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 Coroutines在Android中的实践
Coroutines在Android中的实践
前面两篇文章讲了协程的基础知识和协程的通信.
见:
- Kotlin Coroutines不复杂, 我来帮你理一理
- Kotlin协程通信机制: Channel
举的例子可能离实际的应用代码比较遥远.
这篇我们就从Android应用的角度, 看看实践中都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协程.
本文被收录在: https://github.com/mengdd/KotlinTutorials
Coroutines的用途
Coroutines在Android中可以帮我们做什么:
- 取代callbacks, 简化代码, 改善可读性.
- 保证Main safety.
- 结构化管理和取消任务, 避免泄漏.
这有一个例子:
suspend fun fetchDocs() { // Dispatchers.Main
val result = get("developer.android.com") // Dispatchers.Main
show(result) // Dispatchers.Main
}
suspend fun get(url: String) = // Dispatchers.Main
withContext(Dispatchers.IO) { // Dispatchers.IO (main-safety block)
/* perform network IO here */ // Dispatchers.IO (main-safety block)
} // Dispatchers.Main
}
这里get
是一个suspend
方法, 只能在另一个suspend
方法或者在一个协程中调用.
get
方法在主线程被调用, 它在开始请求之前suspend了协程, 当请求返回, 这个方法会resume协程, 回到主线程. 网络请求不会block主线程.
main-safety是如何保证的呢?
dispatcher决定了协程在什么线程上执行. 每个协程都有dispatcher. 协程suspend自己, dispatcher负责resume它们.
Dispatchers.Main
: 主线程: UI交互, 更新LiveData
, 调用suspend
方法等.Dispatchers.IO
: IO操作, 数据库操作, 读写文件, 网路请求.Dispatchers.Default
: 主线程之外的计算任务(CPU-intensive work), 排序, 解析JSON等.
一个好的实践是使用withContext()
来确保每个方法都是main-safe的, 调用者可以在主线程随意调用, 不用关心里面的代码到底是哪个线程的.
管理协程
之前讲Scope和Structured Concurrency的时候提过, scope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按照对象的生命周期, 自动管理其中的协程, 及时取消, 避免泄漏和冗余操作.
在协程之中再启动新的协程, 父子协程是共享scope的, 也即scope会track其中所有的协程.
协程被取消会抛出CancellationException
.
coroutineScope
和supervisorScope
可以用来在suspend方法中启动协程. Structured concurrency保证: 当一个suspend函数返回时, 它的所有工作都执行完毕.
它们两者的区别是: 当子协程发生错误的时候, coroutineScope
会取消scope中的所有的子协程, 而supervisorScope
不会取消没有发生错误的其他子协程.
Activity/Fragment & Coroutines
在Android中, 可以把一个屏幕(Activity/Fragment)和一个CoroutineScope
关联, 这样在Activity或Fragment生命周期结束的时候, 可以取消这个scope下的所有协程, 好避免协程泄漏.
利用CoroutineScope
来做这件事有两种方法: 创建一个CoroutineScope
对象和activity的生命周期绑定, 或者让activity实现CoroutineScope
接口.
方法1: 持有scope引用:
class Activity {
private val mainScope = MainScope()
fun destroy() {
mainScope.cancel()
}
}
方法2: 实现接口:
class Activity : CoroutineScope by CoroutineScope(Dispatchers.Default) {
fun destroy() {
cancel() // Extension on CoroutineScope
}
}
默认线程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指定.
Fragment的实现类似, 这里不再举例.
ViewModel & Coroutines
Google目前推广的MVVM模式, 由ViewModel来处理逻辑, 在ViewModel中使用协程, 同样也是利用scope来做管理.
ViewModel在屏幕旋转的时候并不会重建, 所以不用担心协程在这个过程中被取消和重新开始.
方法1: 自己创建scope
private val viewModelJob = Job()
private val uiScope = CoroutineScope(Dispatchers.Main + viewModelJob)
默认是在UI线程.
CoroutineScope
的参数是CoroutineContext
, 是一个配置属性的集合. 这里指定了dispatcher和job.
在ViewModel被销毁的时候:
override fun onCleared() {
super.onCleared()
viewModelJob.cancel()
}
这里viewModelJob是uiScope的job, 取消了viewModelJob, 所有这个scope下的协程都会被取消.
一般CoroutineScope
创建的时候会有一个默认的job, 可以这样取消:
uiScope.coroutineContext.cancel()
方法2: 利用viewModelScope
如果我们用上面的方法, 我们需要给每个ViewModel都这样写. 为了避免这些boilerplate code, 我们可以用viewModelScope
.
注: 要使用viewModelScope需要添加相应的KTX依赖.
- For ViewModelScope, use
androidx.lifecycle:lifecycle-viewmodel-ktx:2.1.0-beta01
or higher.
viewModelScope
绑定的是Dispatchers.Main
, 会自动在ViewModel clear的时候自动取消.
用的时候直接用就可以了:
class MainViewModel : ViewModel() {
// Make a network request without blocking the UI thread
private fun makeNetworkRequest() {
// launch a coroutine in viewModelScope
viewModelScope.launch(Dispatchers.IO) {
// slowFetch()
}
}
// No need to override onCleared()
}
所有的setting up和clearing工作都是库完成的.
