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vityActivity作为Android四大组件之一,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件。作为一个与用户交互的组件,我们可以把Activity比较成为windows系统上的一个文件夹窗口,是一个与用户交互的界面。再进一步说,当我们拿起Android打开拨号功能,显示出拨号盘的界面其实就是一个Activity;当然,可以更大范围的说,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任何界面都是一个个Activity。

运行状态:当Activity处于屏幕最前端,此时Actiivity完全显示在用户的界面中,并能获取焦点时,可以响应用户的的触摸屏幕等事件,此时为运行状态。

暂停状态:当Activity被其他Activity遮挡,但是仍然有部分可见,此时为暂停状态;当处于暂停状态时,Activity仍然会更新UI,但是此时不能获取焦点,即不会响应用户触摸、后退等事件。

停止状态:当Activity被另外一个Activity完全遮挡,此时为停止状态,停止状态并不意味着Activity停止运行,而可以理解为转入后台运行。但是如果系统需要内存,会优先结束停止状态的Activity释放资源,所以在Activity转入停止状态时要对重要数据进行保存。ctivity生命周期

   上图就是Activity的生命周期图,Activity的生命周期方法总共有七个。所谓生命周期,就是Activity在各个状态转变之间,系统会对其各个生命周期函数进行回调,也就让我们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重写各个生命周期方法来实现软件在各个状态的业务逻辑。

启动Activity到运行状态:

  onCreate() -> onStart() -> onResume() -> 界面完全显示

运行状态到暂停状态:

  界面完全显示 -> onPause() -> 界面被部分遮盖

暂停状态到运行状态:

  界面被部分遮盖 -> onResume() -> 界面完全显示

运行状态到停止状态:

  界面完全显示 -> onPause() -> onStop() -> 界面完全遮盖

停止状态到运行状态:

  界面完全遮盖 -> onRestart() -> onStart() -> onResume() -> 界面完全显示

退出Activity:

  界面完全显示 -> onPause() -> onStop() -> 界面完全遮盖 -> onDestroy() -> Activity结束生命周期

PS:当系统内存紧张时,系统可以将Activity释放掉以获取资源,优先释放停止状态的Activity,次之则是暂时状态的Activity,而运行状态的Acitivity一般不可能被强行释放,除非极端缺乏资源(这时候直接死机得了。。。),当Activity被释放时,直接转入消亡,需要注意一点的是onDestroy()并不会被执行,所以把数据保存放在onDestroy处理是不适当的,可以在onSaveInstanceState()中对重要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另外关于横竖屏切割调用的生命周期如下:

横屏->竖屏(调用一次生命周期)

  onPause() -> onStop() -> onDestroy() -> onCreate() -> onStart() -> onResume()

竖屏 -> 横屏 (调用两次生命周期)

如果不希望切换屏幕时调用生命周期方法,可以有如下方法:

1、不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时,切屏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切横屏时会执行一次,切竖屏时会执行两次

2、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时,切屏还是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切横、竖屏时只会执行一次

3、设置Activity的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keyboardHidden"时,切屏不会重新调用各个生命周期,只会执行onConfigurationChanged方法

Activity的启动

  当我们希望从当前的Activity跳转到下一个Activity时,我们就需要掌握Activity的启动,参考下面代码: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OtherActivity.class);//写法1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getApplicationContext(), OtherActivity.class);//写法2
//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写法3
// intent.setClass(this, Other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启动另外一个Activity

  Intent是联系四大组件的纽带,启动一个Activity一般都是new一个Intent实例,同时指定相应的启动组件,如OtherActivity.class。然后调用Activity的方法startActivity(intent)通知android系统加载OtherActivity。

Activity之间数据的传递

  对于应用来说,单纯从一个Activity启动另外一个Activity远远是不够的,有时候需要比较的数据信息交流。android系统提供了很多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自然也为Activity之间的通信提供了简便的数据传递方法,参见下面代码:

