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命令

sar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性能分析工具,它可以获取系统的 cpu/等待队列/磁盘IO/内存/网络等性能指标。功能多的必然结果是选项多,应用复杂,但只要知道一些常用的选项足以。

语法

sar [options] [-o filename] [delay [count] ]

选项

-A:显示系统所有资源运行状况
-b:显示磁盘IO和tranfer速率信息,和iostat的信息一样,是总体IO统计信息
-d:显示磁盘在刷新时间间隔内的活跃情况,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设备,和-b不同的是,它显示的是单设备的IO、transfer信息。
:建议配合-p使用显示友好的设备名,否则默认显示带主次设备号的设备名
-P:显示指定的某颗或某几颗cpu的使用情况。指定方式为,-P 0,1,2,3或ALL。
-u:显示每颗cpu整体平均使用情况。-u和-P的区别通过下面的示例很容易区分。
-r:显示内存在刷新时间间隔内的使用情况
-n:显示网络运行状态。后可接DEV/NFS/NFSD/FULL等多种参数。
:DEV表示显示网路接口信息,NFS和NFSD分别表示显示NFS客户端服务端的流量信息,FULL表示显示所有信息。
-q:显示等待队列大小
-o filename:将结果存入到文件中
delay:状态刷新时间间隔
count:总共刷新几次

安装 sar

yum install sysstat

将性能收集工具的开关打开

vi /etc/default/sysstat

ENABLED="true"

启动这个工具来收集系统性能数据:

/etc/init.d/sysstat start

统计 CPU 使用情况

[root@VM_0_15_centos /]# sar -P ALL 1 2
Linux 3.10.0-957.21.3.el7.x86_64 (VM_0_15_centos) 08/23/2019 _x86_64_ (1 CPU) 01:28:19 PM 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01:28:20 PM all 1.01 0.00 1.01 0.00 0.00 97.98
01:28:20 PM 0 1.01 0.00 1.01 0.00 0.00 97.98 01:28:20 PM 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01:28:21 PM all 0.00 0.00 0.00 1.00 0.00 99.00
01:28:21 PM 0 0.00 0.00 0.00 1.00 0.00 99.00 Average: 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Average: all 0.50 0.00 0.50 0.50 0.00 98.49
Average: 0 0.50 0.00 0.50 0.50 0.00 98.49

列说明:

* CPU all 表示统计信息为所有 CPU 的平均值。
* %user 显示在用户级别(application)运行使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 %nice 显示在用户级别,用于nice操作,所占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 %system 在核心级别(kernel)运行所使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 %iowait 显示用于等待I/O操作占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 %steal 管理程序(hypervisor)为另一个虚拟进程提供服务而等待虚拟 CPU 的百分比。
* %idle 显示 CPU 空闲时间占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1. 若 %iowait 的值过高,表示硬盘存在I/O瓶颈
  2. 若 %idle 的值高但系统响应慢时,有可能是 CPU 等待分配内存,此时应加大内存容量
  3. 若 %idle 的值持续低于 10,则系统的 CPU 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表明系统中最需要解决的资源是 CPU。

统计内存使用情况

[root@VM_0_15_centos /]# sar -r 1 2
Linux 3.10.0-957.21.3.el7.x86_64 (VM_0_15_centos) 08/23/2019 _x86_64_ (1 CPU) 01:29:00 PM kbmemfree kbmemused %memused kbbuffers kbcached kbcommit %commit kbactive kbinact kbdirty
01:29:01 PM 172072 1710280 90.86 128960 1190316 887248 47.14 1003920 580088 308
01:29:02 PM 169052 1713300 91.02 128964 1190316 891820 47.38 1006176 580084 376
Average: 170562 1711790 90.94 128962 1190316 889534 47.26 1005048 580086 342

列说明:

kbmemfree: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free值基本一致,所以它不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kbmemused: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used值基本一致,所以它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memused:物理内存使用率,这个值是kbmemused和内存总量(不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kbbuffers和kbcached:这两个值就是free命令中的buffer和cache.
kbcommit:保证当前系统所需要的内存,即为了确保不溢出而需要的内存(RAM+swap).
%commit:这个值是kbcommit与内存总量(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可用内存 = free+buffers+cached
已用内存 = userd-buffers-cached