LifecycleScope & Coroutines
每一个Lifecycle对象都有一个LifecycleScope
.
同样也需要添加依赖:
- For LifecycleScope, use
androidx.lifecycle:lifecycle-runtime-ktx:2.2.0-alpha01
or higher.
要访问CoroutineScope
可以用lifecycle.coroutineScope
或者lifecycleOwner.lifecycleScope
属性.
比如:
activity.lifecycleScope.launch {}
fragment.lifecycleScope.launch {}
fragment.viewLifecycleOwner.launch {}
lifecycleScope
可以启动协程, 当Lifecycle结束的时候, 任何这个scope中启动的协程都会被取消.
这比较适合于处理一些带delay的UI操作, 比如需要用handler.postDelayed的更新UI的操作, 有多个操作的时候嵌套难看, 还容易有泄漏问题.
用了lifecycleScope之后, 既避免了嵌套代码, 又自动处理了取消.
lifecycleScope.launch {
delay(DELAY)
showFullHint()
delay(DELAY)
showSmallHint()
}
LifecycleScope和ViewModelScope
但是LifecycleScope启动的协程却不适合调用repository的方法. 因为它的生命周期和Activity/Fragment是一致的, 太碎片化了, 容易被取消, 造成浪费.
设备旋转时, Activity会被重建, 如果取消请求再重新开始, 会造成一种浪费.
可以把请求放在ViewModel中, UI层重新注册获取结果. viewModelScope
和lifecycleScope
可以结合起来使用.
举例: ViewModel这样写:
class NoteViewModel: ViewModel {
val noteDeferred = CompletableDeferred<Note>()
viewModelScope.launch {
val note = repository.loadNote()
noteDeferred.complete(note)
}
suspend fun loadNote(): Note = noteDeferred.await()
}
而我们的UI中:
fun onCreate() {
lifecycleScope.launch {
val note = userViewModel.loadNote()
updateUI(note)
}
}
这样做之后的好处:
- ViewModel保证了数据请求没有浪费, 屏幕旋转不会重新发起请求.
- lifecycleScope保证了view没有leak.
特定生命周期阶段
尽管scope提供了自动取消的方式, 你可能还有一些需求需要限制在更加具体的生命周期内.
比如, 为了做FragmentTransaction
, 你必须等到Lifecycle
至少是STARTED
.
上面的例子中, 如果需要打开一个新的fragment:
fun onCreate() {
lifecycleScope.launch {
val note = userViewModel.loadNote()
fragmentManager.beginTransaction()....commit() //IllegalStateException
}
}
很容易发生IllegalStateException
.
Lifecycle提供了:
lifecycle.whenCreated
, lifecycle.whenStarted
, lifecycle.whenResumed
.
如果没有至少达到所要求的最小生命周期, 在这些块中启动的协程任务, 将会suspend.
所以上面的例子改成这样:
fun onCreate() {
lifecycleScope.launchWhenStarted {
val note = userViewModel.loadNote()
fragmentManager.beginTransaction()....commit()
}
}
如果Lifecycle
对象被销毁(state==DESTROYED
), 这些when方法中的协程也会被自动取消.
LiveData & Coroutines
LiveData
是一个供UI观察的value holder.
LiveData
的数据可能是异步获得的, 和协程结合:
val user: LiveData<User> = liveData {
val data = database.loadUser() // loadUser is a suspend function.
emit(data)
}
这个例子中的liveData
是一个builder function, 它调用了读取数据的方法(一个suspend
方法), 然后用emit()
来发射结果.
同样也是需要添加依赖的:
- For liveData, use
androidx.lifecycle:lifecycle-livedata-ktx:2.2.0-alpha01
or higher.
实际上使用时, 可以emit()
多次:
val user: LiveData<Result> = liveData {
emit(Result.loading())
try {
emit(Result.success(fetchUser()))
} catch(ioException: Exception) {
emit(Result.error(ioException))
}
}
每次emit()
调用都会suspend这个块, 直到LiveData
的值在主线程被设置.
LiveData
还可以做变换:
class MyViewModel: ViewModel() {
private val userId: LiveData<String> = MutableLiveData()
val user = userId.switchMap { id ->
liveData(context = viewModelScope.coroutineContext + Dispatchers.IO) {
emit(database.loadUserById(id))
}
}
}
如果数据库的方法返回的类型是LiveData类型, emit()
方法可以改成emitSource()
. 例子见: Use coroutines with LiveData.
网络/数据库 & Coroutines
根据Architecture Components的构建模式:
- ViewModel负责在主线程启动协程, 清理时取消协程, 收到数据时用
LiveData
传给UI. - Repository暴露
suspend
方法, 确保方法main-safe. - 数据库和网络暴露
suspend
方法, 确保方法main-safe. Room和Retrofit都是符合这个pattern的.
Repository暴露suspend
方法, 是主线程safe的, 如果要对结果做一些heavy的处理, 比如转换计算, 需要用withContext
自行确定主线程不被阻塞.
