据依然是persistent。
persistent!函数:
该函数恰好与transient函数相反,将一个transient的数据格式转换为persistent格式,不同的是:转换后会影响原有的transient数据,使原有的transient数据变为不可用:
(def a [1 2 3])
;;=> #'insight.main/a
;;用transient函数生成transient格式的数据
(def a' (transient a))
;;=> #'insight.main/a'
;;获取其中的函数
(nth a' 2)
;;=> 3
;;增加数据
(conj! a' 4)
;;用persistent!函数返回不可变数据格式内容
(persistent! a')
;=> [1 2 3 4]
;;这个时候原有的a'数据将变为不可用数据,对其读写都会抛出异常
(nth a' 2)
IllegalAccessError Transient used after persistent! call clojure.lang.PersistentVector$TransientVector.ensureEditable (PersistentVector.java:548)
(conj! a' 4)
IllegalAccessError Transient used after persistent! call clojure.lang.PersistentVector$TransientVector.ensureEditable (PersistentVector.java:548)
相关“写”操作函数:
对于transient相关“写”操作函数有:assoc!/conj!/disassoc!/pop!/disj!,这些写操作函数只是在对于persistent相关函数后加上“!”,他们的函数参数格式与去掉“!”后的函数一模一样,下面列举了相关操作代码:
;;将0到9以此加入到一个transient类的vector中,每次加入一个元素时,不会建立新的vector,
(loop [i 0 v (transient [])]
(if (< i 10)
(recur (inc i) (conj! v i))
(persistent! v)))
;;=> [0 1 2 3 4 5 6 7 8 9]
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虽然在增加元素时,是在原有结构上增加元素,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原有数据结构的头指针(Head)一定不变,如果增加的元素特别多的情况下,需要从新调整数据层次结构,那么头指针就会发生改变,而原有数据结构的头指针与该数据结构的名字一一对应,所以对该transient数据进行操作时,一定要将操作后的数据赋值给原有数据的名字:
;;连续8次给t添加key-value对,返回结果是正确的
(let [t (transient {})]
(dotimes [i 8]
(assoc! t i i))
(persistent! t))
;;=> {0 0,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当连续9次给t添加key-value对时,便返回错误的结果,因为当9次添加元素时,该map的头指针发生了变化,所以新的数据内容不是以前的t
(let [t (transient {})]
(dotimes [i 9]
(assoc! t i i))
(persistent! t))
;;=> {0 0,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正确的使用添加方式应该如下:
;;可以使用reduce函数,每次添加元素是在assoc!函数的返回结果上进行添加,这样便会返回正确的内容
(persistent!
(reduce (fn [t i] (assoc! t i i))
(transient {})
(range 10)))
;;=>{0 0, 7 7, 1 1, 4 4, 6 6, 3 3, 2 2, 9 9, 5 5, 8 8}
4.clojure.core库中使用transient data相关函数及其效率:
在什么情况下会适用Transient Data Structurese呢?首先,我们只在乎更改后的数据,原始数据对我们来说不重要,也不会再被用到。其次,Transient Data Structures适用于单线程的程序,因为每个线程共享相同的数据时,同时更改会造成并发问题,这也是clojure为什么采用persistent数据结构的原因之一;最后,瞬态数据结构主要为了提高代码效率而设计,所以对于多次连续添加元素,可以考虑使用transient数据格式。 经过对clojure.core库中相关函数定义源码的搜索,找出了该中使用了transient data structure相关函数有:set函数/into函数/mapv函数/filterv函数/group-by函数/frequencies函数,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函数的特点都是对一个序列进行更改操作,但是并不关心原始数据的内容,以下我们用criterium.core库中的quick-bench函数来测试代码运行时间,从而证明transient data的效率:
;;into函数的效率提高效果:
;;用concat函数合并两个一个vector和list,将合并结果转换为vector,平均消耗时间为:4.354145 µs
(quick-bench (vec (concat [1 2 3] (range 100 200))))
;;Evaluation count : 154098 in 6 samples of 25683 calls.
;;Execution time mean : 4.354145 µs ;;直接使用into函数将一个list函数中的内容插入到vector中,平均消耗时间只需要1.549213 µs
(quick-bench (into [1 2 3] (range 100 200)))
;;Evaluation count : 382944 in 6 samples of 63824 calls.
;;Execution time mean : 1.549213 µs ;;mapv函数的效率提高效果: ;;我们自己定义个mapv'函数与mapv函数操作效果一样
(defn mapv' [f coll]
(loop [result [] r coll]
(if (nil? (seq r))
result
(recur (conj result (f (first r))) (rest r))
))) ;;使用我们自己定义的函数,平均消耗时间为794.484682 µs
(quick-bench (mapv' inc (range 10000)))
;;Evaluation count : 780 in 6 samples of 130 calls.
