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原生编解码接口 MediaCodec 之——踩坑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gb702250823/article/details/81669684
希望我们尊重每个人的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s://blog.csdn.net/gb702250823/article/details/81669684
本文出自小口锅的博客
关键帧
MediaCodec 有两种方式触发输出关键帧,一是由配置时设置的 KEY_FRAME_RATE和KEY_I_FRAME_INTERVAL参数自动触发,二是运行过程中通过 setParameters 手动触发输出关键帧。
自动触发输出关键帧
在MediaCodec硬编码中设置I(关键帧)时间间隔,在 api 中是这么设置的
mediaFormat.setInteger(MediaFormat.KEY_I_FRAME_INTERVAL, 1); //关键帧间隔时间 单位s
1
自动触发实际是按照帧数触发的,例如设置帧率为 20 fps,关键帧间隔为 1s ,那就会每 20桢输出一个关键帧,一旦实际帧率低于配置帧率,那就会导致关键帧间隔时间变长。由于 MediaCodec 启动后就不能修改配置帧率/关键帧间隔了,所以如果希望改变关键帧间隔帧数,就必须重启编码器。
手动触发输出关键帧:
if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timeStamp >= 1000) {//1000毫秒后,设置参数
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if (Build.VERSION.SDK_INT >= 23) {
Bundle params = new Bundle();
params.putInt(MediaCodec.PARAMETER_KEY_REQUEST_SYNC_FRAME, 0);
mMediaCodec.setParameters(params);
}
}
关键帧踩坑
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动触发关键帧方式失效了
经排查发现真正的原因是在于视频的输入源,如果是通过Camera的PreviewCallback的方式来获取视频数据再喂给MediaCodec的方式是无法控制输出关键帧的数量的。
发现当选择支持颜色格式为yuv420p的编码器时,KEY_I_FRAME_INTERVAL 设置无效;
选择支持yuv420sp的编码器时,KEY_I_FRAME_INTERVAL 设置有效;
想要控制输出输出关键帧数量就必须通过调用MediaCodec.createInputSurface()方法获取输入Surface,再通过Opengl渲染后喂给MediaCodec才能真正控制关键帧的数量。
//判断输出数据是否为关键帧的方法:
boolean keyFrame = (bufferInfo.flags & MediaCodec.BUFFER_FLAG_KEY_FRAME) != 0;
部分机型MediaCodec.configure直接crash
未设置编码强制要求的一些配置 会抛出 IllegalStateException
看这个例子stackoverflow
如果初始化MediaFormat视频流的预设宽高高于当前手机支持的解码最大分辨率那么在调用MediaCodec.configure的时候就会crash。把MediaFormat.createVideoFormat时候的宽高设置小一点就ok了,那么就会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设置1080*720的后,视频流来了一个1920*1080的会不会有影响?如果当前设备的最大分辨率高于这个值,就算预设值不一样,也还是可以正常解码并显示1920*1080的画面。那么如果低于这个值呢?两种情况 绿屏/MediaCodec.dequeueInputBuffer的值一直抛IllegalStateException
如何获取当前手机支持的解码最大分辨率
每个手机下都有这样一个文件,/system/etc/media_codecs.xml (your path)。这是一个xml文件,可以直接看到MediaCodecs–>Decoders节点下的各个视频格式的支持情况,以华为荣耀7x Android 8.0 为例
获取解码视频的宽和高
//获得音视频的配置器MediaFormat
private static MediaFormat getFormat(String path,boolean isVideo) {
try {
MediaExtractor mediaExtractor = new MediaExtractor();
mediaExtractor.setDataSource(path);
int trackCount = mediaExtractor.getTrackCount();
for (int i = 0; i < trackCount; i++) {
MediaFormat trackFormat = mediaExtractor.getTrackFormat(i);
if (trackFormat.getString(MediaFormat.KEY_MIME).startsWith(isVideo ? "video/" :"audio/")) {
return mediaExtractor.getTrackFormat(i);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null;
}
//单独获取宽高
MediaFormat newFormat = getFormat(path,true);
int videoWidth = newFormat.getInteger(MediaFormat.KEY_WIDTH);
int videoHeight = newFormat.getInteger(MediaFormat.KEY_HEIGHT);
//结合编码时获取宽高
MediaFormat newFormat = mMediaCodec.getOutputFormat();
int videoWidth = newFormat.getInteger(MediaFormat.KEY_WIDTH);
int videoHeight = newFormat.getInteger(MediaFormat.KEY_HEIGHT);
部分机型MediaCodec.dequeueOutputBuffer一直报IllegalStateException
