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阿里巴巴DevOps转型之后,运维平台是如何建设的?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陈喻结合运维自身的理解,业务场景的分析和业界方法论的一些思考,得出来一些最佳实践分享给大家。
 
前言
 
“我是这个应用的 Owner”是阿里巴巴DevOps转型的重要策略,运维有了这个策略以后,PE大量的日常工作就可以释放出来,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沉淀,去做编码,去做以前不曾做的事情。
 
运维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黑屏,三角形是代表整个运维给用户的一些体感或者给研发的体感,人工运维,目前很多企业可能还是这样。
 
第二阶段:白屏,自动化运维,以前把脚本做成工具去弄,有什么特征,人push机器去干活,自助运维。
 
第三阶段:用户对运维体感很少,但是运维这个领域是不变的。最重要的是人机交互变少了,无屏虽说是不可能的,非常极端,但是个趋势,少量的人机交互,它有自决策、自驱动。
 
自动化运维基础
 
做自动化运维,我认为有四大基础。
 
第一:运维标准与规范
 
我们的标准有什么好处,让研发 follow 这个标准,标准会在工具里固化。
 
第二:泛监控,运行时,静态,数据化,可视化
 
泛监控,不是说传统的监控,是把线上想知道的一切都数据化,最终数据不是给人看的,是给机器去消费的,数据是我们的生产资料,不是可视化,那不是我们的目标。
 
第三:CMDB
 
1.CMDB 应该放什么,一般放服务器相关的、网络相关的、应用相关的这三个维度的相关信息。
 
2.经常有人会说 CMDB 不准,数据不准是因为没有把数据生产和数据消费形成闭环,如果形成了闭环数据不准,那是因为你不用这个数据,所以不准。
 
第四:高效的CI/CD/CD
 
我们一定要具备快速的交付能力,主要体现这两个方面:第一,新开发的能力能不能快速上线,第二,想扩容一台机器能不能快速扩出来。这两个能力抽象出来是三块。
  • 持续集成(CI),很多人说持续集成工具不好用,效率低,其实持续集成的本质是要自动化测试。如果研发部不具备自动化测试的能力,持续集成怎么做都是失败的。
  • 持续集成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推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还有系统测试,单测是保证自己没问题,集成测试是保证跟上下游没问题,系统测试是保证整个系统没问题。
  • 持续交付(CD),有很多人说持续交付本质是一个 Pipeline,CI的目标是什么?快速正确打一个包出来。CD的目标是什么?能够快速把一个包在不同的环境验证它是ok的,可以放到线上去,这就是持续交付要干的事。持续交付里很关键的一点我们要解决,就是它的环境一致性、配置一致性。环境一致性可以用Docker解决,Docker 本身就是一种标准化的东西。所以说第一条用 Docker,肯定是标准化的,另外一个问题,配置是不是一致性,是不是动静分离。
  • 持续部署(CD),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非常重要,就是把一个包快速部署在你想要的地方。
PS:持续部署的几个痛点。
 
1.对包的文件的分发,阿里有一个叫蜻蜓的产品,是做了 SP2P,在 P2P 的基础上加了一个 Super。
 
2.应用启动,很多应用启动的时候要两三分钟,这是很有问题的。
 
3.部署起来以后这个业务是不是正确的,大家一定要做一个 HealthCheck,不是运维做,是PE做,一定要把这个要求说出来,执行 HealthCheck 这个脚本。
 
运维系统的重要特性
 
中间件研发首先关注稳定性,其次是效率,然后是易扩展。运维研发里面的六个重要特征,每一个都非常重要,以下是我感触比较深的几个。
 
 
1.高可用
在做同城容灾演练的时候,我把关一切,结果发现运维系统挂了,救命的东西没有了怎么办?所以说运维系统一定要是高可用,不一定是高并发。
 
2.幂等性
幂等性是分布式系统设计中十分重要的概念,这个也非常重要。
 
3.可回滚
这个是做运维最基本的一个 sense,你做的任何操作是不是可控的。如果真正做可回滚,其实事情没有这么复杂。
 
4.高效率
如果你的企业发展非常快速,你的规模性效应已经来了,你的运维系统一定要具备很高效率,快速扩容、快速部署这个效率我们要追求极致。
 
研发定义运维,配置驱动变更
 
2015年11月4日设想的架构图
 
从最下面看,是我们的基础设施,提供三种能力,包括集散、存储、网络。从右下角的位置看,画的是一个泛监控,它会知道系统、应用等,在旁边标了一个字,现状,我要通过这个现状把线上的系统全部数据化,然后放到决策中心。
 