统计网络流量

[root@VM_0_15_centos /]# sar -n DEV 1 2
Linux 3.10.0-957.21.3.el7.x86_64 (VM_0_15_centos) 08/23/2019 _x86_64_ (1 CPU) 01:29:40 PM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01:29:41 PM eth0 3.03 6.06 0.18 0.52 0.00 0.00 0.00
01:29:41 PM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29:41 PM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01:29:42 PM eth0 8.91 10.89 0.61 1.31 0.00 0.00 0.00
01:29:42 PM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Average: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Average: eth0 6.00 8.50 0.40 0.92 0.00 0.00 0.00
Average: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列说明:

rxpck/s:每秒收到的包数量
txpck/s:每秒发送的包数量
rxkB/s:每秒收到的数据,单位为kb
txkB/s:每秒发送的数据,单位为kb
rxcmp/s:每秒收到的压缩后的包数量
txcmp/s:每秒发送的压缩后的包数量
rxmcst/s:每秒收到的多播包数量

查看队列情况

[root@VM_0_15_centos /]# sar -q
Linux 3.10.0-957.21.3.el7.x86_64 (VM_0_15_centos) 08/23/2019 _x86_64_ (1 CPU)

列说明:

runq-sz:等待队列的长度,不包括正在运行的进程
plist-sz:任务列表中的进程数量,即总任务数
ldavg-N:过去1分钟、5分钟、15分钟内系统的平均哎
blocked:当前因为IO等待被阻塞的任务数量

统计磁盘IO情况

[root@VM_0_15_centos /]# sar -d -p 1 2
Linux 3.10.0-957.21.3.el7.x86_64 (VM_0_15_centos) 08/23/2019 _x86_64_ (1 CPU) 01:30:44 PM DEV tps rd_sec/s wr_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01:30:45 PM vda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30:45 PM sr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30:45 PM DEV tps rd_sec/s wr_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01:30:46 PM vda 1.98 0.00 150.50 76.00 0.01 4.50 3.00 0.59
01:30:46 PM sr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Average: DEV tps rd_sec/s wr_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Average: vda 1.00 0.00 76.00 76.00 0.00 4.50 3.00 0.30
Average: sr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列说明:

tps:transfer per second,每秒的transfer速率,一次物理IO请求算一次transfer,但多次逻辑IO请求可能组合起来才算一次transfer。
rd_sec/s:每秒读取的扇区数,扇区大小为512字节。
wr_sec/s:每秒写入的扇区数。
avgrq-sz:请求写入设备的平均大小,单位为扇区。(The average size (in sectors) of the requests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avgqu-sz:请求写入设备的平均队列长度。(The average queue length of the requests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await:写入设备的IO请求的平均(消耗)时间,单位微秒(The average time for I/O requests issued to the device to be served.)
svctm:不可信的列,该列未来将被移除,所以不用管
%util:最重要的一列,显示的是设备的带宽情况。该列若接近100%,说明磁盘速率饱和了。

Liunx学习总结(七)--系统状态查看和统计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系统状态查看/管理相关命令

    系统状态查看命令: w 查看用户 top 系统进程监控 uptime 查看某台服务器运行了多久 htop 更加先进的交互式监控工具(需要安装) iotop 监控并实时显示磁盘IO输入和输出和程序进程( ...

  2. linux进程管理和系统状态查看命令简介

    1 进程管理简介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 2 常用命令 2.1 pstree 2.1.1 功能描 ...

  3. Linux学习笔记(七) 查询系统

    1.查看命令 (1)man 可以使用 man 命令名称 命令查看某个命令的详细用法,其显示的内容如下: NAME:命令名称 SYNOPSIS:语法 DESCRIPTION:说明 OPTIONS:选项 ...