部分机型会一直卡在MediaCodec.INFO_TRY_AGAIN_LATER中,有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该机型硬解码最大配置分辨率低于当前视频流的分辨率
部分机型输出的数据太短,或者为0
取出 output buffer 后,要手动设置 position 和 limit(api19以下必须设置),有些设备的编码器不会设置这两个值,导致无法正确取出数据;取出 input buffer 后,要手动调用 clear。参见 bigflake FAQ #11
mMediaCodec.createInputSurface()创建失败或者取出的数据不理想
虽然 mMediaCodec.createInputSurface() 从 API 18 就已经引入,但用在某些 API 18 的机型上会导致编码器输出数据量特别小,画面是黑屏,所以 Surface 输入模式从 API 19 启用。
mMediaCodec.createInputSurface() 必须在mediaformat.configure(..)之后,在mediacodec.start() 之前调用。
关于BufferInfo中的presentationTimeUs设置
如果不正确设置presentationTimeUs,有的设备的编码器会丢掉输入桢,或者输出图像质量很差,参见bigflake FAQ #8;
MediaCodec 使用的是微秒,大多数java 使用毫秒和纳秒,单位要处理好
如果采用surface输入,想要丢帧要如何操作
??(何时开始编码条件) 满足该条件后开始编码。这就做到可控了。
if (mBufferInfo.size != 0 && ??(何时开始编码条件)) {
outputBuffer.position(mBufferInfo.offset);
outputBuffer.limit(mBufferInfo.offset + mBufferInfo.size);
// mMuxer.writeSampleData(mTrackIndex, encodedData, bufferInfo);
} else {
outputBuffer.clear();
}
// 处理结束,释放输出缓存区资源
mMediaCodec.releaseOutputBuffer(outputBufferIndex,false);
输出数据和写入数据为MP4要在同一线程中,否则会出现偶发性的花屏,马赛克等
以下做法会出现花屏,马赛克
if (mBufferInfo.size != 0) {
outputBuffer.position(mBufferInfo.offset);
outputBuffer.limit(mBufferInfo.offset + mBufferInfo.size);
//这边线程就懒得写成阻塞等待数据作用了,懒。知道这个情况就OK了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mMuxer.writeSampleData(mTrackIndex, encodedData, bufferInfo);
}
}).start();
}
关于 bitrate_mode 配置问题
MediaCodec中的bitrate mode有个坑,比如我在设置之前想确认下CBR是否支持,那么会调用isBitrateModeSupported()判断,这样会有问题。
// MediaCodecInfo.java
public boolean isBitrateModeSupported(int mode) {
for (Feature feat: bitrates) {
if (mode == feat.mValue) {
return (mBitControl & (1 << mode)) != 0;
}
}
return false;
}
mode是否支持从bitrates判断
private static final Feature[] bitrates = new Feature[] {
new Feature("VBR", BITRATE_MODE_VBR, true),
new Feature("CBR", BITRATE_MODE_CBR, false),
new Feature("CQ", BITRATE_MODE_CQ, false)
};
framework居然把它写死了!而不是从hardware或者xml中获取,而xml是写着支持的。
vendor/rockchip/common/vpu/etc/media_codecs.xml
如果你写代码比较严谨,先用isBitrateModeSupported()判断CBR是否支持,那么就悲剧了。
另外,在默认情况下,如果上层没有主动设置bitrate_mode的话,返回的是VBR。 也就是默认采用VBR 关于VBR CQ CBR区别,可查看Android原生编解码接口 MediaCodec 之——完全解析中的流控。
关于 level、profile设置
由于视频编码后显示的数据质量偏低,所以需要调整质量。这个时候需要在这个设置level、profile
Profile是对视频压缩特性的描述(CABAC呀、颜色采样数等等)。
Level是对视频本身特性的描述(码率、分辨率、fps)。
简单来说,Profile越高,就说明采用了越高级的压缩特性。
Level越高,视频的码率、分辨率、fps越高
// 不支持设置Profile和Level,而应该采用默认设置
mediaFormat.setInteger(MediaFormat.KEY_PROFILE, MediaCodecInfo.CodecProfileLevel.AVCProfileHigh);
mediaFormat.setInteger("level", MediaCodecInfo.CodecProfileLevel.AVCLevel41); // Level 4.1
关于设置这两个参数,我发现某些设备上,设置了无效,还是默认值,经排查
是因为在android7.0以下,android 内部写死了参数,编码出来的只能是Baseline,除非系统改过这个BUG,否者设置无效,甚至会导致configure参数失败。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小口锅」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gb702250823/article/details/81669684
Android原生编解码接口 MediaCodec 之——踩坑的更多相关文章
- Android硬件编解码与软件编解码
最近做了一个android项目用到编解码功能.大概需求是:通过摄像头拍摄一段视频,然后抽帧,生成一个短视频,以及倒序视频,刚开始直接用 H.264 编码格式,没有使用MP4容器封装.做了 ...
