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建对象时,若需要对大量可选参数进行赋值,最常见的做法是JavaBeans模式,即调用一个无参构造方法创建对象,然后调用setter方法来设置每个必要的参数,以及每个相关的可选参数。代码示例如下:

public class Complex {
    private int size;
    private int color;
    private int range = 0;
    private int num = 0;

    public Complex(int size, int color) {
        this.size = size;
        this.color = color;
    }

    public void setRange(int range) {
        this.range = range;
    }

    public void setNum(int num) {
        this.num = num;
    }
}

这种模式需要的代码语句繁琐,而且这种做法阻止了把类做成不可变的可能。更加简洁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多个构造方法去新建对象。比如下面的代码:

public class Complex {
    private int size;
    private int color;
    private int range = 0;
    private int num = 0;

    public Complex(int size, int color) {
        this.size = size;
        this.color = color;
    }

    public Complex(int size, int color, int range) {
        this.size = size;
        this.color = color;
        this.range = range;
    }

    // public Complex(int size, int color, int num) {
    //     this.size = size;
    //     this.color = color;
    //     this.num = num;
    // }

    public Complex(int size, int color, int range, int num) {
        this.size = size;
        this.color = color;
        this.range = range;
        this.num = num;
    }

}

当参数越来越多时,这种方式就会使类的结构变得臃肿,难以维护,在使用时也需要去逐个理解每种构造方法的参数意义。并且在上述示例中,也是无法打开被注释掉的构造方法。

有没有一种更好的创建大量可选参数对象的方式?答案是Builder模式。先来看下面的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NutritionFacts {
    private final int size;
    private final int color;
    private final int num;
    private final int range;

    public static class Builder {
        private int size;
        private int color;
        private int range = 0;
        private int num = 0;

        public Builder(int size, int color) {
            this.size = size;
            this.color = color;
        }

        public Builder num(int num) {
            this.num = num;
            return this;
        }

        public Builder range(int range) {
            this.range = range;
            return this;
        }

        public NutritionFacts build() {
            return new NutritionFacts(this);
        }
    }

    private NutritionFacts(Builder builder) {
        this.color = builder.color;
        this.num = builder.num;
        this.size = builder.size;
        this.range = builder.ran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utritionFacts build = new NutritionFacts.Builder(2, 1)
                .num(3).range(4).build();
    }
}

通过观察示例代码,不难发现。这种模式的本质是不直接生成想要的对象,而是通过链式编程构建一个参数完备的构造器对象,最终通过调用构造器对象的build()方法来生成不可变的目标对象。

显而易见,链式编程的秘诀在于从实例化对象开始,每次调用成员方法都会返回自身对象。

写到这里,笔者打算扩展下内部类与静态内部类的相关知识。

内部类与静态内部类

观察下面的静态内部类的声明,static关键字位于class关键字之前(顺序颠倒会报错),说明static的规则优先于class的规则。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如何使用静态内部类。

public class InnerClass {

    public class Inner{
        public Inner(){
            //..
        }
    }

    public static class StaticInner{
        static int i = 10;
        public StaticInner(){
            //..
        }
    }

}

对于内部类的实例化:

因为内部类属于外部类的非静态成员,所以首先需要实例化外部类,其次因为内部类也属于类,使用之前故也需要实例化。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InnerClass().new Inner();

    }

对于静态内部类的实例化:

因为static关键字必须声明在class之前,所以可知static的规则优先于class的规则。在处理类的静态成员时,优先使用“类名.静态成员”的形式,其次,再考虑实例化或其它变量引用。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InnerClass.StaticInner();

        int i = InnerClass.StaticInner.i;
    }

本文参考资料:《Effective Java》

使用Builder模式创建复杂可选参数对象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 开发学习进程0.30 builder模式创建popwindow

    builder模式创建自定义popwindow builder设计模式 将一个复杂的对象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简化代码的使用方式.当对象有多个参数或多个零件同时初始化方法同时初始化方法有默认值时,采用此 ...

  2. effective java 3th item2:考虑 builder 模式,当构造器参数过多的时候

    yiaz 读书笔记,翻译于 effective java 3th 英文版,可能有些地方有错误.欢迎指正. 静态工厂方法和构造器都有一个限制:当有许多参数的时候,它们不能很好的扩展. 比如试想下如下场景 ...

