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查询

首先点击SAS Windows左上方查询框,输入“odst”或者“odstemplates”,如下所示:

然后点击enter键,进入查询的template文件夹,如下所示:

这里面的模板包含了各种统计图形、制表模板。这些都是默认的存储模板路径,其中自定义以及系统自带的Table型和Style型存在Sasuser.Templat和Sashelp.Tmplmst文件目录中,其他统计图形等模板都默认存在其余的模板文件夹中

我们也可以通过代码的形式来展示存储目录路径:

ods path show;

最终得到如下结果:

可以看到两条路径如上所示,且括号里分别标注了update和read选项

其中update表示在此目录下template可以进行编辑修改;read选项表示在此目录下template可以进行读取,但是不能进行修改

除了上述两个选项之外,还有write选项,这个选项和update选项的区别在于write选项表示重新写入,即在写入之前会将已经存在的同名的template删除,然后重新新建新的template,而update则只能在template中进行修改,不能将其直接删除而重建

我们可以看到两条路径如上所示,且括号里分别标注了update和read选项。

其中update表示在此目录下template可以进行编辑修改;read选项表示在此目录下template可以进行读取,但是不能进行修改。

除了上述两个选项之外,还有write选项,这个选项和update的选项在于write选项表示重新写入,即在写入之前会将已经存在的同名的template删除,然后重新新建新的template,而update则只能在template中进行修改,不能将其直接删除而重建

读取template路径

默认存储查询的第一顺序是Sasuser.Templat,这个是我们自定义的template所存在的路径,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编辑修改。第二存储查询顺序则是Sashelp.Tmplmst,这个是系统自带的template所存在的路径,这个只能进行读取

自定义template路径

除了系统默认的路径之外,也可以自定义模板的存储路径

可以看到在E盘的template文件夹下建立了一个tmplat目录,如下所示:

其中path选项有三个:prepend、append、remove

Prepend表示此路径排在最前面,append表示此路径排在最后面,remove表示删除此路径。上述逻辑库mylib下的目录被默认是排序在第一位,那么在设定这个选项以后我们任何建立的新的template都会默认存在这个目录下。逻辑库目录后面的选项,我们在定义时也可以自由的设定它的类型

如果想将默认路径恢复到原来系统默认状态,则

ods path reset;

删除template

要删除位于mylib中的htmlblue,则

删除的顺序,依然是按照我们默认查询的存储路径来,同时它只能删除指定的顺序中最早出现的template

要想删除指定的template,例如要删除sasuser.templat中的htmlblue,则

SAS学习笔记57 template的管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AS学习笔记之《SAS编程与数据挖掘商业案例》(3)变量操作、观测值操作、SAS数据集管理

    SAS学习笔记之<SAS编程与数据挖掘商业案例>(3)变量操作.观测值操作.SAS数据集管理 1. SAS变量操作的常用语句 ASSIGNMENT 创建或修改变量 SUM 累加变量或表达式 ...

  2. iOS学习笔记之ARC内存管理

    iOS学习笔记之ARC内存管理 写在前面 ARC(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自动引用计数,是iOS中采用的一种内存管理方式. 指针变量与对象所有权 指针变量暗含了对其 ...

  3. python学习笔记--Django入门四 管理站点--二

    接上一节  python学习笔记--Django入门四 管理站点 设置字段可选 编辑Book模块在email字段上加上blank=True,指定email字段为可选,代码如下: class Autho ...

  4. SAS学习笔记之《SAS编程与数据挖掘商业案例》(5)SAS宏语言、SQL过程

    SAS学习笔记之<SAS编程与数据挖掘商业案例>(5)SAS宏语言.SQL过程 1. 一个SAS程序可能包含一个或几个语言成分: DATA步或PROC步 全程语句 SAS组件语言(SCL) ...

