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前两章中我们将应用部署到了 k8s 中,同时不同的服务之间也可以通过 service 进行调用,现在还有一个步骤就是将我们的应用暴露到公网,并提供域名的访问。

这一步类似于我们以前配置 Nginx 和绑定域名,提供这个能力的服务在 k8s 中成为 Ingress。

通过这个描述其实也能看出 Ingress 是偏运维的工作,但也不妨碍我们作为研发去了解这部分的内容;了解整个系统是如何运转的也是研发应该掌握的技能。

安装 Ingress 控制器

在正式使用 Ingress 之前需要给 k8s 安装一个 Ingress 控制器,我们这里安装官方提供的 Ingress-nginx 控制器。

当然还有社区或者企业提供的各种控制器:

有两种安装方式: helm 或者是直接 apply 一个资源文件。

关于 helm 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单独讲解。

这里就直接使用资源文件安装即可,我已经上传到 GitHub 可以在这里访问:

https://github.com/crossoverJie/k8s-combat/blob/main/deployment/ingress-nginx.yaml

其实这个文件也是直接从官方提供的复制过来的,也可以直接使用这个路径进行安装:

kubectl apply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kubernetes/ingress-nginx/controller-v1.8.2/deploy/static/provider/cloud/deploy.yaml

yaml 文件的内容是一样的。

不过要注意安装之后可能容器状态一直处于 Pending 状态,查看容器的事件时会发现镜像拉取失败。

k describe pod ingress-nginx-controller-7cdfb9988c-lbcst -n ingress-nginx

describe 是一个用于查看 k8s 对象详细信息的命令。

在刚才那份 yaml 文件中可以看到有几个镜像需要拉取,我们可以先在本地手动拉取镜像:

docker pull registry.k8s.io/ingress-nginx/controller:v1.8.2

如果依然无法拉取,可以尝试配置几个国内镜像源镜像拉取:

我这里使用的 docker-desktop 自带的 k8s,推荐读者朋友也使用这个工具。

创建 Ingress

使用刚才的 yaml 安装成功之后会在 ingress-nginx 命名空间下创建一个 Pod,通过 get 命令查看状态为 Running 即为安装成功。

$ k get pod -n ingress-nginx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ingress-nginx-controller-7cdf 1/1 Running 2 (35h ago) 3d

Namespace 也是 k8s 内置的一个对象,可以简单理解为对资源进行分组管理,我们通常可以使用它来区分各个不同的环境,比如 dev/test/prod 等,不同命名空间下的资源不会互相干扰,且相互独立。

之后便可以创建 Ingress 资源了: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
kind: Ingress
metadata:
name: k8s-combat-ingress
spec:
ingressClassName: nginx
rules:
- host: www.service1.io
http:
paths:
- backend:
service:
name: k8s-combat-service
port:
number: 8081
path: /
pathType: Prefix
- host: www.service2.io
http:
paths:
- backend:
service:
name: k8s-combat-service-2
port:
number: 8081
path: /
pathType: Prefix

看这个内容也很容易理解,创建了一个 Ingress 的对象,其中的重点就是这里的规则是如何定义的。

在 k8s 中今后还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 Kind

这里的 ingressClassName: nginx 也是在刚开始安装的控制器里定义的名字,由这个资源定义。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
kind: IngressClass
metadata:
labels:
app.kubernetes.io/component: controller
app.kubernetes.io/instance: ingress-nginx
app.kubernetes.io/name: ingress-nginx
app.kubernetes.io/part-of: ingress-nginx
app.kubernetes.io/version: 1.8.2
name: nginx

咱们这个规则很简单,就是将两个不同的域名路由到两个不同的 service。

这里为了方便测试又创建了一个 k8s-combat-service-2 的 service,和 k8s-combat-service 是一样的,只是改了个名字而已。

测试

也是为了方便测试,我在应用镜像中新增了一个接口,用于返回当前 Pod 的 hostname。

http.HandleFunc("/", 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name, _ := os.Hostname()
fmt.Fprint(w, name)
})

