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jtimex使用

今天遇到一个ntp的同步问题。服务器上配置好了ntpd,在启动前也手动进行过同步,但是过段时间ntpq查询发现服务器即便能选出同步服务器,但是系统的时间偏差越来越大。

服务器上实际有2个时钟,一个是主板电池驱动的硬件时间(RTC或者CMOS时间),另外就是系统时间。服务器启动时会从RTC里读取一次时间,之后便靠中断来计时。可以设置ntpd同步后讲时间写回RTC.

语法:adjtimex [OPTION]… 主要参数说明:
-p, –print 输出内核时间变量的值
-t, –tick val 设置内核时钟计数间隔(微秒)
-f, –frequency newfreq 设置系统时钟偏移量
-c, –compare[=count] 比较系统时钟和CMOS时钟
-i, –interval tim 设置时钟比较间隔时间 (sec)
-l, –log[=file] 将当前时间记录到文件中
–host timeserver 查询时间服务器
-u, –utc 将CMOS时钟设置成UTC
在服务器上先比较一下系统时间和CMOS时间
# adjtimex --compare
--- current --- -- suggested --
cmos time system-cmos error_ppm tick freq tick freq
1381503971 1.751318
1381503981 1.721794 -2952.4 10000 -1573016
1381503991 1.692179 -2961.5 10000 -1573016 10029 2456959
1381504001 1.662619 -2956.0 10000 -1573016 10029 2097584
1381504011 1.633055 -2956.4 10000 -1573016 10029 2122584
1381504021 1.603491 -2956.4 10000 -1573016 10029 2122584
1381504031 1.573928 -2956.3 10000 -1573016 10029 2117896
1381504041 1.544361 -2956.7 10000 -1573016 10029 2142896

然后使用

# adjtimex -t 10029

修改一下tick,重新手动同步后,再启动ntpd发现时间终于正常了。

毫秒

毫秒是一种较为微小的时间单位,是一秒的千分之一(0.001秒),简称ms。典型照相机的最短曝光时间为一毫秒。一只家蝇每三毫秒扇一次翅膀;蚊子二十毫秒振翅一次;蜜蜂则每五毫秒扇一次。由于月亮绕地球的轨道逐渐变宽,它绕一圈所需的时间每年长两毫秒。在计算机科学中,10毫秒的间隔称为一个jiffy。

微秒

微秒(microsecond)即百万分之一秒(10的负6次秒),简称μs。光在这个时间里可以传播300米,大约是3个足球场的长度,但是海平面上的声波只能传播1/3毫米。高速的商业频闪仪闪烁一次大约持续1微秒。一个BOMB在它的引信烧完之后大约24微秒开始爆炸。

纳秒

纳秒(nanosecond)即一秒的10亿分之一(10的负9次秒),简称ns。常用作内存读写速度的单位。光在真空中一纳秒仅传播30厘米(不足一个步长)。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执行一道指令(如将两数相加)约需2至4纳秒。另一种罕见的亚原子粒子K介子的存在时间为12纳秒。

2. ppm

百万分之一秒,1个PPM增加

24*3600*(10^6+1)/10^6-24*3600=0.0864s。
PPM 增加500,每天的时差500*0.0864=43.2s

假设服务器现在标准的PPM为 A,为了让系统24小时慢1s。则ppm的调整为

A- 1*10^6/3600/24=A-11.574074。

3. freq

In struct timex, freq, ppsfreq, and stabil are ppm (parts per
million) with a 16-bit fractional part, which means that a value of 1
in one of those fields actually means 2^-16 ppm, and 2^16=65536 is 1
ppm. This is the case for both input values (in the case of freq)
and output values.
-f newfreq, --frequency newfreq
Set the system clock frequency offset to newfreq. newfreq can be negative or positive, and gives a much finer adjustment than the --tick switch. When
USER_HZ=100, the value is scaled such that newfreq = 65536 speeds up the system clock by about 1 ppm, or .0864 sec/day

因此freq增加65536相当于增加1个PPM(1E-6S)。freq增加65536,每天的影响0.0864s/天。

因为单个freq对时钟的影响非常小。所以大部分时候不用调整freq,除非是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比如这个机器本身是做时钟服务器。

4. jiffies

全局变量jiffies用来记录自系统启动以来产生的节拍的总数。启动时,内核将该变量初始化为0,此后,每次时钟中断处理程序都会增加该变量的值。一秒内时钟中断的次数等于Hz,所以jiffies一秒内增加的值也就是Hz。

系统运行时间以秒为单位,等于jiffies/Hz。

注意,jiffies类型为无符号长整型(unsigned long),其他任何类型存放它都不正确。

将以秒为单位的时间转化为jiffies:

seconds * Hz

将jiffies转化为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jiffies / Hz

相比之下,内核中将秒转换为jiffies用的多些

5. 工具介绍

1. adjtimex

可以根据和主板上的硬件时钟作对比,调整系统的每个tick代表的us数和freq,加-c参数会给出建议值。

ubuntu@ip-172-31-23-155:~$ sudo adjtimex -c
--- current --- -- suggested --
cmos time system-cmos error_ppm tick freq tick freq
1484017467 0.491349 10000 1217447
1484017477 0.491537 18.8 10000 1217447
1484017487 0.491743 20.6 10000 1217447 9999 6421047
1484017497 0.491901 15.8 10000 1217447 10000 183072
1484017507 0.492101 20.0 10000 1217447 9999 6460109
1484017517 0.492283 18.2 10000 1217447 9999 6577297
1484017527 0.492490 20.7 10000 1217447 9999 6414797

ntptime

ubuntu@ip-172-31-23-155:~$ ntptime --help
ntptime: unknown option --
usage: ntptime [-MNT:cde:f:hm:o:rs:t:] -M switch to microsecond mode
-N switch to nanosecond mode
-T tai_offset set TAI offset
-c display the time taken to call ntp_gettime (us)
-e esterror estimate of the error (us)
-f frequency Frequency error (-500 .. 500) (ppm)
-h display this help info
-m maxerror max possible error (us)
-o offset current offset (ms)
-r print the unix and NTP time raw
-s status Set the status bits
-t timeconstant log2 of PLL time constant (0 .. 6)