  3. java Builder模式创建不可变类

    package com.geostar.gfstack.operationcenter.logger.manager.common; /** * Created by Nihaorz on 2017/ ...

  4. 02.当构造参数过多时使用builder模式

    前言 <Effective Java>中文第三版,是一本关于Java基础的书,这本书不止一次有人推荐我看.其中包括我很喜欢的博客园博主五月的仓颉,他曾在自己的博文<给Java程序猿们 ...

  5. 【转】设计模式(三)建造者模式Builder(创建型)

    (http://blog.csdn.net/hguisu/article/details/7518060) 1. 概述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当遇到一个"复杂的对象"的创建工作,该对 ...

  6. 设计模式(二): BUILDER生成器模式 -- 创建型模式

    1.定义 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造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这样的设计模式被称为建造者模式. 2.适用场景 1. 当创建复杂对象的算法应该独立于该对象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装配方式 ...

  7. 设计模式(三)建造者模式Builder(创建型)

    1. 概述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当遇到一个“复杂的对象”的创建工作,该对象由一定各个部分的子对象用一定的算法构成,由于需求的变化,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经常面临剧烈的变化,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算法相对稳定 ...

  8. 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Builder(创建型)

    1. 概述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当遇到一个“复杂的对象”的创建工作,该对象由一定各个部分的子对象用一定的算法构成,由于需求的变化,复杂对象的各个部分经常面临剧烈的变化,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算法相对稳定 ...

  9. Builder模式在Java中的应用

    在设计模式中对Builder模式的定义是用于构建复杂对象的一种模式,所构建的对象往往需要多步初始化或赋值才能完成.那么,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哪些地方适合用到Builder模式呢?其中使用Build ...

随机推荐

  1. PHP中$GLOBALS和global的区别

    很多人都认为$GLOBALS['var']和global $var只是写法上不同,其实并不是这样 根据官方的解释是  $GLOBALS['var']是外部全局变量$var的本身, 而global $v ...

  2. vue cli 3.x 项目部署到 github pages

    github pages 是 github 免费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写博客,或者部署一些纯静态项目. 最近将 vue cli 3.x 初始化项目部署到 github pages,踩了一些坑,记录如下. ...

  3. [ZJOI2007] 捉迷藏

    idea1 可能会死掉的想法:考虑点分治维护每个分治中心x到达分治块内的个点距离,具体是用堆维护分治快内的x的儿子y到y的子树内的所有点距离(记为C[y]),取所有C[y]的top+e(x,y)放入x ...

  4. 关于 Docker 镜像的操作,看完这篇就够啦 !(上)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小哈学Java 镜像作为 Docker 三大核心概念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它有很多操作,是您想学习容器技术不得不掌握的.本文将带您一步一步,图文并重,上手操作来学习它. 目录 ...

  5. 聊聊OSM

    聊聊OSM 做路网的同学一定对OSM并不陌生,OSM是一个由英国人Steve Coast创立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内容自由,且能让所有人编辑的世界地图.类似于维基百科的概念.和它对标的是 ...

  6. .NET Core微服务之基于IdentityServer建立授权与验证服务

    Tip: 此篇已加入.NET Core微服务基础系列文章索引 一.IdentityServer的预备知识 要学习IdentityServer,事先得了解一下基于Token的验证体系,这是一个庞大的主题 ...

  7. ASP.NET Core中使用GraphQL - 第二章 中间件

    前文:ASP.NET Core中使用GraphQL - 第一章 Hello World 中间件 如果你熟悉ASP.NET Core的中间件,你可能会注意到之前的博客中我们已经使用了一个中间件, app ...

  8. 如何在ASP.NET Core程序启动时运行异步任务(2)

    原文:Running async tasks on app startup in ASP.NET Core (Part 2) 作者:Andrew Lock 译者:Lamond Lu 在我的上一篇博客中 ...

  9. tcc-transaction 分析

    tcc-transaction是TCC型事务java实现,具体项目地址  点我.本文通过tcc-transaction和Springcloud,分析下tcc-transaction的原理. 要了解一个 ...

  10. 一篇不一样的docker原理解析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2382728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403015 在学习docker的过程中,我发现目前do ...