由于我实际并没有 www.service1.io/www.service2.io 这两个域名,所以只能在本地配置 host 进行模拟。

10.0.0.37 www.service1.io
10.0.0.37 www.service2.io

我测试所使用的 k8s 部署在我家里一台限制的 Mac 上,所以这里的 IP 它的地址。

当我们反复请求两次这个接口,会拿到两个不同的 hostname,也就是将我们的请求轮训负载到了这两个 service 所代理的两个 Pod 中。

❯ curl http://www.service1.io/
k8s-combat-service-79c5579587-b6nlj%
❯ curl http://www.service1.io/
k8s-combat-service-79c5579587-bk7nw%
❯ curl http://www.service2.io/
k8s-combat-service-2-7bbf56b4d9-dkj9b%
❯ curl http://www.service2.io/
k8s-combat-service-2-7bbf56b4d9-t5l4g

我们也可以直接使用 describe 查看我们的 ingress 定义以及路由规则:

$ k describe ingress k8s-combat-ingress
Name: k8s-combat-ingress
Labels: <none>
Namespace: default
Address: localhost
Ingress Class: nginx
Default backend: <default>
Rules:
Host Path Backends
---- ---- --------
www.service1.io
/ k8s-combat-service:8081 (10.1.0.65:8081,10.1.0.67:8081)
www.service2.io
/ k8s-combat-service-2:8081 (10.1.0.63:8081,10.1.0.64:8081)
Annotations: <none>
Events: <none>

如果我们手动新增一个域名解析:

10.0.0.37 www.service3.io
❯ curl http://www.service3.io/
<html>
<head><title>404 Not Found</title></head>
<body>
<center><h1>404 Not Found</h1></center>
<hr><center>nginx</center>
</body>
</html>

会直接 404,这是因为没有找到这个域名的规则。

访问原理



整个的请求路径如上图所示,其实我们的 Ingress 本质上也是一个 service(所以它也可以启动多个副本来进行负载),只是他的类型是 LoadBalancer,通常这种类型的 service 会由云厂商绑定一个外部 IP,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个外部 IP 访问 Ingress 了。

而我们应用的 service 是 ClusterIP,只能在应用内部访问

通过 service 的信息也可以看到,我们 ingress 的 service 绑定的外部 IP 是 localhost(本地的原因)

总结

Ingress 通常是充当网关的作用,后续我们在使用 Istio 时,也可以使用 Istio 所提供的控制器来替换掉 Ingress-nginx,可以更方便的管理内外网流量。

本文的所有源码在这里可以访问:

https://github.com/crossoverJie/k8s-combat

五分钟k8s实战-使用Ingress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五分钟学习React(一): 什么是React

    在前端的世界里,我们要处理的文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每天开发项目将html.css.js.图片.字体文件都像大杂烩一般加载都网页上.当应用变得越来越臃肿的时候,会发现js用了那么多全局变量,css的继 ...

  2. 五分钟搭建一个基于BERT的NER模型

    BERT 简介 BERT是2018年google 提出来的预训练的语言模型,并且它打破很多NLP领域的任务记录,其提出在nlp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预训练的(pre-train)的语言模型通过无监督的学 ...

  3. 五分钟学Java:如何才能学好Java Web里这么多的技术

    原创声明 本文作者:黄小斜 转载请务必在文章开头注明出处和作者. 系列文章介绍 本文是<五分钟学Java>系列文章的一篇 本系列文章主要围绕Java程序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结合我个人三年 ...

  4. 五分钟,手撸一个Spring容器!

    大家好,我是老三,Spring是我们最常用的开源框架,经过多年发展,Spring已经发展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难以窥其全貌. 这节,我们回归Spring的本质,五分钟手撸一个Spring容器,揭开S ...

  5. k8s入门之Ingress(七)

    Ingress 的功能其实很容易理解:所谓 Ingress,就是 Service 的"Service",代理不同后端 Service 而设置的负载均衡服务. 一.安装ingress ...