汇总

参数 增加单位数 1天影响
tick +1 +8.64s
ppm +1 +0.0864s
freq +1 +0.000001318359375s

简单的换算 1tick=100ppm=2^16*100 freq

adjtimex和时钟的几个概念tick,freq,ppm,jiffies的更多相关文章

  1. 20.时钟抖动(jitter)和时钟偏移(skew)的概念?

    jitter:由于晶振本身稳定性,电源以及温度变化等原因造成了时钟频率的变化,就是jitter,指的是时钟周期的变化.指两个时钟周期之间存在的差值,这个误差是在时钟发生器内部产生的,和晶振或者PLL内 ...

  2. xeno 实时性能测试 系统时钟1秒100个tick再测试

    root@sama5d3-linux:/usr/bin ./latency -t0 -T25 -p100                            == Sampling period: ...

  3. NTP学习路线

    NTP了解路线 基础 ntp配置中的tinker参数? ntp的同步方式slew step的区别? restrict含义?restrict -6 default ignore含义? fudge 127 ...

  4. mips64高精度时钟引起ktime_get时间不准,导致饿狗故障原因分析【转】

    转自:http://blog.csdn.net/chenyu105/article/details/7720162 重点关注关中断的情况.临时做了一个版本,在CPU 0上监控所有非0 CPU的时钟中断 ...

  5. adjtimex修改tick值用法举例

    测试 用户态下内核时钟计数间隔,默认都是100HZ.因此单个tick代表了10^4 us. 可以设置每个tick代表的时钟长度,因此把tick增加1(即增加为10001us)的影响是每天时间快8.64 ...

  6. 转:Linux内部的时钟处理机制全面剖析

    Linux内部的时钟处理机制全面剖析 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很多活动都和时间有关,例如:进程调度和网络处理等等.所以说,了解 Linux 操作系统中的时钟处理机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 Linux 操 ...

  7. adjtimex使用

    adjtimex使用 今天遇到一个ntp的同步问题.服务器上配置好了ntpd,在启动前也手动进行过同步,但是过段时间ntpq查询发现服务器即便能选出同步服务器,但是系统的时间偏差越来越大. 服务器上实 ...

  8. [转载]Linux的时间与时钟中断处理

    本文主要介绍在Linux下的时间实现以及系统如何进行时钟中断处理. 一. Linux的硬件时间 PC机中的时间有三种硬件时钟实现,这三种都是基于晶振产生的方波信号输入.这三种时钟为: 实时时钟RTC ...

  9. Linux时间子系统之八:动态时钟框架(CONFIG_NO_HZ、tickless)

    在前面章节的讨论中,我们一直基于一个假设:Linux中的时钟事件都是由一个周期时钟提供,不管系统中的clock_event_device是工作于周期触发模式,还是工作于单触发模式,也不管定时器系统是工 ...

随机推荐

  1. android微信开放平台,申请移动应用的应用签名怎样获取

    在微信开放平台,申请移动应用的时候: https://open.weixin.qq.com/cgi-bin/appcreate? t=manage/createMobile&type=app& ...

  2. 一个MySQL-JDBC驱动bug引起的血案……

    问题背景 公司是做电商系统的,整个系统搭建在华为云上.系统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后续的用户和订单数量比较大,需要使用一些大数据库的组件.关系型数据库这块,考虑到后续数据量的快速增长,不是直接写入MySQL ...

  3. TLabel和TEdit的初次显示过程

    procedure TForm1.Button2Click(Sender: TObject); var l: TLabel;begin l:=TLabel.Create(self); l.Name:= ...

  4. android 6.1解锁

    1.adb reboot bootloader 2.fastboot flashing unlock 3.power 键即可

  5. ios16--自定义控件1

    k控制器: // // XMGViewController.h #import <UIKit/UIKit.h> @interface XMGViewController : UIViewC ...

  6. Android分包MultiDex原理详解

    MultiDex的产生背景 当Android系统安装一个应用的时候,有一步是对Dex进行优化,这个过程有一个专门的工具来处理,叫DexOpt.DexOpt的执行过程是在第一次加载Dex文件的时候执行的 ...

  7. 第十四章 netlink机制--基于Linux3.10【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shichaog/article/details/44682613 Netlink基于网络的消息机制,能够让用户和内核空间进行通信,12.3节提到 ...

  8. tiny4412 裸机程序 一、说明【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eshing/article/details/37109115 首先.我想说明为什么我写这个文档?我自己想学点东西,过于求成,又过于自信,直接买了 ...

  9. 交换排序(2)——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从后往前)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 ...

  10. Spark SQL中 RDD 转换到 DataFrame

    1.people.txtsoyo8, 35小周, 30小华, 19soyo,882./** * Created by soyo on 17-10-10. * 利用反射机制推断RDD模式 */imp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