  4. 电脑睡眠状态(ACPI规范定义了七个状态,使用powercfg -a进行查看)

    ACPI规范定义了一台兼容ACPI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有以下七个状态(所谓的全局状态): G0('S0)正常工作状态:计算机的正常工作状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都在运行.CPU(s)执行指令.在这个状态下( ...

  5. Linux查看系统状态命令

    Linux查看系统状态命令       iostat iostat 命令详细地显示了存储子系统方面的情况.你通常用iostat来监控存储子系统总体上运行状况如何,并且在用户注意到服务器运行缓慢之前提早 ...

  6. 查看linux系统状态

    就类似你装完xp后,或者你拿到一台新的机器的时候,你通常都是进入系统,看看他的cpu,内存,硬盘使用情况.我也按照这个来看看linux的系统状态.1:top 退出按q,这个就类似windows的任务管 ...

  7. Linux 查看系统状态

    查看系统状态 命令:vmstat 命令:vmsta 1 10               #每1秒钟1次显示10次. r:几个进程在占用cpu b:等待IO值 Swpd:多少交换内存 free:剩余内 ...

  8. linux怎样使用top命令查看系统状态

    有时候有很多问题只有在线上或者预发环境才能发现,而线上又不能Debug,所以线上问题定位就只能看日志,系统状态和Dump线程. Linux系统可以通过top命令查看系统的CPU.内存.运行时间.交换分 ...

  9. Linux查看系统状态命令top

    用法 top 自动刷新系统状态,要结束使用[Ctrl]+[C] 效果图: 信息解释(转自百度经验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4d58d5412917cb9dd4e ...

随机推荐

  1. iOS 图解弹幕功能的实现

    先来看一张效果图(LICEcap录制的有点卡, 凑合看) 理一下大概流程: 接下来实现: 弹幕视图从底部弹上来, 依次动画向上滚动, 出屏幕就移除加入重用队列, 下次使用. 定义相关属性: 1. 根据 ...

  2. Spring:IOC本质分析探究

    IOC本质分析 分析实现 我们先用我们原来的方式写一段代码 . 先写一个UserDao接口 public interface UserDao { public void getUser(); } 再去 ...

  3. 0728 history

    -- :: cd /etc/yum.repos.d/ -- :: wget http://download.virtualbox.org/virtualbox/rpm/rhel/virtualbox. ...

  4. 【RabbitMQ】一文带你搞定RabbitMQ延迟队列

    本文口味:鱼香肉丝   预计阅读:10分钟 一.说明 在上一篇中,介绍了RabbitMQ中的死信队列是什么,何时使用以及如何使用RabbitMQ的死信队列.相信通过上一篇的学习,对于死信队列已经有了更 ...

  5. jQuery中的事件与动画 笔记整理

    一. jQuery中的事件 jQuery事件是对javaScript事件的封装. 1.基础事件 在javaScript中,常用的基础事件有鼠标事件.键盘事件.window事件.表单事件.事件的绑定和处 ...

  6. 树状数组(binary index tree)

    概述 修改和查询复杂度为log(n)的数据结构,所有奇数位的数和原数位置相同,偶数位置是原数组若干位置的和. 假如原数组A(a1, a2, a3, a4 ...),和其对应的树状数组C(c1, c2, ...

  7. Linux学习笔记06之DNS

    一.DNS概念: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是互联网上作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 二.DNS功能: 完成IP地址和域名之间的一个映射 三.DNS分类: 1.静态 ...

  8. 10分钟了解分布式CAP、BASE理论

    CAP理论 2000年7月,Eric Brewer教授提出CAP猜想:2年后,Seth Gilbert和Nancy Lynch从理论上证明了CAP:之后,CAP理论正式成为分布式计算领域的公认定理. ...

  9. ld: library not found for -

    这几天在做微信登录,总是遇到这个问题,详细如下: ld: library not found for -lWeChatSDK clang: error: linker command failed w ...

  10. UE4 打包详细流程

    这两天试着把之前做的一个UE4项目在安卓机上运行下,于是乎有了下面的一个打包血泪史. 首先呢,肯定是下载好了UE的源码了,我用的是4.18. 安装步骤可以先参考下官方的教程http://api.un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