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陷阱与缺陷》之1词法"陷阱"
编译器中负责将程序分解为一个一个符号的部分,一般称为"词法分析器"。在C语言中,符号之间的空白(包括空格符、制表符或换行符)将被忽略。
1、=不同于==
C语言使用符号"="作为赋值运算符,符号"=="作为比较。赋值运算相对比较运算出现得更频繁,因此字符较少的符号"="就被赋予了更常用的含义——赋值操作。C语言中赋值符号被作为一种操作符对待,因而重复进行赋值操作可以很容易地书写,并且赋值操作还可以被嵌入到更大的表达式中。
这种使用上的便利性可能导致一个潜在的问题:当程序员本意是作为比较运算时,却可能无意中误写成了赋值运算。
if (x = y) break;
该句本意是要检查x是否等于y,而实际上是将y的值赋给了x,然后检查该值是否为零。
while(c = ' ' || c == '\t' || c == '\n') c = getc(f);
由于程序员在比较' '和变量c时误将比较运算符"=="写成了赋值运算符"="。因为赋值运算符"="优先级要低于逻辑运算符"||",因此实际上是将以下表达式的值赋给了c:
' ' || c == '\t' || c == '\n'
因为' '不等于0(ASCII值为32),那么无论变量c此前为何值,上述表达式求值的结果都是1,循环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整个文件结束。
我们应该显式地进行比较,不应该简单关闭警告选项。
if (x = y) foo();
应该写作:
if ((x = y) == !0) foo();
如果把赋值运算符误写成比较运算符,同样会造成混淆:
if ((filedesc == open(argv[i], 0)) < 0) error();
因为比较运算表达式的值只有0或者1,因此(filedesc == open(argv[i], 0))的值永远只会是0或1,不可能<0而执行到error()函数。
2、&和|不同于&&和||
C语言中很容易将按位运算&与逻辑运算符&&,或者将按位或|与逻辑运算符||调换。
3、词法分析中的"贪心法"
C语言中的符号,例如"/"、"*"、"="只有一个字符长,称为单字符符号;例如"/*"、"=="以及标识符包含多个字符,称为多字符符号。当C编译器读入一个字符'/'后又跟了一个'*',那么编译器就必须作出判断:是将其作为2个分别的符号对待,还是合起来作为一个符号对待。C语言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归纳成一个简单的规则:每一个符号应该包含尽可能多的字符。也就是说,编译器将程序分解成符号的方法是,从左到右一个字符一个字符读入,如果该字符可能组成一个符号,那么再读入下一个字符,判断已经读入的2个字符组成的字符串是否可能是一个符号的组成部分;如果可能,继续读入下一个字符,重复上述判断,直到读入的字符组成的字符串已不再可能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符号。这个处理策略叫做"贪心法"。
举例:
表达式a---b 与a -- - b含义相同,与a - -- b含义不同。
y = x/*p
本意是用x除以p所指向的值,把所得的商再赋给y;实际上,/*被编译器理解为一段注释的开始,编译器将不断读入字符,直到*/出现为止。
y = x / *p /* p指向除数 */
或者更加清楚一点,写作:
y = x/(*p)
这样得到的实际效果才是语句注释所表示的原意。
4、整型常量
如果一个整数常量的第一个字符是数字0,那么该常量将被视为八进制。因此,10和010的含义是截然不同。
5、字符与字符串
C语言中的单引号和双引号含义迥异,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把2者弄混,编译器并不会检测报错,从而在运行时产生难以预料的结果。用单引号引起的一个字符实际代表一个整数;用双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代表的却是一个指向无名数组起始字符的指针,该数组被双引号之间的字符以及一个额外的二进制为0的字符'\0'初始化。
例如:
char *slash = '\';
在编译时将会生成一个错误信息,因为'\'并不是一个字符指针。然而,某些C编译器对函数参数并不进行类型检查,特别是printf函数的参数。
《C陷阱与缺陷》之1词法"陷阱"的更多相关文章
- [C陷阱和缺陷] 第1章 词法“陷阱”
有感自己的C语言在有些地方存在误区,所以重新仔细把"C陷阱和缺陷"翻出来看看,并写下这篇博客,用于读书总结以及日后方便自身复习. 第1章 词法"陷阱" 1.1 ...
- 《C陷阱与缺陷》读书笔记
1. 词法“陷阱” = 不同于 == , 可以通过if( 1 == a )来避免 & | 不同于 && || 词法分析中的“贪心法” 编译器将程序分解成符号的方法是,从左到右一 ...