  5. SAS学习笔记之《SAS编程与数据挖掘商业案例》(4)DATA步循环与控制、常用全程语句、输出控制

    SAS学习笔记之<SAS编程与数据挖掘商业案例>(4)DATA步循环与控制.常用全程语句.输出控制 1. 各种循环与控制 DO组 创建一个执行语句块 DO循环 根据下标变量重复执行DO和E ...

  6. SAS学习笔记之《SAS编程与数据挖掘商业案例》(2)数据获取与数据集操作

    SAS学习笔记之<SAS编程与数据挖掘商业案例>(2)数据获取与数据集操作 1. SET/SET效率高,建立的主表和建表索引的查询表一般不排序, 2. BY语句,DATA步中,BY语句规定 ...

  7. SAS学习笔记之《SAS编程与数据挖掘商业案例》(1)系统简介和编程基础

    SAS学习笔记之<SAS编程与数据挖掘商业案例>(1)系统简介和编程基础 1. SAS系统简介 1.1 SAS是先编译后执行的语言,data步标志着编译的开始. 数据指针:当前内存缓存区, ...

  8. [转帖]Linux学习笔记之rpm包管理功能全解

    Linux学习笔记之rpm包管理功能全解 https://www.cnblogs.com/JetpropelledSnake/p/11177277.html rpm 的管理命令 之前学习过 yum 的 ...

  9. blfs(systemd版本)学习笔记-配置远程访问和管理lfs系统

    我的邮箱地址:zytrenren@163.com欢迎大家交流学习纠错! 要实现远程管理和配置lfs系统需要配置以下软件包: 前几页章节脚本的配置:https://www.cnblogs.com/ren ...

随机推荐

  1. 【JZOJ6227】【20190621】ichi

    题目 $n , m ,d,x\le 10^5 , $强制在线 题解 对原树做dfs,得到原树的dfs序 对kruksal重构树做dfs,得到重构树的dfs序 那么就是一个三维数点问题 强制在线并且卡空 ...

  2. 计蒜客 39272.Tree-树链剖分(点权)+带修改区间异或和 (The 2019 ACM-ICPC China Shannxi Provincial Programming Contest E.) 2019ICPC西安邀请赛现场赛重现赛

    Tree Ming and Hong are playing a simple game called nim game. They have nn piles of stones numbered  ...

  3. C博客作业01--分支顺序结构

    1.展示PTA总分 2.本章学习总结 ①C语言数据类型 ② if-else语句 if (条件) { 语句A; } else { 语句B; } 在if (条件)后不加":" 要用&q ...

  4. Beta冲刺(4/5)

    队名:無駄無駄 组长博客 作业博客 组员情况 张越洋 过去两天完成了哪些任务 讨论校园百科究竟如何实现,并分配了任务 提交记录(全组共用) 接下来的计划 加快校园百科的进度 准备Beta版本的汇报 还 ...

  5. Java后台读取excel表格返回至Web前端

    如果是做连接数据库的话,系统难度就降低了不少:这次本人也算是体会到数据库的方便了吧(不过以后云储存好像会更受欢迎些):比如说查询列出所有数据吧:数据库每个表每一列都有列名,正常的做法是遍历数据库表,d ...

  6. QML学习(一)——<简要概念知识点>

    转载:https://www.cnblogs.com/dengyg0710/p/10644936.html 1.一个 QML 文档有且只有一个根元素. 2.QML 元素名后所有内容使用 {} 包围起来 ...

  7. iOS9 TableView和ScrollView滚动不响应问题

    今天开始适配iOS9,发现在有UITableView或是ScrollView的界面滚动不灵敏有些卡顿,研究了下是因为tableview的cell里有可以相应点击事件的Button,当我点击到Butto ...

  8. Devops(三):Docker常用命令

    列出镜像列表(docker images) [root@master docker]#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hello ...

  9.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Iterative Shift for Visual Tracking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Iterative Shift for Visual Tracking 2019-07-30 14:55:31 Paper: http ...

  10. https://www.cnblogs.com/LBSer/p/3310455.html

    https://www.cnblogs.com/LBSer/p/331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