- android 音频编解码1
1. Android 官方的 MediaCodec API 该 API 是在 Andorid 4.1 (API 16) 版本引入的 MediaCodec 使用的基本流程是: 1234567891011 ...
- 我的Android进阶之旅------>Android中编解码学习笔记
编解码学习笔记(一):基本概念 媒体业务是网络的主要业务之间.尤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兴起,在运营商和应用开发商中,媒体业务份量极重,其中媒体的编解码服务涉及需求分析.应用开发.释放license收费等等 ...
- 腾讯优测-优社区干货精选 | android开发在路上:少去踩坑,多走捷径(下)
文/腾讯公司 陈江峰 优测小优有话说: android开发的坑自然是不少,不想掉坑快来优测优社区~ 6.Android APP开发中其它需要提醒的问题 android4.4在UI线程无法进行网络操作. ...
- Android开发在路上:少去踩坑,多走捷径
转自:http://djt.qq.com/article/view/1193 最近一朋友提了几个Android问题让我帮忙写个小分享,我觉得对新人还是挺有帮助的,所以有了这个小分享. 1.目前, ...
- Android开发在路上:少去踩坑,多走捷径(转)
最近一朋友提了几个Android问题让我帮忙写个小分享,我觉得对新人还是挺有帮助的,所以有了这个小分享. 1. 目前, Android APP开发完成后,通常需要在哪些机型上进行测试? 2. 目前, ...
- 【转】Android开发在路上:少去踩坑,多走捷径
本文是我订阅"腾讯大讲堂"公众帐号时,他们推送的一篇文章,但在腾讯大讲堂官网上我并没有找到这篇文章,不过其它专门"爬"公众号文章的网站倒是有.我觉得写的很不错. ...
- android开发导包升级到androidx踩坑记录【转载】
最近一直在做安卓开发,奈何手中的资料比较老,资料上的一些Import经常没有,十分让人头疼. 感谢简书上的[张晴天天天天天]做的整理. 在这里也记录一下备用. 升级Android Studio后,在 ...
- Go-json解码到结构体-踩坑
package main import ( "encoding/json" "fmt" ) type User struct { Name string `js ...
随机推荐
- spark集群安装并集成到hadoop集群
前言 最近在搞hadoop+spark+python,所以就搭建了一个本地的hadoop环境,基础环境搭建地址hadoop2.7.7 分布式集群安装与配置 本篇博客主要说明,如果搭建spark集群并集 ...
- Session共享问题---理论
随着网站访问量增加,初期的一台服务器已经完全不能支持业务,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增加服务器设备,来抗住请求的增量,如下所示: 负载均衡的目的本来就是要为了平均分配请求,所以没有固定第一次访问和第二次访问的 ...
- (一)第一个python语句、乘除法、获取用户输入、函数
一.print语句 >>> print "hello World!!" python2 和python3 的print是不一样的,python3的print(“h ...
- Java Convention 公约数计算
Java Convention 公约数计算 /** * <html> * <body> * <P> Copyright 1994-2018 JasonInterna ...
- solr 配置中文分析器/定义业务域/配置DataImport功能(测试用)
一.配置中文分析器 使用IKAnalyzer 配置方法: 1)把IK的jar包添加到solr工程中/WEB-INF/lib目录下 2)把IK的配置文件扩展词典, ...
- Quartz任务调度:MisFire策略和源码分析
Quartz是为大家熟知的任务调度框架,先看看官网的介绍: ---------------------------------------------------------------------- ...
- Docker多阶段构建实战(multi-stage builds)
在编写Dockerfile构建docker镜像时,常遇到以下问题: RUN命令会让镜像新增layer,导致镜像变大,虽然通过&&连接多个命令能缓解此问题,但如果命令之间用到docker ...
- IO流的部分类简述
InputStream 类: InputStream 位于 java.io 包中,它是一个抽象类,表示字节输入流,需要定义 InputStream 子类的应用程序必须总是提供返回下一个输入字节的方法 ...
- oracle学习笔记:字符串替换 replace、regexp_replace、translate函数
1.replace 函数 语法:replace(char, search_string, replacement_string) --针对字符串替换 功能: 将char中的字符串替换. 当re ...
- vue的自定义指令
点击元素之外触发函数 <template> <div v-clickoutside="clickItemOut"></div> </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