- 读书笔记--C陷阱与缺陷(一)
要参与C语言项目,于是作者只好重拾C语言(之前都是C++,还是C++方便). 看到大家都推荐看看 C陷阱与缺陷(C traps and pitfalls),于是好奇的开始了这本书的读书之旅. 决定将 ...
- C陷阱和缺陷学习笔记
这段时间把<C陷阱和缺陷>看了,没时间自己写总结.就转一下别人的学习笔记吧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749888-1-1.html Chapter 1 ...
- 《C陷阱与缺陷》阅读笔记(个人版)
笔记: 第一章:词法陷阱 提倡显示比较if((x = y) != 0) foo(); 第二章:语法陷阱 已知一个类型的声明 该类型的类型转换:吧声明中的变量名和声明末尾的分号去掉,再将剩余的部分用括号 ...
- 我的《C陷阱与缺陷》读书笔记
第一章 词法“陷阱” 1. =不同于== if(x = y) break; 实际上是将y赋给x,再检查x是否为0. 如果真的是这样预期,那么应该改为: if((x = y) != 0) break; ...
- 阅读《C陷阱与缺陷》的知识增量
版权声明:本文为Focustc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https://blog.csdn.net/caozhankui/article/details/35925939 看完<C陷阱与 ...
- C语言学习书籍推荐《C陷阱与缺陷》下载
下载地址:点我 凯尼格 (作者), 高巍 (译者) <C和C++经典著作:C陷阱与缺陷>适合有一定经验的C程序员阅读学习,即便你是C编程高手,<C和C++经典著作:C陷阱与缺陷> ...
- 《C陷阱与缺陷》杂记
第一章 词法"陷阱" 1.4整型常量 如果一个整型常量的第一个字符是数字0,那么该常量将被视作八进制数.因此,10与010的含义截然不同.需要注意这种情况,有时候在上下文为了格式& ...
- C陷阱与缺陷(一)
第一章 词法陷阱 术语“符号”指的是程序的一个基本组成单元,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句子中的单词.编译器中负责将程序分解为一个一个符号的部分,一般称为“词法分析器”. 1.1 =不同于== 一般容易将比较运算 ...
随机推荐
- GJM:用C#实现网络爬虫(一) [转载]
网络爬虫在信息检索与处理中有很大的作用,是收集网络信息的重要工具. 接下来就介绍一下爬虫的简单实现. 爬虫的工作流程如下 爬虫自指定的URL地址开始下载网络资源,直到该地址和所有子地址的指定资源都下载 ...
- 本机jdbc连接报The user specified as a definer ('root'@'%') does not exist
昨晚一台测试服务器连接本机的mysql时,有些调用存储过程报"The user specified as a definer ('root'@'%') does not exist" ...
- iOS安全笔记
这一篇文章, 加上里面链接的几篇文章(一个百度的, 两个阮一峰的), 全看完应该了解得差不多了 如何打造一个安全的App?这是每一个移动开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移动App开发领域,开发工程师对于安全方 ...
- angular学习的一些小笔记(中)之directive
directive里面的几个配置,上代码就清晰了 <!DOCTYPE html> <html ng-app='app'> <head> <meta chars ...
- HTML5 Maker – 在线轻松制作 HTML5 动画效果
HTML5 Maker 是一个在线动画制作工具,帮助你使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 创建动态,互动的内容.它非常容易使用,同时可以帮你实现非常好的效果.它可以制作跨浏览器的动画内容 ...
- 如何使用递归遍历对象获得value值
一般要用到递归,就要判断对象是否和父类型是否一样 这里演示简单的对象递归,还有数组递归类似. var obj = { a:{w:1,y:2,x:3}, b:{s:4,j:5,x:6}, c:{car: ...
- Navigator对象、Screen对象
Navigator对象: Window对象的navigator属性引用的是包含浏览器厂商和版本信息的Navigator对象: Navigator对象集合:plugins[] 返回对 ...
- 使用Python对文档单词进行计数
做hacker.org上面的题目时,遇到了一个题目需要对RFC3280种长度为9的单词进行计数,并找出这些单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Didactic Byte RFC3280文档有7000多行,靠人工 ...
- IOS圆头像
前言 随着腾讯QQ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交类APP在显示好友头像时,都选择用圆形头像,效果如下(不包括黑底): 在ios开发中,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案来实现圆形头像效果. 方案一:用Quartz2D绘制 ...
- 交换两个变量的值swap(a,b)
方法一:使用第三方变量 , b = , temp; temp = a; a = b; b = temp; 方法二:变量加减法(即121,加减减) , b = ; a = a + b; b =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