Retrofit & Coroutines
Retrofit从2.6.0开始提供了对协程的支持.
定义方法的时候加上suspend
关键字:
interface GitHubService {
@GET("orgs/{org}/repos?per_page=100")
suspend fun getOrgRepos(
@Path("org") org: String
): List<Repo>
}
suspend方法进行请求的时候, 不会阻塞线程.
返回值可以直接是结果类型, 或者包一层Response
:
@GET("orgs/{org}/repos?per_page=100")
suspend fun getOrgRepos(
@Path("org") org: String
): Response<List<Repo>>
Room & Coroutines
Room从2.1.0版本开始提供对协程的支持. 具体就是DAO方法可以是suspend
的.
@Dao
interface UsersDao {
@Query("SELECT * FROM users")
suspend fun getUsers(): List<User>
@Insert
suspend fun insertUser(user: User)
@Update
suspend fun updateUser(user: User)
@Delete
suspend fun deleteUser(user: User)
}
Room使用自己的dispatcher来确定查询运行在后台线程.
所以你的代码不应该使用withContext(Dispatchers.IO)
, 会让代码变得复杂并且查询变慢.
更多内容可见: Room
Android架构(一)MVP架构在Android中的实践 https://www.300168.com/yidong/show-2790.html 核心提示:为什么要重视程序的架构设计 对程序进 ... 这是 Kotlin 练习的的第二篇.这一篇的由来是因为刚刚在 Android 开发者官网查看 API 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角落里面的 pdf 相关. 我仔细看看了详细文档,发现这个还蛮有意思的,关键是编 ... 本文我们将讲解一个Android产品研发中可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如何在App中保存静态秘钥以及保证其安全性.许多的移动app需要在app端保存一些静态字符串常量,其可能是静态秘钥.第三方appId等. ... Coroutines 协程 最近在总结Kotlin的一些东西, 发现协程这块确实不容易说清楚. 之前的那篇就写得不好, 所以决定重写. 反复研究了官网文档和各种教程博客, 本篇内容是最基础也最主要的内 ... 要说程序如何从简单走向复杂, 线程的引入必然功不可没, 当我们期望利用线程来提升程序效能的过程中, 处理线程的方式也发生了从原始时代向科技时代发生了一步一步的进化, 正如我们的Elisha大神所著文章 ... Coroutines in Android - One Shot and Multiple Values 在Android中, 我们用到的数据有可能是一次性的, 也有可能是需要多个值的. 本文介绍An ... 前言 协程是一个并发方案.也是一种思想. 传统意义上的协程是单线程的,面对io密集型任务他的内存消耗更少,进而效率高.但是面对计算密集型的任务不如多线程并行运算效率高. 不同的语言对于协程都有不同的实 ... Android游戏开发实践(1)之NDK与JNI开发01 NDK是Native Developement Kit的缩写,顾名思义,NDK是Google提供的一套原生Java代码与本地C/C++代码&q ... Android中的接口回调技术有很多应用的场景,最常见的:Activity(人机交互的端口)的UI界面中定义了Button,点击该Button时,执行某个逻辑. 下面参见上述执行的模型,讲述James ... 一.Flask对象的配置 Flask 是一个非常灵活且短小精干的web框架 , 那么灵活性从什么地方体现呢? 有一个神奇的东西叫 Flask配置 , 这个东西怎么用呢? 它能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方便呢? ... 1.背景 有时候,我们需要一次性操作多个 Redis 命令,但是 这样的多个操作不具备原子性,而且 Redis 的事务也不够强大,不支持事务的回滚,还无法实现命令之间的逻辑关系计算.所以,一般在开发中 ... 简介 代理模式出场率真的相当的高,几乎所有框架中无一例外都用到了代理模式,所以了解一下收益还是很高的. 代理模式是什么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就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被代理对 ... 今天我还是个弟弟. 果然唯有AK不可超越.. T1 决策单调性,暴力上整体二分. 极限数据跑的挺快,可是被n<k的脑残测试点qj了.. T2 又是大模拟! T3 想到剩余同种数量的彩球完全等效 ... Ubuntu Nfs服务器安装 nfs服务器在嵌入式开发中非常常用,可以实现主机和开发板共享文件. 1.安装软件包 sudo apt-get install nfs-common nfs- ... 纯洁的微笑的Spring Cloud系列博客终于学完了,也对Spring Cloud有了初步的了解. 修改请求路径的过滤器 StripPrefix Filter 是一个请求路径截取的功能,我们可以利用 ... 1.distinct select count(distinct CName) from teble select count(CName) from (select distinct CName f ... 01.开门见山 由于我比较喜欢分享的原因,认识了不少大学生.其中有不少佼佼者,比如说一年读 50 本书的璐璐,校招斩获一线大厂 Offer 的晓峰,通过运营公众号实现经济独立的帅土. 当然也有一些不知 ... NetCore文件上传两种方式 NetCore官方给出的两种文件上传方式分别为“缓冲”.“流式”.我简单的说说两种的区别, 1.缓冲:通过模型绑定先把整个文件保存到内存,然后我们通过IFormFile ... public class chrom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trin ...Kotlin Coroutines在Android中的实践的更多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