左上角有 CMDB,现在很多变更系统,很多强调流程。我本人是做研发出身,非常抵触流程,流程不是一个效率工具,它是阻碍效率的。
 
比如故障搞完以后就是一堆的流程,非常阻碍效率,是质量控制的一个工具。流程不是不要,是把流程做到系统里面去,让系统帮人做决策,而不是人在那里点。
 
CMDB 定义了我刚才说的目标,现状通过监控拿到了,目标也知道了,这个时候还觉得这个事情很复杂吗?我认为这看你怎么去做。想做成人工还是做成自动或者做成智能,都取决于这个地方。所以智能里一定要有数据。
 
举个例子,通过智能分析出目标状态是使这个应用有100个VM,但是现在状态只有80个,一看这两个不一样,要扩容20台,如果系统做得更智能一点,通过图上左边的事件中心提示我20台负载较轻的放在哪,可以调度过去,然后去做执行变更。
 
基于这些东西得出来两个结论,“研发定义运维”,“配置驱动变更”。
 
为什么是研发定义运维?
 
研发定义运维(DDO),研发最贴近业务,最应该清楚这个业务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只有研发才知道这个业务KPS是多少。
 
为什么是配置驱动变更?
 
配置就是把目标改变一下,你跟我说一个运维场景,我可以在这个图里面 run 起来,配置只需要改你的目标状态,比如把你的状态10VM 变成15个VM。
 
这就是“研发定义运维,配置驱动变更”前因后果的思考。
 
运维工具与方法论
 
 
精益发现价值
 
价值来源于用户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YY,我们的价值来源于用户。
 
精益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发现价值。精益思想,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能够对用户带来物质上的或者身体上的愉悦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
 
今天也有人问,DevOps 团队是该拆还是该合,我想他应该首先弄清楚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问题,问题的优先级是什么?如果只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并不是DevOps 团队拆不拆的问题。
 
敏捷交付价值
 
敏捷也是对我影响很多的。很多人谈敏捷,我们团队里也搞敏捷,敏捷是要快速交付价值,它是一系列的方法论。但是在引入的时候千万注意,别人行的东西你不一定行,你需要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敏捷,要因团队而异,形成一个环,持续反馈。
 
OODA环
 
OODA 环,就是形成闭环,让价值快速流动。
 
应用运维平台ATOM
 
应用运维平台的基础设施是一层,二层是运维中台,最上面一块是要做的 PaaS 平台,这个平台分几步。
 
 
第一块,预算、容量、资源、弹性
这个是PaaS 平台上非常重要的一块,目的就是让资源快速流动起来,流向正确的方向来产生价值。资源如果常年不增不减,是有问题的。
 
第二块,应用管理
这是日常要做的操作,规模化,要快速对一个单元建站、扩容、缩容。
 
第三块,数据化运营
一定要讲数据,数据不是可视化出来一些报表,是要给结论,告诉用户这个数据完了以后应该是什么,规则中心是什么,是所有运维同学日常的运维经验沉淀。
 
批量腾挪工具
 
 
这个工具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可以解决机房的搬迁,凑框迁移。
 
 
单机闭环,这是腾挪工具的关键,如果企业有一定规模,这个是需要的。
 
 
弹性伸缩工具
 
 
弹性伸缩是我们的决策中心。它决定你的资源往哪个地方流,非常关键。
 
 
最后,这里是运维领域技术含量最深的一个地方,要搞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算法等。
 
 
弹性伸缩架构,这个平台不一定很多企业都需要,这里主要介绍在双11的时候是怎么用的。
 
 
建一个站点起来只有5000的交易能力,可以通过10分钟时间让它具有30000万的能力,快速决策,快速调动起来。弹性里面是一个 OODA 环,拿它的数据和应用极限做比较,得出来一个策略中心。
 
弹性一般有水平伸缩、垂直伸缩,对线上做管理,当然我们有额度,这是比较精细化的管理。弹性有观察者模式还有自动化执行,每次弹性完以后有一个控制台,双11做全年压测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看这个。
 
实施效果
 
 
嘉宾介绍
 
陈喻(亚松),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2014年入职阿里负责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平台研发团队,2015年调入运维团队,负责交易运维、无线运维2个团队,带领团队保障日常运维及双11大促运维。2016年开始负责Sigma弹性&资源运营团队,主要领域为集群弹性,应用弹性,资源运营,规模化运维,支撑双11,在2016,2017连续2年获得双11卓越贡献奖。

实战:阿里巴巴 DevOps 转型后的运维平台建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阿里巴巴 DevOps 转型后的运维平台建设

    原文:http://www.sohu.com/a/156724220_262549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DevOps 时代」,高效运维社区致力于陪伴您的职业生涯,与您一起愉快的成长. 作者简介: 陈喻( ...