  6. 用五分钟重温委托,匿名方法,Lambda,泛型委托,表达式树

    这些对老一代的程序员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没什么新意,对新生代的程序员却充满着魅力.曾经新生代,好多都经过漫长的学习,理解,实践才能掌握委托,表达式树这些应用.今天我尝试用简单的方法叙述一下,让大家在五 ...

  7. [分享] 史上最简单的封装教程,五分钟学会封装系统(以封装Windows 7为例)

    [分享] 史上最简单的封装教程,五分钟学会封装系统(以封装Windows 7为例) 踏雁寻花 发表于 2015-8-23 23:31:28 https://www.itsk.com/thread-35 ...

  8. JVM内存管理------GC算法精解(五分钟让你彻底明白标记/清除算法)

    相信不少猿友看到标题就认为LZ是标题党了,不过既然您已经被LZ忽悠进来了,那就好好的享受一顿算法大餐吧.不过LZ丑话说前面哦,这篇文章应该能让各位彻底理解标记/清除算法,不过倘若各位猿友不能在五分钟内 ...

  9. 转帖:用五分钟重温委托,匿名方法,Lambda,泛型委托,表达式树

    用五分钟重温委托,匿名方法,Lambda,泛型委托,表达式树 这些对老一代的程序员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没什么新意,对新生代的程序员却充满着魅力.曾经新生代,好多都经过漫长的学习,理解,实践才能掌握委托 ...

  10. 《sort帮你排序》-linux命令五分钟系列之二十六

    本原创文章属于<Linux大棚>博客,博客地址为http://roclinux.cn.文章作者为rocrocket. 为了防止某些网站的恶性转载,特在每篇文章前加入此信息,还望读者体谅. ...

随机推荐

  1. [ESP] 私有版Rainmaker User Mapping

    [ESP] 私有版Rainmaker User Mapping 1. 设备烧录的程序esp-rainmaker/examples/gpio这个demo 我这里是自己的工程,可以参照 idf.py se ...

  2. CKS 考试题整理 (09)-日志审计 log audit

    Task 在cluster中启用审计日志.为此,请启用日志后端,并确保: 日志存储在 /var/log/kubernetes/audit-logs.txt 日志文件能保留 10 天 最多保留 2 个旧 ...

  3. maven项目中Tomcat启动失败:Failed to execute goal org.apache.tomcat.maven:tomcat7-maven-plugin:2.1:run

    maven项目中Tomcat启动失败:Failed to execute goal org.apache.tomcat.maven:tomcat7-maven-plugin:2.1:run (defa ...

  4. 说说 Go 语言的坑(二)

    上一篇文章 说说 Go 语言 for-range 的坑 说的是 for-range 的,工作中,其实还是遇到蛮多奇奇怪怪的问题,这里也顺便整理了一下,就当作是续集:) 先继续看 for-range 的 ...

  5. Golang 中文转拼音

    翻遍整个 GitHub , Golang 中文转拼音类库, 怎么就这么难找呢? 于是我造了一个轮子: 中文转拼音类库. 目前来说应该是最好用的了. GitHub 传送门: https://github ...

  6. RestSharp HTTP请求库

    官方文档:https://restsharp.dev/intro.html#introduction c# RestSharp(http请求):https://blog.csdn.net/czjnoe ...

  7. C# DateTime 时间格式化

    今天做任务的时候,数据库日期拼写需要 从凌晨到晚上最后一秒,但是传过来的日期数据是 当前的时间,下面是我尝试的解决方案. endTime.ToString("yyyy-MM-dd 23:59 ...

  8. Pycharm:显示每一行代码的修改记录

    解决方案 安装插件GitToolBox

  9. html表格基本标签

    1.<table>表签 <table>...</table>标签用于在html文档中后创建表格.它包含表名和表格本身内容的代码. 2.<tr>标签 &l ...

  10. pandas 显示所有的行和列

    import pandas as pd # 显示所有列,所有行 pd.set_option('display.max_columns', None) pd.set_option('display.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