;;Execution time mean : 794.484682 µs ;;使用系统的mapv函数,平均消耗时间为197.386935 µs
(quick-bench (mapv inc (range 10000)))
;;Evaluation count : 3090 in 6 samples of 515 calls.
;;Execution time mean : 197.386935 µs ;;使用map和vec操作函数,平均消耗时间为418.949804 µs
(quick-bench (vec (map inc (range 10000))))
;;Evaluation count : 1482 in 6 samples of 247 calls.
;;Execution time mean : 418.949804 µs
通过以上对函数的对比,我们发现,transient函数在操作大数据的情况下,确实会给我们节省很多时间,所以在平时写代码时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为了提高代码效率,尽量使用以上提过的函数。
5.总结:
今天主要对刚刚学习的transient data structures进行了归纳总结,瞬态数据结构对于代码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该数据类型可以应用到map,vector,map上,如果我们对原始数据毫不关心,则关心改变后的数据,尤其是连续多次的进行这样的操作,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使用瞬态数据结构,clojure.core中有些函数用到了瞬态数据结构,所以我们尽量在编码时使用这些函数来提高代码效率。
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分享请点击。
相关文章:
【推荐】 使用Prometheus+Grafana对Kubernetes进行性能监控的实践
Persistent and Transient Data Structures in Clojure的更多相关文章
- Persistent Data Structures
原文链接:http://www.codeproject.com/Articles/9680/Persistent-Data-Structures Introduction When you hear ...
- The Swiss Army Knife of Data Structures … in C#
"I worked up a full implementation as well but I decided that it was too complicated to post in ...
- Important Abstractions and Data Structures
For Developers > Coding Style > Important Abstractions and Data Structures 目录 1 TaskRunne ...
- [轉]Linux Data Structures
Table of Contents, Show Frames, No Frames Chapter 15 Linux Data Structures This appendix lists the m ...
- A library of generic data structures
A library of generic data structures including a list, array, hashtable, deque etc.. https://github. ...
- 剪短的python数据结构和算法的书《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Using Python》
按书上练习完,就可以知道日常的用处啦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 learn <<Problem Solving wit ...
- Go Data Structures: Interfaces
refer:http://research.swtch.com/interfaces Go Data Structures: Interfaces Posted on Tuesday, Decembe ...
- Choose Concurrency-Friendly Data Structures
What is a high-performance data structure? To answer that question, we're used to applying normal co ...
- 无锁数据结构(Lock-Free Data Structures)
一个星期前,我写了关于SQL Server里闩锁(Latches)和自旋锁(Spinlocks)的文章.2个同步原语(synchronization primitives)是用来保护SQL Serve ...
随机推荐
- git 批量删除本地分支
git branch | grep 'bug' |xargs git branch -D
- MariaDB 脚本
研究MariaDB, 需要mock up一些假数据: 生成n个长度整型数的函数rand_num: CREATE DEFINER=`root`@`localhost` FUNCTION `rand_nu ...
- VS2012编译Lua5.3.1
编译静态库: 1.新建Win32控制台应用程序Lua5.3,下一步,应用程序类型选择:DLL,空项目,完成. 2.项目名右键属性,配置属性--项目默认值--配置类型:静态库(.lib) 3.头文件上右 ...
- List转Datatable 新方法
方法1,最简单的转换 DataTable dt = new DataTable(); dt.Columns.Add("id"); dt.Columns.Add("name ...
- Java之匿名内部类和包装类
匿名内部类 作用: 假如某个类只使用一次,则可以使用匿名内部类,无需再新建该类 我们上下代码: package com.learn.chap03.sec16; /** * 定义接口 */ public ...
- Mycat实战之主键数据库自增方式
创建一个 person表,主键为Id,hash方式分片,主键自增(采用数据库方式) #person表结构如下 Id,主键,Mycat自增主键 name,字符串,16字节最长 school,毕业学校,数 ...
- flask+jsonp跨域前后台交互(接口初体验)
1 # -*- coding: utf-8 -*- 2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jsonify 3 import psutil, time,json 4 5 app = Fl ...
- 调用DLL的2种方式
[调用DLL的2种方式] DLL在生成的时候会有dll.lib2个文件,另外包含相应的.h. 1.静态方式,通过lib来引用dll,以及引入.h. 2.只通过dll来使用,前提是知道内部的函数符号.
- 十三.sorted
排序算法 排序也是在程序中经常用到的算法.无论使用冒泡排序还是快速排序,排序的核心是比较两个元素的大小.如果是数字,我们可以直接比较,但如果是字符串或者两个dict呢?直接比较数学上的大小是没有意义的 ...
- js的两种查询方式 LHS and RHS
为了进一步理解,我们需要多介绍一点编译器的术语.编译器在编译过程的第二步中生成了代码,引擎执行它时,会通过查找变量 a 来判断它是否已声明过.查找的过程由作用域进行协助,但是引擎执行怎样的查找,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