FirstActivity向OtherActivity传送数据<data,"传递的数据">

1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OtherActivity.class);
2
3 intent.putExtra("data", "传递的数据");//data为key
4 // 另外一种方法,载入数据
5 // Bundle bundle = new Bundle();
6 // bundle.putString("data", "传递的数据");
7 // intent.putExtras(bundle);
8
9 startActivity(intent);

有两种表示的方法,一般第一种方法运用的场景是传输少量而且简单的数据;后一种方法则是传输较多而比较复杂的数据所用。但是从底层上说,其实第一种方法是后一种方法的封装,它仍然会在intent内部创建一个bundle并把数据(如例子中的“传递的数据”)放入其中。

OtherActivity获取传送的数据<data,"传递的数据">

1         Intent intent = getIntent();
2 // 获取方法
3 String data = intent.getStringExtra("data");//data的值为“传递的数据”,由上个Activity传入
4 // 另外一种方法
5 // Bundle bundle = intent.getExtras();
6 // String data = bundle.getString("data");

获取的方法一般是先取得intent携带的bundle,然后通过get方法获取存储在其中的数据;而前面的方法并没有明确获取bundle的代码,因为intent.getStringExtra(key)在函数内部已经是先获取好bundle并把相应key的数据解析出来了,所以两种方法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但是如果大量数据建议用后一种方法,因为从bundle中获取数据比从intent中获取数据效率有所提高,比较移动时代,效率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东东。。

FristActivity启动OtherActivity并在其结束时获取OtherActivity返回的数据

如果业务需要启动另一个Activity后返回数据给原来的Activity,在启动Activity是不是调用startActivity(intent),而是应该调用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 requestCode),requestCode是一个给启动的Activity的标识码,是一个正整数的值,在有多个启动的Activity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标识码来表示Activity返回的数据并进行不同的处理。在FristActivity中处理返回数据是在 onActivityResult(requestCode, resultCode, data)中处理,而第一个参数requestCode则是启动时输入的标识码。参见代码

1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OtherActivity.class);
2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 0);//设置标识码为0

这是启动Activity的代码,但是我们要对于返回的数据,还需要在FristActivity中重写onActivityResult(requestCode, resultCode, data)

1 @Override
2 protected void onActivityResult(int requestCode, int resultCode, Intent data) {
3   super.onActivityResult(requestCode, resultCode, data);
4   if(requestCode == 0){//根据requestCode的数值确实是哪个Activity返回的bundle
5     Bundle bundle = data.getExtras();
6     String getdata = bundle.getString("name");
7   }
8 }

然后在启动的OtherActivity中重写返回数据的方法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putExtra("name", "返回的数据");
setResult(1, intent);//设置需要返回数据的intent
finish();//结束当前的activity

一般setResult后需要调用finish()结束当前的Activity,此时才会将数据返回到FristActivity,数据返回也就是onActivityResult调用的时间在finish之前调用。

Activity的结束

finish():当执行finish()后系统会将该activity移出栈,但是并没有马上释放资源,也不会调用onDestroy这个生命周期的方法。

onDestroy():当activity执行到这个生命周期时,也就意味着activity将会完全释放,如果需要重新启动这个activity,需要重新onCreate()。

System.exit(0):这个玩意会将整个Application给干掉,退出进程。

第六章:四大组件之Activity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第三章 四大组件之Activity(一)生命周期

    1.生命周期: 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onDestroy() 2.各种状况下Ac ...

  2. Android四大组件之——Activity的生命周期(图文详解)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本博客网址:http://www.cnblogs.com/JohnTsai       联系方式:JohnTsai.Work@gmail.com       [Andro ...

  3. 《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读书笔记 (9) 第9章 四大组件的工作过程

    第9章 四大组件的工作过程 9.1 四大组件的运行状态 (1)四大组件中只有BroadcastReceiver既可以在AndroidManifest文件中注册,也可以在代码中注册,其他三个组件都必须在 ...