  2. devops 运维平台相关知识

    1.https://choerodon.io/zh/community/ (代码 https://github.com/choerodon/choerodon) 猪齿鱼 2.https://www.o ...

  3. 用友iuap云运维平台支持基于K8s的微服务架构

    什么是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MicroServices)架构是当前互联网业界的一个技术热点,业内各公司也都纷纷开展微服务化体系建设.微服务架构的本质,是用一些功能比较明确.业务比较精练的服务去解决更大 ...

  4. OMS自动化运维平台部署

    OMS自动化运维平台部署 一.基础环境安装 yum -y install mariadb mariadb-devel mariadb-server wget epel-release python-d ...

  5. (1)Linux常用的运维平台和工具

    运维工程师使用的运维平台和工具包括: Web服务器:apache.tomcat.nginx.lighttpd 监控:nagios.ganglia.cacti.zabbix 自动部署:ansible.s ...

  6. 【I·M·U_Ops】------Ⅰ------ IMU自动化运维平台设想

    说明本脚本仅作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文为原创,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A 搞这个平台的初心 由于之前呆的单位所有IT相关硬件资源都要我们 ...

  7. (4)Linux常用的运维平台和工具

    运维工程师使用的运维平台和工具包括: Web服务器:apache.tomcat.nginx.lighttpd 监控:nagios.ganglia.cacti.zabbix 自动部署:ansible.s ...

  8. 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devops运维平台汇总

    1,spug 1,Spug简介 Spug是面向中小型企业设计的无 Agent的自动化运维平台,整合了主机管理.主机批量执行.主机在线终端.应用发布.任务计划.配置中心.监控.报警等一系列功能.演示地址 ...

  9. 分享4个运维平台工具OSSIM、Ansible的学习思路

    对于当今企业安全来说,真正价值不在于亡羊补牢,也不在于一个或多个高危漏洞.企业在乎的是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快速定位攻击,如何快速解决安全问题.OSSIM作为开源的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对于企业的需求来说毋 ...

随机推荐

  1. Python3自动化运维之Fabric模版详解

    一.概要 Fabric是基于Python(2.7,3.4+以上版本)实现的SSH命令行工具,简化了SSH的应用程序部署及系统管理任务,它提供了系统基础的操作组件,可以实现本地或远程shell命令,包括 ...

  2. Docz 用 MDX 写 React UI 组件文档

    Docz 用 MDX 写 React UI 组件文档 前言 为了提升开发效率,创建一套 UI 组件库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可复用,所以现在越来越多团队开始创建自己的 UI 组 ...

  3. 带分页功能的SSH整合,DAO层经典封装

    任何一个封装讲究的是,使用,多状态.Action:     任何一个Action继承分页有关参数类PageManage,自然考虑的到分页效果,我们必须定义下几个分页的参数.并根据这个参数进行查值. 然 ...

  4. Hadoop2源码分析-RPC探索实战

    1.概述 在<Hadoop2源码分析-RPC机制初识>博客中,我们对RPC机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下面我们对Hadoop V2的RPC机制做进一步探索,在研究Hadoop V2的RPC机 ...

  5. 关于unity3d的ios帧频问题.

    原文:http://blog.csdn.net/spiritring/article/details/17606803 static void Start() { if (Application.pl ...

  6. Eureka核心知识点

    一.Eureka特性1.当注册中心挂了,客户端之间依然可以通过原有的注册表进行调用:注册中心重启后,客户端会继续注册进来 2.当服务提供者挂了,在关闭自我保护的情况下,注册中心在规定时间(默认是60s ...

  7. Eureka安全认证

    Eureka 服务加入安全认证只需要在之前的服务中增加三处步骤即可: 1.在Eureka Server中加入spring-boot-starter-security依赖 <dependencie ...

  8. 【翻译】停止学习框架(Stop Learning Frameworks)

    原文地址:https://sizovs.net/2018/12/17/stop-learning-frameworks/.翻译的比较生硬,大家凑合看吧. 我们作为程序员,对技术要时刻保持着激情,每天都 ...

  9. C#基础 数据类型 类型转换

    本节主要讲解数据类型和各类型之间的转换,两点都是重点,难点在于各种转换的活学活用. 一   数据类型 (一)基本数据类型 1  值类型 (1)整形         int                ...

  10. Java的适配器模式

    所谓适配器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不兼容的两个类可以一起工作. 假设我们有一个Type-c接口,但是要使用的接口确实usb的接口,这时候要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