  4. Android实训案例(六)——四大组件之一BroadcastReceiver的基本使用,拨号,短信,SD卡,开机,应用安装卸载监听

    Android实训案例(六)--四大组件之一BroadcastReceiver的基本使用,拨号,短信,SD卡,开机,应用安装卸载监听 Android中四大组件的使用时重中之重,我这个阶段也不奢望能把他 ...

  5. 【Android】安卓四大组件之Activity(二)

    [Android]安卓四大组件之Activity(二) 前言 在这篇文章之前,我已经写过了一篇有关Activity的内容,是关于activity之间的页面跳转和数据传递,而这篇文章着重强调的是Acti ...

  6. Android的四大组件之Activity

    Android的四大组件之Activity Activity:是Android组件中最基本也是最为常见用的四大组件(Activity,Service服务,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者,B ...

  7. Android四大组件之Activity(活动)及其布局的创建与加载布局

    Android四大组件之Activity(活动)及其布局的创建与加载布局 什么是Activity ? 活动(Activity)是包含用户界面的组件,主要用于和用户进行交互的,一个应用程序中可以包含零个 ...

  8. 安卓四大组件之一activity

    概要说明 Activity是Android组件中最基本也是最为常见用的四大组件(Activity,Service服务,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者,BroadcastReceiver广播 ...

  9. Android四大组件之——Activity的开启:StartActivity()和StartActivityForResult()(图文详解)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本博客网址:http://www.cnblogs.com/JohnTsai       联系方式:JohnTsai.Work@gmail.com   ...

  10. 【Android开发日记】之入门篇(四)——Android四大组件之Activity

    在Android中,无论是开发者还是用户,接触最多的就算是Activity.它是Android中最复杂.最核心的组件.Activity组件是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的组件,它的设计理念在很多方面都和Web页 ...

随机推荐

  1. flutter 自己整理

    2018-05 资料 常见问题解决处 https://flutter.io/flutter-for-android/ 起步 api widget https://flutter.io/docs/ 其他 ...

  2. 322. Coin Change选取最少的硬币凑整-背包问题变形

    [抄题]: You are given coins of different denominations and a total amount of money amount. Write a fun ...

  3. centos 7 命令行模式和桌面版之间的切换

    CentOS7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界面切换 在图形界面使用 ctrl+alt+F2切换到dos界面 dos界面 ctrl+alt+F2切换回图形界面 在命令上 输入 init 命令 切换到dos界面 输入 ...

  4. CentOS Linux下VNC Server远程桌面配置详解

    http://www.ha97.com/4634.html PS:偶以前基本不用Linux的远程图形桌面,前几天有开发的同事配置CentOS的vnc有问题,找我解决,就顺便记录总结一下,这个总结是比较 ...

  5. Python:每日一题006

    题目:斐波那契数列. 程序分析: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34.…… 个人思路及代码: # 方 ...

  6. [Algorithm]Algorithm章1 排序算法

    1.冒泡排序-相邻交换 (1)算法描述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 ...

  7. 深入C#的String类

  8. 【轻松前端之旅】​CSS选择器中的空格与尖括号有何区别?

    CSS选择器中的空格与尖括号有何区别? 例子1: .a .b { margin: 0; } 空格隔开a和b,选择所有后代元素. 例子2: .a>.b { margin: 0; } 尖括号隔开a和 ...

  9. 在cmd下可以import cv2,而Pycharm报错:找不到cv2

    平台:win10 x64+Pycharm+Anaconda3+opencv 安装教程:参考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cca23c300102xiy4.htm ...

  10. ssh 配置免密失败

    多数情况下,可以登录成功.但是也会出现配置不正确,导致失败的时候. 1.检查authorized_keys文件权限,并设置为700 chmod 700 authorized_keys 2.检查/e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